张海峰甘肃省高台县职业中专734300
摘要:语文新课标提出了中学阶段要不断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的要求,而中学生的语文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因此,语文教师要从课内、课外教学中引导指导学生的阅读行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传授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关键词:课外阅读习惯养成策略
阅读是伴随每一个读书人一生的极其重要的能力。新课程改革不仅对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量进行了量化,而且还对阅读教学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使课外阅读有效地促进课堂阅读教学,现结合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谈几点探究心得。
一、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众多庞杂资讯、网络媒体信息的强烈碰撞和冲击下,中学生的阅读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和充满竞争的学习环境,使许多学生难于安心阅读,甚至是无兴趣阅读。在书籍越来越丰富的年代,许多学生却渐渐远离课外书籍,尤其是经典名著。很多学生知道,阅读名著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文学修养,对语文学习很有帮助。但许多学生认为经典作品大都是大部头的,较难懂,感觉枯燥,提不起阅读的兴趣。甚至到了高中,还有相当部分学生未涉猎过文学名著,对名著的了解大都通过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中学生课外大部分时间用于看电视、上网聊天、打游戏、浏览网页、听音乐、做理科类作业等,而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阅读面越来越窄,甚至逐渐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现在的学生喜欢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书浏览,富有趣味性的短文,追求轻松娱乐性的阅读形式,这样的快餐式阅读,这样的“浅阅读”,不仅易引起学生阅读营养不良,导致学生文字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下降,而且学生无法感受到文学经典的真正魅力。再者,现在好多家庭图书量少,甚至几年未曾添过一套家庭藏书,家长阅读少,甚至几年不曾读过一部完整的图书,家庭阅读环境未能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在过多追求考试功利的当今,许多家长也在有意无意地限制着学生的阅读自由,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给学生灌输很多“现实”的东西,只能读参考书,读教辅材料,功利性成了学生阅读的主导,而一般的所谓的课外书则被禁读。这样的阅读现状不能不引发教师的思考,尤其是在高中施行新课程的时候,作为教师更应重新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更要明白功在课外,利在课内的妙处。
二、中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养成的策略
中学生课外阅读要根据阅读主体的特点,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明确阅读目标和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上作出努力,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对策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
1.激发阅读兴趣,端正阅读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孩子们主动积极阅读的基础。两千年前的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不如乐之者。”许多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是没有领略到阅读的丰富性、生动性和乐趣性,觉得生活太贫乏、太单调,对此,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阅读心理,努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多选择一些健康有益、贴近学生生活的读物来读,当然,教师也应通过课堂教学或举办讲座、专题介绍等形式,对有关的文章、作品等进行精当的点评,留下一些思考的问题,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通过阅读课外书籍以寻求答案的兴趣。同时,对读过这些作品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促使其他同学产生向往之心,从而营造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
2.共赏《读者》佳作,汲取人文营养。据调查,当今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书籍是《读者》(杂志),《读者》作为一种文摘性的杂志,其所选择的文章既能启迪心智,又短小精悍,人文性较强,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一直以来,《读者》始终保持与时代同步,坚持“真善美”的主旋律,以浓厚的人文关怀为主标尺,这种追求,与高考作文命题的价值取向几乎一致。它适合高中学生阅读,学生也有兴趣阅读。因此,每两周可开设一节《读者》阅读课,推荐阅读《读者》文章,共赏《读者》佳作,让学生摘抄其中优美语段,共评其中经典之作,使学生在《读者》中汲取阅读营养。
3.传授阅读方法,指导阅读内容。要给学生正确的指导。要帮学生解决读什么、怎样读的问题。一方面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本校图书条件给学生列出课外必读书目,或开列选读书目,并有具体的措施来督促落实。阅读还应满足学生的自主性需求。
4.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科学的阅读方法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效率的关键。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最好要让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动笔,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具体方法大致如下:(1)制卡片。将文章中重点词句、精彩语段进行摘抄,分类整理,便于学习和查找。(2)列提纲。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或主要意思,学会概括,并努力把书读薄。(3)作批注。用不同符号对内容、字句、艺术特色等方面做一标记,进行理解、体会、质疑。根据平时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习惯,或者记在专用的本子上或者写在书上。(4)写心得。进行课外阅读过程中通过思考研究,要学会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阅读作品不要局限于别人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要在阅读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写出自己对作品的看法理解。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2]赖莉《高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分析与培养》[J].科教文汇,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