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电压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压,变换器,基准,温度,曲率,系数,电流。
电压源论文文献综述
陈昊,张彩珍,王梓淇,王永功[1](2019)在《一种高电源抑制比的曲率补偿带隙基准电压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0.13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个高阶曲率补偿带隙基准电压源,该带隙基准电压源具有低温度系数和高电源抑制比(PSRR)。通过高阶曲率补偿电路得到低温度系数;在该带隙基准电压源的核心电路中,使电流镜管的栅源电压保持恒定值来实现在一定频段下的PSRR增强。利用Cadence工具进行了仿真,并进行了流片验证,测试结果表明,该带隙基准电压源具有恒定的1.2 V基准电压,在-45~165℃内,基准电压的温度系数为3.95×10~(-6)/℃;PSRR在10 kHz下为74.7 dB,在1 MHz下为42 dB;电路启动时间为1.4μs。该设计已应用于高精度嵌入式电源管理芯片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中。(本文来源于《半导体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张海磊,居水荣,王津飞,刘锡锋[2](2019)在《一种带有曲率补偿的低功耗带隙基准电压源》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带有曲率补偿的低功耗带隙基准电压源电路。该基准源电路主要由启动电路、运算放大器、正温度系数(PTAT)电路、负温度系数(CTAT)电路和曲率补偿电路组成。电路中采用MOSFET替代传统双极结型晶体管作为CTAT来源,并在一阶带隙基础上结合高阶曲率补偿技术,以降低温度系数、提高线性度。基于CSMC 0.18μm工艺设计了该带隙基准电压源芯片,并将其应用于一种超低功耗的模数转换器(ADC)中。在完成ADC的流片后对带隙基准电压源单独进行参数测试,结果显示在1.8 V电源电压下,输出电压为559 mV,在-40~130℃内,温度系数为6.47×10~(-6)/℃,电源抑制比为-54.26 dB,总工作电流仅为0.48μA,芯片面积为0.003 7 mm~2。(本文来源于《半导体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王后生,蒋真,田安民,隗华荣,梁帅奇[3](2019)在《电压源换流器用水冷散热器的数值模拟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水冷散热器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对水冷散热器进行热仿真。研究进水流量以及添加扰流柱对水冷散热器的表面温升以及压降的影响规律,从而获得散热器的最佳散热效果。结果表明:当进水流量为9 L/min、进水温度为45℃时,添加菱形扰流柱的水冷散热器表面温升约为19℃,压降约为2 110 N/m2。(本文来源于《机电信息》期刊2019年30期)
奚冬杰,徐晴昊,罗永波,宣志斌[4](2019)在《一种无电阻高精度基准电压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TSMC 0.18μm BCD工艺,设计了一种无电阻高精度基准电压源。利用具有高阶温度系数的电流消除V_(BE)温度系数中的非线性项,对输出基准电压实现高阶补偿。与传统无电阻基准电压源中MOS管工作于亚阈值区不同,电路中的MOS管均工作于强反型区,具有更高的仿真模型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当温度在-55℃~125℃范围变化时,该基准电压源的温度系数为8.5×10~(-7)/℃。在无滤波电容的情况下,电源抑制比可达-80 dB。当电源电压在2.5~5 V范围变化时,线性调整率小于0.3 mV/V。(本文来源于《微电子学》期刊2019年05期)
都文和,刘睿,程秀娟,杨占宇[5](2019)在《一种新型温度补偿方式的带隙基准电压源》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产生正、负温度系数电压的电路,在传统基准电压源电路的基础上引入新型具有负温度系数电压的补偿电路,使基准的温度系数大大降低。设计基于中芯国际SMIC 0.18μm工艺,仿真结果表明:在工作电压5 V及环境温度27℃下,输出电压为1.3 V;在0~145℃温度变化范围内,温度系数为4.46×10-6/℃。采用二级运放结构,在低频时电源电压抑制比(PSRR)为-73.66 d B;完成了版图设计,版图尺寸为81.44μm×129.47μm。(本文来源于《电子与封装》期刊2019年10期)
熊小萍,林栋,谭建成[6](2019)在《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直流系统保护技术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柔性直流技术在输电、配电系统中更加灵活运行、高效应对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接入,是未来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保护技术是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防线。本文从直流系统保护现状出发,介绍主流保护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讨论主流保护在柔性直流系统的应用现状和前景。最后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出现有保护技术的主要问题。(本文来源于《电气开关》期刊2019年05期)
卫紫娟[7](2019)在《例说电流源与电压源的等效变换原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工基础是机械加工专业的必修课程,电流源和电压源是电工基础这门课的两个重要概念,笔者通过模型的建立,解决方案的提出,典型例题说明了两种电源的变换使用,解决了同学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困难。(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41期)
郭亮,迟颂,施文[8](2019)在《计及多重开关事件的高频电压源逆变器实时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碳化硅等第3代宽禁带半导体的问世以及电力电子元件小型化潮流的发展,电力电子元件逐渐高频化.高频电力电子实时仿真中常常会有仿真步长和开关时刻不一致以及多重开关事件的出现,传统的针对多重开关事件的高精度离线仿真算法由于算法过于复杂,并不具备可实时性.为了提高高频下实时仿真的仿真精度,对高频下多重开关事件进行了分类,并对不同类的多重开关事件提出了相应的适用于实时的仿真算法,最终以电压源逆变器为例通过MATLAB仿真对算法的仿真精度进行验证并通过时序分析验证了算法实时的可行性.RT-LAB仿真平台的仿真结果也表明,本文提出的计及多重开关事件的仿真算法精度优于传统实时算法,并且具有实时仿真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金楠,窦智峰,李琰琰,孔汉,陶涛[9](2019)在《电压源并网变换器有限控制集预测电流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清洁能源电能转换效率和并网电能质量,对于电压源并网变换器,提出一种优化的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首先,在αβ坐标下建立控制模型,仅使用一次坐标变换,设计出无需脉冲宽度调制(PWM)和电流内环控制的有限控制集模型电流预测控制(FCS-MPCC)策略,控制灵活简单。其次,对代价函数进行优化设计,增加开关频率附加项并设计权重系数,实现降低开关频率。针对执行预测控制算法产生的延时,设计两步预测模型进行电流预测,实时更新开关状态。为验证控制策略性能,搭建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控制策略能够灵活调节输出功率因数,具有较高的输出电能质量且开关频率降低、并网性能良好。(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徐茂达,王也,郝文波,刘铖,陈枭杰[10](2019)在《含多电压源型变换器型电力电子设备的互联电网广域阻尼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众多电压源型变换器型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电力系统的渗透比逐步增加,形成了含多变流器的电力电子化互联电网。本文针对多电压源型变换器型变流器的无功调制特点,利用多变流器无功调制能力设计广域阻尼控制策略,为互联电网提供阻尼并抑制低频振荡。首先,对多电压源型变换器型变流器控制环节构成进行介绍,研究并构建了多电压源型变换器型变流器通用性模型;其次,分析了多变流器无功调制阻尼贡献机理;最后提出多变流器广域阻尼控制策略,利用多电压源型变换器型变流器无功环节的模糊控制来对互联电网功率振荡进行抑制。通过构建多电压源型变换器型变流器算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系统提供阻尼,有效抑制区域间振荡,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电气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电压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设计了一种带有曲率补偿的低功耗带隙基准电压源电路。该基准源电路主要由启动电路、运算放大器、正温度系数(PTAT)电路、负温度系数(CTAT)电路和曲率补偿电路组成。电路中采用MOSFET替代传统双极结型晶体管作为CTAT来源,并在一阶带隙基础上结合高阶曲率补偿技术,以降低温度系数、提高线性度。基于CSMC 0.18μm工艺设计了该带隙基准电压源芯片,并将其应用于一种超低功耗的模数转换器(ADC)中。在完成ADC的流片后对带隙基准电压源单独进行参数测试,结果显示在1.8 V电源电压下,输出电压为559 mV,在-40~130℃内,温度系数为6.47×10~(-6)/℃,电源抑制比为-54.26 dB,总工作电流仅为0.48μA,芯片面积为0.003 7 mm~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压源论文参考文献
[1].陈昊,张彩珍,王梓淇,王永功.一种高电源抑制比的曲率补偿带隙基准电压源[J].半导体技术.2019
[2].张海磊,居水荣,王津飞,刘锡锋.一种带有曲率补偿的低功耗带隙基准电压源[J].半导体技术.2019
[3].王后生,蒋真,田安民,隗华荣,梁帅奇.电压源换流器用水冷散热器的数值模拟与优化[J].机电信息.2019
[4].奚冬杰,徐晴昊,罗永波,宣志斌.一种无电阻高精度基准电压源[J].微电子学.2019
[5].都文和,刘睿,程秀娟,杨占宇.一种新型温度补偿方式的带隙基准电压源[J].电子与封装.2019
[6].熊小萍,林栋,谭建成.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直流系统保护技术综述[J].电气开关.2019
[7].卫紫娟.例说电流源与电压源的等效变换原理[J].智库时代.2019
[8].郭亮,迟颂,施文.计及多重开关事件的高频电压源逆变器实时仿真[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金楠,窦智峰,李琰琰,孔汉,陶涛.电压源并网变换器有限控制集预测电流控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9
[10].徐茂达,王也,郝文波,刘铖,陈枭杰.含多电压源型变换器型电力电子设备的互联电网广域阻尼控制[J].电气技术.2019
论文知识图
![带隙基准的启动时间仿真图](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3295680.nh0066&suffix=.jpg)
![电铁潮流系统计算结果](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3347877.nh0025&suffix=.jpg)
![前端运放调理电路原理图](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3118691.nh0073&suffix=.jpg)
![阴极真空弧源绕射迭加沉积的模拟模型](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3035109.nh0106&suffix=.jpg)
![参数变化时,零极点分布图](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2047352.nh0015&suffix=.jpg)
![电压型TSP拓扑等效电路](/uploads/article/2020/01/07/d793e5b8675644ef67ae7b2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