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无铬钝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镀锌层,无铬钝化,复合钝化,腐蚀机理
无铬钝化论文文献综述
潘艳芝,王胜民,赵晓军,王德懂,何飞[1](2019)在《镀锌层无铬钝化的研究进展及性能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概述了国内外镀锌板无铬钝化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介绍了单一无机钝化、有机钝化、有机无机复合钝化的防腐蚀机理以及技术发展;总结了钝化条件对钝化膜外观和防腐蚀性能的影响,详细阐述了有机物+无机盐、硅烷+有机酸或有机树脂以及硅烷+有机物+无机盐的复合钝化技术,并对比分析了上述不同钝化技术的优缺点。总结了钝化耐蚀性检测及评价标准及具体检测方案。根据有机无机复合钝化耐腐蚀机理及试验数据,有机和无机复合钝化有希望代替铬酸盐钝化。展望了有机提取材料钝化技术的发展前景,指出天然提取有机物植酸、虫胶和单宁酸与无机物复合钝化是发展方向之一。(本文来源于《材料保护》期刊2019年09期)
罗贯虹[2](2019)在《镍镀层水性无铬钝化后的耐腐蚀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镀镍层在生活以及生产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因此,加强对电镀镍层化学属性的研究,能够最大化地加强电镀镍层的使用。同时,加大对电镀镍耐腐蚀性的研究,对于国民经济的进步也能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电镀镍层本身具备相应的防腐蚀性能,但是远远达不到使用要求。利用两种无铬钝化液对电镀镍层进行钝化处理,希望对提高电镀镍层的腐蚀性能有一定的帮助。(本文来源于《科技与创新》期刊2019年17期)
王少峰,范云鹰,雷玉娟[3](2019)在《无铬钝化机理研究及发展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工业生产中大部分应用铬酸盐钝化技术,能够在金属表面形成有自愈能力的钝化膜,使金属的综合防腐蚀性能提高。但是六价铬对人体和环境有很大的危害,因此研发新型的无铬钝化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现有的无铬钝化分为无机钝化和有机钝化2大类。介绍了无机钝化和有机钝化的钝化机理、钝化特点、发展现状和各自的优缺点,并指出未来有机物-无机缓蚀剂相结合的无铬钝化技术是研究的重点方向。(本文来源于《材料保护》期刊2019年08期)
刘少友,李雯,曹剑,王智[4](2019)在《氧化-沉淀法处理无铬钝化电解锰污水》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净化无铬钝化电解锰污水,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漂白粉、碳酸钠及污水叁组分之间的制约关系,探讨了温度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空气流量与搅拌转速对反应中"场""流"互作关系。结果表明,室温下,2 h内,搅拌转速为150 r/min时,179.3 m L污水需加入漂白粉12.92 g、十水碳酸钠13.08 g为该氧化-沉淀反应的优化配方。温度升高有利于氨氮的去除,空气流量与搅拌转速存在明显的"场""流"协同效应,且空气流量与氨氮含量和COD呈负相关性,所得水质优于GB 8978-2002一级排放标准。(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付明,张翔,刘彦明[5](2019)在《铝合金高耐蚀无铬钝化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开发一种高耐蚀且钝化膜具导电性的无铬钝化工艺,以锆酸盐为主要成分,加入铜盐混合促进剂和钒盐填充剂,开发了一种2A12铝合金高耐蚀无铬钝化工艺,并对钝化液成分及钝化工艺参数进行了优选,得出较优的工艺规范如下:2.0 g/L锆酸盐,0.2 g/L铜盐混合促进剂,0.1 g/L钒盐填充剂,4.5 g/L配位剂,3.0~6.0 g/L p H值缓冲剂,pH值4.0,温度55℃,时间8 min。对最佳工艺所得钝化膜的形貌及综合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形成的钝化膜呈淡白色,结晶均匀细致,属于无裂纹的无定型结构转化膜,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导电性、涂层附着力,适用于铝合金表面防护层、喷涂底层和电子产品外壳的电磁屏蔽防护层。(本文来源于《材料保护》期刊2019年07期)
王雅晴,方圆,朱防修,孙宇,石云光[6](2019)在《无铬钝化技术在镀锡板表面处理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将无铬钝化技术应用于镀锡板的工业生产,采用一种含钛无铬钝化液对镀锡板表面进行钝化处理,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漆膜附着力、抗硫试验、中性盐雾试验等方法对无铬钝化镀锡板表面和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膜重为1~3 mg/m~2的无铬钝化膜的综合性能最佳,其漆膜附着力和抗硫性能与铬酸盐钝化镀锡板相当;同时降低钝化膜膜重有利于提高漆膜附着力,且其耐中性盐雾腐蚀性能优于铬酸盐钝化镀锡板。(本文来源于《材料保护》期刊2019年06期)
孟堃,王伟,许哲峰,于晓华,王远[7](2019)在《自润滑型无铬钝化膜微观组织及有限元分析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自润滑型无铬钝化液配方。采用辊涂法在热镀锌钢板表面制备自润滑型无铬钝化膜。使用3D表面形貌轮廓仪和扫描电镜研究了膜层的微观组织;引入支架与填充剂结构参数λ;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模型摩擦过程中的温度场、应力场变化;选用薄膜热电偶和激光干涉仪验证有限元等效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自润滑型无铬钝化膜为多孔结构且填充剂能改善膜层表面的粗糙度,λ=0.25时膜层的摩擦磨损性能最优。此外,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吻合度,可为金属表面自润滑型多孔膜层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9年10期)
马东旭,柳会梅[8](2018)在《热镀锌板无铬钝化处理的工艺及设备》一文中研究指出钢板表面镀锌是提高钢铁抗大气腐蚀的有效方法,采用铬酸盐溶液对锌层表面进行钝化处理,使提高热镀锌板耐蚀性能的方法,这个技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工业生产中出现,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及世界各国近年来在环保法规中严格对铬酸盐的使用和限制废水排放,采用对环境友好的无铬钝化技术已越来越普遍。本文对镀锌板的无铬钝化工艺及设备配置进行了阐述。(本文来源于《中国钢铁业》期刊2018年10期)
郑兴睿,刘成,于晓华,张雁南,刘建雄[9](2018)在《无铬复合钝化膜的微观组织结构及耐腐蚀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解决热镀锌钢板表面六价铬钝化工艺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方法以钼酸铵、纳米硅溶胶、单宁酸、硅烷偶联剂KH151和KH792为主要原料配制新型环保的无铬复合钝化液,在镀锌板表面制备钝化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无铬复合钝化膜表面的微观形貌、元素组成和化学成分,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Mo元素对镀锌板耐蚀性的影响,使用中性盐雾实验研究不同皮模量时膜层的耐蚀性。结果无铬复合钝化膜中的Mo元素可以抑制微裂纹的产生和发展,阻挡腐蚀性介质向金属基体扩散,提高复合硅烷膜的电阻。复合钝化膜的电化学交流阻抗比硅烷钝化膜提高了1.6倍,与六价铬钝化膜接近,可以有效抑制腐蚀电化学反应的发生,降低反应速度,提高膜层的耐蚀性。皮膜量为892 mg/m2时,膜层的腐蚀面积为0,耐蚀性达到六价铬钝化膜水平;皮膜量为1252 mg/m2时,耐蚀性能优异。结论制备的无铬复合钝化膜结合了硅烷钝化膜和钼酸盐钝化膜两方面的优点,提高了膜层的致密性和结合性,膜层耐腐蚀性接近/达到了六价铬钝化的效果。(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8年08期)
刘汇玲[10](2018)在《热镀锌用无铬钝化剂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目前热镀锌用无铬钝化剂的材料进行了汇总,对无铬钝化配方及工艺进行了实验,指出了无铬钝化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主攻的方向。(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8年10期)
无铬钝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电镀镍层在生活以及生产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因此,加强对电镀镍层化学属性的研究,能够最大化地加强电镀镍层的使用。同时,加大对电镀镍耐腐蚀性的研究,对于国民经济的进步也能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电镀镍层本身具备相应的防腐蚀性能,但是远远达不到使用要求。利用两种无铬钝化液对电镀镍层进行钝化处理,希望对提高电镀镍层的腐蚀性能有一定的帮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铬钝化论文参考文献
[1].潘艳芝,王胜民,赵晓军,王德懂,何飞.镀锌层无铬钝化的研究进展及性能检测[J].材料保护.2019
[2].罗贯虹.镍镀层水性无铬钝化后的耐腐蚀性能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9
[3].王少峰,范云鹰,雷玉娟.无铬钝化机理研究及发展现状[J].材料保护.2019
[4].刘少友,李雯,曹剑,王智.氧化-沉淀法处理无铬钝化电解锰污水[J].水处理技术.2019
[5].付明,张翔,刘彦明.铝合金高耐蚀无铬钝化工艺[J].材料保护.2019
[6].王雅晴,方圆,朱防修,孙宇,石云光.无铬钝化技术在镀锡板表面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材料保护.2019
[7].孟堃,王伟,许哲峰,于晓华,王远.自润滑型无铬钝化膜微观组织及有限元分析设计[J].热加工工艺.2019
[8].马东旭,柳会梅.热镀锌板无铬钝化处理的工艺及设备[J].中国钢铁业.2018
[9].郑兴睿,刘成,于晓华,张雁南,刘建雄.无铬复合钝化膜的微观组织结构及耐腐蚀性能[J].表面技术.2018
[10].刘汇玲.热镀锌用无铬钝化剂研究进展[J].世界有色金属.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