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书写论文-魏静

边缘书写论文-魏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边缘书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美国华裔文学,象征意义,华裔作家,汤亭亭,《女勇士》,边缘,国家图书奖,内华达山脉,谭恩美,少数族裔

边缘书写论文文献综述

魏静[1](2019)在《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边缘书写的象征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华裔美国文学发展至今的百余年中,在经历萌芽、发展阶段之后,于20世纪70年代进入蓬勃兴旺的多元发展时期,其文学形式包括自传、小说、诗歌和戏剧等形式。其中以中国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进行创作的作品不在少数。究其原因在于,作为少数族裔文学一员的美国华裔作家(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2-17)

何新,张习涛[2](2019)在《调和五“裔”:饮食书写与亚裔文学边缘崛起——兼论亚裔美国文学的民族主义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视野与亚裔美国文学研究在反文化霸权和东方主义偏见、多元化的民族文化对话等方面的诸多切合点,使两者具有了互释效果。"调和五味"儒家传统这一特有饮食、审美、文化概念转化为亚裔美国文学书写后获得了审美、文化等多重增值效果,华裔作家借助特色饮食文化成功融入美国主流文学。在亚裔美国文学的"边缘崛起"中,饮食书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印刷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李云飞[3](2019)在《特殊时代的日常生活——论曹乃谦的边缘性和边缘化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曹乃谦在当今中国文坛始终以一种奇异的姿态存在。写作至今已30年,第一本书在台湾出版,作品随后在大陆出版,因被马悦然推介为"中国头一流作家"而引发巨大争议。他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所作的"温家窑系列"小说,关注20世纪70年代雁北农民受困于饥饿和性苦闷的苦寒生活,呈现出强烈的荒原景象。近年来,又通过"九题系列"确立新的文风,书写一己从20世纪50—70年代末在山西大同的成长经历,时代喧嚣退居其次,着墨于朴素平实的生活,及人与人之间凡俗却厚重的情感。至此,作者树立起乡村书写和城市书写两套系统,又统一于对日常生活的关怀,呈现出强烈的自然主义风格,在对庸常人生的编织中,探询生存与存在的意义。显而易见,曹氏作品相较大多描写特殊时代的作品而言实属"边缘化",这种边缘化出于他独特的成长经历和所受文学影响,种种因素构筑出当下文坛独一无二的曹乃谦。(本文来源于《汉语言文学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鹿珠晖[4](2019)在《行走在边缘的女人——葛亮《阿霞》的底层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葛亮的底层书写从卑微中烘托行走在生活边缘的"英雄",却又冷峻地将希望之光在苦难的底层社会粉碎。《阿霞》以大学生毛果的视角,旁观了患有狂躁抑郁症的农村女孩阿霞在餐馆打工并最终"发病"的故事。阿霞是底层打工女性的缩影,是男权社会中难逃传统家庭制度束缚的女性代表,是背负"疯女人"的眼光而无法跻身常人之列的另类,阿霞凋零的悲剧象征着无数正行走在边缘的女人。(本文来源于《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朴弥[5](2019)在《格非:乌托邦崩塌的边缘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作家》二零一一年秋季号刊出长篇小说《春尽江南》,至此,格非从一九九四年开始构思的"江南叁部曲"终告完结,"1994年,我开始有了创作叁部曲的打算……到《人面桃花》正式动笔,已经是2003年初春了……2007年,《山河入梦》出版后之后,我已经对叁部曲的构架和写作的旷日持久感到了厌烦,甚至对于要不要再写第叁部,也颇费踌躇。所以,《春尽江南》的写作动力之一,恰恰是来自终于可(本文来源于《青岛文学》期刊2019年06期)

陈欢[6](2019)在《新世纪王安忆小说边缘化书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安忆素以高产着称,新世纪以来她保持着良好的创作势头,在不足二十年的时间里一共贡献了长篇小说八部,中短篇小说若干。在这些创作中,作家延续了自上一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对社会政治宏大叙事的疏离态度,只着意书写那些生活在时代缝隙里的“边缘人”的喜怒哀乐。在新的社会现实下,王安忆对“边缘”的书写与呈现明显表现出一些新的特质,作家不仅瞩目边缘人物的命运,还相当留意边缘之地的风景,并有对小说叙述技艺的全新探讨,这样的边缘化书写烙有鲜明的作家个人风格的印记,具有文学审美的重要价值,及相当大的现实意义、文化意义。本论文以边缘化书写为切入点,主要采取文学社会学分析、审美批评、文化批评等方法,从文学史和作家创作轨迹出发,对王安忆新世纪以来边缘化书写进行了整体性观照与具体研究。论文一共有六部分,绪论部分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之上提出王安忆新世纪以来的小说创作呈现出一种边缘化书写的趋势,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一章从作家的身份意识和时代动因入手,探讨王安忆“边缘”意识的生成。指出新世纪以来王安忆小说的边缘化文学书写既是其青少年成长经历奠定的基础,也是她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二章从王安忆边缘化文学书写的文本形态入手,通过对与“中心”隔膜的边缘地域和与“主流”疏离的边缘人物谱系的梳理,分析并揭示作家在对待“边缘”时的理解、宽容态度。第叁章着重探讨的是王安忆边缘化文学书写的思想意蕴,分析论证她日常生活的书写其实消解了主流视野对“边缘”的隔膜与猎奇。同时,还分析了作家在塑造边缘人物过程中生发的关于男女两性关系的全新思考。第四章主要探讨边缘化书写的文学审美,指出王安忆在书写“边缘”时不断探索新的结构小说的方式,以虚构展示了小说的巨大建构能力,并通过文本分析进一步指出王安忆对语言独立性和审美性的尊重和发掘。结语部分总括全文,指出王安忆的边缘化书写是其坚守作家与知识分子使命的体现。(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纪翠萍[7](2019)在《伍绮诗小说中的“边缘人”形象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伍绮诗小说中的"边缘人"不再局限于华裔移民及其后代,其关注的是生存在美国社会中的众多少数群体。另外,伍绮诗小说中的"边缘人"不以融入主流社会和文化为主要目标,而是更愿意坚守自己的"边缘人"身份。这些变化也为同样处于边缘地位的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启示,即华裔美国文学需要从与华裔移民相关的人和事上延伸开来,积极探索超越民族和文化的、具有普世价值的主题,并且要放弃盲目求同的思路,坚守自己的定位,发挥自己的价值。(本文来源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金子欣[8](2019)在《论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边缘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桑德拉·希斯内罗丝1954年出生于芝加哥,童年期间不断往返于芝加哥和墨西哥边境的生活经历以及其墨西哥裔美籍身份给予了她写作灵感,她的作品带有十分独特的边缘化风格。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叁部代表小说作品《喊女溪以及其它》、《芒果街上的小屋》、《拉拉的褐色披肩》均取材于边缘文化,她以生动而富有诗意的文笔和独特的视角描写了边缘人群的成长环境和生活故事。本论文以这叁部代表小说作品为研究对象,讨论了桑德拉·希斯内罗丝在边缘书写中的边缘呈现、写作策略和文化反思。基于桑德拉奇卡纳的边缘性文化身份,本文进而分析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以及当代社会少数派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冲突。桑德拉·希斯内罗丝在边缘化下的文化反思,乃是作者从自身体会出发思考如何更好地应对这些冲突,最终促进社会文化的和谐共进。本论文分为引言、正文叁章和结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作者及其主要作品,文献综述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结构。正文第一章论述了桑德拉·希斯内罗丝对于边缘的书写。这一部分从作者关于边缘的呈现着手,以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叁部代表小说作品为研究对象,以文本细读为主要研究方式,列举出文本中对于边缘的细节性描写。本章第一节主要介绍作者对于边缘人群的书写,主要包括女性群体和族裔群体这两大类别的边缘人群;第二节介绍作者对于边缘文化的书写,即文本中关于边缘的环境描写和习俗描写等;第叁节则讨论作者对于边缘价值观念的书写,主要论述文本中作者呈现出来的边缘价值观念和道德思想。论文第二章探讨了桑德拉·希斯内罗丝边缘化的书写策略即作者把边缘书写作为一种艺术实验。第一节论述了作者在书写过程中采用的非主流语言,桑德拉在文本中不仅使用了自己的族裔语言墨西哥语,还自创新词并标注注解;第二节论述了桑德拉独特的写作风格,她的词句介于诗和小说的边缘,呈现出一种“诗小说”的特点;第叁节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了桑德拉采用的多重边缘视角书写方式。第叁章论述了桑德拉·希斯内罗丝如何把边缘书写作为文化策略来实现文化目的。第一节论述了桑德拉的边缘文化身份的建构,在双重边缘化的身份困境之下,桑德拉产生了文化身份诉求,从而力求脱离当前的身份困境成为“他者”,并作为奇卡纳代表作家之一,在奇卡纳身份和“新混血女性意识”的影响下产生了新的身份建构;第二节论述了桑德拉边缘化下的文化反思,她为纠正边缘文化的刻板印象而不懈追求,通过对真实的族裔文化的书写来呈现边缘文化的真实状态,打破人们对于族裔文化的偏见,以在超越边缘的基础上吸取各边缘文化的优点,摒弃其中的缺点,进行积极的自我构建。第叁部分为结语。这部分总结前文各章论述的观点,再次论证本文中心论点和研究价值:桑德拉在边缘书写下做到了文化传承和文化反思,以积极的态度应对边缘化,在文化身份的双重边缘化下构建自我空间。本文结尾探讨了尊重边缘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取得多种文化和谐发展的必要性。(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蒋秣[9](2019)在《《小偷家族》的边缘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是枝裕和电影的魅力,来自生活流的叙事,纪实性的影像以及内敛而细腻的情感表达,此外,对于易被忽视的边缘者的不懈关注也是是枝裕和电影的特色之一。是枝裕和往往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既客观疏离,又不无主观同情地塑造和探讨日本社会的边缘者生存境遇。在《小偷家族》中,是枝裕和又一次在日常化的叙事和具有东方意蕴美的影像中,介绍了一个奇特家庭存续方式和家庭成员们彼此的牵绊,留给了观众无尽的思考。(本文来源于《电影文学》期刊2019年06期)

赵耀[10](2019)在《边缘性经验的极致化书写——论双雪涛小说的审美意蕴生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双雪涛的小说创作通过"讲述"与"回忆"的张力结构与逻辑循环,对边缘性经验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多维度呈现;在对自我的全新定位与深入剖析中,给予每一个坚守自我的卑微生命足够的重视与必要的同情,将自我的探讨深入到全新的高度;在现代悲剧的日常化演绎中以人独有的尊严与价值完成对悲剧的超越,从而在根本上实现了从边缘性经验到普遍性审美意蕴的有机生成。(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边缘书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视野与亚裔美国文学研究在反文化霸权和东方主义偏见、多元化的民族文化对话等方面的诸多切合点,使两者具有了互释效果。"调和五味"儒家传统这一特有饮食、审美、文化概念转化为亚裔美国文学书写后获得了审美、文化等多重增值效果,华裔作家借助特色饮食文化成功融入美国主流文学。在亚裔美国文学的"边缘崛起"中,饮食书写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边缘书写论文参考文献

[1].魏静.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边缘书写的象征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2].何新,张习涛.调和五“裔”:饮食书写与亚裔文学边缘崛起——兼论亚裔美国文学的民族主义思想[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

[3].李云飞.特殊时代的日常生活——论曹乃谦的边缘性和边缘化书写[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9

[4].鹿珠晖.行走在边缘的女人——葛亮《阿霞》的底层书写[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

[5].朴弥.格非:乌托邦崩塌的边缘书写[J].青岛文学.2019

[6].陈欢.新世纪王安忆小说边缘化书写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

[7].纪翠萍.伍绮诗小说中的“边缘人”形象书写[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8].金子欣.论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边缘书写[D].华中师范大学.2019

[9].蒋秣.《小偷家族》的边缘书写[J].电影文学.2019

[10].赵耀.边缘性经验的极致化书写——论双雪涛小说的审美意蕴生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标签:;  ;  ;  ;  ;  ;  ;  ;  ;  ;  

边缘书写论文-魏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