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环境论文_喻大松

导读:本文包含了硒环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环境,稻米,农业部,塘坝,蛋氨酸,沉积物,阈值。

硒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喻大松[1](2015)在《陕西紫阳和青海平安富硒环境中硒分布特征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介质中硒的分布特征,直接影响着人们日常的硒摄入量,进而影响到人体健康。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分析了中国范围内环境介质(矿物、土壤、食品和水体)和人体头发中硒含量,探究了中国环境中硒的分布特点及其对硒摄入量的影响;通过田间调研和室内分析研究了青海平安富硒地区和陕西紫阳高硒环境介质中硒含量分布特征,计算了居民日均硒摄入量,并以头发样品作为试验材料探讨了环境中硒对人体的健康的影响。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我国环境中硒含量差异很大,其中以富硒岩石最高(2.11~1251.1 mg/kg),其次为土壤(0.095 mg/kg~27.81 mg/kg),以植物(0.00005~5.64 mg/kg)和饮用水中硒含量(0.017~46.0μg/L)最低。食物中硒含量大小排序依次为:动物类>蔬菜类>粮食类>水果类;粮食作物含硒量大小依次为:大米>玉米>小麦。除湖北恩施和陕西紫阳外。我国饮用水硒含量均在WHO(1984)最大容许值(10μg/L)之内。居民硒人均日摄入量为:16~2144μg/d,最高与最低相差一百叁十多倍,仅湖北恩施、陕西紫阳、广州、山东济南、北京和陕西西安等地人体硒摄入量达到了WHO所推荐的摄入量(55μg/d),超过40%的地区居民日均硒摄入量低于人体基本生理需求(40μg/d)。反映在居民头发中硒含量为0.144~21.5 mg/kg,其分布与硒摄入量和土壤硒含量显着相关。总体来看,我国大部分地区处在缺硒或者潜在缺硒水平,明显缺硒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河北张家口、黄土高原陕北、四川盆地西南部和青藏高原及云南省;富硒区呈点状或带状分布于贵州开阳、浙江、湖南、新疆和福建等地;除湖北恩施和陕西紫阳两个典型的硒中毒区外,贵州的清镇、开阳和江苏徐州等地土壤中硒含量也达到中毒水平。2.青海平安地区573个土壤样品中硒含量为0.076~1.882 mg/kg,平均为0.369±0.236 mg/kg,超过87%的土壤样品硒含量处于富足水平(>0.175 mg/kg),高硒土壤主要分布在平安县洪水泉和小峡北部地区。与此不同,该地区植物中硒含量显着低于中国其他地区,且不同植物种类间硒含量差异显着(0~904μg/kg)。当地居民人均日硒摄入量(47.6μg/d)接近WHO所建议的摄入量(55μg),且居民头发中硒含量平均为0.299±0.104 mg/kg属于适宜水平,究其原因是由于土壤有效性硒含量较低,其仅占总硒的2.97%,远远低于中国其他地方(10%左右)。3.陕西紫阳双安地区土壤中硒含量0.21~36.07 mg/kg,平均4.10±5.17 mg/kg,所有土壤样品(114个)均达到富硒水平(0.175 mg/kg),超过47%的土壤样品达到硒中毒水平(>3 mg/kg);植物中硒含量为3.79±5.69 mg/kg;环境水体和饮用水中硒含量分别为17.2±9.19μg/L和11.8±6.36μg/L,饮用水硒含量超过国家水质标准(10μg/L)。当地居民人均日均硒摄入量(1769.7μg/d)是WHO规定的人体中毒剂量(400μg/d)的4倍多,反映在居民头发中硒含量达到硒中毒(≥3.0 mg/kg)的样本占69%,说明紫阳双安地区环境中硒对居民健康存在风险。4.要正确评价紫阳高硒地区硒的潜在风险,还需要考虑硒在环境中赋存形态。陕西紫阳双安硒中毒地区土壤中硒形态主要以残渣态、有机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叁者占总硒的95%以上水溶态和可交换态硒含量仅占总硒的不足5%。土壤中水溶态硒和可交换态硒含量与pH呈显着正相关(P<0.05),有机结合态硒含量却与pH呈显着负相关(P<0.01);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和有机结合态硒含量均与土壤有机质呈显着正相关(P<0.05)。说明pH和有机质通过影响硒在土壤的固相和液相中的分配,进一步影响的水溶态和可交换态硒的含量来间接影响作物对土壤中硒的吸收。因此,我国环境中硒含量地域间差距很大,大部分地区处在缺硒或者潜在缺硒水平;即使在青海平安富硒地区,由于土壤硒有效性低,人体硒摄入量也达不到WHO推荐的营养水平;而陕西紫阳高硒地区又存在硒中毒的风险,因此,搞清不同地区环境介质中的硒分布特征,是合理利用硒资源,保证人体健康的前提。(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5-05-01)

华明,黄顺生,廖启林,冯金顺,金洋[2](2009)在《粉煤灰堆场附近农田土壤硒环境污染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贞观山煤灰库附近农田土壤、土壤剖面、灌溉水、母岩以及稻米、蔬菜等农作物中Se含量特征及污染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煤灰库周围的农田土壤Se含量范围为0.15~6.12mg/kg,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土壤Se含量空间分布特征表明,离煤灰库越近的农田土壤Se污染越严重。农田土壤Se污染主要是由Se含量超标地表水灌溉以及煤灰库的长期处置所引起的,受母岩的影响不大。研究区稻米Se含量较高,为0.04~1.12mg/kg,部分稻米样品Se含量超标严重,并且受土壤Se污染影响明显。长期食用Se含量超标大米对人体健康会产生潜在危害。(本文来源于《土壤》期刊2009年06期)

朱建明,秦海波,李璐,魏中青,雷磊[3](2007)在《高硒环境样品中硒的形态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恩施富硒碳质岩和土壤样品中硒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硒连续化学提取的改进方案。化学操作上定义为7个连续步骤:水溶态(MQ水提取)、可交换态(0.1 mol/L的K2HPO4+KH2PO4,pH=7.0)、有机结合态(0.1 mol/L NaOH)、元素态(1 mol/L Na2SO3溶液)、酸溶性提取态(15%CH3CO2H溶液)、硫化物/硒化物态(1 mol/L CrCl2+HCl溶液)和残渣态硒(HNO3+HF+H2O2混合消化液)。使用HG-AFS法检测了各结合态中的硒形态和总硒,上述流程提取硒加和与总硒间显着一致,平均回收率为99.2%,符合平行样品间变异系数低于10%的精度要求。该方法简单易行,能够准确地揭示富硒地质样品中硒的形态信息。(本文来源于《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期刊2007年03期)

朱建明,凌宏文,王明仕,李社红,苏宏灿[4](2005)在《湖北渔塘坝高硒环境中硒的分布、迁移和生物可利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渔塘坝是中国恩施地区较为典型的高硒地区之一,对整个渔塘坝土壤硒、植物硒和水硒及其变化趋势的研究表明,含硒较高的土壤和植物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富硒碳质岩石出露地段、上坝和下坝地段。在对应的土壤和植物间,硒含量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这表明植物对硒的利用并不完全受土壤总硒的影响。30 多年来,坝内土壤硒含量基本无变化,而植物硒含量呈现明显的降低趋势,说明土壤中植物可利用性硒已降低。尽管在流经富硒碳质岩层或废弃的石煤堆旁能够采集到较高的水硒样品,但水硒含量基本无变化的现象说明,在无人为活动的干预下,富硒地段硒的释放已进入了稳定的平衡阶段。渔塘坝硒的分布除与富硒碳质岩石的出露特征、地形特征有关外,还与硒的迁移途径有关。渔塘坝西北部地区出露的富硒碳质岩石仅为高硒区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而导致坝内高硒土壤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当地村民的土地耕种方式,如石煤熏土作肥或石煤与石灰的混合来改良土壤等,并进而引起硒在食物链中的富集,且这种影响是长远的。因此,如果当地政府在硒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上不能够保持合理的规划和使用,渔塘坝仍然是硒中毒可能发生的高风险区,且恩施所有的高硒区也应当是硒中毒的风险区。(本文来源于《土壤学报》期刊2005年05期)

朱建明,凌宏文,王明仕,李社红,苏宏灿[5](2005)在《湖北渔塘坝高硒环境中硒的分布、迁移和生物可利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硒是人体和动物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具有益和有害的双重生物学功能。硒摄入不足,会引起缺硒性疾病;摄入过量,又会导致硒中毒的发生。我国硒中毒的最早发现见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陕西紫阳和湖北恩施两个高硒区内均有人畜硒中毒的报导。数十年间,恩施地区人硒中毒发现477例,猪硒中毒发病数估计在1万头以上,(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5-04-01)

徐杨[6](2002)在《硒环境标准制定中水-沉积物的争论》一文中研究指出许多文章证明低于现行长期标准 (5 μg/L)的硒浓度对生物群有不良影响。有大量资料证据支持 2 μg/L硒的国家水质标准。有研究推算出具有低沉积物硒毒性阈值和低地点特定性沉积物总有机碳含量的河川标准 (3 1 μg/L) ,此标准明显高于 5μg/L的国家标准 ,对这些研究提出了基于沉积物方法的基本前提进行了批判性评论 ,并对研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期刊2002年01期)

朱建宜[7](2000)在《晚籼97-8高硒富钙营养米》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种富含硒、钙等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且高产优质、药食兼用的特种水稻近日宣告繁育成功,这种名为晚籼97-8的高硒富钙营养米,是由江西省宜黄县兴华种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本文来源于《农民日报》期刊2000-09-05)

李娟[8](2000)在《生命微量元素硒环境营养背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硒(Selenium)是维持生命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化学微量元素之一。人体缺硒会患多种疾病,摄入硒过量又会引起硒中毒。硒为稀缺资源,地球表面缺硒地区的面积远大于硒毒地区。我国的硒缺乏地区也比较多。因而,对硒环境的研究长期以来多集中在低硒地区或硒过量区。随着硒能够预防克山病等地方性硒反应症,提高免疫力,防癌抗癌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多种“神奇作用”的逐步发现,开发、利用富硒资源将成为热点。因而当前,迫切需要对天然富硒资源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尤其在较小的区域范围内。 环境化学元素对人的作用和影响是错综复杂的。如果仅单独地研究无机环境中岩石、土壤、水中的硒或生命体中粮食、动物或人发中的硒就往往难以完整地说明该环境中硒的分布情况,因而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系统的研究。故本研究采用了生态化学地理学的主导思想,并根据需要融入营养学的思想和原理。其特点:第一,以人与其所处的生态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立足于人体健康,研究它们之间的分布、联系与平衡;第二,环境系统可分为内、外环境两个子系统,其组成一般包括有岩石、风化壳、土壤、植物(作物)、动物(牲畜)和人体等一系列物质(它比饮食链更广泛、下延至岩石—风化壳—土壤等,上延至食者本身);第叁,进行环境系物质的匹配采样分析。 本研究在简要介绍硒对人体的作用及硒在内、外环境中的分布特点的基础上,从符合人体健康需要的硒饮食推荐量出发,结合硒生态景观界定值,以达到小康生活水平标准的食物摄入量为依据,提出硒的营养环境阈值概念,并首次将硒在环境中的分布分为叁等六级,即缺乏、适量、过量叁等;缺硒、少硒、足硒、富硒、高硒、过量硒六级。其中,每—级别都分别针对表土总硒、表土水溶性硒、稻米硒、人发硒、肉类硒、蛋类硒、鲜奶类硒、奶粉硒、鱼类硒、水果硒、蔬菜硒等指标提出了具体的阈值范围。 根据此环境阈值,本研究选取《中国土壤硒元素环境背景值图》中所反映出的贵州省境内硒含量较高的开阳县作为研究区域进行小区域硒环境的深入综合研究。通过采样测试,结果表明开阳县属于富硒、足硒环境。 本研究又在地理信息系统(CIS)的支持下,主要依据地质、地貌等自然条件,把开阳县硒环境划分为高硒、富高硒、富硒、富足硒、足硒、足富硒六种类型区域。并在此基础上又对该县进行进一步的硒环境区域综合划分,分为中部低中山丘陵富硒区,西部中中山丘陵富硒区,北部低中山丘陵富硒、足硒区和东南部中低山丘陵足硒区四个区域,为开阳县更好地开发硒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期刊2000-05-01)

刘红,周强,刘立志,万汇涓,迟月明[9](1997)在《低硒环境下锰与蛋白质对大鼠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观察在低硒(Se)饮食环境下锰(Mn)与蛋白质对大鼠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低硒环境下低蛋白可降低大鼠全血、肝脏、心脏的GSH-Px活性;而低蛋白高锰的协同作用则更进一步降低大鼠体内GSH-Px的活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期刊1997年04期)

周葆初,许立庆,邹宁,曾宪惠,于敬海[10](1992)在《低硒环境下蛋氨酸对大鼠体内维生素E、硒及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用低硒、低蛋氨酸饲料喂养大鼠8周后发现大鼠血清、肝脏及心肌中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显着升高,血清维生素E显着下降,而心肌硒含量却显着升高。实验结果表明,在低硒环境下如降低饲料中蛋氨酸水平将导致大鼠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加剧。(本文来源于《地方病通报》期刊1992年02期)

硒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贞观山煤灰库附近农田土壤、土壤剖面、灌溉水、母岩以及稻米、蔬菜等农作物中Se含量特征及污染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煤灰库周围的农田土壤Se含量范围为0.15~6.12mg/kg,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土壤Se含量空间分布特征表明,离煤灰库越近的农田土壤Se污染越严重。农田土壤Se污染主要是由Se含量超标地表水灌溉以及煤灰库的长期处置所引起的,受母岩的影响不大。研究区稻米Se含量较高,为0.04~1.12mg/kg,部分稻米样品Se含量超标严重,并且受土壤Se污染影响明显。长期食用Se含量超标大米对人体健康会产生潜在危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硒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1].喻大松.陕西紫阳和青海平安富硒环境中硒分布特征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2].华明,黄顺生,廖启林,冯金顺,金洋.粉煤灰堆场附近农田土壤硒环境污染评价[J].土壤.2009

[3].朱建明,秦海波,李璐,魏中青,雷磊.高硒环境样品中硒的形态分析方法[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7

[4].朱建明,凌宏文,王明仕,李社红,苏宏灿.湖北渔塘坝高硒环境中硒的分布、迁移和生物可利用性[J].土壤学报.2005

[5].朱建明,凌宏文,王明仕,李社红,苏宏灿.湖北渔塘坝高硒环境中硒的分布、迁移和生物可利用性[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

[6].徐杨.硒环境标准制定中水-沉积物的争论[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02

[7].朱建宜.晚籼97-8高硒富钙营养米[N].农民日报.2000

[8].李娟.生命微量元素硒环境营养背景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0

[9].刘红,周强,刘立志,万汇涓,迟月明.低硒环境下锰与蛋白质对大鼠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97

[10].周葆初,许立庆,邹宁,曾宪惠,于敬海.低硒环境下蛋氨酸对大鼠体内维生素E、硒及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的影响[J].地方病通报.1992

论文知识图

(a)在无硒环境中不同温度下热处...℃热处理后得到粉末的EDX谱线与测...(a)(c)(e)分别为在无硒环境中3...(a)在无硒环境中不同温度下热处...1978-2008年中国烘煤量及硒排放量不同加硒浓度对酵母生物量和含硒量的...

标签:;  ;  ;  ;  ;  ;  ;  

硒环境论文_喻大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