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联合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分析

益生菌联合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分析

(四川绵阳四零四医院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在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进行预防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3月间我院曾收治的新生儿112例,分别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其进行表示,对照组中新生儿给予其早期微量喂养,观察组中新生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其益生菌,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两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对照组中新生儿发生率为14.3%,观察组中新生儿发生率为5.4%;观察两组新生儿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新生儿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较显著。结论: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以益生菌联合早期微量喂养进行预防可得到理想临床效果,可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有效降低,并且能够使其肠道菌群数量得以增加,改善其肠道环境,保证新生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益生菌;早期喂养;预防

【中图分类号】R722.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2-0165-02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新生儿比较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恶性疾病,对其身体健康及生长均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该疾病临床症状主要为腹胀及便血,临床死亡率比较高,对新生儿生命安全具有严重威胁。所以,在临床上以有效方法预防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降低其发生率,从而使新生儿生命质量得以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本次研究选择2016年2月—2017年3月间我院曾收治的新生儿112例,分别给予其单纯早期微量喂养与联合益生菌预防,特进行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本次研究中所有对象均为2016年2月—2017年3月间我院曾收治的新生儿112例,分别以观察组与对照组表示这些新生儿。在对照组中的新生儿总人数为56例,其中男性人数与女性人数分别为30例与26例,其胎龄大小均处于25~33周,其平均胎龄大小为30.5±1.5周;在观察组中共收入新生儿56例,该组中男性新生儿未32例,女性新生儿为24例,该组新生儿胎龄大小区间为24~32周,其胎龄大小平均值为29.8±1.8周。在性别及胎龄方面比较两组新生儿,其差异并不显著,两者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中新生儿给予其早期微量喂养。即依据新生儿实际发育情况,对于吞咽反射较好新生儿而言,在其出生之后5h以5%葡萄糖对其进行试喂,若显示新生儿耐受性比较好,则在其出生之后48h之内以母乳或者配方奶粉对其进行喂养;对于吞咽反射比较差的新生儿而言,以母乳或者配方奶粉经胃管对其行缓慢喂养。对于体重在1.5kg之内新生儿,每次喂养大约2ml,每间隔3h喂养1次,之后每天增加1~3mL/kg,对于体重在1.5~2kg新生儿,其起始量为4ml,每经过3h进行1次喂养,之后每天增加量为1~3mL/kg。对于体重在2kg以上新生儿,将起始量控制在8mL,每经过3h进行1次喂养,之后每天增加量为1~3mL/kg,对于热量及液体量不足者给予其静脉营养补充。观察组中新生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其益生菌枯草杆菌及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对于体重在1.5kg以下新生儿,其剂量为每次1袋,每天服用2次;对于体重在1.5~2kg新生儿,其剂量为每次1.5袋,每天服用2次;对于体重在2kg以上新生儿,其剂量为每次2袋,每天服用2次,将2周时间作为1个疗程[1-2]。在用药结束之后,对两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进行观察;观察两组新生儿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情况。

1.3统计学分析

对于两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及肠道菌群变化相关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肠道菌群变化相关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对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以%进行表示,并且分别对其行t检验及χ2检验,选择P<0.05表示两组新生儿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两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

在经过喂养及用药之后,对两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对照组中新生儿发生率为14.3%,观察组中新生儿发生率为5.4%,两组新生儿之间差异较明显。

2.2观察两组新生儿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情况

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对两组新生儿球菌、杆菌及细菌变化情况进行检查,结果显示两组新生儿菌群数量均有所增加,但观察组中新生儿增加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新生儿间差异较明显,可由下表表示其具体比较情况。

3.讨论

新生儿在分娩之后,由于各个方面因素影响,会导致其有肠黏膜损伤情况出现,同时由于缺血及缺氧等相关因素影响,很容易造成其结肠有局部性坏死或者弥漫性疾病发生,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及便血,肠黏膜坏死,并且在结肠近端及向肠远端较多发,对小肠影响比较小。对于刚出生新生儿而言,其身体各项机制发育仍不够完善,消化道发育也未完善,其胃肠动力比较缺乏,吞咽及吸吮缺乏协调,会导致其有误吸情况出现,其肠道内胃酸分泌比较缺乏,引起新生儿早期喂养耐受力比较差。所以,早期若新生儿喂养失当,则可能会导致其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对新生儿生命健康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为能够使新生儿生命质量提升,对于新生儿行早期微量喂养,并且对其耐受性进行观察,逐渐将喂养量增加,这种喂养方式对胃肠道蠕动比较有利,对胃肠动力成熟比较有利,可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减少。另外,给予新生儿适当益生菌,可使肠道内正常菌群得以建立,避免菌群种类过于单一,使肠道内菌群更加平衡,这对预防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具有重要作用[2-3]。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以益生菌联合早期微量喂养进行预防可得到理想临床效果,可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有效降低,并且能够使其肠道菌群数量得以增加,改善其肠道环境,保证新生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曲海燕,朱明哲,姜宏杰.双歧杆菌联合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研究[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5,(04):266-267+302.

[2]毛文瑶.益生菌联合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05):106-107.

[3]林华仙.益生菌联合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效果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3,(06):18-20.

标签:;  ;  ;  

益生菌联合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