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滚针散套的双列滚针轴承组件,包括圆筒形内装配套及套设在内装配套外的外装配套,外装配套、内装配套之间形成滚针通道,所述滚针通道内设置有双列滚针,所述内装配套两端分别插接有能够防止滚针从滚针通道内脱出的内撑,所述内撑包括一体成型的插接部及挡板部,所述插接部为圆柱形,插接部插接入内装配套的内孔中,所述挡板部设置在内装配套外端,挡板部将所述滚针通道部分盖合。该防止滚针散套的双列滚针轴承组件通过在两端盖合有内撑,可以防止双列滚针在运输过程中从轴承内脱离造成散套的现象。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防止滚针散套的双列滚针轴承组件,包括圆筒形内装配套及套设在内装配套外的外装配套,外装配套、内装配套之间形成滚针通道,所述滚针通道内设置有双列滚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装配套两端分别插接有能够防止滚针从滚针通道内脱出的内撑,所述内撑包括一体成型的插接部及挡板部,所述插接部为圆柱形,插接部插接入内装配套的内孔中,所述挡板部设置在内装配套外端,挡板部将所述滚针通道部分盖合。
设计方案
1.一种防止滚针散套的双列滚针轴承组件,包括圆筒形内装配套及套设在内装配套外的外装配套,外装配套、内装配套之间形成滚针通道,所述滚针通道内设置有双列滚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装配套两端分别插接有能够防止滚针从滚针通道内脱出的内撑,所述内撑包括一体成型的插接部及挡板部,所述插接部为圆柱形,插接部插接入内装配套的内孔中,所述挡板部设置在内装配套外端,挡板部将所述滚针通道部分盖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滚针散套的双列滚针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与内装配套的内孔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滚针散套的双列滚针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上开设有中空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滚针散套的双列滚针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列滚针之间通过圆环形隔套隔开。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滚针散套的双列滚针轴承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列滚针轴承包括内装配套、外装配套及设置在外装配套和内装配套之间的双列滚针,其大致上呈圆筒状。由于其两端为敞开式,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散套的现象,即滚针从内装配套、外装配套内脱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巧妙、装配方便、能够防止轴承在运输过程中滚针散套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止滚针散套的双列滚针轴承组件,包括圆筒形内装配套及套设在内装配套外的外装配套,外装配套、内装配套之间形成滚针通道,所述滚针通道内设置有双列滚针,所述内装配套两端分别插接有能够防止滚针从滚针通道内脱出的内撑,所述内撑包括一体成型的插接部及挡板部,所述插接部为圆柱形,插接部插接入内装配套的内孔中,所述挡板部设置在内装配套外端,挡板部将所述滚针通道部分盖合。
为了防止插接部脱离,所述插接部与内装配套的内孔过盈配合。
为了便于将内撑取出,所述内撑上开设有中空凹槽。
为了避免双列滚针发生碰撞,造成磨损,所述双列滚针之间通过圆环形隔套隔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防止滚针散套的双列滚针轴承组件通过在两端盖合有内撑,可以防止双列滚针在运输过程中从轴承内脱离造成散套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止滚针散套的双列滚针轴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装配套,2.内装配套,3.滚针,4.隔套,5.滚针通道,6.插接部,7.挡板部,8.中空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一种防止滚针散套的双列滚针轴承组件,包括圆筒形内装配套2及套设在内装配套2外的外装配套1,外装配套1、内装配套2之间形成滚针通道5,所述滚针通道5内设置有双列滚针3,双列滚针3之间通过圆环形隔套4隔开,隔套4采用柔性材料制得,所述内装配套2两端分别插接有能够防止滚针3从滚针通道5内脱出的内撑,所述内撑包括一体成型的插接部6及挡板部7,所述插接部6为圆柱形,插接部6插接入内装配套2的内孔中并与其过盈配合,所述挡板部7设置在内装配套2外端并与内装配套2外端面相抵靠,且挡板部7将所述滚针通道5部分盖合,即挡板部7呈圆盘状,其直径大于内装配套2的外径,并略小于外装配套1的内径,从而将滚针通道5部分盖合,所述内撑上开设有圆柱状中空凹槽8,该中空凹槽8可贯穿内撑,也可采用一端开口一端封闭。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防止滚针散套的双列滚针轴承组件通过在两端盖合有内撑,可以防止双列滚针在运输过程中从轴承内脱离造成散套的现象。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0636.9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430604U
授权时间:20190924
主分类号:F16C 19/22
专利分类号:F16C19/22;F16C33/58;F16C33/37
范畴分类:27B;
申请人:常州光洋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常州光洋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汉江路52号
发明人:王涛;刘贝昌;王志超
第一发明人:王涛
当前权利人:常州光洋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