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液增压旁通油路释放装置,包括高压油腔、低压油腔、固定安装法兰、中法兰、通油环和缓冲活塞,高压油腔的一侧与固定安装法兰的一侧固定连接,固定安装法兰与中法兰固定连接,中法兰的另一端与低压油腔固定连接,通油环固定卡设在固定安装法兰和中法兰之间,通油环上设置有贯穿孔,且贯穿孔的轴向方向与通油环的轴向方向平行,贯穿孔与第一圆形通孔、通油孔能形成完整的油通路,缓冲活塞为环形,且缓冲活塞的外侧设置有密封环,密封环活动设置在通油环与中法兰之间,钢丝弹簧套设在缓冲活塞上,且钢丝弹簧的两端分别紧靠通油环的与缓冲活塞,缓冲活塞在其轴线方向运动与中法兰接触时,密封环恰好能封闭中法兰的通油孔。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气液增压旁通油路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安装法兰(1)、中法兰(2)、通油环(3)和缓冲活塞(4),所述固定安装法兰(1)与中法兰(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安装法兰(1)的轴心位置设置有第一圆形通孔(11),所述中法兰(2)上设置有贯穿的通油孔(23),所述通油孔(23)的轴向方向与中法兰(2)的轴向方向平行,所述通油环(3)为环形,所述通油环(3)固定卡设在固定安装法兰(1)和中法兰(2)之间,所述通油环(3)上设置有贯穿孔(31),且所述贯穿孔(31)的轴向方向与通油环(3)的轴向方向平行,所述贯穿孔(31)与第一圆形通孔(11)、通油孔(23)能形成完整的油通路,所述缓冲活塞(4)为环形,且所述缓冲活塞(4)的外侧设置有密封环(41),所述密封环(41)活动设置在通油环(3)与中法兰(2)之间的间隙处,且所述密封环(41)的厚度小于间隙的厚度,在所述缓冲活塞(4)上套设钢丝弹簧,且所述钢丝弹簧的两端分别紧靠所述通油环(3)的与缓冲活塞(4)的密封环(41),所述缓冲活塞(4)在其轴线方向运动与所述中法兰(2)接触时,所述密封环(41)恰好能封闭所述中法兰(2)的通油孔(23)。
设计方案
1.一种气液增压旁通油路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安装法兰(1)、中法兰(2)、通油环(3)和缓冲活塞(4),所述固定安装法兰(1)与中法兰(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安装法兰(1)的轴心位置设置有第一圆形通孔(11),所述中法兰(2)上设置有贯穿的通油孔(23),所述通油孔(23)的轴向方向与中法兰(2)的轴向方向平行,所述通油环(3)为环形,所述通油环(3)固定卡设在固定安装法兰(1)和中法兰(2)之间,所述通油环(3)上设置有贯穿孔(31),且所述贯穿孔(31)的轴向方向与通油环(3)的轴向方向平行,所述贯穿孔(31)与第一圆形通孔(11)、通油孔(23)能形成完整的油通路,所述缓冲活塞(4)为环形,且所述缓冲活塞(4)的外侧设置有密封环(41),所述密封环(41)活动设置在通油环(3)与中法兰(2)之间的间隙处,且所述密封环(41)的厚度小于间隙的厚度,在所述缓冲活塞(4)上套设钢丝弹簧,且所述钢丝弹簧的两端分别紧靠所述通油环(3)的与缓冲活塞(4)的密封环(41),所述缓冲活塞(4)在其轴线方向运动与所述中法兰(2)接触时,所述密封环(41)恰好能封闭所述中法兰(2)的通油孔(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增压旁通油路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法兰(2)的轴心位置设置有第二圆形通孔(21),所述第一圆形通孔(11)、第二圆形通孔(21)、通油环(3)的中心通孔和缓冲活塞(4)的中心通孔构成完整的主通油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增压旁通油路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形通孔(11)的一侧的端面处设置有环形凹槽(12),所述中法兰(2)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凸起(22),且所述环形凸起(22)恰好能卡设在所述固定安装法兰(1)的环形凹槽(12)内,且所述环形凸起(22)与环形凹槽(12)的底部之间留有空隙,用于卡设所述通油环(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增压旁通油路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油环(3)的内环内设置环形的限位块(32),环形的所述限位块(32)在水平方向靠近所述固定安装法兰(1),所述限位块(32)用于限制所述钢丝弹簧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增压旁通油路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压油腔(5)和低压油腔(6),所述高压油腔(5)的一侧固定设置在固定安装法兰(1)的另一侧的端面上,且所述高压油腔(5)的轴向方向与固定安装法兰(1)的轴向方向处于同一直线,所述低压油腔(6)的一侧固定设置在所述中法兰(2)的另一侧,且所述低压油腔(6)的轴向方向与中法兰(2)的轴向方向处于同一直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液增压旁通油路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油腔(6)内设置有增压活塞杆(7),所述增压活塞杆(7)的一端连接增压气缸,所述增压活塞杆(7)在增压气缸的作用下,恰好能在第二圆形通孔(21)内穿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液增压旁通油路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油腔(5)与固定安装法兰(1)之间、通油环(3)与固定安装法兰(1)之间、通油环(3)与中法兰(2)之间均分别设置端面静密封环,且三个所述端面静密封环的轴向方向与高压油腔(5)的轴向方向处于同一直线。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液增压旁通油路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活塞(4)的密封环(41)的一侧设置有耐高压密封垫,且所述耐高压密封件靠近所述中法兰(2)的通油孔(23)。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液增压旁通油路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法兰(2)的第二圆形通孔(21)的内壁设置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耐高压斯特封。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液增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简单的气液增压旁通油路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气液增压驱动油路仅为单通油路,即进油口和出油口为同一通口,通过增压活塞杆运动,输出高压油,但是如果需要大量的高压油时,活塞杆的回程速度缓慢,无法快速地释放高压油,一方面致使气液增压驱动油路的速度和效率无法提高;另一方面也由于密闭的高压油腔的长时间处于吸真空状态,会极大的降低高压油腔的密封性能的使用时间。因此本实用新型发明人,针对此问题,旨在发明一种简单的高压油快速释放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液增压旁通油路释放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液增压旁通油路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安装法兰、中法兰、通油环和缓冲活塞,所述固定安装法兰与中法兰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安装法兰的轴心位置设置有第一圆形通孔,所述中法兰上设置有贯穿的通油孔,所述通油孔的轴向方向与中法兰的轴向方向平行,所述通油环为环形,所述通油环固定卡设在固定安装法兰和中法兰之间,所述通油环上设置有贯穿孔,且所述贯穿孔的轴向方向与通油环的轴向方向平行,所述贯穿孔与第一圆形通孔、通油孔能形成完整的油通路,所述缓冲活塞为环形,且所述缓冲活塞的外侧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活动设置在通油环与中法兰之间的间隙处,且所述密封环的厚度小于间隙的厚度,所述钢丝弹簧套设在所述缓冲活塞上,且所述钢丝弹簧的两端分别紧靠所述通油环的与缓冲活塞的密封环,所述缓冲活塞在其轴线方向运动与所述中法兰接触时,所述密封环恰好能封闭所述中法兰的通油孔。
优选地,所述中法兰的轴心位置设置有第二圆形通孔,所述第一圆形通孔、第二圆形通孔、通油环的中心通孔和缓冲活塞的中心通孔构成完整的主通油路。构成主通的油路供活塞杆的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圆形通孔的一侧的端面处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中法兰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凸起,且所述环形凸起恰好能卡设在所述固定安装法兰的环形凹槽内,且所述环形凸起与环形凹槽的底部之间留有空隙,用于卡设所述通油环。形成卡设通油环的通道,保证通油环的稳定。
优选地,所述通油环的内环内设置环形的限位块,环形的所述限位块在水平方向靠近所述固定安装法兰,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钢丝弹簧的移动。保证钢丝弹簧的工作的有效。
优选地,所述气液增压旁通油路释放装置还包括高压油腔和低压油腔,所述高压油腔的一侧固定设置在固定安装法兰的另一侧的端面上,且所述高压油腔的轴向方向与固定安装法兰的轴向方向处于同一直线,所述低压油腔的一侧固定设置在所述中法兰的另一侧,且所述低压油腔的轴向方向与中法兰的轴向方向处于同一直线。保证低压油从低压油腔至高压油腔时的行程有效性。
优选地,所述低压油腔内设置有增压活塞杆,所述增压活塞杆的一端连接增压气缸,所述增压活塞杆在增压气缸的作用下,恰好能在所述第二圆形通孔内穿过。保证增压活塞杆对低压油做功的有效性,最大限度的对低压油做功。
优选地,所述高压油腔与固定安装法兰之间、通油环与固定安装法兰之间、通油环与中法兰之间均分别设置端面静密封环,且三个所述端面静密封环的轴向方向与高压油腔的轴向方向处于同一直线。保证零件之间连接的紧密性,防止油的泄露。
优选地,所述缓冲活塞的密封环的一侧设置有耐高压密封垫,且所述耐高压密封件靠近所述中法兰的通油孔。保证缓冲活塞的密封环与中法兰的通油孔之间的紧密的配合。
优选地,所述中法兰的第二圆形通孔的内壁设置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耐高压斯特封。保证增压活塞杆在穿过第二环形通孔时的密封性,保证最大程度的对低压油增压。
本实用新型一种气液增压旁通油路释放装置的有益效果是,正常状态时,钢丝弹簧压紧缓冲活塞,使缓冲活塞密封通油孔,当需要增压时,增压活塞杆移动,使高压油腔内的高压油充满,当需要复位时,增压活塞杆返程,此时高压油腔内处于真空状态,由于真空环境的存在,缓冲活塞向高压油腔方向移动,钢丝弹簧被压缩,此时在高压油腔与低压油腔之间通过贯穿孔和通油孔形成第二条释放油路,进一步的加快高压油腔内的油压释放,保护了高压油腔,当高压油腔和低压油腔连通后,由于钢丝弹簧的存在,缓冲活塞又能封闭通油孔,等下一次增压活塞杆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气液增压旁通油路释放装置的剖视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2为固定安装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中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中法兰的后视图。
图5为通油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缓冲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固定安装法兰;2-中法兰;3-通油环;4-缓冲活塞;5-高压油腔;6-低压油腔;7-增压活塞杆;
11-第一圆形通孔;12-环形凹槽;
21-第二圆形通孔;22-环形凸起;23-通油孔;
31-贯穿孔;32-限位块;
41-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见附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气液增压旁通油路释放装置,包括高压油腔5、低压油腔6、固定安装法兰1、中法兰2、通油环3和缓冲活塞4,高压油腔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安装法兰1上,固定安装法兰2与中法兰3固定连接,中法兰2与低压油腔6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安装法兰2与中法兰3之间依次设置有通油环4和缓冲活塞5,且上述六个零件的轴向方向处于同一直线。
参见附图2所示,固定安装法兰1的结构:轴心位置设置有第一圆形通孔11,第一圆形通孔11的一侧的端面处设置有环形凹槽12;
参见附图3-4所示,中法兰2的结构:中法兰2的轴心位置设置有第二圆形通孔21,中法兰2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凸起22,环形凸起22的内径大于第二圆形通孔21,且环形凸起22与第二圆形通孔21的轴向方向处于同一直线,且环形凸起22恰好卡设在固定安装法兰1的环形凹槽12内,且环形凸起22与环形凹槽12的底部之间留有空隙,第二圆形通孔21与环形凸起22之间设置有贯穿的通油孔23,通油孔23的轴向方向与第二圆形通孔21的轴向方向平行;
参见附图5所示,通油环3的结构:通油环为环形,通油环3恰好卡设在环形凸起22与环形凹槽12之间的空隙处,通油环3上设置有贯穿孔31,且贯穿孔31的轴向方向与通油环3的轴向方向平行,贯穿孔31与第一圆形通孔11、通油孔23能形成完整的通路,通油环3的内环内设置环形的限位块32,限位块32在水平方向靠近固定安装法兰1;
参见附图6所示,缓冲活塞4的结构:活动设置在通油环3与中法兰2之间,且缓冲活塞4的轴向方向与中法兰2的轴向方向处于同一直线,且缓冲活塞4能沿其轴向方向活动,缓冲活塞4为环形,且缓冲活塞4的外环配合套设在限位块32的内环内,缓冲活塞4的外侧设置有密封环41,在缓冲活塞41在其轴线方向运动与中法兰2接触时,密封环41恰好能封闭中法兰2的通油孔23。
考虑到缓冲活塞4的灵活性:钢丝弹簧套设在缓冲活塞4上,且钢丝弹簧的两端分别紧靠通油环3的限位块32与缓冲活塞4的密封环41,保证缓冲活塞4在一般情况下,密封环41对通油孔23的密封,增加了缓冲活塞4移动的灵活性。
工作流程:正常状态时,钢丝弹簧压紧缓冲活塞4,使缓冲活塞4密封通油孔23,当需要增压时,增压活塞杆7移动,使高压油腔5内的高压油充满,当需要复位时,增压活塞杆7返程,此时高压油腔5内处于真空状态,由于真空环境的存在,缓冲活塞4向高压油腔5方向移动,钢丝弹簧被压缩,此时在高压油腔5与低压油腔6之间通过贯穿孔31和通油孔23形成第二条释放油路,进一步的加快高压油腔5内的油压释放,保护了高压油腔5,当高压油腔5和低压油腔6连通后,由于钢丝弹簧的存在,缓冲活塞又能封闭通油孔23,等下一次增压活塞杆7的工作。
考虑到整体结构的密封性:第一,高压油腔5与固定安装法兰1之间、通油环3与固定安装法兰1之间、通油环3与中法兰2之间均分别设置端面静密封环,且三个所述端面静密封环的轴向方向与高压油腔5的轴向方向处于同一直线,保证零件之间连接的紧密性,防止油的泄露;第二,缓冲活塞4的密封环41的一侧设置有耐高压密封垫,且耐高压密封件靠近所述中法兰2的通油孔23,保证缓冲活塞4的密封环41与中法兰2的通油孔23之间的紧密的配合;第三,中法兰2的第二圆形通孔21的内壁设置凹槽,凹槽内设置耐高压斯特封,保证增压活塞杆7在穿过第二环形通孔21时的密封性能,保证最大程度的对低压油增压。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2583.7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621588U
授权时间:20191112
主分类号:F04B 53/10
专利分类号:F04B53/10;F04B49/24
范畴分类:28D;
申请人:苏州施米特机械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苏州施米特机械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5400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城厢镇昆太路88号
发明人:曾祥迅
第一发明人:曾祥迅
当前权利人:苏州施米特机械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闯
代理机构:32260
代理机构编号: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活塞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