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不结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不结盟运动,国防部,印度,尼赫鲁,政策,中国,军事演习。
不结盟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胡博峰,陈欣[1](2019)在《莫迪再度缺席不结盟会议引猜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度副总统奈杜25日将赴阿塞拜疆参加第18届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而总理莫迪再次缺席会议。印度媒体称,这可能是印度外交政策发生转变的信号。印度外交部22日晚宣布,副总统奈杜25日和26日将代表印度赴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出席第18届不结盟首脑会议。今年不结盟会(本文来源于《环球时报》期刊2019-10-24)
郭华东[2](2019)在《艾森豪威尔对印度不结盟政策的认知与美印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艾森豪威尔执政时期(1953—1961),美印关系较之以往有了缓和。这种缓和状态的出现与身为外交决策者的艾森豪威尔有着甚为密切的关联。与其前任杜鲁门不同,艾森豪威尔未公开批评印度的不结盟政策,他认识到不结盟政策对于印度国家利益的重要性,认为印度在短时间内不会放弃这项政策,意识到美国要深入开展对印关系不能纠缠于印度是否会放弃该项政策。艾森豪威尔对印度不结盟政策所形成的核心认知是美国政府不能将印度所固守的不结盟政策视为美国政府开展对印外交关系的重要障碍。这种认知变化促成了双方领导人之间开展富有成效的互访,给当时的美印关系发展注入了新的气息,缓和了之前美印关系存在的紧张状态。(本文来源于《外国问题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高志平,程晶,魏楚楚[3](2018)在《中国对不结盟运动的态度及其变化(1961-1991)——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国际组织,不结盟运动对当代世界史和国际关系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成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集体发声、维护发展中国家整体利益的重要平台。自1961年9月不结盟运动成立,中国一直未加入该组织,但与其长期保持着一种间接的关系。直到1992年9月,在第10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上,中国成为其观察员国,双方之间才有了直接的关系。《人民日报》的相关报道,反映了冷战时期中国对不结盟运动的态度及其变化,从中可管窥冷战时期中国与不结盟运动关系的演变历程,这对加深认识冷战结束后至今中国与不结盟运动关系具有启发意义。(本文来源于《决策与信息》期刊2018年09期)
郭媛丹[4](2018)在《中俄“结伴不结盟” 中美“对话不对抗”》一文中研究指出俄罗斯近40年来规模最大军事演习成为8月30日中国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的热点。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介绍,获邀参加此次演习的中方参演兵力采取铁路、公路和航空相结合的方式跨境投送。目前,中方参演兵力大部已在俄境内展开部署。俄军将(本文来源于《环球时报》期刊2018-08-31)
[5](2018)在《解放军参加俄军演凸显“结伴不结盟”》一文中研究指出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星期二重申,俄将于9月份开展近40年来最大规模、代号为“东方-2018”的军事演习,将有30万军人、1000架战机参与其中。绍伊古说,这场军演堪比苏联时期的“西方-81”军事演习。“西方-81”举行于1981年,被视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本文来源于《环球时报》期刊2018-08-30)
李婉盈[6](2018)在《尼赫鲁时期印度不结盟政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度是南亚地区大国,还是世贸组织、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五国、基础四国等多边平台的重要成员国。印度是中国的重要邻国,两国在促进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维护边界安全、进行经贸合作、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方面均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因此,印度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不结盟政策作为印度外交政策的基石,自尼赫鲁执政以来长期影响着印度的外交实践,时至今日,仍是印度外交政策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尼赫鲁时期印度的不结盟政策作为研究对象,不仅可以了解印度冷战时期的外交环境、把握印度外交未来的发展趋势,还可以为中国的外交战略提供更多可行性依据。本文主要是从尼赫鲁不结盟政策的内涵、成因、实施后受到的阻力、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印度不结盟政策的内涵十分丰富,其形成存在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根源。尼赫鲁时期的印度通过奉行不结盟政策,更是获得了许多实际收益。具体表现在:第一,在经济上,印度获取了美苏两国大量的经济援助;第二,在政治上,确保了印度的国家安全与稳定,提升了印度的国际地位;第叁,为印度的“大国梦”奠定了外交上的基础。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对尼赫鲁不结盟政策进一步深入研究,对不结盟政策是否是中立主义政策、是现实主义还是理想主义政策这两大争议进行解答,并试图探索“不结盟”原则在当今国际关系行为体交往中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文章认为,印度冷战时期外交环境的优越性很大程度来自于其奉行的不结盟中立主义外交政策;不结盟外交在当今国际行为体交往中仍有其实施的可行性与必然性。(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8-06-08)
张益[7](2018)在《基于时空观念的历史概念解析——以新中国不结盟政策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就学生对"不结盟政策"的疑惑展开相应的解释和说明,对"不结盟政策"和"不结盟运动"加以阐释,基于时空观念对新中国外交从结盟到不结盟的嬗变加以梳理。学生在加强时空观念的同时,更加明确新中国的外交是从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做出的正确选择。(本文来源于《文理导航(上旬)》期刊2018年04期)
孙都[8](2018)在《基于“结伴不结盟”原则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从1996年建立至今已有22年,从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到发展成为具有“高水平和特殊性”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结伴不结盟”原则的指导下,中俄关系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双边合作的规模和质量都有所提升。然而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影响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中俄两国关系中的问题包括两国历史恩怨问题、“中国威胁论”问题、“一带一盟”对接问题以及“结伴不结盟”原则对两国关系深入发展的制约等等。论文以国际合作理论和地缘政治理论为研究视角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的背景及内涵进行研究,并且简要梳理了基于“结伴不结盟”原则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自建立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从历史恩怨、核心利益以及制度约束等方面分析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其原因。论文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对策性建议:通过加强两国战略和人文互信,维护两国共同利益,摆脱零和博弈,正确处理俄美中叁边关系,加强大国协调,维护和平与发展的大局。(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8-04-01)
阎滨[9](2018)在《争取不结盟运动大国 与尼赫鲁和纳赛尔的交往》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近代史上,欧美得国际外交风气之先而一枝独秀。因此,国际外交的重要原则基本都是欧美国家提出,从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到1919年威尔逊"十四点精神"、1941年《大西洋宪章》,概莫能外。直到二战后,随着亚非前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国际舞台上才有了欧美之外国家的声音。1953年,在中国总理周恩来大力倡导下,中国、印度、缅甸共同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经周恩来折冲(本文来源于《国家人文历史》期刊2018年06期)
王鹏[10](2018)在《“不结盟只结伴”如何顾“安全” 中韩形势向好,隐忧仍存》一文中研究指出中韩外交关系看重经济贸易的影响力,但是"不结盟只结伴"的外交原则在面对国家安全问题时捉襟见肘。这个问题或许是下阶段中国外交机制需要创新的重大课题。二十五年来,两国关系可谓栉风沐雨,一同度过半岛危机,齐心协力抵制邻国不断上升的右翼势力,携手提升双边经贸往来与人文交流,终于一步步走到今天。二十五载栉风沐雨,携手同行殊为不易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最近一年多来两国关系急转直下:韩剧中的欢声笑语从中国观众的视线里淡(本文来源于《世界博览》期刊2018年01期)
不结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艾森豪威尔执政时期(1953—1961),美印关系较之以往有了缓和。这种缓和状态的出现与身为外交决策者的艾森豪威尔有着甚为密切的关联。与其前任杜鲁门不同,艾森豪威尔未公开批评印度的不结盟政策,他认识到不结盟政策对于印度国家利益的重要性,认为印度在短时间内不会放弃这项政策,意识到美国要深入开展对印关系不能纠缠于印度是否会放弃该项政策。艾森豪威尔对印度不结盟政策所形成的核心认知是美国政府不能将印度所固守的不结盟政策视为美国政府开展对印外交关系的重要障碍。这种认知变化促成了双方领导人之间开展富有成效的互访,给当时的美印关系发展注入了新的气息,缓和了之前美印关系存在的紧张状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不结盟论文参考文献
[1].胡博峰,陈欣.莫迪再度缺席不结盟会议引猜测[N].环球时报.2019
[2].郭华东.艾森豪威尔对印度不结盟政策的认知与美印关系[J].外国问题研究.2019
[3].高志平,程晶,魏楚楚.中国对不结盟运动的态度及其变化(1961-1991)——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J].决策与信息.2018
[4].郭媛丹.中俄“结伴不结盟”中美“对话不对抗”[N].环球时报.2018
[5]..解放军参加俄军演凸显“结伴不结盟”[N].环球时报.2018
[6].李婉盈.尼赫鲁时期印度不结盟政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8
[7].张益.基于时空观念的历史概念解析——以新中国不结盟政策为例[J].文理导航(上旬).2018
[8].孙都.基于“结伴不结盟”原则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8
[9].阎滨.争取不结盟运动大国与尼赫鲁和纳赛尔的交往[J].国家人文历史.2018
[10].王鹏.“不结盟只结伴”如何顾“安全”中韩形势向好,隐忧仍存[J].世界博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