栅格型空间数据论文_李海祯,刘志成

导读:本文包含了栅格型空间数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栅格,数据,空间,粤北,矢量,结构,山区。

栅格型空间数据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祯,刘志成[1](2018)在《栅格空间数据基础上的景观生态连接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大量土地被人工利用,城市中景观斑块具有破碎化严重、连接性低等特征,在城市生态网络中不同斑块间的环境协调功能会因为生态斑块的破碎化而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因此,评价研究选定区域内生境斑块生态连接度对整个生态网络系统完整性构建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以上海市为例,采用2006—2020年上海市域用地布局规划数据,对现有景观环境按Mapinfo空间中经纬度坐标系栅格化识别分析,从而总结出一种评估区域内景观生态连接性程度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2018年11期)

解永青,李绍山,李绍稳[2](2013)在《空间数据的栅格与矢量自适应可视化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优化WEBGIS中空间数据的可视化表达效率,对栅格图片和矢量文本两种表达方式进行实验比较,文中提出矢量文本表达方式的结果数据量大小最终需要取决于用于描述空间数据的顶点信息量之和,因此不具有普适性,同时证明当顶点信息量之和在一定范围内时其效率又要优于栅格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空间信息的栅格与矢量自适应数据表达模式。实验表明,该模式确实很好地提高了空间数据表达效率。(本文来源于《测绘工程》期刊2013年03期)

陈进[3](2010)在《基于Oracle 10g Spatial的栅格空间数据管理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为了能够使GIS系统向网络化、集成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如何采用空间数据库来一体化存储和管理GIS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OracleSPatial空间数据库的相关技术引起了更多的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OracleSPatial空间数据库的一些基本概念,着重分析和测试了oracle 10g Spatial中的矢量空间数据管理机制及新增的栅格空间数据管理机制,指出了Oracle提供的栅格数据上载工具在上载容量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并针对此局限性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信息与电脑(理论版)》期刊2010年05期)

满占东[4](2009)在《栅格、矢量结构在空间数据融合中的应用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对矢量、栅格两种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主要空间数据结构的融合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展望了多源数据融合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期刊2009年07期)

王家玉[5](2008)在《栅格、矢量数据在空间数据结构中的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理信息系统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导致了空间多源数据的产生,给数据的集成和信息共享带来不便。多数据格式是多源空间数据融合的主要原因,本文对矢量、栅格两种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主要空间数据结构的融合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展望了多源数据融合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期刊2008年21期)

黎景良,后斌[6](2008)在《基于栅格空间数据的粤北山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区域发展的立足之本,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进行科学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选择粤北山区的韶关市作为研究区域,利用遥感和G IS技术,构建一套适合研究区域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一个土地可持续利用定量评价模型。然后对评价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和空间化处理,对研究区域进行基于栅格空间数据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最后总结研究区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提出适合研究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可行性建议。(本文来源于《测绘通报》期刊2008年01期)

刘海山,石善福,张健[7](2008)在《栅格、矢量结构在空间数据融合中的技术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由于GIS软件的多样性,每种软件都有自己特定的数据模型,造成数据存储格式和结构的不同。从数据结构上来说,矢量和栅格是地(本文来源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半月)》期刊2008年01期)

黎景良,后斌[8](2007)在《基于栅格空间数据的粤北山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粤北山区的韶关市作为研究区域,利用遥感和GIS技术,构建了一套适合研究区域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一个土地可持续利用定量评价模型。然后对评价指标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和空间化处理,对研究区域进行了基于栅格空间数据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最后总结研究区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提出了适合研究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可行性建议。(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07年05期)

傅冰,刘云翔,陈荦,唐宇[9](2005)在《基于空间信息栅格服务的空间数据集成》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信息栅格 (SIG)集成网络上的计算机、数据、设备和服务等空间信息资源 ,联合向全社会按需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本文阐述了SIG的概念、关键技术和中心策略 ,并对当前的信息集成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基于SIG服务的空间数据集成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 ,我们实现了SIG原型系统 ,证明了SIG架构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期刊2005年01期)

李圣权[10](2004)在《GIS的空间数据零初始化与栅格网络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数据资源、网络资源和计算机资源中,数据始终都是GIS中最根本、最活跃的因素。空间数据的初始化,狭义上讲是为满足空间分析或处理算法对起始数据的要求而进行的数据准备工作。由于空间数据的复杂性、海量特性、动态性特征以及地理过程的动念性、连续性特征,使得当前的GIS数据初始化工作存在以下困难:某些空间数据的显式表达模型复杂,数据初始化工作量大,无法满足动态性数据初始化的要求,不能适合连续动态地理分析的需要,以致出现空间数据和空间关系数据的表达复杂、存储和维护丌销大,经常造成数据“用而不备、备而不用、备而无用”的情况,直接影响GIS的建设和发展。 空间分析包含了对已有地理信息数据的深入分析、预测及动态过程的管理和控制等等分析功能,是GIS区别于MIS或其它信息系统的显着性标志。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分析的重要方面,但是,关于GIS空间分析的几个基础理论问题,如空间数据概念的完整性,空间数据量,空间关系的表达和维护,GIS的基础空间尺度等,以往的研究还有所欠缺。正由于此,使得GIS的发展在目前遇到了一些瓶颈。在此基础上,针对GIS本身的目标,本文论述并实验了空间数据的零初始化思想,并研究了零初始化思想在栅格网络分析中的要素抽象、模型建立、要素表达,并提出和验证了常见网络分析的栅格算法。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GIS空间数据的零初始化研究。分析了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以及空间数据的表达模型,在现有空间拓扑关系和距离关系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位”、“邻”、“近”、“势”的四类空间关系数据,完善了空间关系的描述。通过分析空间衍生数据的算法和表达模型可知:空间数据的质、量和相互关系是复杂的,数据量是巨大,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用途和不同的分辨率有不同的组织和表达。分析了空间衍生数据显式初始化带来的运算、储存开销,以及其面对复杂、动念、连续地理过程的分析处理的不适应性。为满足发生在复杂大系统中的动态地理过程分析和处理的需要,根据空间关系基于位数据的可运算性,并考虑到栅格数据以规则单元致密结构化整个研究区域的特性,以地图代数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提出了GIS空间数据零初始化的构想:在建设GIS的过程中,只显式地组织和表达空间数据中的原生数据,对某些衍生数据并不显式地初始化,而是利用栅格数据以规则单元致密结构化研究区域的特性,采用简单高效的空间运算直接在原生数据的基础上运算衍生数据,以避免空间衍生数据初始化带来的瓶颈,促进动态GIS发展。探讨了空间数据零初始化的涵义和基础,分析了在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中实现零初始化的算法基础,论述了空间数据零初始化的必要性、实现策略、可行性以及发展意义。(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04-10-16)

栅格型空间数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优化WEBGIS中空间数据的可视化表达效率,对栅格图片和矢量文本两种表达方式进行实验比较,文中提出矢量文本表达方式的结果数据量大小最终需要取决于用于描述空间数据的顶点信息量之和,因此不具有普适性,同时证明当顶点信息量之和在一定范围内时其效率又要优于栅格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空间信息的栅格与矢量自适应数据表达模式。实验表明,该模式确实很好地提高了空间数据表达效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栅格型空间数据论文参考文献

[1].李海祯,刘志成.栅格空间数据基础上的景观生态连接性研究[J].华中建筑.2018

[2].解永青,李绍山,李绍稳.空间数据的栅格与矢量自适应可视化表达研究[J].测绘工程.2013

[3].陈进.基于Oracle10gSpatial的栅格空间数据管理机制的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0

[4].满占东.栅格、矢量结构在空间数据融合中的应用初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

[5].王家玉.栅格、矢量数据在空间数据结构中的融合[J].甘肃科技.2008

[6].黎景良,后斌.基于栅格空间数据的粤北山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J].测绘通报.2008

[7].刘海山,石善福,张健.栅格、矢量结构在空间数据融合中的技术及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半月).2008

[8].黎景良,后斌.基于栅格空间数据的粤北山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J].湖北农业科学.2007

[9].傅冰,刘云翔,陈荦,唐宇.基于空间信息栅格服务的空间数据集成[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5

[10].李圣权.GIS的空间数据零初始化与栅格网络分析研究[D].武汉大学.2004

论文知识图

道路-泥石流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空间插值降水侵蚀力(R)值图(左图)和时...一数据分布方法平均响应时间曲线(Q:7x7...一10数据分布方法平均响应时间曲线(Q:巧...一11数据分布方法平均响应时间曲线(M=1...一12数据分布方法平均响应时间曲线(M=犯...

标签:;  ;  ;  ;  ;  ;  ;  

栅格型空间数据论文_李海祯,刘志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