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线缆结构论文和设计-凌健杨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缆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线缆结构,线缆连接结构设置在线缆主体上,线缆主体包括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线缆连接结构用于使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导电连接,线缆连接结构包括:夹线端子,设置在第一线缆上,夹线端子用于与第一线缆的线芯导电连接;夹线端母,设置在第二线缆上,夹线端母用于与第二线缆的线芯导电连接;其中,夹线端母与夹线端子导电连接;第一套管,第一套管套设在线缆主体的至少部分、夹线端子和夹线端母上。本实用新型的线缆连接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线缆连接结构体积较大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线缆连接结构,设置在线缆主体(10)上,所述线缆主体(10)包括第一线缆(11)和第二线缆(12),所述线缆连接结构用于使所述第一线缆(11)和所述第二线缆(12)导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结构包括:夹线端子(20),设置在所述第一线缆(11)上,所述夹线端子(20)用于与所述第一线缆(11)的线芯导电连接;夹线端母(30),设置在所述第二线缆(12)上,所述夹线端母(30)用于与所述第二线缆(12)的线芯导电连接;其中,所述夹线端母(30)与所述夹线端子(20)导电连接;第一套管(40),所述第一套管(40)套设在所述线缆主体(10)的至少部分、所述夹线端子(20)和所述夹线端母(30)上。

设计方案

1.一种线缆连接结构,设置在线缆主体(10)上,所述线缆主体(10)包括第一线缆(11)和第二线缆(12),所述线缆连接结构用于使所述第一线缆(11)和所述第二线缆(12)导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结构包括:

夹线端子(20),设置在所述第一线缆(11)上,所述夹线端子(20)用于与所述第一线缆(11)的线芯导电连接;

夹线端母(30),设置在所述第二线缆(12)上,所述夹线端母(30)用于与所述第二线缆(12)的线芯导电连接;其中,所述夹线端母(30)与所述夹线端子(20)导电连接;

第一套管(40),所述第一套管(40)套设在所述线缆主体(10)的至少部分、所述夹线端子(20)和所述夹线端母(3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线端子(20)包括第一夹设部(21)和与所述第一夹设部(21)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2),所述第一夹设部(21)用于夹设在所述第一线缆(11)上,所述第一连接部(22)用于与所述夹线端母(3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2)具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线缆(11)的线芯插设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第一线缆(11)的线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2)导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线端母(30)包括第二夹设部(31)和与所述第二夹设部(31)连接的第二连接部(32),所述第二夹设部(31)用于夹设在所述第二线缆(12)上,所述第二连接部(32)用于与所述夹线端母(30)连接,所述第二线缆(12)的线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2)导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2)包括插设部(221),所述第二连接部(32)具有第二容纳腔,所述插设部(221)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内壁相配适,所述插设部(221)插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32)的第二容纳腔内,以使所述夹线端子(20)与所述夹线端母(30)导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32)为圆柱状结构,所述第二容纳腔为圆形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2)还包括过渡部(222),所述过渡部(222)与所述插设部(221)连接,所述过渡部(222)设置在所述插设部(221)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32)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设部(21)包括第一夹紧部(211),所述第一夹紧部(211)具有第一夹紧空间,所述第一夹紧部(211)为开设有第一调节间隙的弧形结构,以使所述第一线缆(11)通过所述第一调节间隙夹设在所述第一夹紧空间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设部(21)包括第一支撑部(212),所述第一支撑部(2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2)远离所述夹线端母(3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2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紧部(211)的一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212)具有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为弧形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一线缆(11)的外表面的至少部分相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部(211)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夹紧部(211)沿所述第一线缆(1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夹紧部(211)之间通过第二支撑部(213)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设部(31)包括第二夹紧部(311),所述第二夹紧部(311)具有第二夹紧空间,所述第二夹紧部(311)为开设有第二调节间隙的弧形结构,以使所述第二线缆(12)通过所述第二调节间隙夹设在所述第二夹紧空间内。

12.一种线缆结构,包括线缆连接结构(50)和线缆主体(10),所述线缆连接结构(50)设置在所述线缆主体(10)上,所述线缆主体(10)包括第一线缆(11)和第二线缆(12),所述第一线缆(11)和所述第二线缆(12)通过所述线缆连接结构(50)导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结构为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连接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主体(10)和所述线缆连接结构(50)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线缆连接结构(50)与多个所述线缆主体(10)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所述线缆连接结构(50)设置在相应地所述线缆主体(10)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线缆主体(10)绕预定中心线设置,多个所述线缆主体(10)上的线缆连接结构(50)沿所述预定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交错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结构还包括:

第二套管(60),所述第二套管(60)套设在多个所述线缆主体(10)的至少部分和多个所述线缆连接结构(50)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线缆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线缆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端子插头均采用传统的平行对插的方式,该插头具有防呆和易拆装的特点。

然而,传统的插头体积较大,且容易发生接触不良和线头易脱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线缆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线缆连接结构体积较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线缆连接结构,设置在线缆主体上,线缆主体包括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线缆连接结构用于使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导电连接,线缆连接结构包括:夹线端子,设置在第一线缆上,夹线端子用于与第一线缆的线芯导电连接;夹线端母,设置在第二线缆上,夹线端母用于与第二线缆的线芯导电连接;其中,夹线端母与夹线端子导电连接;第一套管,第一套管套设在线缆主体的至少部分、夹线端子和夹线端母上。

进一步地,夹线端子包括第一夹设部和与第一夹设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一夹设部用于夹设在第一线缆上,第一连接部用于与夹线端母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一容纳腔,第一线缆的线芯插设在第一容纳腔内,第一线缆的线芯与第一连接部导电连接。

进一步地,夹线端母包括第二夹设部和与第二夹设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第二夹设部用于夹设在第二线缆上,第二连接部用于与夹线端母连接,第二线缆的线芯与第二连接部导电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包括插设部,第二连接部具有第二容纳腔,插设部的外表面与第二容纳腔的内壁相配适,插设部插设在第二连接部的第二容纳腔内,以使夹线端子与夹线端母导电连接。

进一步地于,第二连接部为圆柱状结构,第二容纳腔为圆形通孔。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过渡部,过渡部与插设部连接,过渡部设置在插设部远离第二连接部的一端。

进一步地,第一夹设部包括第一夹紧部,第一夹紧部具有第一夹紧空间,第一夹紧部为开设有第一调节间隙的弧形结构,以使第一线缆通过第一调节间隙夹设在第一夹紧空间内。

进一步地,第一夹设部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远离夹线端母的一端连接,第一支撑部的另一端与第一夹紧部的一端连接;其中,第一支撑部具有第一连接面,第一连接面为弧形面,第一连接面与第一线缆的外表面的至少部分相贴合。

进一步地,第一夹紧部为多个,多个第一夹紧部沿第一线缆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第一夹紧部之间通过第二支撑部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夹设部包括第二夹紧部,第二夹紧部具有第二夹紧空间,第二夹紧部为开设有第二调节间隙的弧形结构,以使第二线缆通过第二调节间隙夹设在第二夹紧空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线缆结构,包括线缆连接结构和线缆主体,线缆连接结构设置在线缆主体上,线缆主体包括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通过线缆连接结构导电连接,其中,线缆连接结构为上述的线缆连接结构。

进一步地,线缆主体和线缆连接结构均为多个,多个线缆连接结构与多个线缆主体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线缆连接结构设置在相应地线缆主体上。

进一步地,多个线缆主体绕预定中心线设置,多个线缆主体上的线缆连接结构沿预定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线缆结构还包括:第二套管,第二套管套设在多个线缆主体的至少部分和多个线缆连接结构上。

本实用新型的线缆连接结构用于使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导电连接,适合小型机器人的内部走线。该线缆连接结构通过设置夹线端子和夹线端母,可以实现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的导电连接,并且通过设置第一套管,使第一套管套设在电线主体的至少部分、夹线端子和夹线端母上,减小线缆连接结构体积,使得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的连接处抗褶皱,接触更稳定,不容易脱落,且第一套管起到了绝缘阻燃的作用。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线缆连接结构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线缆连接结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线缆连接结构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线缆结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线缆结构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线缆结构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线缆主体;11、第一线缆;12、第二线缆;20、夹线端子;21、第一夹设部;211、第一夹紧部;212、第一支撑部;213、第二支撑部;22、第一连接部;221、插设部;222、过渡部;30、夹线端母;31、第二夹设部;311、第二夹紧部;312、第三支撑部;313、第四支撑部;32、第二连接部;40、第一套管;50、线缆连接结构;60、第二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缆连接结构,请参考图1至图6,设置在线缆主体10上,线缆主体10包括第一线缆11和第二线缆12,线缆连接结构用于使第一线缆11和第二线缆12导电连接,线缆连接结构包括:夹线端子20,设置在第一线缆11上,夹线端子20用于与第一线缆11的线芯导电连接;夹线端母30,设置在第二线缆12上,夹线端母30用于与第二线缆12的线芯导电连接;其中,夹线端母30与夹线端子20导电连接;第一套管40,第一套管40套设在线缆主体10的至少部分、夹线端子20和夹线端母30上。

本实用新型的线缆连接结构用于使第一线缆11和第二线缆12导电连接,适合小型机器人的内部走线。该线缆连接结构通过设置夹线端子20和夹线端母30,可以实现第一线缆11和第二线缆12的导电连接,并且通过设置第一套管40,使第一套管40套设在线缆主体10的至少部分、夹线端子20和夹线端母30上,减小线缆连接结构体积,使得第一线缆11和第二线缆12的连接处抗褶皱,接触更稳定,不容易脱落,且第一套管40起到了绝缘阻燃的作用。

具体实施时,第一套管40由绝缘材料制成。这样的设置实现了对线缆连接结构的绝缘阻燃。

其中,第一套管40为热缩套管,该热缩套管遇热收缩,可以牢固的套设在线缆主体10的至少部分、夹线端子20和夹线端母30上。

在本实施例中,夹线端子20包括第一夹设部21和与第一夹设部21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2,第一夹设部21用于夹设在第一线缆11上,第一连接部22用于与夹线端母30连接。

具体实施时,第一连接部22具有第一容纳腔,第一线缆11的线芯插设在第一容纳腔内,第一线缆11的线芯与第一连接部22导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夹线端母30包括第二夹设部31和与第二夹设部31连接的第二连接部32,第二夹设部31用于夹设在第二线缆12上,第二连接部32用于与夹线端母30连接,第二线缆12的线芯与第二连接部32导电连接。

具体实施时,第一连接部22包括插设部221,第二连接部32具有第二容纳腔,插设部221的外表面与第二容纳腔的内壁相配适,插设部221插设在第二连接部32的第二容纳腔内,以使夹线端子20与夹线端母30导电连接。这样的设置便于夹线端子20与夹线端母30的连连接与固定。

具体实施时,第二连接部32为圆柱状结构,第二容纳腔为圆形通孔。

具体实施时,第一连接部22还包括过渡部222,过渡部222与插设部221连接,过渡部222设置在插设部221远离第二连接部32的一端。优选地,过渡部222为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小径端与第一连接部2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设部21包括第一夹紧部211,第一夹紧部211具有第一夹紧空间,第一夹紧部211为开设有第一调节间隙的弧形结构,以使第一线缆11通过第一调节间隙夹设在第一夹紧空间内。这样的设置便于夹线端子20与第一线缆11的连接与固定。

具体实施时,第一夹设部21包括第一支撑部212,第一支撑部21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22远离夹线端母30的一端连接,第一支撑部212的另一端与第一夹紧部211的一端连接;其中,第一支撑部212具有第一连接面,第一连接面为弧形面,第一连接面与第一线缆11的外表面的至少部分相贴合。

具体实施时,第一夹紧部211为多个,多个第一夹紧部211沿第一线缆1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第一夹紧部211之间通过第二支撑部213连接。

具体实施时,第二支撑部213具有第二连接面,第二连接面为弧形面,第二连接面与第一线缆11的外表面的至少部分相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夹设部31包括第二夹紧部311,第二夹紧部311具有第二夹紧空间,第二夹紧部311为开设有第二调节间隙的弧形结构,以使第二线缆12通过第二调节间隙夹设在第二夹紧空间内。这样的设置便于夹线端母30与第二线缆12的连接与固定。

具体实施时,第二夹设部31还包括第三支撑部312,第三支撑部312的一端与第二连接部32远离夹线端子20的一端连接,第三支撑部312的另一端与第二夹紧部311的一端连接;其中,第三支撑部312具有第三连接面,第三连接面为弧形面,第三连接面与第二线缆12的外表面的至少部分相贴合。

具体实施时,第二夹紧部311为多个,多个第二夹紧部311沿第二线缆12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第二夹紧部311之间通过第四支撑部313连接。

具体实施时,第二支撑部213具有第二连接面,第二连接面为弧形面,第二连接面与第一线缆11的外边面的至少部分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线缆结构,包括线缆连接结构50和线缆主体10,线缆连接结构50设置在线缆主体10上,线缆主体10包括第一线缆11和第二线缆12,第一线缆11和第二线缆12通过线缆连接结构50导电连接,其中,线缆连接结构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线缆连接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线缆主体10和线缆连接结构50均为多个,多个线缆连接结构50与多个线缆主体10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线缆连接结构50设置在相应地线缆主体10上。

具体实施时,多个线缆主体10绕预定中心线设置,多个线缆主体10上的线缆连接结构50沿预定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交错设置。这样,采用螺旋长短对称的方式,减少了线缆结构的体积。

具体实施时,线缆结构还包括第二套管60,第二套管60套设在多个线缆主体10的至少部分和多个线缆连接结构50上。

优选地,第二套管60由绝缘材料制成。这样的设置实现了对线缆连接结构50的绝缘阻燃。

其中,第二套管60为热缩套管,该热缩套管遇热收缩,可以牢固的套设在多个线缆主体10的至少部分、夹线端子20和夹线端母30上。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线缆连接结构用于使第一线缆11和第二线缆12导电连接,适合小型机器人的内部走线。该线缆连接结构通过设置夹线端子20和夹线端母30,可以实现第一线缆11和第二线缆12的导电连接,并且通过设置第一套管40,使第一套管40套设在线缆主体10的至少部分、夹线端子20和夹线端母30上,减小线缆连接结构体积,使得第一线缆11和第二线缆12的连接处抗褶皱,接触更稳定,不容易脱落,且第一套管40起到了绝缘阻燃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线缆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线缆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78280.9

申请日:2018-12-3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418797U

授权时间:20190920

主分类号:H01R 11/03

专利分类号:H01R11/03;H01R11/09

范畴分类:38E;

申请人: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9015 广东省珠海市九洲大道中2097号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1号厂房及办公楼

发明人:凌健杨;钟文涛;刘志高

第一发明人:凌健杨

当前权利人: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韩建伟;谭玲玲

代理机构:11240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线缆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线缆结构论文和设计-凌健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