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往复泵液力端减震装置论文和设计-毛培光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往复泵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压往复泵液力端减震装置,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进液阀座以及罩设于所述进液阀座顶端的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进液阀座的顶端之间形成减震腔室,所述进液阀座的底部设置有进液口,还包括安装在减震腔室内的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安装在进液阀座顶面的第一减震板以及安装在上盖底部的第二减震板,所述第一减震板以及第二减震板均为磁性板,且磁性的磁极相同。本实用新型具有减少上盖与进液阀座之间的冲击,从而增加上盖和进液阀座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高压往复泵液力端减震装置,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1)内的进液阀座(2)以及罩设于所述进液阀座(2)顶端的上盖(3),所述上盖(3)与所述进液阀座(2)的顶端之间形成减震腔室(21),所述进液阀座(2)的底部设置有进液口(2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减震腔室(21)内的减震组件(4),所述减震组件(4)包括安装在进液阀座(2)顶面的第一减震板(41)以及安装在上盖(3)底部的第二减震板(42),所述第一减震板(41)以及第二减震板(42)均为磁性板,且磁性的磁极相同。

设计方案

1.一种高压往复泵液力端减震装置,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1)内的进液阀座(2)以及罩设于所述进液阀座(2)顶端的上盖(3),所述上盖(3)与所述进液阀座(2)的顶端之间形成减震腔室(21),所述进液阀座(2)的底部设置有进液口(2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减震腔室(21)内的减震组件(4),所述减震组件(4)包括安装在进液阀座(2)顶面的第一减震板(41)以及安装在上盖(3)底部的第二减震板(42),所述第一减震板(41)以及第二减震板(42)均为磁性板,且磁性的磁极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往复泵液力端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4)还包括安装在进液阀座(2)与上盖(3)之间的减震弹簧(44),所述减震弹簧(44)沿进液口(22)的边沿周向均匀间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往复泵液力端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弹簧(44)的顶部设置有减震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压往复泵液力端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位于进液阀座(2)的底部设置有一维修上盖(3),所述维修上盖(3)内设置有减震气缸(43),所述减震气缸(43)的顶部与进液阀座(2)的底部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压往复泵液力端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气缸(43)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一定位板(435),所述减震弹簧(44)设置在定位板(435)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压往复泵液力端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435)上设置有供减震弹簧(44)嵌入的嵌入槽(435a),所述嵌入槽(435a)内设置有一磁性柱(435b),所述减震弹簧(44)套设在磁性柱(435b)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压往复泵液力端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435)的端部设置有一摩擦垫(435c)。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压往复泵液力端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气缸(43)的底部设置端盖(431),所述端盖(431)的边沿处设置有密封垫(432)。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往复泵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压往复泵液力端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往复泵是一种正位移泵,应用比较广泛,往复泵是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直接以压力能形式向液体提供能量的输送机械。现阶段的往复泵一般均是三柱塞双支承径向泵,包括箱体、三曲拐的曲轴、与曲轴连接以带动其转动的传动机构、连杆、柱塞、吸排液阀组。使用时,高压往复泵由电动机驱动,经联轴器和一对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带动三曲拐的曲柄旋转,再经过滑块带动柱塞做往复运动,使工作液体吸收、排压阀组吸附和排出,从而使电能转换成液压能,输出高压液体。高压液体随着柱塞的往复运动,高压水出现正弦曲线的波动,最终输出管路中会出现很大的震动,不但受高压力的冲击容易磨损而影响高压泵的运行,容易造成上盖与进液阀座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往复泵液力端减震装置,具有减少上盖与进液阀座之间的冲击,从而增加上盖和进液阀座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压往复泵液力端减震装置,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进液阀座以及罩设于所述进液阀座顶端的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进液阀座的顶端之间形成减震腔室,所述进液阀座的底部设置有进液口,还包括安装在减震腔室内的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安装在进液阀座顶面的第一减震板以及安装在上盖底部的第二减震板,所述第一减震板以及第二减震板均为磁性板,且磁性的磁极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液体从进液阀座进入壳体内后,进液阀座的上盖打开,液体从进液阀座与上盖之间的间隙流入,当液体从间隙内流出后,上盖与进液阀座之间通过拉伸弹簧以及液体的吸力进行复位,当上盖与进液阀座之间即将接触时,通过第一减震板和第二减震板之间的排斥力来减少上盖与进液阀座之间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上盖与进液阀座的使用寿命,且使得液体的流动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震组件还包括安装在进液阀座与上盖之间的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沿进液口的边沿周向均匀间隔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减震弹簧的上盖与进液阀座之间设置减震弹簧,当液体流动时,能够进一步降低上盖与进液阀座之间的冲击力,从而减少整个往复泵的震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往复泵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震弹簧的顶部设置有减震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减震弹簧的顶部设置减震垫,减少了减震弹簧与上盖以及进液阀座之间的干涉,且进一步增加了上盖和进液阀座之间的冲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位于进液阀座的底部设置有一维修上盖,所述维修上盖内设置有减震气缸,所述减震气缸的顶部与进液阀座的底部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壳体的底部设置减震气缸,当往复泵电机停止运行后,往复泵在惯性的作用下会继续进行往复运动,通过设置减震气缸,从而使得往复泵在电机停止运行后能够立即停止运作,从而减少了上盖和进液阀座之间发生冲击的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上盖和进液阀座之间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震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一定位板,所述减震弹簧设置在定位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减震弹簧设置在定位板上,使得结构更加简单,且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供减震弹簧嵌入的嵌入槽,所述嵌入槽内设置有一磁性柱,所述减震弹簧套设在磁性柱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减震弹簧直接套设在磁性柱外,即可实现对减震弹簧的安装,从而进一步方便了减震弹簧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板的端部设置有一减震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减震弹簧被完全压缩后减少了定位板与上盖之间的干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震气缸的底部设置端盖,所述端盖的边沿处设置有密封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减震气缸与壳体之间的安装,且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增加了壳体的密封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上述一种高压往复泵液力端减震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减震板和第二减震板,具有减少上盖和进液阀座之间的冲击,从而增加了进液阀座和盖板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2.上述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减震气缸,具有能够使得在往复泵停止工作后上盖与进液阀座之间停止运动,从而进一步减少进液阀座和盖板之间的冲击的效果;

3.上述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减震垫,具有减少减震弹簧与减震气缸之间的干涉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维修盖板;12、定位孔;2、进液阀座;21、减震腔室;22、进液口;23、拉伸弹簧;3、上盖;4、减震组件;41、第一减震板;42、第二减震板;43、减震气缸;431、端盖;432、密封垫;433、锁紧孔;434、锁紧螺栓;435、定位板;435a、嵌入槽;435b、磁性柱;435c、摩擦垫;44、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附图1和附图2,一种高压往复泵液力端减震装置,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1内的进液阀座2、罩设于进液阀座2顶端的上盖3以及安装在减震腔室21内的减震组件4。

参照附图2,上盖3与进液阀座2的顶端之间形成减震腔室21,进液阀座2的底部设置有进液口22,减震组件4包括安装在进液阀座2顶面的第一减震板41、安装在上盖3底部的第二减震板42、减震气缸43以及安装在减震气缸43上的减震弹簧44。第一减震板41以及第二减震板42均为磁性板,且第一板减震板和第二减震板42相对的一面的磁极相同。

参照附图2,上盖3和进液阀座2之间设置有拉伸弹簧23,拉伸弹簧23的一段与上盖3的底部固定,另一端与进液阀座2的顶部固定,本实施例中,拉伸弹簧23的高度小于盖板和进液阀座2之间的间距,且拉伸弹簧23的拉力大于第一减震板41和第二减震板42之间的排斥力,使得进液阀座2和盖板之间能够压紧实现密封。

参照附图1和附图3,壳体1位于进液阀座2的底部设置有一维修盖板11,维修盖板11的中心开设有供减震气缸43穿过的定位孔12,减震气缸43的顶部与进液阀座2的底部抵接,减震气缸43的底部设置端盖431,端盖431的边沿处设置有密封垫432,端盖431的边沿处设置有贯穿端盖431的锁紧孔433,锁紧孔433内设置有将端盖431与维修盖板11之间压紧的锁紧螺栓434。

参照附图2和附图4,减震气缸43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一定位板435,定位板435上设置有供减震弹簧44嵌入的嵌入槽435a,嵌入槽435a内设置有一磁性柱435b,减震弹簧44套设在磁性柱435b外。减震弹簧44与磁性柱435b之间相互吸附,增加了减震弹簧44的固定强度。定位板435的端部设置有一摩擦垫435c。减震弹簧44沿定位板435的边沿周向均匀间隔布置。减震弹簧44的顶部设置有减震垫。

本实施例的使用原理为:当液体从进液阀座2进入壳体1内后,进液阀座2的上盖3打开,液体从进液阀座2与上盖3之间的间隙流入,当液体从间隙内流出后,上盖3与进液阀座2之间通过拉伸弹簧23以及液体的吸力进行复位,当上盖3与进液阀座2之间即将接触时,通过第一减震板41和第二减震板42之间的排斥力来减少上盖3与进液阀座2之间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上盖3与进液阀座2的使用寿命,且使得液体的流动更加稳定。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高压往复泵液力端减震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26138.4

申请日:2019-01-2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7(宁波)

授权编号:CN209621589U

授权时间:20191112

主分类号:F04B 53/10

专利分类号:F04B53/10;F04B53/16;F04B53/00;F16F15/023;F16F15/04

范畴分类:28D;

申请人:宁波凯明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宁波凯明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5161浙江省宁波市海曙洞桥工业园区

发明人:毛培光

第一发明人:毛培光

当前权利人:宁波凯明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高压往复泵液力端减震装置论文和设计-毛培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