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通俗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职通俗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

于子贻(东营职业学院,山东东营257091)

摘要:毋庸讳言,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基础相对薄弱,审美水平不高,但大部分高职学生对通俗音乐比较喜爱,而且目前通俗音乐已经走进高职音乐课堂,发挥它特有的音乐教育价值。如何有效的在高职音乐教学中进行通俗音乐教育是高职院校音乐教师需要关注的课题,也是本文研究目的所在。

关键词:高职;音乐教学;通俗音乐

一、前言

受金融危机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面临严重危机,高职毕业生更是雪上加霜,部分高职学生产生了消极态度,表现为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心理较脆弱,情感淡薄,困惑彷徨等等心理问题。事实上,我们的高职教育不仅仅需要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更需要注重从情感、意志、情绪、伦理各方面对学生的人格做全面的规划和引导,使之在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情感、价值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而音乐欣赏活动作为个体对音乐进行感受和认识的一种心理过程,通过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感受、体验、欣赏、评价音乐的能力,使人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大的丰富和满足,身心得到健康协调地发展。对舒缓高职学生心理压力、宣泄情绪有着重要作用。针对高职学生对通俗音乐的狂热和痴迷,作为高职音乐教师,如果回避这一现实,刻意禁止通俗俗音乐进入课堂,将通俗音乐置于高职音乐教学中的边缘位置是不现实的。因此如果学生没有兴趣,不管你传授的内容价值有多高,学生也是听不进去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将通俗音乐教学引入高职音乐课堂。

二、高职通俗音乐教学的措施

(一)正确对待通俗音乐

在对待通俗音乐这一问题上,教师是关键性的主体因素。作为音乐教师,要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注重从历史因素、社会因素、创作与演唱者的人文因素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不能以简单的“好听”与“不好听”,“适合”与“不适合”这类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来说明歌曲的“美”。当审美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形成相应的免疫力,既不能戴上“有色眼镜”将通俗音乐看作另类而予以拒绝,也不能无原则地采取“拿来主义”而不加鉴别地引入,教师要善于发现身边美好的通俗音乐,从通俗音乐这个大宝库中吸收营养,善于分析、鉴别,让通俗音乐为高职音乐课堂带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同时,教师要在通俗音乐的题材上有所侧重和取舍,提高自己调控和把握课堂的能力,重点教授通俗音乐中的优秀作品,使学生感受它的音乐魅力,净化人的心灵,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使更多的人从高雅音乐中得到更多的审美感受与精神陶冶,使得学生能够欣赏更多更新的优秀音乐作品。在通俗音乐与其他的艺术形式结合上下工夫,尽可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在音乐之中,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充分的领略通俗音乐的魅力。

(二)正确选择通俗音乐

在学生日常生活的音乐审美体验中,通俗歌曲占有很大比重。通俗歌曲由于受其商业性、娱乐性等影响,艺术质量良莠不齐,一些低级庸俗的另类音乐的内容涉及变态、色情、暴力,甚至还有一些反动的内容,因此,做为高职音乐教师要正确选择通俗音乐。有些歌曲能体现关爱人类和平、友好,保护地球维护环境等对学生有思想教育功能的内容,如:《红旗飘飘》、《中国人》、《同一首歌》、《让世界充满爱》、《还世界一片绿色》等。有的歌曲能代表某一时代,某一流派,某一风格,某一歌手的特点。用一首歌曲的代表性来指导学生能够归纳总结通俗音乐的特点。如《黄土高坡》、《我们是黄河泰山》、《从头再来》等。有的通俗音乐韵律很美,从艺术品位和审美需要来说,歌词的写作也应该体现美感。通俗歌曲中也不乏具有美感的歌词。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千里之外》、《月亮代表我的心》、《Myheartwillgoon》等歌曲都是爱情主题,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们自主的歌颂美好、纯洁、健康的爱情,吕方的《朋友别哭》、田震的《干杯,朋友》代表朋友间深厚的情感。这些都是不错的流行音乐。总之,通俗歌曲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接触音乐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热爱音乐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丰富了学生们的音乐审美体验。

(三)加强通俗音乐课程体系建设

作为高职音乐教学而言,不应该盲目照搬本科学校的教学模式,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课程体系应该为:(1)通俗音乐表演。主要以通俗乐曲演唱、演奏及电声乐器的演奏为学习内容;(2)通俗音乐创作。主要以通俗歌曲歌词的写作、旋律的创作、乐曲的编创、电子合成制作技术的使用、和声及配器等为研究内容;(3)通俗音乐史。主要以中外通俗音乐史、不同时期通俗音乐的风格、通俗音乐的代表性人物等为研究对象;(4)通俗音乐传播。主要研究通俗音乐如何与社会接轨,如何同社会上的文化传媒公司联办使用商业化的运作机制,学习对市场进行调查分析和预测,明星的包装与宣传等,拓宽学习领域,增加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使学生从高校顺利地融入社会。总之,在高职音乐专业教育中增设通俗音乐课程,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艺术视野,而且提高了学生对通俗音乐的鉴赏力,从而也会对通俗音乐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加强教师通俗音乐专业知识与能力

通俗音乐与其他音乐形式有着共同点,同时也有它独立的特性,作为高职音乐教师不仅要知道我国通俗音乐史,例如:中国通俗音乐第一人“黎锦辉”、新时期大陆第一位通俗歌星“李谷一”、中国摇滚乐第一人“崔建”等。而且对通俗音乐种类要知晓,如布鲁斯、拉格泰姆、爵士乐、乡村音乐、音乐剧、重金属、庞克、艺术摇滚等等。由于音乐教师大都承担着就较重的教学任务,所以培训方式首先可以定期集中培训与教师日常自修相结合,做到可以在教学中得到实践,从而巩固教学效果。其次利用互连网开办一个通俗音乐教学网站,使教师间可以在集中培训时间外相互交流,学习。有问题能及时得到帮助,有好的教学课例、教学经验也可以共享。第三请专家不定期的进入课堂,针对实际教学情况对教师进行帮助。第四在前三项的基础上尽快培养通俗音乐教学方面的骨干教师与专家型教师,帮助教师队伍尽快成长并壮大。

三、结语

总之,优秀的通俗音乐是先进审美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高职音乐教师,我们有责任将通俗音乐有选择地引入学校的课堂上来,与学生共同对这些大众艺术进行认识、分析、探讨和研究,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管建华.后现代音乐教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尤静波.流行音乐歌曲写作[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4]关黎.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J]音乐生活,2007,(4).

标签:;  ;  ;  

高职通俗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