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阳泉乳制品加工厂建成投产(论文文献综述)
曲姗姗[1](2016)在《中国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东北地区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本文通过阐述循环经济理论,针对当前东北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及主要成效,分析了发展循环经济现存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对东北地区进一步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阐述了循环经济理论。本文梳理了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及西方生态经济思想的内容,其蕴含的丰富的生态思想为循环经济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方法论指导。又进一步系统地阐述了循环经济理论的概念、原则及模式等。2.分析东北地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本文在这一部分介绍了东北地区各省市发展循环经济取得的进展,并针对现存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3.总结国内外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在这一部分主要归纳总结了德国、日本、美国及韩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以及国内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4.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实践仍处于初级阶段,本部分针对当前东北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存问题,结合国内外成功经验,从几个方面阐述了东北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应采取的相应对策,即:加强循环经济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发挥市场机制的调控作用;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公众参与机制。在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曾万平[2](2013)在《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我国洋务运动和早期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资源型城市开始出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受苏联模式和战后重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推行重工业化战略,重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刺激了对煤炭、石油、铁矿石等资源的巨大需求,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资源消耗,一大批资源型城市和生产基地拔地而起,这些城市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和国家战略安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经过数十年甚至百年的高强度资源开发以后,由于粗放的增长模式,发展观念滞后,市场化机制不够完善和资源相关的财税制度建设不足等诸多原因,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利用率很低,资源浪费严重,宝贵的资源储备过快衰竭,积累了许多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尤其是九十年代开始,阜新等许多资源型城市进入衰竭期,开采成本大幅攀升导致资源型产业竞争力严重削弱,失业工人数量大幅增加,社会保障建设滞后等原因导致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艰难,社会矛盾凸显。此外,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差距悬殊(如“煤老板”现象)、地区贫富差距拉大、财政运转困难等问题凸显,上述种种问题日益严重地影响到进入生命周期中后期的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阜新等资源枯竭的城市一度陷入举步维艰的地步,坠入“资源诅咒”陷阱。因此,需要立足资源型城市的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加强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和企业发展相关的软环境建设,尤其是完善政府治理、产业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相关财税等制度建设,消除制度扭曲下的经济低效率和利益分配不公平,调整和优化利益分配格局,实现城市发展各环节的公平和公正,增强城市的内生发展能力,大力激发城市居民创新和创业的精神,培育和发展富有竞争力的非资源接续替代支柱产业,力求实现资源型城市效率和公平的双重提升,进而促进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对资源型城市竞争力重塑与提升的研究分为四部分(共九章):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第一章绪论首先简述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背景和意义,对资源型城市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区分了非专属问题和专有问题,非专属问题是我国很多城市的问题,而非资源型城市独有的;然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和评述;简述了本人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研法等;阐述了全文的研究框架,包括资源型城市的问题、竞争优势理论、国际经验和国内经验、政策建议等;最后简述了本人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探讨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定义、分类和特点,分析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并重点讨论竞争优势理论、资源诅咒和制度诅咒问题。第二部分(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第三章重点探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国际经验和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借鉴。较为详尽探讨了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相对富有成效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和借鉴,在此基础上,文章对美国、日本和德国等三大类转型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文章得出了国外转型的十条主要经验,及其对我的启示。第四章探讨了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对转型相关的国家和各省政策进行了论述。第五章,较为详尽的分析了阜新、淮北、大庆等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案例及其在产业转型、社会转型、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启示借鉴。第三部分(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第六章主要探讨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竞争力研究,先是讨论竞争力理论模式,然后讨论城市转型的三个关键点也就是产业结构转型、社会转型和综合环境转型等为一体的系统工程。第七章讨论产业结构转型。讨论了新兴产业的定性、选择误区和特点,然后讨论了产业转型的几个模式及其因地制宜地搞转型。第八章讨论了资源公平问题,这一点理论界讨论较少。先是讨论资源公平的内涵,然后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公平问题,包括利益流失到发达地区,资源红利在本地区的不公平分配,资源开采的负外部性,资源开采的代际不公平问题,接着讨论了资源性产品的价值补偿问题,资源不公平的问题源于价值补偿不完善。最后,讨论加快资源公平的体制机制建设。第四部分(第九章)。为了促进资源型城市的顺利转型,本文第八章讨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的相关政策建议。讨论资源型城市上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主要是中央和省政府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建议,比如转移支付政策、财税改革、体制机制创新和某些政策的先行先试等。并且讨论了资源型城市自身需要落实的政策,比如改进政府治理,改善企业发展的环境。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有以下几点有所进步,一是区分资源型城市的共同问题和专有问题;二是从公平和效率这一古老但是历久弥新的经济学范畴出发,讨论竞争力和利益公平分配问题,使得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种种问题和难点可以在这一框架下得到分析,抓住城市转型面临的两大核心问题,需要强调的是,公平和效率在此处并不冲突,事实上,资源型城市的资源不公平问题严重损害了效率,比如资源浪费问题,不仅不公平,效率也是很低的,因此,公平建设对于提高效率也是很重要的,与此同时也可以增强竞争力;三是要走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困境,根本上还是要消除造成这一困境的体制机制缺陷,比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贫富悬殊等问题,核心还是产权和财税等利益分配机制有问题,既不公平也无效率,要想成功转型关键还是看能否打破既有的不合理利益格局,重建公平、富有竞争力的新型利益分配格局。正如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3月两会答记者问时,直言“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注定是阻力重重,但又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赵康杰[3](2012)在《资源型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和“四矿”(矿业、矿山、矿工、矿城)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破解的突出难题,在资源型地区工业化过程中这两大问题相互交织,增添了难题解决的复杂性,矿产开发会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产生影响,生态环境负效应导致矿区农民利益受损,资源收益争夺使得矿企与农民冲突不断,因而资源型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经济、生态、社会难题亟待重视,这对于我国资源型地区的经济转型与“三农”问题破解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对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是国内外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热点论题,现有研究集中在对“资源诅咒”检验与解释、生态环境补偿等方面,对资源型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不足。基于此,本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运用经济学理论,采用比较分析、案例研究、计量经济学等方法,在对现有文献进行评述的基础上,理论上分析了资源型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难题的形成机理与破解路径,接着介绍了国外资源型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与教训,重点对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省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通过案例研究总结了山西省近年来改革中浮现的典型模式,最后提出破解山西农村可持续发展难题的路径与制度保障。本文主要研究结论有:(1)理论分析表明资源型经济引发农村经济难题,矿产开发外部性导致农村生态环境难题,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难题诱发了农村社会发展难题。对于破解资源型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难题,本文提出通过制度创新来发展农村经济和开展生态环境多中心合作治理,实现资源型地区农村包容性增长。(2)对山西的实证发现,山西农村经济难题表现在煤炭开发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缓慢,农业发展被挤出,农民收入受煤炭开发和农业发展的影响明显;山西农村生态环境难题表现为煤炭开发的负效应对农民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贫富差距和村矿冲突是山西农村面临的突出社会发展难题。(3)对制度创新与山西破解农村可持续发展难题的典型模式进行了总结。山西近年来的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转型发展政策对农村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影响,这里分别选取破解资源型地区农村经济难题的乡宁模式和破解农村生态环境难题的平朔模式进行了典型案例分析,乡宁模式“一矿一业一事”政策的实施促进农村公共品供给和农业现代化,平朔模式建立了生态环境多中心合作治理机制。(4)提出了制度创新实现山西农村包容性增长的路径。破解农村经济难题要用好煤炭收益,促进产业多样化,推进城镇化,提高农民参与经济活动能力,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确保村集体经济中的农民权益;破解农村生态环境难题要建立村民参与的生态环境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通过专门的生态环境治理委员会来组织生态环境治理,资源型企业是生态环境治理的主体,要建立村民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的监督、考评机制。本文的创新点包括:(1)将包容性增长理论用于破解资源型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难题是本文创新之处,特别是将破解资源型地区农村生态环境难题纳入包容性增长分析框架,提出构建农民参与的生态环境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2)山西遭遇“资源诅咒”已经得到较多实证检验,而对山西资源型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欠缺,本文研究了煤炭开发与山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发展、农民收入变动的关系,这是本文的实证创新;(3)山西各地“以煤补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具有代表性的乡宁模式、平朔模式两个案例的研究是本文的特色之处,乡宁模式阐释了“一矿一业一事”政策的形成与执行机制,平朔模式分析了矿区生态环境治理与农民利益保护的制度创新、治理机制。
臧得顺[4](2010)在《农地产权制度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基于鲁、鄂四个村落的实地调查》文中研究说明将农地产权制度问题置于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之中进行经济社会学考察,是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视角。在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始于农村的中国经济改革,必将深化于下一步的农村经济社会改革中。农地产权制度作为“三农问题”的核心,对其进行系统探讨将有助于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和下一步的农村改革。而现有的理论困境是:经济学和法学的“产权是一束权利”命题好似一种真空中的“理想类型”,在农地产权制度问题上解释乏力。运用经济社会学“产权是一束关系”命题对农地产权制度在真实世界中的配置进行研究是改革实践对理论创新的一种迫切要求。本研究始终围绕“市场进程中社会结构性要素如何界定农地产权”这一核心问题进行探讨,尝试提出了“关系地权”、“谋利型乡村精英”、小农的“钟摆式理性区间”和“培育社会型政府”(针对奥尔森的“强化市场型政府”概念)等新概念,以期对经济学和法学的“权利产权”理论在农地产权问题上进行补充甚或是替代解释。从结构上讲,本研究共有导论、结论和六章内容:导论部分,提出问题并交代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研究视角、方法与资料来源,并简单介绍了实地调查的个案村落——鲁、鄂四村及其所在县、镇的基本情况;第一章为理论分析,主要对以往关于产权制度的经济学视角和法学视角的研究文献做了综述并指出其不足,然后梳理了社会学视角的研究观点,明确了本研究的学术起点为周雪光的“关系产权”命题,提出本研究“关系地权”的核心概念,区分了“关系地权”的四种类型和四种原则,并给出了本研究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基本命题、四个分命题和另一核心概念“谋利型乡村精英”;第二章是历史分析,对晚清以降的中国农地制度从思想小史和制度小史的层面进行了历时意义上的追溯,从孙中山的土地思想一直到当代中国《物权法》的颁布;第三到六章为个案研究和实证分析,就笔者的实地调查资料分臧村、金村、朴村和桥村四章整理分析了18个具体的农地事件案例,针对前面的理论命题进行经验验证;其中,在对核心概念“谋利型乡村精英”的分析中,四个案例村材料各自具有不同的侧重点:由第三章臧村案例引出“谋利型乡村精英”,由第四章金村的材料探讨“谋利型乡村精英”群体的分化由来,由第五章朴村案例重点分析“谋利型乡村精英”群体谋利的高明手段,由第六章桥村案例与第五章朴村案例比较分析影响其谋利程度的因素等。最后指出“谋利型乡村精英”群体作为新时期乡村社会结构的实体要素之一对当代中国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主体、以“均等原则”为特征的地权分配方式的扭曲和变形作用。最后为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简短地对个案研究进行了理论总结,梳理了“谋利型乡村精英”概念的两条理论线索:第一条是共时意义上各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特征分析,如国家“政府集权和行政分权”(托克维尔)、“地方政府公司化”(戴慕珍和华尔德)、“乡村精英谋利化”、“小农的理性”(斯科特和波普金、舒尔茨);第二条是历时意义上从对中国传统社会乡村精英群体功能进行概括的“士绅理论”(吴晗、费孝通、张仲礼)到中国近代社会的“地方精英理论”(黄宗智、杜赞奇)。本研究就是从这两条线索上进行了理论补充和延伸,提出新时期“谋利型乡村精英”的概念,进而探讨了本个案研究的典型意义;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以后进一步研究的着力点,最后就农地产权的制度设计为政府决策提出“削弱行政村农地权力”的政策建议。
马成武[5](2006)在《农产品加工业竞争优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文中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在中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性地位,然而“三农”问题已经成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比较效益,无疑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振兴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具有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意义。但是,一个产业要发展壮大,必须不断培育和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因此,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必须对农产品加工业竞争优势进行评估,结合地区特色分析竞争优势的来源,针对性地采取政策措施。本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试图在经济学理论基础上,考察农产品加工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提出相应的产业政策选择。由于农产品生产加工的特性,中国各省市可能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因此,只能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地区作为案例分析,本研究以吉林省作为研究的代表性地区。本文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理论研究部分,实证研究部分和政策建议部分。理论研究方面,依据产业关联理论,分析了农产品加工业对于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以及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其他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的联系。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首先对农产品竞争优势和农产品加工业竞争优势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农产品竞争优势是农产品加工业竞争优势形成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然后从理论上分析了农产品加工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以及如何培育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优势,认为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优势培育要进行合理的布局,推动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利用产业发展的后发优势。实证方面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对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二部分是考察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竞争优势的测度。第一部分,本文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从环境资源要素禀赋因素、市场需求因素、市场结构因素以及生产要素因素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影响因素。第二部分,本文首先回顾了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历史,认为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与工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组织结构有所改善,初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农产品加工业已逐步从劳动密集型逐渐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但是也存在着原料基地建设滞后、企业管理水平低、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农产品加工业总体水平低等问题。然后本文构造了一个竞争优势的测度指标体系,从生产要素、贸易竞争力、政府支持和产业市场竞争力四个维度对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优势进行了测度,得出了结论是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不仅与国内一些农产品加工业比较发达的省份有较大差距,而且在全国也属于中下水平,只有在食品制造、饮料和烟草行业具备全国性的竞争优势。吉林省并没有将其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转变为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优势,原因除了技术水平落后、企业管理水平低等因素外,政府对农产品加工业长期投入力度不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最后部分是政策建议部分。根据上述的实证分析结果,本文认为吉林省应该充分利用本省自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实施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发展战略,提升本省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优势。具体来说有五点政策建议:1.确定本省发展的重点主导农产品加工业;2.转变政府职能,从政策和财政两方面加大政府支持力度;3.建立技术吸收创新体系,促进产业技术进步:4.加强行业管理,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5.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确保原材料供给。
李晓飞[6](2006)在《山西省农业优势产业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农产品国内市场已基本开放,我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农产品已经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山西省农产品的竞争面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挑战和压力。这使发展山西省农业优势产业,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区位优势分析、资源优势分析、市场优势分析的研究方法,确定了山西省农业优势产业:以小杂粮为主的粮食产业、干鲜果业、草食畜牧业、蔬菜业。分析了山西省农业优势产业的现状,找到存在的问题:生产规模小、单产水平低;科技含量小、优质率低;加工能力小、增值幅度低;外向程度小、出口创汇低;龙头企业小、竞争能力低;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扶持力度小、重视程度低。针对以上研究,以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理论为基础,探索了山西省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的模式,提出了发展山西省农业优势产业相应的一些对策和思路:发展优势产业,提高山西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政府应当制定政策或地方性法规,在稳定农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通过农民依法、有偿、自愿的土地流转扩大种养生产经营规模;通过改革方式和优惠政策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强其竞争力;通过对山西省区域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的分析,提出了以建设“晋东西两山小杂粮与干果”、“雁门关生态畜牧”、“晋中南部无公害果菜”三个优势产业经济区为纽带,带动和提升山西省优势农产品质量和品质的措施;围绕山西省农业优势产业和有竞争力的农产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个农产品行业协会,提高农民参与竞争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谈判地位,有效维护农民的利益;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大力提倡和推行专业农户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龙头企业的经营机制;在农业产业化宏观管理上改革现行的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不利于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统一宏观管理和一体化经营。
石建国[7](2006)在《东北工业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的写作按照历史时间发展的线索,从19世纪60年AI写作起,到20世纪50年代结束,描述了东北工业化近百年的历史进程,分析了东北工业化的特点和原因,探讨了东北工业化的历史地位。 全文共分导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 导论部分首先介绍了“东北工业化”选题的缘起,接下来对工业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在综合当前学术界的几种主要观点后,笔者对于自己的倾向性观点做了说明。这部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东北工业化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最后,介绍了本文研究所运用的几种方法,具体包括文本研究法、计量式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 本文正文共六章,分别阐述如下: 第一章写东北工业化的起步。东北地区的工业发轫,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不是东北地区经济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西方列强通过商品入侵和资本入侵,强行把东北纳入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之后的被动反应。东北工业化是在外力的冲击下产生和发展的。它的发展先天不足,是典型的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本章首先介绍了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及人文地理;接着又分成三个时期对于东北工业化的发轫予以论述,即清末民初东北工业化的发轫、奉张时期的工业发展和日本统治时期东北工业的畸形膨胀;这一章的最后写了日本投降后东北工业化的劫难。 第二章主要写恢复时期的东北工业。东北地区光复后,国共两党随即在东北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和厮杀。中共占据当时的有利条件,抢先进入东北,并由此开始了进行现代化大工业的管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东北工业在国民党和共产党各自的控制范围内艰难的恢复,有的行业还有所发展,但战争对工业的破坏也很严重。待到1948年底东北全境解放后,东北工业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开始了全面的恢复和发展。 第三章主要写“一五”时期的东北工业。笔者在这一章当中,首先论证了苏联援建重点工程项目的确立与实施情况。在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项目中,东北地区共安排56项,占全部数目的三分之一强。这些重点项目构建了该段时期东北工业建设的主要框架。在东欧国家的援助和支持下,围绕着苏联援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东北地方政府也上马了一批项目,进行了配套建设。“一五”时期,是生产资料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所以,对于东北地方私营工业的管理和改造,也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章最后部分对于“一五”计划在东北地区的实施绩效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第四章是第三章的继续和展开。该章主要写了“一五”时期东北工业的发展
姜会明[8](2005)在《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宏观支持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背景,在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理论为研究的支撑,以实地调研为基础,静态局部均衡分析为主,适当引入动态全局方法,围绕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这一主题,重点研究怎样认识与怎样发展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问题。论文论证了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总结了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分析和评价了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绩效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问题产生的原因。论文依据主导产业选择理论与基准确定了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主导产业,阐述了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点,根据比较优势提出了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布局基本思路,考察了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的依存关系,构建了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提出了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必须立足资源优势,处理好加工企业与农户利益关系,保证农产品加工业获得优质、充裕的原料资源。论文分析了农产品加工企业内外部环境,采用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从横向对比角度对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从纵向动态角度对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部门结构竞争力进行了探讨,利用波特五种力量模型从农产品加工业内部竞争因素角度对农副食品加工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剖析。进而得出提升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的路径。在对现有产业政策评价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财税支持政策、金融支持政策和技术创新政策的相关建议。
李成军[9](2005)在《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共有煤矿城市90 座,占我国城市总数的近15%。我国的煤矿城市大都是伴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而诞生的,城市经济的一个先天不足就是产业结构单一,伴随着煤炭资源的深度开发,资源趋于萎缩,受资源产业发展规律支配,城市必然走上转型之路。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涉及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试图全面系统地回答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理论与实践问题。1、本文对煤矿城市作出如下的定义:即因煤炭资源开采而形成,煤矿及基础能源产业占城市经济主导地位,矿区人口占城市人口1/3 以上的国家行政管辖县级以上的城市。煤矿城市在我国基础产业的形成、推进全国的城市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自身在发展中也付出了深重的资源环境代价。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是指运用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手段对城市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机制等各方面进行深刻调整、全面转换,形成新的接续主导产业,替代单一的煤炭经济,使煤矿城市从煤的“黑”影中走出来,发展成新型的现代化城市。2、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强大武器,煤矿城市经济转型也离不开基础理论的指导。城市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和产业经济理论等都是研究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理论基础,对经济转型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3、西方发达国家实施资源型城市转型起步较早,比较典型的法国洛林地区、德国鲁尔地区已经进行了几十年,积累了一些做法和经验,法、德两国在宏观调控方面通过立法保障,科学规划、未雨绸缪,强化协调、高层推动的做法,以及在发展接续产业,促进再就业方面的经验,对于我国实施煤矿城市经济转型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4、从操作层面上对经济转型战略和转型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经济转型战略目标的四个特征,即宏观性、系统性、现实性和兼容性特征。经济转型的战略目标取向包括促进就业、培育接续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整治和恢复生态环境、保持社会稳定诸多方面。完成转
寇全安[10](2001)在《黄土高原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高原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解决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存在问题的主要手段,对该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黄土高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及其特征的基础上,对黄土高原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非农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黄土高原各省区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种类以及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黄土高原农村非农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选择。论文由六章组成,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 导论。 首先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其次对黄土高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综述和评价。最后,就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进行了说明。第二章 农村产业结构相关概念及发展趋势。首先对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评价标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论述。其次,分析和归纳了农村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和趋势,即:农业份额下降;农村产业结构非农化;农村生产专业化;农工商一体化。本章为全文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 黄土高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分析。 一、简要分析了国民经济进入了“买方市场”的表现、特征及原因;二、论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产业结构的阶段性变化及其特征。三、分析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主要特征和存在问题,以及进入新阶段的原因。四、介绍黄土高原地区农村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并归纳出黄土高原农村产业结构的特征:① 以二元结构强度衡量,黄土高原具有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②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农业增长过度波动;③农业产业结构的低层次性;④非农产业十分落后。第四章 黄土高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比较优势的衡量与选择。 一、对比较优势理论及其计量方法进行了简要述评。二、论述了发挥农业区域比较优势的必要性,并对我国农业区域专业化水平进行了衡量。三、对黄土高原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方法进行了说明。四、运用单产优势指数、成本收益指标、成本收益相对值等指标对黄土高原主要省区(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主要农产品(水稻、小麦、玉米、谷子、大豆、油菜籽、棉花、烤烟、甜菜、苹果)的比较优势进行了衡量,并对具有优势的农产品进行排序。第五章 黄土高原农村工业结构调整。 一、对黄土高原农村工业落后的现实与差距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且对其落后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同时指出了现阶段黄土高原农村工业发展的主要困难。二、从机遇、供给、需求、以及与农业的关联度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黄土高原农村工业发展的适宜选择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三、结合黄土高原农产品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黄土高原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方针:①区域农产品加工业选择的原则是:突出重点、倾斜发展;②构建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适宜的联结机制;③积极培育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④政府支持。第六章 黄土高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保障机制。 一、指出建立统一市场体系是发挥区域农业比较优势的基础。对农产品市场、农业要素市场的缺陷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建议逐步建立完善农产品市场、农业要素市场;建立完善农民自组织;以及建立省际间稳定的粮食贸易合作伙伴关系。二、依靠技术进步,提升比较优势。分析农业科学技术的特殊性,并结合黄土高原农村经济落后的现实,认为政府有必要加大科技投入和政策扶持,并提出建立政府主导农户参与的农业推广模式。三、针对农产品优质化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四、黄土高原生态对于黄土高原本身以及黄河中下游地区都有重要意义,在生态治理中应该处理好几个关系,并对生态治理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本文创新之处有三点:一、将比较优势理论引入产业结构调整分析,并运用农产品单产优势指数、农产品成本收益指标、成本收益相对值等指标对黄土高原主要省区十种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实证分析,指明黄土高原各省区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种类,为黄土高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确定了方向。二、在深入分析黄土高原乡镇企业的特征及其现阶段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的基础上,研究了<WP=4>农产品加工业的供给、需求、与农业关联度的特性,认为农产品加工业是黄土高原农村非农产业调整的适宜选择。三、指出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是发挥黄土高原农业比较优势的基础。
二、阳泉乳制品加工厂建成投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阳泉乳制品加工厂建成投产(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循环经济理论概述 |
1.1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
1.1.1 马克思的生态经济思想 |
1.1.2 西方生态经济思想 |
1.2 循环经济理论的基本内涵 |
1.2.1 循环经济的产生与概念 |
1.2.2 循环经济的“3R”原则 |
1.2.3 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 |
1.2.4 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
第二章 中国东北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 |
2.1 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概况及主要成果 |
2.1.1 清洁生产的推行 |
2.1.2 生态工业园区的创建 |
2.1.3 循环型农业的发展 |
2.1.4 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
2.1.5 宣传教育的推广 |
2.2 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现存问题分析 |
2.2.1 经济政策不宽松 |
2.2.2 法律机制不健全 |
2.2.3 参与意识不积极 |
2.2.4 自主创新能力低 |
第三章 国内外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 |
3.1 国外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 |
3.1.1 德国的实践经验 |
3.1.2 日本的实践经验 |
3.1.3 美国的实践经验 |
3.1.4 韩国的实践经验 |
3.2 国内循环经济发展典型地区的实践经验 |
3.2.1 甘肃的实践经验 |
3.2.2 山西的实践经验 |
3.2.3 天津的实践经验 |
3.3 国内外经验对中国东北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 |
第四章 中国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4.1 发挥政府对市场机制的调控作用 |
4.1.1 改革相关税收政策 |
4.1.2 推行补贴政策 |
4.1.3 完善排污收费政策 |
4.2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
4.3 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 |
4.3.1 培养和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和环保理念 |
4.3.2 明确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内容 |
4.3.3 建立行之有效的公众参与程序 |
4.4 大力推进生态技术创新 |
4.4.1 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 |
4.4.2 加强循环经济技术研发 |
4.5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
4.5.1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
4.5.2 积极发展清洁制造业 |
4.5.3 积极发展绿色服务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2)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背景和意义 |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背景 |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意义 |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的问题 |
一、资源型城市的非专属问题 |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资源型城市研究简要评价 |
第四节 研究方法、框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框架与内容 |
三、主要创新点 |
四、本文的几点不足 |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分类与特点 |
一、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
二、资源型城市的界定标准和数量 |
三、资源型城市的分类 |
四、国内资源型城市的特点 |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内涵及现实意义 |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内涵 |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现实意义 |
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比较优势与资源诅咒问题 |
一、比较优势理论 |
二、对比较优势的挑战:资源诅咒 |
三、资源诅咒的发生机制:理论解释 |
四、制度与资源诅咒 |
五、资源充裕与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比较优势陷阱还是制度诅咒 |
六、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
第四节 资源型城市的落后是否为资源诅咒 |
一、自然和地理因素分析 |
二、人口集聚因素分析 |
三、制度与政策因素分析 |
四、对资源型城市落后的原因总结 |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
第一节 国外典型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 |
一、德国的鲁尔地区(煤城、钢城) |
二、法国洛林(煤炭、钢铁城) |
三、英国伯明翰(煤炭城) |
四、美国的匹兹堡(钢铁城) |
五、美国的休斯敦和洛杉矶(石油城) |
六、日本九州(煤炭、钢铁城) |
七、澳大利亚墨尔本和珀斯(金矿、综合矿城) |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比较研究 |
一、各国(地区)资源禀赋和战略 |
二、转型模式比较分析 |
三、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主要经验 |
四、对我国的若干启示 |
第四章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总体情况及相关政策分析 |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总体分布 |
第二节 资源枯竭试点城市转型发展的进展情况 |
第三节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及发展的总体情况和相关政策分析 |
一、中央出台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 |
二、省一级政府出台的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政策 |
三、中央及各省市开征的与资源型城市相关的税费政策 |
第四节 政策效果分析 |
一、18个资源枯竭型转型试点城市情况分析 |
二、山西实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政策的效果分析 |
第五章 石油、煤炭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主要实践与经验 |
第一节 阜新等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经验 |
一、辽宁省阜新市的转型经验 |
二、吉林省辽源市的转型经验 |
三、安徽省淮北市的转型经验 |
四、安徽省淮南市的转型经验 |
五、黑龙江大庆市:最着名石油资源型城市的主动转型之路 |
第二节 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的主要规划发展思路借鉴 |
一、产业转型 |
二、体制机制建设 |
三、社会转型 |
四、生态环境 |
第三节 对其它资源型城市推进转型的启示 |
一、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主旋律 |
二、积极培育接续替代产业,推动经济转型 |
三、转型发展要特别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
四、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是转型发展的归宿 |
五、自身努力和中央、省政府的外力支持相结合 |
六、体制机制建设是转型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
第六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及竞争力模式研究 |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及竞争力提升模型及分析 |
一、国外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 |
二、国内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 |
三、对现有模型的小结 |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三个关键点 |
一、产业结构转型 |
二、整体社会转型 |
三、综合环境转型 |
第三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和竞争力提升的系统工程 |
一、三大关键转型的关系 |
二、一体化背景下的开放意识 |
三、扭转资源文化,建立科技文化和人才文化 |
四、政府制度保障 |
第四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理念 |
第七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 |
第一节 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选择误区及特点 |
一、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 |
二、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误区 |
三、新兴主导产业的特点 |
第二节 产业转型模式选择 |
一、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模式 |
二、产业转型模式选择须因地制宜 |
第八章 资源公平建设 |
第一节 资源公平的内涵 |
一、马克思的资源公平观点 |
二、亨利-乔治等人的土地资源公平观点 |
三、我们的资源公平观点 |
第二节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公平问题 |
一、资源型城市向发达地区和央企等利益主体流失经济利益 |
二、资源红利在普通居民和少数暴利群体(矿老板现象)的分配不均 |
第三节 资源性产品的价值补偿 |
一、价值补偿的理论基础 |
二、资源开发补偿现状 |
三、我国资源开发补偿制度缺陷 |
第四节 以更大的勇气推进改革,加快资源公平的体制机制建设 |
第九章 近中期改善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建设高效率和服务型政府,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
二、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
三、健全财政预算体制,打造民生型财政 |
第二节 健全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财政和投资政策支持体系 |
一、中央和省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 |
二、中央和省级政府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专项支持倾斜力度,减少专项配套 |
三、利用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的扶持政策 |
四、调整和完善可持续发展基金分成和使用办法 |
第三节 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为转型提供更多正向激励 |
一、加快税制改革,增加绿色税种,加快结构性减税 |
二、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地方市政债先行先试 |
三、在资源型城市试点建立资源型经济转型政策性金融机构 |
四、给予资源型城市一定的政策先行先试空间 |
五、建立健全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的扶持机制 |
六、建立资源合理开发和生态补偿机制 |
第四节 突破瓶颈制约,为实现经济转型提供更大政策空间 |
一、投资项目审批政策 |
二、调整区划政策,适度推进区域合并 |
三、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
四、增强科技创新和人才的支撑作用 |
五、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资源型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与论文构架 |
1.2.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创新点 |
2 文献评述 |
2.1 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综述 |
2.1.1 资源型地区的界定 |
2.1.2 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
2.2 资源型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
2.2.1 资源型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难题 |
2.2.2 资源型地区转型与农村可持续发展路径 |
2.3 现有文献的评价 |
3 资源型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难题的形成机理与破解路径:理论分析 |
3.1 相关理论概述 |
3.1.1 包容性增长理论 |
3.1.2 外部性理论 |
3.2 理论分析的基本假定 |
3.2.1 资源型地区假定 |
3.2.2 三部门假定 |
3.2.3 矿产品价格的强波动性假定 |
3.2.4 制度假定 |
3.3 资源型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难题的形成机理 |
3.3.1 资源型经济与农村经济难题 |
3.3.2 外部性与农村生态环境难题 |
3.3.3 利益纷争与农村社会发展难题 |
3.4 制度创新、包容性增长与资源型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难题破解路径 |
3.4.1 资源型地区农村包容性增长的思路 |
3.4.2 破解资源型地区农村经济难题 |
3.4.3 破解资源型地区农村生态环境难题 |
3.5 本章小结 |
4 国外资源型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
4.1 发达国家矿产开发与原住民权益保护的经验:澳大利亚和美国阿拉斯加为例 |
4.1.1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开发与原住民权益保护 |
4.1.2 美国阿拉斯加的石油开发与原住民权益保护 |
4.2 发展中国家规避“资源诅咒”的成就与农村发展面临的挑战:博茨瓦纳为例 |
4.2.1 博茨瓦纳经济发展的成就 |
4.2.2 博茨瓦纳规避“资源诅咒”的措施 |
4.2.3 博茨瓦纳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
4.3 欠发达国家尝试破解“资源诅咒”的教训:以乍得为例 |
4.3.1 乍得与“资源诅咒” |
4.3.2 乍得石油开发前的制度准备与开发后的经济发展 |
4.3.3 制度实施的困境与出路 |
4.4 本章小结:国外经验与教训对我国资源型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
5 资源型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基于山西的实证 |
5.1 资源型经济导致山西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
5.1.1 煤炭资源开发总体不利于山西农村劳动力转移 |
5.1.2 煤炭资源开发对山西农业发展产生挤出效应 |
5.1.3 煤炭资源开发是影响山西农民收入变动的主要因素 |
5.2 煤炭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负效应及其对山西农村的影响 |
5.2.1 煤炭资源开发对山西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
5.2.2 生态环境恶化对山西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约束 |
5.2.3 山西煤炭开发生态环境难题的成因 |
5.3 煤炭资源开发与山西农村社会发展难题:贫富差距与村矿冲突 |
5.3.1 煤炭繁荣导致山西贫富差距拉大 |
5.3.2 山西村矿冲突发生的原因与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6 制度创新与山西破解农村可持续发展难题的典型模式 |
6.1 山西资源型地区制度创新的探索 |
6.1.1 煤炭资源整合与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进展及其影响 |
6.1.2 转型发展的制度创新对山西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6.2 “以煤补农”制度创新与破解资源型县域农村经济难题:乡宁模式 |
6.2.1 引言 |
6.2.2 “一矿一业一事”政策的形成与执行机制 |
6.2.3 “一矿一业一事”政策绩效评价 |
6.2.4 结论与讨论 |
6.3 矿区生态环境治理与破解农村生态环境难题:平朔模式 |
6.3.1 引言 |
6.3.2 平朔矿区煤炭开发的生态环境负效应及其治理 |
6.3.3 平朔模式的制度创新 |
6.3.4 平朔模式的治理机制及启示 |
6.4 本章小结 |
7 制度创新与包容性增长:山西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
7.1 经济活动的村民参与与收益共享:破解山西农村经济难题 |
7.1.1 破解山西农村经济难题的路径 |
7.1.2 破解山西农村经济难题的制度保障 |
7.2 村民参与与多中心合作治理:破解山西农村生态环境难题 |
7.2.1 建立村民参与的生态环境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 |
7.2.2 破解山西农村生态环境难题的制度保障 |
8 结语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论文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国外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相关图表 |
附录 2:山西村矿冲突案例介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农地产权制度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基于鲁、鄂四个村落的实地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三、研究视角、方法与资料来源 |
(一)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1. “底层研究”的视角:“从下往上看” |
2. 资料收集方法:实地调查 |
3. 理论检验取向的扩展个案法 |
4. 操作方法一:深度访谈 |
5. 操作方法二:文献阅读 |
(二) 资料来源 |
1. 访谈记录 |
2. 调查数据 |
3. 民间文本 |
4. 方志档案 |
四、调查的村庄 |
(一) 山东三村:臧村、金村、朴村 |
1. 地理位置与自然资源 |
2. 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 |
(二) 湖北一村:桥村 |
(三) 调查村庄的类型分析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本研究的概念、命题、分析框架 |
一、 产权制度研究的经济学定势 |
(一)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 |
(二) 简短的评论 |
二、产权制度研究的法学期望 |
(一) 以农地权利为核心的法学研究 |
1. 普罗斯特曼:农地私有化 |
2. 杨一介:农地权利体系建构 |
3. 王小映:农地使用权的物权化方向 |
(二) 简短的评论 |
三、产权制度研究的社会学视角 |
(一) 理论溯源:波兰尼的“嵌入”概念与格兰诺维特的“嵌入理论” |
1. 波兰尼:“脱嵌”是一种不可能 |
2. 格兰诺维特:“社会网”与“嵌入理论” |
3. 新经济社会学的理论日程 |
(二) 国内学者对产权问题的研究:产权的社会视角 |
1. 理论建构 |
2. 产权的社会建构过程研究 |
四、本研究的学术起点与分析框架 |
(一) 学术起点与主体理论框架 |
1. 以“关系产权”为学术起点 |
2. “国家‐社会‐市场”三元理论框架 |
(二) 相关理论资源 |
1. 雷德菲尔德与吉尔兹:“小传统”和“地方性知识” |
2. 斯科特:“道义经济人”的“弱武器”与“隐藏的文本” |
3. 奥斯特罗姆:资源配置的第三条道路 |
4. “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 |
(三) 本研究的概念、理论命题与分析框架 |
1. 基本概念 |
2. 核心概念:“关系地权” |
3. 理论命题 |
4. 分析框架 |
第二章 晚清以降的农地思想演变与制度变迁 |
一、农地思想演变的脉络 |
(一) 晚清-1949 年建国 |
1. 孙中山:从“平均地权”到“耕者有其田” |
2. 毛泽东:土地革命论 |
3. 蒋介石:土地很重要但不必改变当前土地占有关系 |
4. 陈翰笙:土地的集中与农民对土地占有的渴求 |
5. 薛暮桥:从生产关系角度、与民族问题结合分析土地问题 |
6. 费孝通:社会结构中绅士阶层对土地问题的影响 |
7. 卜凯:中国农业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
8. 梁漱溟:中国土地的三个问题及对策 |
9. 万国鼎:考察古田制度解决现实问题 |
10. 萧铮:不必废除土地的地主所有权制 |
(二) 1949 年-1977 年 |
1. 毛泽东:“跑步”进行农地公有制改造 |
2. 刘少奇:反对过于快速废除农地私有制 |
3. 邓小平:支持“家庭承包责任制”改革 |
(三) 1978 年-今 |
1. 对现行农地制度合理性及缺陷的建设性研究 |
2. 提倡进行农地产权国有永佃制改革的观点 |
3. 明确提倡农地产权私有化的观点 |
二、中国农地法规政策与制度框架的变迁 |
(一) 1949 年以前的土地法律 |
1. 1923 年《井冈山土地法》 |
2. 1931 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
3. 1947 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
(二) 1950 年的《土地改革法》 |
(三) 集体化之路:制度框架 |
1. 1956 年《农业生产合作章程》 |
2. 1956 年 6 月《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章程》 |
3. 1962 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案》 |
(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人民公社解体 |
(五) 改革以来农地政策文件 |
(六) 中国目前的农地法律框架 |
1. 农地的集体所有权 |
2. 耕地的个人使用权 |
3. 农民土地权利的性质和范围 |
4. 宅基地的个人使用权 |
5. 农村土地的征收征用 |
第三章 臧村农地流转市场的社会建构 |
一、臧村农地:出了啥问题 |
二、案例:什么样的问题 |
(一) 耕地纠纷与耕地流转案例 |
1. [Z01]臧林丘强占金寡妇一垄地:强力原则的传导 |
2. [Z02]潘老师给王寡妇的“额外租金”:“外来人”积蓄社会资本 |
3. [Z03]臧玉旺耕地继承事件:熟人关系和亲缘关系,谁是强关系 |
4. [Z04]臧村集市被王家庄抢走:较量的是村还是人 |
(二) 宅基地买卖案例 |
1. [Z05]宁方明购买四家宅基地:“我为村支书闯开街道” |
2. [Z06]臧德耀盖起了二层楼:“俺家没天井” |
3. [Z07]臧秀勤老人的烦恼:“天井里的电线杆和石碾” |
三、案例分析:农地流转市场的社会建构 |
(一) 臧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水平流转和垂直继承 |
1. 流转的性质:承包使用权的流转 |
2. 耕地流转中的“关系地权” |
(二) 臧村宅基地流转市场的社会建构 |
1. 流转的肇始者:村支书开的头儿 |
2. 宅基地流转市场的边界:村落共同体与成员权 |
3. 宅基地流转的社会机制 |
4. 宅基地流转的社会后果 |
第四章 金氏家族与金村合作公司的筹划 |
一、新时期乡村精英的分化:外出派与留守派 |
(一) 金村“留守派”对“外出派”的榨取:“罚款事件” |
1. [J01]金云峰处世哲学对“外出派”的影响 |
(二) 金村“外出派”对“留守派”的反击:“倒宁事件” |
2. [J02]金氏家族“倒宁扶王” |
二、“谋利型乡村精英”的宏伟计划:从土地上找路子 |
(一) 原因:为什么总拿土地说事儿 |
1. “种地亏本论” |
2. “取消农业税”封闭了谋利型乡村精英的谋利路径 |
3. “留守派”致富信息的获得渠道 |
(二) 过程:乡村精英援用社会关系网络 |
1. [J03]王旭龙对合作公司的期望和信心 |
2. 项目洽谈过程的特征分析:社会关系网的作用 |
三、案例分析: 金村合作公司项目为什么会失败 |
(一) 项目规模过于宏大使当地政府不敢相信,难以获得政府大力支持 |
(二) 项目规划对金村村民的社会保障考虑不够充分,难以赢得村民响应 |
(三) 项目进行中没有充分听取村民心声,难以获得村民真心拥护 |
(四) 市场化试验与当地社会关系网络的转型缺乏契合,难以形成合力 |
第五章 朴村征地:村民唯有“弱武器” |
一、朴村三次大型征地:承包地的“大调整” |
(一) 国家征收:104 国道与京福高速公路 |
(二) 镇长的心血来潮: “筑巢引凤”修建磁窑大市场 |
(三) 地方政府租赁:从县级工业园到省级经济开发区 |
二、朴村“谋利型乡村精英”的谋利手段 |
(一) 村民眼中的村干部 |
1. 频繁调整土地,截留征地补偿、出售宅基地 |
2. 京福高速绿化带承包给农户,实行“双向收费” |
3. 多施工程、巧立账目 |
4. 虚报种粮面积、多赚粮食直补 |
(二) 村干部的“辩解” |
[P05]梁会计的“真心话” |
三、案例:朴村失地农民的生活百态 |
[P01]贾德水,摩的司机的牢骚 |
[P02]刘长山,太阳能热水器代理 |
[P03]刘自木,“无地白领”的幸福生活 |
[P04]胡永福,“盼望征地到我家” |
四、简短分析:用“弱武器”进行“日常形式的反抗” |
(一) 发牢骚、私下谩骂、耍酒疯 |
(二) 耕地里栽树,为多得征地补偿 |
(三) 集体行动如何可能 |
第六章 桥村征地:村民运用“强武器” |
一、 桥村征地情况 |
(一) 宜万铁路项目 |
(二) 城东生态新区项目 |
二、政府政策与村干部的角色功能 |
(一) 区政府政策文件 |
1. 关于征地补偿标准 |
2. 关于征地拆迁补偿、安置补助标准 |
(二) 乡政府文件通知 |
(三) 村委会贯彻执行能力和村干部的调解功能 |
[Q01]桥村村干部的两难角色 |
三、失地农民的维权行动 |
(一) 单独上访 |
[Q02]严学兵的上访之路 |
(二) “聚众闹事” |
(三) 集体上访 |
[Q03]去区政府集体上访 |
四、案例分析:“谋利型乡村精英”谋利程度的影响因素 |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
一、研究结论:“关系地权”的实践逻辑 |
(一) 小农的理性: “钟摆式理性区间” |
(二) 乡村精英的谋利化 |
1. “谋利型乡村精英”概念的两条理论线索 |
2. 谋利手段 |
3. 制度原因 |
(三) 地方政府公司化 |
(四) 隐形在场的国家:分权的功能与底限 |
1. 政府与市场:建设“强化市场型政府” |
2. 国家与社会:建立“培育社会型政府” |
二、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1. 鲜活的实地调查资料 |
2. 运用了新视角 |
3. 理论创新 |
(二) 研究不足 |
1. 对纷繁复杂的调查材料的理论分析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
2. 有待获得合适的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定量统计分析的验证支持 |
三、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政策建议 |
(一) 削弱行政村农地权力 |
1. 农地所有权收归国有,实行国有永佃制 |
2. 农地所有权下放至村民小组或自然村 |
3. 中国现有国情下农地私有化的风险与弊端 |
(二) 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农村宅基地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
1.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
2. 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 |
3.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鲁、鄂四村基本情况数据表 |
附录 2:个案村实地调查材料 |
4-1 《宁阳县金氏族谱》续修说明 |
4-2 续修族谱捐资人员名单 |
4-3 土地房屋等关联事项 |
4-4 洽谈文书 |
4-5 金村与韩国合作投资合同书 |
5-1 宁阳经济开发区基本情况 |
5-2 关于全县招商引资有关政策的规定 |
6-1 伍家岗区关于征地补偿标准的文件 |
6-2 关于征地拆迁补偿、安置补助标准的政府文件 |
6-3 伍家岗区政府关于房屋拆迁补偿和村民集中安置的文件 |
6-4 伍家乡政府关于房屋拆迁补偿及集中安置管理实施细则 |
6-5 湖北省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附带民事裁定书 |
6-6 严学兵的上访书 |
后记 |
(5)农产品加工业竞争优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问题提出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农产品加工业 |
1.2.2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1.3.1 理论研究 |
1.3.2 国内对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相关研究 |
1.3.3 农产品加工业的实证研究 |
1.4 研究目标与框架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论文的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6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 农产品加工业竞争优势的理论分析 |
2.1 农产品加工业竞争优势的理论解释 |
2.1.1 产业关联理论的解释 |
2.1.2 产业结构理论的解释 |
2.2 农产品加工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
2.2.1 农产品加工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
2.2.2 农产品竞争优势和农产品加工业竞争优势 |
2.3 培育农产品加工业竞争优势的途径 |
2.3.1 合理的产业布局 |
2.3.2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功能 |
2.3.3 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利用规模经济 |
2.3.4 利用后发优势 |
2.4 竞争优势的测度体系的构建 |
2.5 本章小结 |
3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竞争优势影响因素分析 |
3.1 环境资源因素 |
3.1.1 自然资源因素 |
3.1.2 生态资源因素 |
3.2 市场需求因素 |
3.2.1 国内市场需求因素 |
3.2.2 国际市场需求因素 |
3.3 市场结构因素 |
3.3.1 农产品加工业的市场进入壁垒 |
3.3.2 农产品加工业市场集中度 |
3.3.3 产品差别化 |
3.4 生产要素因素 |
3.4.1 产业增长分析方法 |
3.4.2 模型与数据 |
3.4.3 估计结果及其解释 |
3.5 本章小结 |
4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状况与竞争优势评估 |
4.1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历程 |
4.1.1 改革开放前长期的传统粗加工阶段 |
4.1.2 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高速发展阶段 |
4.1.3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农产品加工业的新成长阶段 |
4.2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
4.3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3.1 原料基地建设滞后 |
4.3.2 企业管理水平低、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
4.3.3 农产品加工业总体水平低 |
4.4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竞争优势评估 |
4.4.1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竞争优势的纵向考察 |
4.4.2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竞争优势的横向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5 利用区域布局和后发优势提升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竞争优势 |
5.1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比较优势分析 |
5.2 通过区域布局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竞争优势 |
5.2.1 依据市场经济和集聚布局规律采取增长极模式展开区域布局 |
5.2.2 遵循因地制宜原则采取点轴开发模式展开区域空间布局 |
5.2.3 发挥优势形成合理分工采用网络模式展开区域空间布局 |
5.2.4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布局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5.3 利用后发优势提升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竞争优势 |
5.3.1 后发优势具体体现 |
5.3.2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利用后发优势所面临机遇 |
5.3.3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利用后发优势对策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培育和提升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竞争优势的产业政策 |
6.1 产业政策对提升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竞争优势的影响 |
6.2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主导产业选择与相应政策 |
6.2.1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6.2.2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 |
6.2.3 实施产业优先发展战略,重点扶持一批优势产业 |
6.3 提升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竞争优势的其他产业政策 |
6.3.1 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
6.3.2 建立产业技术吸收创新体系,促进产业技术进步 |
6.3.3 加强行业管理,提高农业产业化和产业集群程度 |
6.3.4 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确保原材料供给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重点企业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6)山西省农业优势产业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农业优势产业研究的方法 |
1.2.1 区位优势分析 |
1.2.2 资源优势分析 |
1.2.3 市场优势分析 |
1.3 山西省农业优势产业与产品的选择与定位 |
1.3.1 山西省农业优势产业与产品的选择 |
1.3.2 山西省农业优势产业和产品的定位 |
第二章 山西省农业产业现状 |
2.1 山西省农业优势产业的现状 |
2.1.1 以小杂粮为主的粮食产业 |
2.1.2 干鲜果业 |
2.1.3 草食畜牧业 |
2.1.4 蔬菜业 |
2.2 山西省优势农业产业发展动态 |
第三章 山西省农业优势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
3.1 生产规模小、单产水平低 |
3.2 科技含量小、优质率低 |
3.3 加工能力小、增值幅度低 |
3.4 外向程度小、出口创汇低 |
3.5 龙头企业小、竞争能力低 |
3.6 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 |
3.7 扶持力度小、重视程度低 |
第四章 促进山西省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的对策 |
4.1 优化山西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建设山西省“三大优势产区” |
4.1.1 建设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 |
4.1.2 建设东西两山小杂粮和干果优势产区 |
4.1.3 建设中南部无公害果菜产业经济区 |
4.2 积极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
4.2.1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
4.2.2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环节管理 |
4.2.3 加快山西省农产品无公害生产进程 |
4.2.4 积极发展山西省农产品“绿色食品” |
4.3 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内在品质 |
4.3.1 实施优质杂粮和干果产区良种工程 |
4.3.2 实施苹果产业经济区果品质量工程 |
4.3.3 实施雁门关生态畜牧区畜禽良种工程 |
4.3.4 实施中南部蔬菜区示范基地建设工程 |
4.4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出口创汇水平 |
4.4.1 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的经验值得借鉴 |
4.4.2 做精做细山西省农产品加工业 |
4.4.3 加快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 |
4.5 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提高山西省生产和经营组织化程度 |
4.5.1 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用,有效组织优质农产品专业生产 |
4.5.2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农民谈判地位 |
4.5.3 按照世贸组织“绿箱政策”,实施直补农户政策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东北工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工业化概念的界定 |
三、东北工业化的研究现状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东北工业化的起步(1868-1945) |
一、东北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地理 |
(一) 东北领域与行政区域划分的演变 |
(二) 东北的自然环境 |
(三) 东北的历史沿革 |
(四) 东北的人口 |
二、清末民初东北地区的工业发韧 |
(一) 通商开埠与资本主义工业的出现 |
(二) 东北地方政府倡导兴办的工业 |
(三)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
(四) 清末民初东北地区工业发韧的总体评价 |
三、奉系军阀统治时期的东北工业 |
(一) 奉系军阀时期东北工业的发展契机及其前提的确立 |
(二) 奉系军阀时期东北工业的发展概况 |
(三) 奉系军阀时期东北工业化的特点分析 |
四、日本统治时期的东北工业化 |
(一) 日本垄断资本控制东北经济命脉与特殊会社的建立 |
(二) 两次产业开发五年计划下的东北工业 |
(三) 畸形工业化对东北地区经济的影响 |
五、东北工业化进程中的劫难 |
(一) 日本方面在战败前后对工业有意识的破坏以及其他的损失 |
(二) 苏联强占东北工矿企业及大肆拆运机器设备 |
(三) 国共双方争夺东北战争的影响和破坏 |
(四) 来自民间其他方面的破坏和损失 |
第二章 东北工业化的曲折发展(1946-1952) |
一、抗战胜利前后中共关于东北问题的认识与举措 |
(一) 抗战胜利之前中共高层对东北工业问题的认识及当时的有利条件 |
(二) 中共战略举措之一--抢占东北(1945年8月10日-10月上旬) |
(三) 中共战略举措之二—独占东北(1945年10月中旬-11月中旬) |
(四) 中共战略举措之三--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1945年11月下旬) |
二、国共争夺东北时期的东北工业 |
(一) 中共接管大工业的方针及初步实践 |
(二) 国民党接收的工业及其概况 |
三、东北解放后的工业恢复与发展 |
(一) 东北解放后中共中央的部署与东北工矿企业的全面接管 |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东北工业的构成及地位 |
(三) 东北地区工业的特点及管理 |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北地区工业的恢复与改造 |
四、东北工业迅速恢复与改造的原因分析 |
(一) 苏联的大力协助与支援 |
(二) 国家对东北的投资与扶持 |
(三) 各方面干部和技术人员的到来与支持 |
(四) 工人阶级的热烈响应 |
(五) 东北党和政府的扎实领导 |
第三章 东北工业化的加速推进(1953-1957) |
一、苏联援建重点工程项目的确立与实施 |
(一) 苏联援建重点工程项目的确立过程 |
(二) 苏联援建重点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 |
(三) 苏联援建重点工程项目在东北实施的特点及意义 |
二、东北地区其他的工业投资与建设 |
(一) 苏联及东欧国家援建的非重点工程项目 |
(二) 中央和地方政府配套上马的工程项目 |
(三) 地方中小工业企业的投资与发展 |
三、关于东北地方私营工业的管理与改造 |
四、东北地区“一五”计划实施的绩效 |
(一) 东北重化工业基地的建立 |
(二) 东北工业管理体制的形成 |
(三) 管理经验和教训的积累与交流 |
第四章 “一五”时期东北工业化的发展概况 |
一、重化工业体系的完备与发展 |
(一) 能源工业建设首当其冲 |
(二) 冶金工业与机械工业的重点建设 |
(三) 化学工业的发展 |
二、森林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
(一) “一五”时期东北地区的森工发展 |
(二) “一五”时期东北轻工业的发展 |
三、“一五”时期东北工业化水平及其比较分析 |
(一) 东北地区工业化的整体推进与特征 |
(二) 东北工业化水平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比较 |
第五章 关于东北工业化的格局分析 |
一、东北工业化进程中的行业分布 |
(一) 能源工业的分布 |
(二) 冶金工业的分布 |
(三) 化学工业的分布 |
(四) 机械工业的分布 |
(五) 森林工业的分布 |
(六) 轻工业的分布 |
二、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及工业内部结构的分析 |
(一) 东北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分析 |
(二) 东北工业化过程中工业内部结构的分析 |
三、东北工业化过程中的相关分析 |
(一) 工业化与农业的关系分析 |
(二) 工业化与市场化的关系分析 |
(三)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分析 |
第六章 关于东北工业化的特点及问题 |
一、东北工业化的特点 |
(一) 从“资本侵略”到“低息贷款”—外资在东北工业化中的重要角色 |
(二) 从“机船矿路”到“工业基地”—东北工业化过程中投资的特点 |
(三) 从“官商合办”到“计划经济”—政府在东北工业化中的作用 |
二、东北工业化进程中的问题 |
(一) 资源消耗型工业比重很大 |
(二) 民营企业力量发展薄弱 |
(三) 政府的相对强大与市场力量的薄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价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2 相关范畴界定与理论评析 |
2.1 农产品加工业的范畴与特征 |
2.2 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 |
2.3 波特的产业竞争力理论 |
2.4 现代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
3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战略地位 |
3.1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符合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
3.2 吉林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富民强省的必然选择 |
3.3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新机遇 |
3.4 几点结论 |
4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其评价 |
4.1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历程 |
4.2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
4.3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4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障碍因素 |
4.5 几点结论 |
5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主导产业选择 |
5.1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确立 |
5.2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 |
5.3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重点 |
6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布局优化 |
6.1 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布局的经济规律和社会依据 |
6.2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布局现状及评价 |
6.3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布局调整思路 |
7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构建 |
7.1 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产业化经营的必要性 |
7.2 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效率分析 |
7.3 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方案选择 |
8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的提升 |
8.1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综合评价 |
8.2 农产品加工业的部门结构竞争力探讨 |
8.3 吉林省农副食品加工业竞争力五种力量模型剖析 |
8.4 几点结论 |
9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产业政策支持 |
9.1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产业支持的依据 |
9.2 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财税支持政策 |
9.3 优化农产品加工业融资环境的金融支持政策 |
9.4 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创新政策 |
10 研究结论与建议 |
10.1 基本结论 |
10.2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取向与建议 |
10.3 本研究未来进一步深入的前景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1: 农产品加工业包括的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论文、教材、课题与学术获奖情况 |
致谢 |
(9)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矿城问题研究概述 |
1.1.1 国外有关研究情况 |
1.1.2 国内有关研究情况 |
1.1.3 本文要进行的研究 |
1.2 我国煤矿城市的产生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 |
1.2.1 我国煤矿城市的产生 |
1.2.2 产业周期与煤矿城市发展周期 |
1.3 我国煤矿城市界定与典型煤矿城市 |
1.3.1 我国煤矿城市的界定及分布 |
1.3.2 典型煤矿城市概况 |
1.3.3 煤矿城市的历史功绩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本文的基本框架 |
本章小结 |
2 我国典型煤矿城市现状分析 |
2.1 煤矿城市的基本特征 |
2.1.1 煤炭资源型产业在城市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 |
2.1.2 城市空间布局呈离散状态,基础设施薄弱 |
2.1.3 经济发展进程中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 |
2.1.4 条块分割,市矿关系不顺 |
2.2 煤矿城市的主要经济和社会问题 |
2.2.1 产业结构单一 |
2.2.2 经济效益低下 |
2.2.3 后续发展能力不强 |
2.2.4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
2.2.5 城市和企业负担过重 |
2.2.6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 |
2.3 煤矿城市主要问题的成因 |
2.3.1 思维观念僵化 |
2.3.2 体制改革滞后 |
2.3.3 投入结构固化 |
2.3.4 调控政策误导 |
2.3.5 企业素质不强 |
2.4 经济转型的基本内涵及现实意义 |
2.4.1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内涵 |
2.4.2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现实意义 |
2.5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特征 |
2.5.1 启动经济转型的紧迫性 |
2.5.2 经济转型基础的薄弱性 |
2.5.3 经济转型过程的长期性 |
2.5.4 经济转型目标的阶段性 |
本章小结 |
3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理论基础 |
3.1 城市发展规律与煤矿城市经济转型 |
3.1.1 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
3.1.2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必须适应经济发展规律 |
3.1.3 在转型中实现再城市化 |
3.2 可持续发展与煤矿城市经济转型 |
3.2.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
3.2.2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
3.3 区域经济发展与煤矿城市经济转型 |
3.3.1 区域经济的基本理论 |
3.3.2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必须重视区域经济背景 |
3.4 产业经济理论与煤矿城市经济转型 |
3.4.1 产业、产业结构和地区产业结构 |
3.4.2 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含义和相关因素 |
3.4.3 主导产业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
3.4.4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必须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本章小结 |
4 国外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借鉴 |
4.1 国外煤矿城市(地区)经济转型的基本做法 |
4.1.1 国外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概况 |
4.1.2 法国洛林地区经济转型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
4.1.3 德国鲁尔地区经济转型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
4.2 中外煤矿城市经济转型对比分析 |
4.2.1 转型基础条件对比分析 |
4.2.2 转型政策法规对比分析 |
4.2.3 转型中政府主导作用的对比分析 |
4.3 对我国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启示 |
4.3.1 宏观调控方面的启示 |
4.3.2 在发展接续产业方面的启示 |
4.3.3 在促进再就业方面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5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战略研究 |
5.1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战略目标的基本涵义与特征 |
5.1.1 经济转型战略目标的内涵 |
5.1.2 经济转型战略目标的基本特征 |
5.2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战略目标取向 |
5.2.1 实现城市劳动力基本就业 |
5.2.2 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 |
5.2.3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体制转轨 |
5.2.4 生态环境整治和恢复 |
5.2.5 保持社会稳定 |
5.3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战略构想 |
5.3.1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步骤 |
5.3.2 战略上的持久战与战术上的速决战 |
本章小结 |
6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模式研究 |
6.1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模式 |
6.1.1 政府主导模式 |
6.1.2 市场调节模式 |
6.1.3 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模式 |
6.1.4 产业延伸模式 |
6.1.5 产业更新模式 |
6.1.6 产业复合模式 |
6.1.7 典型城市的实践 |
6.2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切入模式 |
6.2.1 以项目开发为切入点 |
6.2.2 以培育和壮大骨干企业为切入点 |
6.2.3 以全民创业为切入点 |
6.3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时点模式 |
6.3.1 矿竭城衰——急转模式 |
6.3.2 矿兴城荣——中转模式 |
6.3.3 矿立城新——起转模式 |
6.4 确定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模式的原则 |
6.4.1 因地制宜原则 |
6.4.2 因势利导原则 |
6.4.3 遵循经济规律原则 |
本章小结 |
7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成本分析 |
7.1 煤矿城市转型成本的概念及其分类 |
7.1.1 煤矿城市转型成本的概念 |
7.1.2 转型成本的分类 |
7.2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中的成本分析 |
7.2.1 实施成本 |
7.2.2 风险成本 |
7.3 煤矿城市转型成本的支付 |
7.3.1 国外煤矿城市转型成本支付的经验 |
7.3.2 我国煤矿城市转型成本的支付 |
7.3.3 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风险分析 |
7.4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时机的选择 |
7.4.1 两种转型方式及其成本支付的比较 |
7.4.2 根据数学模型得出的结论 |
本章小结 |
8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机制 |
8.1 意识对存在的作用力——经济转型的精神动力 |
8.1.1 煤矿城市生存发展的压力是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力 |
8.1.2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经济转型的精神动力 |
8.2 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力——经济转型的政策体制动力 |
8.2.1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区域经济开发的影响力 |
8.2.2 体制创新的作用力 |
8.2.3 对外开放的外向牵动力 |
8.3 资本与科技投入的作用力——经济转型的物质动力 |
8.3.1 资本投入对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意义 |
8.3.2 转型投资的来源 |
8.3.3 依靠科技放大转型物质动力 |
8.4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整合 |
8.4.1 动力来源与作用的多元化使整合成为必要 |
8.4.2 政府与市场在动力整合中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9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创新机制 |
9.1 观念创新──经济转型的思想基础 |
9.1.1 以战略思维谋长远发展的决策理念 |
9.1.2 在竞争中求生存的市场理念 |
9.1.3 在开放中转型以开放促发展的开放理念 |
9.1.4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理念 |
9.1.5 敢闯敢冒、攻坚克难的开拓理念 |
9.1.6 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
9.2 体制和机制创新──经济转型的制度保障 |
9.2.1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创新 |
9.2.2 建立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企业运行机制 |
9.3 科技创新──经济转型的根本手段 |
9.3.1 明确科技创新思路 |
9.3.2 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人才保障体系 |
9.3.3 实现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
9.4 产业创新──经济转型的根本目标 |
9.4.1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9.4.2 发展特色产业 |
9.4.3 发展循环经济 |
9.4.4 发展新兴第三产业 |
本章小结 |
10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中的政府行为 |
10.1 政策手段的内涵、特征及其重要性 |
10.1.1 政策的基本内涵 |
10.1.2 政策支持保障对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性 |
10.1.3 国外对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政策支持手段 |
10.2 社会保障政策 |
10.2.1 最低生活保障政策 |
10.2.2 失业保险保障政策 |
10.2.3 养老保险保障政策 |
10.3 就业促进政策 |
10.3.1 统一人力资源市场 |
10.3.2 提供就业技能培训 |
10.3.3 支持创业,以创业促就业 |
10.3.4 开发岗位,引导就业 |
10.3.5 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10.3.6 劳务输出 |
10.4 项目与投资政策 |
10.4.1 公共项目投资政策 |
10.4.2 产业项目投资政策 |
10.5 人才政策 |
10.5.1 创新人才观念 |
10.5.2 人才培养政策 |
10.5.3 人才引进政策 |
10.5.4 人才激励政策 |
10.5.5 人才政策的成本支付 |
10.6 转型环境保障政策 |
10.6.1 转型环境保障政策应体现的原则 |
10.6.2 转型环境保障政策的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11 煤炭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阜新市经济转型的实践 |
11.1 阜新的基本市情及其经济转型的紧迫性 |
11.2 阜新市经济转型的历程 |
11.3 阜新经济转型规划纲要 |
11.3.1 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主要预期指标 |
11.3.2 产业发展方向、主要目标和重点措施 |
11.3.3 矿区转型目标和工作重点 |
11.4 阜新经济转型的基本特征及初步成果 |
11.4.1 阜新经济转型的基本特征 |
11.4.2 阜新经济转型的初步成果 |
本章小结 |
12 结论与展望 |
12.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12.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查新结论 |
(10)黄土高原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I |
ABSTRACTIII |
第一章 导论 |
一、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 国外农村产业结构变动的理论与实践 |
(二) 国内研究动态 |
三、 研究基本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本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村产业结构相关概念及发展趋势 |
一、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概念 |
(一) 农村 |
(二) 农村产业结构 |
(三)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
二、 农村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和规律 |
(一) 农业份额下降 |
(二) 农村产业结构非农化 |
(三) 农村生产专业化 |
(四) 农工商一体化 |
第三章 黄土高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背景分析 |
一、 国民经济进入“买方市场” |
(一) 国民经济进入“买方市场”所面临的挑战 |
(二) 我国现阶段“买方市场”的特征——低水平脆弱的买方市场 |
(三) 对国民经济进入“买方市场”原因的简单分析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产业结构阶段性变化以及特征分析 |
(一)农村产业结构变化概况 |
(二) 农村产业结构变化的分阶段考察 |
三、 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
(一) 农村经济的新阶段主要特征及存在问题 |
(二) 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的原因 |
(三) 新阶段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外部环境压力增大 |
四、 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特征 |
(一) 黄土高原地区地理位置 |
(二) 黄土高原地区自然资源状况 |
(三) 黄土高原社会经济条件 |
(四) 黄土高原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特征 |
第四章 黄土高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比较优势的衡量与选择 |
一、 比较优势理论及计量方法 |
(一) 比较优势理论 |
(二) 比较优势分析方法与评价 |
二、 发挥农业比较优势的必要性及现阶段的机遇 |
(一) 区域农业比较优势 |
(二) 发挥区域农业比较优势的必要性 |
(三) 区域农业比较优势的模型说明 |
(四) 我国农业区域化生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五) 现阶段发挥农业比较优势的有利机遇 |
三、 黄土高原地区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方法说明 |
(一) 农产品成本 |
(二) 单产优势指数 |
(三) 收益指标 |
(四) 价格调整 |
(五) 评价范围 |
(六) 说明 |
四、 黄土高原地区农产品比较优势的衡量 |
(一) 水稻的比较优势衡量 |
(二) 小麦的比较优势衡量 |
(三) 玉米的比较优势衡量 |
(四) 谷子的比较优势衡量 |
(五) 大豆的比较优势衡量 |
(六) 油菜籽的比较优势衡量 |
(七) 棉花的比较优势衡量 |
(八) 烤烟的比较优势衡量 |
(九) 甜菜的比较优势衡量 |
(十) 苹果的比较优势衡量 |
五、 黄土高原地区农产品比较优势评价与排序 |
(一)黄土高原地区农产品比较优势评价 |
(二) 黄土高原主要农产品优势排序 |
第五章 黄土高原农村工业结构调整 |
一、 黄土高原农村工业发展的现实及面临 |
(一) 黄土高原农村工业落后的现实与差距—实证比较 |
(二) 落后原因分析 |
(三) 现阶段发展的主要困难 |
二、 农产品加工业是黄土高原地区农村工业结构优化的战略选择 |
(一) 农产品相对过剩为黄土高原农产品加工业带来良好的机遇 |
(二)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
(三) 农产品加工业具有较大的关联效应 |
(四)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黄土高原农村工业的发展方向 |
三、 黄土高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
(一) 黄土高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 |
(二) 黄土高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的约束条件 |
四、 黄土高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方针 |
(一) 区域农产品加工业选择:突出重点、倾斜发展 |
(二) 构建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适宜的组织联接机制 |
(三) 积极培育大型农产品加工业 |
(四) 政府支持 |
第六章 黄土高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保障机制 |
一、 建立统一市场体系—区域农业比较优势发挥的基础 |
(一) 建立统一市场的必要性 |
(二) 农业市场化存在的问题及缺陷分析 |
(三) 逐步建立完善统一的市场体系 |
二、 依靠技术进步,提升比较优势 |
(一) 技术进步与比较优势 |
(二) 科学技术对黄土高原农业发展的贡献 |
(三) 促进技术进步的政策建议 |
三、 农产品优质化 |
(一) 农产品优质化的急迫性和必要性 |
(二) 农产品优质化的制约因素 |
(三) 农产品优质化的思路 |
四、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 |
(一)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
(二)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中的成绩和存在问题 |
(三)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四)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阳泉乳制品加工厂建成投产(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 曲姗姗. 东北石油大学, 2016(02)
- [2]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D]. 曾万平.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12)
- [3]资源型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 赵康杰. 山西财经大学, 2012(10)
- [4]农地产权制度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基于鲁、鄂四个村落的实地调查[D]. 臧得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10)
- [5]农产品加工业竞争优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D]. 马成武. 浙江大学, 2006(03)
- [6]山西省农业优势产业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 李晓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6)
- [7]东北工业化研究[D]. 石建国. 中共中央党校, 2006(01)
- [8]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研究[D]. 姜会明. 吉林农业大学, 2005(06)
- [9]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研究[D]. 李成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5(06)
- [10]黄土高原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D]. 寇全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1(01)
标签:生态环境论文;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优势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