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的自动转向灯的触发装置论文和设计-吴剑斐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的自动转向灯的触发装置,包括电动车车架、下卡件、上卡件、实心圆球和中间箍圈,所述下卡件后端开设的横向通孔穿有横向固定螺杆固定在电动车车架上,所述电动车车架内部转动安装有电动车把手转动轴,所述下卡件上左侧开设有第一金属片凹槽,所述上卡件后端通孔内部穿置有横向固定螺杆,所述上卡件金属片凹槽后方的上卡件上设置上卡件内板。该电动车的自动转向灯的触发装置,采用上下两组固定在车架的卡件内部开设凹槽,正常骑行的过程中圆球与下方通电的金属片不接触,转动过程中,圆球与下方的金属片相接触,形成通路使的转向灯亮起,起到自动亮起转向灯的效果,及时的提醒路人,起到安全形式的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电动车的自动转向灯的触发装置,包括电动车车架(1)、下卡件(2)、上卡件(3)、实心圆球(5)和中间箍圈(7),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卡件(2)后端开设的横向通孔(27)穿有横向固定螺杆(8)固定在电动车车架(1)上,且下卡件(2)上通过竖向固定螺杆(6)固定有上卡件(3),所述电动车车架(1)内部转动安装有电动车把手转动轴(4),且电动车把手转动轴(4)上固定有中间箍圈(7),所述中间箍圈(7)通过圆球固定螺杆(71)安装有实心圆球(5),且实心圆球(5)夹在上卡件(3)和下卡件(2)内部开设的凹槽中,所述下卡件(2)上左侧开设有第一金属片凹槽(23),且下卡件(2)上右侧开设有第二金属片凹槽(26),所述下卡件(2)后侧设置有下卡件挡板(25),且下卡件挡板(25)后侧均开设有下卡件线槽(22),所述下卡件(2)上开设的第一金属片凹槽(23)和第二金属片凹槽(26)之间设置有金属片隔板(24),且第一金属片凹槽(23)和第二金属片凹槽(26)后侧的下卡件(2)上开设有横向通孔(27),所述上卡件(3)后端通孔内部穿置有横向固定螺杆(8),且上卡件(3)内部开设有上卡件金属片凹槽(32),所述上卡件金属片凹槽(32)后方的上卡件(3)上设置上卡件内板(34),且上卡件金属片凹槽(32)外侧的上卡件(3)上设置有上卡件挡板(33)。

设计方案

1.一种电动车的自动转向灯的触发装置,包括电动车车架(1)、下卡件(2)、上卡件(3)、实心圆球(5)和中间箍圈(7),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卡件(2)后端开设的横向通孔(27)穿有横向固定螺杆(8)固定在电动车车架(1)上,且下卡件(2)上通过竖向固定螺杆(6)固定有上卡件(3),所述电动车车架(1)内部转动安装有电动车把手转动轴(4),且电动车把手转动轴(4)上固定有中间箍圈(7),所述中间箍圈(7)通过圆球固定螺杆(71)安装有实心圆球(5),且实心圆球(5)夹在上卡件(3)和下卡件(2)内部开设的凹槽中,所述下卡件(2)上左侧开设有第一金属片凹槽(23),且下卡件(2)上右侧开设有第二金属片凹槽(26),所述下卡件(2)后侧设置有下卡件挡板(25),且下卡件挡板(25)后侧均开设有下卡件线槽(22),所述下卡件(2)上开设的第一金属片凹槽(23)和第二金属片凹槽(26)之间设置有金属片隔板(24),且第一金属片凹槽(23)和第二金属片凹槽(26)后侧的下卡件(2)上开设有横向通孔(27),所述上卡件(3)后端通孔内部穿置有横向固定螺杆(8),且上卡件(3)内部开设有上卡件金属片凹槽(32),所述上卡件金属片凹槽(32)后方的上卡件(3)上设置上卡件内板(34),且上卡件金属片凹槽(32)外侧的上卡件(3)上设置有上卡件挡板(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的自动转向灯的触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卡件(2)和上卡件(3)均为大小相同的U型的硬质PVC材料构成,且下卡件(2)上开设的第一金属片凹槽(23)和第二金属片凹槽(26)和上卡件(3)上开设的上卡件金属片凹槽(32)相对应卡在一起,同时下卡件(2)上开设的竖向通孔(21)和上卡件(3)上开设的上卡件通孔(31)相对应,且竖向固定螺杆(6)穿置在竖向通孔(21)和上卡件通孔(31)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的自动转向灯的触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卡件(2)外侧设置的下卡件挡板(25)与上卡件(3)外侧设置的上卡件挡板(33)紧紧贴合在一起,且上卡件(3)内部设置的上卡件金属片凹槽(32)内部安装的铜金属片和下卡件(2)内部设置的金属片隔板(24)均与中间箍圈(7)上安装的实心圆球(5)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的自动转向灯的触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卡件(2)和上卡件(3)内圈大于中间箍圈(7)的直径,且中间箍圈(7)转动与下卡件(2)和上卡件(3)内部侧壁不接触,且中间箍圈(7)前端安装的实心圆球(5)在下卡件(2)和上卡件(3)内部可滚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的自动转向灯的触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片凹槽(23)和第二金属片凹槽(26)内部均安装有铜金属片,且铜金属片上表面与金属片隔板(24)位于同一平面,同时上卡件金属片凹槽(32)内部安装有铜金属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的自动转向灯的触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箍圈(7)卡在电动车把手转动轴(4)上,且中间箍圈(7)通过后端安装的箍圈固定螺栓(72)固定在电动车把手转动轴(4)上,同时中间箍圈(7)前端中部开设有螺纹孔(73),且圆球固定螺杆(71)穿过实心圆球(5)中部的通孔螺接在螺纹孔(73)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车的自动转向灯的触发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车上的转向灯在转弯的时候需要人工按亮,而现有的城市提成的节能环保,电瓶车在城市中越来越多,而在电瓶车转弯的过程中,按转向灯的人特别少,影响交通安全。

为了解决目前市场上所存在的缺点,急需改善转向灯的自动触发装置的技术,能够更好的进行转向灯的亮起,促进电动车配件行业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的自动转向灯的触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电瓶车转弯的过程中,按转向灯的人特别少,影响交通安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车的自动转向灯的触发装置,包括电动车车架、下卡件、上卡件、实心圆球和中间箍圈,所述下卡件后端开设的横向通孔穿有横向固定螺杆固定在电动车车架上,且下卡件上通过竖向固定螺杆固定有上卡件,所述电动车车架内部转动安装有电动车把手转动轴,且电动车把手转动轴上固定有中间箍圈,所述中间箍圈通过圆球固定螺杆安装有实心圆球,且实心圆球夹在上卡件和下卡件内部开设的凹槽中,所述下卡件上左侧开设有第一金属片凹槽,且下卡件上右侧开设有第二金属片凹槽,所述下卡件后侧设置有下卡件挡板,且下卡件挡板后侧均开设有下卡件线槽,所述下卡件上开设的第一金属片凹槽和第二金属片凹槽之间设置有金属片隔板,且第一金属片凹槽和第二金属片凹槽后侧的下卡件上开设有横向通孔,所述上卡件后端通孔内部穿置有横向固定螺杆,且上卡件内部开设有上卡件金属片凹槽,所述上卡件金属片凹槽后方的上卡件上设置上卡件内板,且上卡件金属片凹槽外侧的上卡件上设置有上卡件挡板。

优选的,所述下卡件和上卡件均为大小相同的U型的硬质PVC材料构成,且下卡件上开设的第一金属片凹槽和第二金属片凹槽和上卡件上开设的上卡件金属片凹槽相对应卡在一起,同时下卡件上开设的竖向通孔和上卡件上开设的上卡件通孔相对应,且竖向固定螺杆穿置在竖向通孔和上卡件通孔内部。

优选的,所述下卡件外侧设置的下卡件挡板与上卡件外侧设置的上卡件挡板紧紧贴合在一起,且上卡件内部设置的上卡件金属片凹槽内部安装的铜金属片和下卡件内部设置的金属片隔板均与中间箍圈上安装的实心圆球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下卡件和上卡件内圈大于中间箍圈的直径,且中间箍圈转动与下卡件和上卡件内部侧壁不接触,且中间箍圈前端安装的实心圆球在下卡件和上卡件内部可滚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片凹槽和第二金属片凹槽内部均安装有铜金属片,且铜金属片上表面与金属片隔板位于同一平面,同时上卡件金属片凹槽内部安装有铜金属片。

优选的,所述中间箍圈卡在电动车把手转动轴上,且中间箍圈通过后端安装的箍圈固定螺栓固定在电动车把手转动轴上,同时中间箍圈前端中部开设有螺纹孔,且圆球固定螺杆穿过实心圆球中部的通孔螺接在螺纹孔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动车的自动转向灯的触发装置,采用上下两组固定在车架的卡件内部开设凹槽,且在车架的转轴上固定箍圈,且箍圈上安装的圆球安装在卡件内部的凹槽中,正常骑行的过程中圆球与下方通电的金属片不接触,转动过程中,圆球与下方的金属片相接触,形成通路使的转向灯亮起,起到自动亮起转向灯的效果,及时的提醒路人,起到安全形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下卡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上卡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间箍圈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间箍圈正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转向灯电路图示意图。

图中:1、电动车车架,2、下卡件,21、竖向通孔,22、下卡件线槽,23、第一金属片凹槽,24、金属片隔板,25、下卡件挡板,26、第二金属片凹槽,27、横向通孔,3、上卡件,31、上卡件通孔,32、上卡件金属片凹槽,33、上卡件挡板,34、上卡件内板,35、上卡件线槽,4、电动车把手转动轴,5、实心圆球,6、竖向固定螺杆,7、中间箍圈,71、圆球固定螺杆,72、箍圈固定螺栓,73、螺纹孔,8、横向固定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车的自动转向灯的触发装置,包括电动车车架1、下卡件2、上卡件3、实心圆球5和中间箍圈7,下卡件2后端开设的横向通孔27穿有横向固定螺杆8固定在电动车车架1上,且下卡件2上通过竖向固定螺杆6固定有上卡件3,电动车车架1内部转动安装有电动车把手转动轴4,且电动车把手转动轴4上固定有中间箍圈7,中间箍圈7通过圆球固定螺杆71安装有实心圆球5,且实心圆球5夹在上卡件3和下卡件2内部开设的凹槽中,中间箍圈7卡在电动车把手转动轴4上,且中间箍圈7通过后端安装的箍圈固定螺栓72固定在电动车把手转动轴4上,同时中间箍圈7前端中部开设有螺纹孔73,且圆球固定螺杆71穿过实心圆球5中部的通孔螺接在螺纹孔73上,下卡件2和上卡件3均为大小相同的U型的硬质PVC材料构成,且下卡件2上开设的第一金属片凹槽23和第二金属片凹槽26和上卡件3上开设的上卡件金属片凹槽32相对应卡在一起,同时下卡件2上开设的竖向通孔21和上卡件3上开设的上卡件通孔31相对应,且竖向固定螺杆6穿置在竖向通孔21和上卡件通孔31内部,下卡件2外侧设置的下卡件挡板25与上卡件3外侧设置的上卡件挡板33紧紧贴合在一起,且上卡件3内部设置的上卡件金属片凹槽32内部安装的铜金属片和下卡件2内部设置的金属片隔板24均与中间箍圈7上安装的实心圆球5相接触,且实心圆球5为导电的铜球,下卡件2和上卡件3内圈大于中间箍圈7的直径,且中间箍圈7转动与下卡件2和上卡件3内部侧壁不接触,且中间箍圈7前端安装的实心圆球5在下卡件2和上卡件3内部可滚动,下卡件2上左侧开设有第一金属片凹槽23,且下卡件2上右侧开设有第二金属片凹槽26,下卡件2后侧设置有下卡件挡板25,且下卡件挡板25后侧均开设有下卡件线槽22,下卡件2上开设的第一金属片凹槽23和第二金属片凹槽26之间设置有金属片隔板24,且第一金属片凹槽23和第二金属片凹槽26后侧的下卡件2上开设有横向通孔27,第一金属片凹槽23和第二金属片凹槽26内部均安装有铜金属片,且铜金属片上表面与金属片隔板24位于同一平面,同时上卡件金属片凹槽32内部安装有铜金属片,上卡件3后端通孔内部穿置有横向固定螺杆8,且上卡件3内部开设有上卡件金属片凹槽32,上卡件金属片凹槽32后方的上卡件3上设置上卡件内板34,且上卡件金属片凹槽32外侧的上卡件3上设置有上卡件挡板33。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电动车的自动转向灯的触发装置时,首先将中间箍圈7通过箍圈固定螺栓72固定在电动车把手转动轴4上,之后通过箍圈固定螺栓72穿过实心圆球5后端螺接在螺纹孔73上,之后将下卡件2安装在电动车车架1上,使得实心圆球5放置在第一金属片凹槽23和第二金属片凹槽26内部,并且通过横向固定螺杆8进行固定,之后将上卡件3放置在下卡件2上,通过竖向固定螺杆6将下卡件2和上卡件3固定起来,而下卡件线槽22内部放置的线路与第一金属片凹槽23和第二金属片凹槽26内部设置的金属片相连通,且上卡件线槽35内部放置的线路与上卡件金属片凹槽32内部设置的金属片相连通,正常行驶实心圆球5位于金属片隔板24的位置,实心圆球5只能与上卡件金属片凹槽32内部的金属片相连接,而车头出现转向转动的过程中,实心圆球5与上卡件金属片凹槽32内部的金属片接触,或者实心圆球5与第二金属片凹槽26相接触,形成电路的通路,使得转向灯亮起,起到自动亮起的效果,这就是该电动车的自动转向灯的触发装置工作的整个过程。为了避免误触发,可在电路中设置常用的时间继电器KT,控制转向灯延时点亮,延时五至十秒左右,如图6所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电动车的自动转向灯的触发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7907.4

申请日:2019-01-2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492641U

授权时间:20191015

主分类号:B62J 6/00

专利分类号:B62J6/00

范畴分类:32C;32G;

申请人:吴剑斐

第一申请人:吴剑斐

申请人地址:226400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岔河镇金桥村二十七组12号

发明人:吴剑斐

第一发明人:吴剑斐

当前权利人:吴剑斐

代理人:张玺

代理机构:53113

代理机构编号: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电动车的自动转向灯的触发装置论文和设计-吴剑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