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群的演进及其特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成圆圆[1](2021)在《长三角城市群创新产出的空间关联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创新已经成为提升区域综合实力的动力源泉,创新产出作为评估创新活动成果的重要表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区域创新能力。对区域间的创新产出关联进行研究,有利于深入了解区域创新关联特点,进而有助于增强区域创新协调能力。长三角是我国发展最迅猛的城市群之一,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劲的创新能力,一直是研究区域创新热点和着眼点。本文采用2009~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专利授权量作为反映城市创新产出的指标,运用Arc GIS和UCINET软件,从长三角城市群创新产出的空间关联强度和空间关联的网络联系两个方面分析长三角城市群创新产出关联特征,并探索影响长三角城市群创新产出关联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首先,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间的创新产出联系不断增强,空间联系强度不均衡,呈现“东强西弱”的特征。其次,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整体网、个体网和局域网三个角度刻画长三角城市群创新产出空间关联的网络联系特征。网络密度不断增加,整体网络联系不断复杂化和密集化,呈现以上海、无锡、苏州为核心的“核心-边缘”结构。中心性分析结果显示,苏州、上海和杭州表现最佳,在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说明它们拥有最强的影响和左右其他城市的能力。从凝聚子群分析结果来看,网络的不均衡发展得到改善,但是以邻近联系为主,而且安徽省大部分城市仍然处于孤立子群,与其他子群缺乏联系。然后,基于QAP分析方法探索影响长三角城市群创新产出关联的因素,结果显示,地理距离、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开放度、产业特征和人力资本水平这5个因素对长三角城市群创新产出关联均有影响。其中,地理距离、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开放度是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提出了弱化地理阻隔、错位发展经济、减弱行政边界阻碍等方面政策建议。
张润婕[2](2020)在《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空间非均衡及其网络特征》文中研究指明明确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动态演进趋势、空间分布差异以及空间网络特征,有利于厘清生态文明建设下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内在机理、探究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关联关系逐步呈现出的复杂空间网络结构形态,对于实现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采用SBM-DEA超效率模型以及SFA模型分别对2003-2017年间长三角城市群中26个城市的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和评价,其次,结合非参数估计中的Kernel(核)密度估计方法,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动态演进过程进行考察,第三,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考察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地区差距,第四,引入修正的引力模型量化分析城市之间的空间关联强度,并基于此构建空间关联矩阵,进一步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与方法,在社会网络分析框架下全面解构网络结构特征及演变趋势。其中,通过测度网络密度反映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的整体特征及演变趋势;通过中心性分析来考察各城市在绿色创新效率空间关联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网络效应实证考察区域空间联系对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地区差距的影响效应。其主要结论如下:(1)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均值呈“N”型曲线增长,上海市城市绿色创新效率一直高于长三角城市群均值,江苏省、浙江省与长三角城市群的基本持平,安徽省的城市绿色创新效率不高,普遍低于均值。其中,上海市、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苏州市、杭州市和宁波市的城市绿色创新效率一直都高于当年均值,而铜陵市、安庆市和宣城市一直低于当年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均值。从均值来看,长三角城市群中各城市之间的绿色创新效率存在较为显着的地区差异,尤其是安徽省的城市与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的城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2)长三角城市群的绿色创新效率在逐渐提高;绿色创新效率的分布越来越集中,其中多数城市的绿色创新效率正不断向一个稳定点靠拢;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的地区内差距正逐步缩小,城市绿色创新效率高的城市与城市绿色创新效率较低的城市之间的差距在逐步减小;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极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且这种现象一直未能得到改善。各省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动态演进基本上与长三角城市群整体变化一致。(3)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呈现明显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在样本考察期内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空间分布的总体差距呈现下降趋势,但不明显。基尼系数分解结果表明,省间差距是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地区差距的主要来源,而且省内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要大于超变密度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省内差距贡献值、省间超密度贡献值表现出降低趋势,省间差距贡献值表现出增长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4)各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空间网络打破传统的地理空间限制,绿色创新效率不仅会在邻近城市之间产生联动效应,非邻近城市之间也会发生空间关联,表现出较为复杂且稳定的空间关联,区域空间关联关系对地区差距有显着影响。基于此,长三角城市群应关注地区差距,利用空间关联关系加强城市之间的合作,发挥上海、南京、无锡、常州、苏州、杭州和宁波发展优势,带动铜陵、安庆和宣城等地,结合各城市在绿色创新效率空间网络中的位置,制定因地制宜的方案,从而实现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协同发展。
任嘉敏[3](2020)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评价及优化提升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地理学界所关注的重要研究内容。绿色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延续,相关研究也从理论以及方法论层面为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尤其是人地系统耦合机理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绿色发展的根本指向即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系统的共生发展。适时、客观的针对典型区域开展绿色发展相关研究,不仅能够深刻认知典型区域绿色发展核心特征、时空演变规律,也能为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间矛盾,寻求绿色发展语境下的优化提升路径提供参考,理论及现实意义较强。老工业基地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特殊地域类型,发展与演化规律独特。现阶段,老工业基地正面临着一系列经济、社会、环境问题,其复杂性、艰巨性也远超其它地区,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最典型的老工业基地,拥有一批重要的基础性及战略性产业,关乎国家经济命脉。计划经济体制下,东北三省走上了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发展路径,产业结构畸形化严重,为后来区域人地关系矛盾的爆发埋下伏笔。长期依赖自然资源的经济发展方式使得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亟需确立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绿色发展思想则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引了前进的方向。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抓住现有发展机遇,缓解人地矛盾,提升区域绿色竞争力,实现经济振兴,是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研究区,基于绿色发展及相关理论,遵循地理学“过程—格局—机制”经典分析方法,从理论以及实证两个层面展开相关研究。在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历程深入分析基础上,综合利用综合指数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等方法,从绿色发展水平及绿色发展效率两个角度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进行评价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揭示绿色发展演化的驱动机制,最后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优化提升的对策及建议。全文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共七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绿色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部分,包括论文的第一章与第二章。该部分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展开,首先从时代背景出发,论述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绿色发展的目的及意义。论文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以及CNKI数据库从地理学视角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进展,也阅读了相关书籍和刊物等。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绿色发展测度方法、绿色发展时空演变、绿色发展与产业转型、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及绿色发展制度6个方面。论文在对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水平、绿色发展效率等相关概念辨析基础上,结合人地关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物质代谢理论、环境库兹涅茨理论、路径依赖理论,提出了包含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核心特征、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与物质代谢、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评价、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机制分析、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优化提升等内容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部分即论文的第三章。一是,论文对建国后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理念演进脉络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并对各阶段区域发展特点进行概括。二是,分析不同阶段区域发展理念下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变情况。三是,借助物质流分析方法(MFA)对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物质代谢进行定量测度分析。为后续开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评价、演化机制及优化提升对策提供依据。第三部分即论文的第四章、第五章。第四章从绿色发展水平和绿色发展效率的不同视角出发,刻画振兴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一方面在老工业基地核心特征基础上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得到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得分。另一方面,在绿色发展效率内涵基础上,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静态及动态效率。第五章则在前一章绿色发展水平与绿色发展效率评价的基础上,从定量及定性两个角度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驱动机制。第四部分为论文的对策建议及结论,即本文的第六章、第七章。在前文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基础上,运用神经网络分析法及R/S分析法对未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及差异演变做出预测,并提出优化提升的对策建议。最后,对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和归纳,指出研究仍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老工业基地传统发展模式与绿色发展模式的对比,不难发现,老工业基地从发展动力到发展目标方面均将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资源高效、产业绿色、高质增长、治理有效、绿色宜居构成了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核心特征。在自然资本日益稀缺背景下,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与物质代谢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区域内部物质代谢情况可以作为判断现阶段老工业基地人地关系的重要表征。此外,从水平及效率视角构建绿色发展判别模型能够较好的涵盖绿色发展系统属性以及系统运行两个方面,评价结果更为客观。根据各类影响因子作用方式及程度的不同,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机制可以概括为内生动力、外部推动以及引导调控三方面。三方面影响因子通过要素间不同比例组合也形成了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不同路径。2、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理念的形成与演变是建立在对特定时间背景下区域发展方式的不断反思和总结基础上。建国后,区域发展理念依次经历了经济建设为主及环保意识薄弱、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兴起、生态省建设及循环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绿色发展四个阶段,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认识也是一个由浅到深、层层深入的过程。在此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也一直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的主旋律,逐渐摆脱了以牺牲环境和资源消耗为代价的生产方式。物质流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对物质依赖程度较高,生物质和化石燃料是直接物质投入(DMI)的主要组成部分,而生产过程排放(DPO)主要由固体废弃物组成。DMI正处于环境影响总量下降阶段,但具有较为明显的波动性,而DPO处于由排放强度高峰向人均排放强度高峰过渡阶段。经济规模效应推动了 DMI、DPO增长,人口效应对二者增长先正向拉动后负向拉动,技术进步效应的提升抑制了两者增长,而清洁生产效应并未很好抑制DPO增长。3、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发现2006—2017年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得分呈波动上升态势,但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产业转型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的主要支撑。空间上,绿色发展水平及各准则层空间分异特征显着,以四大城市为核心的绿色空间格局愈发明显。马尔可夫链法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地市实现绿色发展等级的跨越式发展存在较大难度。绿色发展水平差异呈缩小态势,省域内差异以及非资源型城市内差异是造成绿色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分别利用SBM-Undesirable模型以及Malmquist-Luenberger模型从静态及动态两个维度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算。绿色发展静态效率结果表明,2006—2017年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效率相对较低,且最优地市数量有所下降。东北老工业基地内部绿色发展效率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高效率类型地市数量有所下降,空间上以四大城市为核心的高绿色发展效率聚集区愈发明显。绿色发展动态效率结果表明,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FPC)自2014年后保持正向增长,技术进步及资源配置能力提高是TFPC的主要推动力,大部分地市TFPC均表现出正向增长的趋势。东北老工业基地TFPC分布与静态效率分布有所不同,空间上位于辽宁省的各地市TFPC增长速度较快。综合来看,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时空格局具有如下特点:四大城市处于绿色发展核心地位,空间上“集群”状分布较为明显,衰退型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较为滞后。4、采用障碍度模型及Tobit回归模型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影响因子进行识别。障碍度分析表明,环境保护支出占GDP 比重、人均GDP、科学技术支出占GDP 比重、政府财政自给率、产业结构高级化是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Tobit回归结果显示经济发展、科技发展显着促进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而产业结构、政府调控以及命令型环境规制显着抑制了绿色发展效率增长。在此基础上,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驱动机制进行梳理。内生动力因素包括区位条件、资源禀赋、路径依赖效应;外部推动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技进步三方面;引导调控机制则分为宏观政策促进以及环境规制两方面。5、神经网络预测结果显示,2018—2023年间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将呈波动上升态势。可以预见,“十四五”末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将较“十三五”时期有较为明显的提升。R/S分析表明,2018年后的未来12年内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差异演变趋势将与现在具有同样的演变趋势,绿色发展水平差异将会逐渐缩小。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最后从产业绿色转型与优化布局、培育内生增长动力、提升资源环境的持续支撑能力、制度优化与政策设计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权梦琪[4](2020)在《近代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体系与形态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东铁路是贯穿我国东北的第一条铁路,它使东北突破了以辽河和驿路为轴线的传统发展模式,进入以铁路为轴线的快速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阶段。文章选取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空间句法等方法,基于ArcGIS数据平台,分析沿线城镇体系和19个重点城镇的形态特征,以期对保护近代中东铁路城镇遗产,使沿线城镇顺应时代需求、向可持续发展转型提供建议和参考。首先,阐述了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独特的形成背景和重要保护价值。通过总结相关文献,发现对中东铁路的研究集中在干线的工业遗产和建筑遗产领域。因此,对本文中东铁路沿线遗产保护和城镇体系与形态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总结了五个时期中东铁路沿线城镇发展的历史进程。以近代城镇的组成部分为线索,提出铁路附属地出现的背景和原因,并阐述建立在附属地基础上的都市计划内容,总结商埠地与附属地新城相斥又共荣的发展模式。宏观层面对南段沿线的城镇体系研究总结。选取城镇空间网络布局、车站等级体系、规模体系和职能体系四个层面进行阐述。总结其受明清驿路和地理要素影响的线性布局特征,首次理清南段沿线车站数量、演变历程和对城镇的影响。规模上发现沿线城镇已经形成了梯级金字塔的首位型结构特征。沿线各城镇呈现“北工南港中矿”的分布规律。近代南段铁路沿线城镇在规模、职能上均已构成完整的城镇体系。中观层面,探究铁路对沿线城镇形态的影响。首先概括了既有城镇与铁路新城不同类型空间关系的特征。从总体层面对附属地市街规划的平面形式、空间结构和空间网络特征进行总结。进而深入到街道和街廓层面,研究不同类型道路骨架结构特征、街道空间尺度和街廓的形态特征与异同。反观当下的南段沿线城镇,基于现场踏勘和资料搜集,构建沿线城镇遗存数据库;分类总结不同保存状态城镇的特征及形成原因;提出系列遗产的保护策略,构建遗产廊道统一管理体系,为带动东北轴线的复兴提供新的思路。最后,研究结论提出近代南段铁路沿线城镇是复杂的多阶段、多主体建设的产物;在空间、规模和职能上都已构成完整的城镇体系;是近代城市形态演进和突变的集合体;但存在遗产价值被明显低估,整体保护意识弱的问题。期望通过本研究为中东铁路遗产的整体保护与应用提供借鉴。
张宇果[5](2019)在《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中原城市群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日益增大,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合如今的社会,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绿色发展理念应运而生,绿色发展强调社会、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发展,强调在保持经济持续、稳步上升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和要素合理分配,实现绿色发展效率最大化。目前中国绿色发展效率呈现东西部高,中部低的现状,研究中部城市绿色发展效率低下的原因尤为重要,而中原城市群地处中部,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研究它的绿色发展效率对中部地区的崛起和其他地区的借鉴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包含非期望产出的绿色发展效率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Super-SBM对中原城市群29市2006-2016年的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进行静态时间、空间和冗余度分析,运用Malmquist指数对绿色发展效率进行动态分析,最后构建Tobit回归模型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其他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2006-2016年期间中原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总体波动不大,发展处于中等水平,但各城市绿色发展效率差异较大,自然资源投入和环境污染物产出过高是导致中原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过低的主要原因。通过Malmquist指数分解发现技术进步是绿色发展效率提升的动力所在。(2)通过Tobit回归分析,发现7个影响因素对中原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程度有较大差异:(1)外贸依存度、人口密度与绿色发展效率明显正相关;(2)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与绿色发展效率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3)产业结构、外资依存度与绿色发展效率负相关,但是影响程度均不显着。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从增强协调能力、重视资源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建设新型城镇化和提升开放格局等六个具体方面,针对性的提出促进中原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的优化对策。
耿钱政[6](2019)在《城市形态学视野下的明代辽东卫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城市形态学相关研究方法与理论,文章对明代辽东卫城的城市形态进行研究。研究范围是建于明代初期的辽宁境内12座卫城,分别为金州卫城、盖州卫城、海州卫城、复州卫城、沈阳中卫城、义州城、开原城、铁岭卫城、锦州城、广宁前屯卫城、广宁右屯卫城和宁远卫城,参考研究辽阳、广宁2座镇城。首先,介绍了明代辽东卫城“三面环夷”的建设背景及其重要的保护价值,基于城市形态学视野对城市形态学科和明代辽东卫城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发现相关研究较为缺失,亟待补充,从而引出本研究在学科补充和遗产保护方面的重要意义。其次,对于明代辽东卫城分别从明代以前的历史演进与渊源、明代建城时的历史情况以及当今明代各城的发展状态三方面,总结出其古今发展概况。在此基础上,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递进关系研究明代辽东卫城的城市形态。宏观层面分析了各卫城的区位分析和选址特点,总结出风水、形胜、地理分布和地势、河流、军事缓冲等影响要素。中观层面研究了各卫城城墙防御体系和街巷系统,包括对城墙、城池、城门和街巷的复原、概括、分析,发现其多具有“方城—十字街”的总体形态。微观层面介绍了典型卫城的街廓和产权地块与建筑院落形态。先以宁远、复州、盖州三城为例,总结出卫城街廓形态及院落构成具有“模数”特征;再从产权地块与院落形态角度,系统性的归纳所有卫城中居住、宗教、公立和古塔等重点历史建筑院落形式,梳理出区域历史建筑遗产体系。再次,从横向演变角度,选取明代筑城高潮中辽宁地区的早、中、晚期的代表以及辽南、辽北、辽西各区域保存最完整的卫城,即盖州、开原和兴城,总结出明代辽东卫城横向形态演变中的“时间进化性”与“空间地域性”。从纵向演变角度,总结解放以前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环境的变化,对明代辽东卫城的产生的形态影响,追溯不同时期城市形态形成和演变的动因,探索不同城市的分化差异,梳理区域城镇体系变迁规律。最后,提出(1)辽东卫城形态反映出明代军事城市的建造思想,(2)辽东卫城形态在横向和纵向演变上有规律可循,(3)辽东卫城是明代“筑城高潮”的典型组成部分等主要结论。针对辽东卫城(1)遗产价值遭到忽视,保护等级普遍偏低,(2)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古城形态破坏严重,(3)遗产保护意识不强,遗产保护积极性差等突出问题提出对策,以期为辽宁省域明代古城的系统性保护、相关城市未来合理的发展规划提供历史和现实依据。
张泽义[7](2018)在《我国城市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城市是人口、经济活动等要素空间集聚的场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渐提高。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也迎来了一个黄金时期,不管是城市数量还是城市规模都发展较大的变化。2016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达到297个,大约是1978年的2.91倍。城镇化水平从1978年的17.92%迅速提高到2016年的57.35%。2015年地级以上城市市辖区平均GDP增长率7.55%,有超过50%以上的城市的增速高于其平均水平,城市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尽管我国城市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这是一条快速的且激进的发展道路,过分关注城市“量”的提升,而忽略了城市“质”的发展。正如我国经济学家吴敬琏所认为的那样,我国城市发展取得了可喜的令人振奋的成绩,但是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一样,当前的城市发展是低效率的。这种现有的城市发展模式导致城市发展中衍生出一系列的危机和矛盾。城市规模盲目扩大,资源大量浪费,高投入、低产出的特点显着。持续的雾霾、水污染、饮用水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城市交通拥挤、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资源紧张等“城市病”逐渐出现,严重影响到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发展并未体现出发展的本质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导致城市效率和发展质量较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并强调,要坚持集约发展的方向,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式向内涵式的转变,提高城市发展可持续能力。在当前面临的城市发展问题以及国家的政策背景下,城市发展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提高城市发展效率,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并成为理论和实践关注的重点内容。鉴于此,本研究对我国城市效率进行全面测算,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高效率高质量的城市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本研究尝试按照“问题提出-理论框架-实证分析-政策研究”的思路进行,首先通过背景分析,确定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和内容,总结、梳理基础理论和文献综述,明确本研究的基础和研究进展;其次,构建论文的理论框架,对效率、城市效率等概念进行清晰的界定,并以此为基础,明确了城市效率投入和产出的基本内容。通过文献梳理以及理论分析,从单个城市内部的角度,阐述并分析产业结构、经济集聚、人力资本、研发创新、政府干预、环境规制、制度因素、对外开放和城市规模等关键因素对城市效率的作用机制和路径;将效率因素扩展到城市间关联,基于城市关联的视角,探讨要素流动、基础设施一体化、知识共享和溢出、产业分工和协作、市场统一等五个影响因素对城市效率的影响机制。再次,利用基于松弛的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对我国260个地级以上城市效率进行测算,并分析了东中西三大区域、不同规模和不同行政级别城市的效率差异,从投入产出角度对无效率的原因进行分解。然后,基于第三章的理论分析,从单个城市的视角,对城市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总体层面和不同类型城市的效率差异角度,分析其影响程度及其变化,进一步采用夏普利值分解方法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城市间效率差异的贡献,探寻不同城市效率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其主要驱动力。此外,从城市间关联的视角出发,运用合成控制法检验城市间关联的效率增进效应,即城市网络关联外部性,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为例,运用面板计量模型和夏普利值分解法,从要素流动、基础设施一体化、知识共享和溢出、产业分工和协作、市场统一机制等五个方面,对城市间关联下效率影响因素及其贡献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根据上述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从效率的角度,对我国城市发展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城市效率提升的路径。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第一,将城市效率理解为传统经济效率和考虑资源环境约束的环境效率,没有全面反映城市的效率水平和城市发展的质量。城市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更是城市居民福利水平的改善和社会进步,居民福祉水平的提升才是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本文认为城市效率是以较少的投入,尽可能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和实现社会进步,同时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少的影响,实现城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二,我国城市效率处于较低水平,存在较大程度的效率损失。传统经济效率和考虑资源环境的环境效率都将会高估真实的城市效率水平。效率水平在时间变化上呈现出“W”型波动趋势。效率有效和较高效率水平的城市较少,大多数城市处于中等和低效率水平。从东中西空间尺度看,平均城市效率呈现东部高,中西部略低的态势;从不同城市规模来看,超大城市的平均效率水平最高,小城市次之,特大城市、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效率水平较低;从不同行政级别城市来看,行政级别越高,其效率越高。效率损失分解发现,导致我国城市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是自然资源投入冗余和环境污染排放过量,社会发展期望产出的无效率贡献度仍仅次于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且三者的无效率贡献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城市效率不存在显着的α收敛,但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全国以及三大区域、不同规模、不同行政级别内部的城市效率差距在逐渐缩小,且向着自身的稳态水平收敛。第三,单个城市的产业结构高级化、人力资本、研发创新、对外开放对城市效率的影响为正且显着。政府干预和环境规制不利于城市效率的提升。经济集聚、城市规模对城市效率的影响呈现倒U型。经济集聚、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城市规模是我国城市效率提升的主要动力,且产业结构优化正向影响有逐步加强的趋势。人力资本和创新水平虽然对城市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其积极作用有上升的趋势。这些因素的影响方向和贡献度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不同城市规模和不同行政级别间呈现出差异性。第四,利用准自然实验的合成控制法,以长三角为例验证了城市关联的效率增进效应,即城市间网络关联外部性。进一步实证分析发现,要素跨区域流动、基础设施一体化以及统一市场的形成有利于城市效率水平的提高。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能有效提升长三角和珠三角各城市的效率水平,但对京津冀的积极影响不显着。知识溢出和共享并不能有效促进城市效率的提高。对于分样本而言,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分工和协作、统一市场促进核心城市和外围城市效率的提升,要素流动、知识溢出和共享对核心城市效率的提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对外围城市产生负向影响。夏普利值分解发现,城市间网络关联外部性对长三角城市效率的改善主要依靠城市间要素的频繁流动以及产业的合理布局和分工,珠三角主要依赖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分工协作,京津冀主要得益于城市间要素流动。相对于单个城市影响因素而言,城市间网络关联外部性各机制变量对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大。城市间网络关联外部性对核心城市效率的改善主要是靠产业分工协作和统一市场,而对外围城市效率的提升主要是由于产业分工和基础设施一体化。在本研究中,尝试并努力达成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第一,丰富了城市效率的内涵,强调城市经济增长、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多目标产出。本研究认为城市效率是以较少的投入,尽可能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和实现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社会进步,同时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少的影响,实现城市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等的发展和进步。基于此,在已有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中,纳入居民福祉水平和社会发展的指标,能更加全面的衡量城市效率水平和城市发展质量。第二,拓展了城市效率的优化影响机制,将效率的影响机制从单个城市扩展到城市间关联。已有文献在考察城市效率影响因素时,仅从单个城市内部出发,而忽略了城市的“第二性”特征,这有悖于现实。因此本研究将城市效率的影响因素从单个城市扩展到城市间网络关联,提出城市间网络关联存在效率增进效应,要素流动、知识溢出和共享、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分工和协作、市场统一等是其驱动城市效率增进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实证分析了上述机制因素对效率的影响及其贡献度。将城市置于多种“流”组成的空间中来找寻城市效率的动力路径,为城市效率优化提供更加全面的依据。第三,城市间关联对城市发展和效率的影响源于其外部效应,这种外部性被关联内各城市所共享,而且会促进各城市效率的提高。城市群作为城市间网络关联发展的典型,为我们识别城市间网络关联外部性提供了较好的研究素材。因此本研究通过构建准自然实验的方法,将加入城市群看成是对城市的一项准自然实验,以此评估城市间网络关联外部性。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线性回归模型的内生性和遗漏变量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双重差分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的选择性偏差问题,减少了权重选择的主观性。
林琳[8](2018)在《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东省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我国最早开放的地区,同时广东省区域发展极不均衡。十九大提出“坚定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也指出我国“不平衡”发展问题在地区间和城乡间表现最为明显。粤西是发达省份的相对欠发达地区,因此在当代背景下,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与广泛的代表性。粤西地理位置不利、交通不便;村落的优势人口大量流失导致了地域文化逐渐丧失和社会组织的衰落;欠发达的经济发展也是粤西地区人居环境质量的主要制约因素;乡村景观也相对缺乏特色,导致旅游业发展较差。同时,在转型背景的影响下,根植于过去地方生态和文化背景下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正在走向趋同与异化。由于对传统聚落空间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缺乏正确认识,“建设性大破坏”日益严重,传统聚落的整体“空调效应”削弱,曾经统一而丰富的聚落空间形态转向机械和单调,居住景观倾向于城市化而丧失了乡村特征,缺乏交往活动场所导致村落公共空间功能及界面单一化,这些都说明了乡村聚落整体空间结构的当代发展已经脱离了生产生活实际。此外,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如何改善人居环境缺乏具体实用的策略和方法指导,如何在当代转型背景下实现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聚落空间以及背后社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迫切而严峻的问题。由于当代转型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提升存在着技术缺失,本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旨在改善粤西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普通乡村环境。本研究对村落进行客观的调查和理解,结合当代量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其目的在于理解聚落空间本身演变的规律性特征的基础上,尤其与地方自然生态及人文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特征,探讨乡村聚落空间因地制宜的决策,从宏观到微观提出具体可操作的系统方法,这种方法侧重于乡村聚落既有格局、建筑及周边乡土景观的优化,是在既有空间格局基础上的批判继承,强调与聚落空间相关的多因素协调与统一。通过对系统方法的梳理,力图协调“传承”与“变革”之间的关系,注重环境提升方法策略的一致性、相关性和整体性,并实现乡村经济、自然和社会的平衡和充分发展。论文的研究从对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特征分析入手,证明聚落空间营造特征反映了其背后特定的社会组织和地理气候特征。然后总结传统聚落空间营建中的基本理念和主要策略。通过对当代乡村聚落空间转型过程的分析,明确乡村经济结构的变迁,生活方式的转变和交通方式的改进是影响当代聚落空间形态转变的三大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了粤西地区区域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同时,目前乡村聚落人居环境构成的合理性、乡村对传统性的存留、乡村对现代性的勾连以及乡村外部支援力的增强是环境提升的潜在优势。进一步研究推导出基于乡村聚落人居环境现状进行解析与重构的合理性。接下来以建筑学科的人居环境研究为主线,基于传统的可持续经验转化,本研究将乡村聚落人居环境分解为宏观区域聚落系统、中观聚落整体尺度、微观建筑单体尺度三个层级,结合大量案例与规划实践进行分析,对乡村聚落人居环境提升理论进行反思和总结。最后对环境提升的方法和策略从个案提升至一般规律。研究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空间秩序与使用功能的统一,传统民居及乡村景观符合当时当地的需求,其真正价值在于蕴含于营造智慧中的通用理念和原则,对于聚落空间的设计以全局角度来进行考虑,才能保证整个乡村聚落空间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从而保证聚落的各项功能圆满完成。当代乡村地域价值传承的关键,应当是继承场所回应现实的适应性机制,这与当代强调的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兼容的。传统聚落在营建、使用甚至消亡的过程中,通过综合的安排组织,使之具备低能耗、宜居并且可持续发展的特性,是当前环境提升需要继承的生态适应性机制;从生活出发,了解核心需求、面对现实状况、挖掘市场动力,给多元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宽容公平的环境,为村民提供足够自由的选择,是当前环境提升需要继承的文化适应性机制。对于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的任何因循创新和功能更迭,都应当嵌入和适应原有的乡村聚落空间的环境体系。鉴于当前经济社会背景已经开始从大规模物质建设逐渐转向综合社会治理,在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的具体过程中,有必要加强不同背景人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鼓励城乡各方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聚落空间的优化采取分阶段实施的措施,通过导向和示范项目引导带动,保持过程的灵活性和动态性,最终通过改善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促进粤西地区经济、生态、文化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戴维丽,潘竟虎[9](2015)在《城市群空间研究述评与展望》文中提出城市群是城市化的主体形态,也是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战略的重心,发挥着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本研究对城市群相关概念、空间结构特征、空间范围界定、空间演化阶段、模式、动力机制以及城市群空间规划与空间发展战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对城市群空间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未来应立足于城市群空间基础理论和基本实践,开展跨学科研究,建立起中国城市群空间研究范式.
司林杰[10](2014)在《中国城市群内部竞合行为分析与机制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城市群区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结构、完善城镇体系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乃至全面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进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未来我国城镇建设必须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福射带动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依托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善城市布局、促进城市群发展、加强城镇化科学管理,已成为有效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战略选择。数据表明,城市群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承载平台和主体空间格局,随着大量的经济资源逐步聚集到城市群区域,其内部各地区如何有效配置资源、化解经济冲突、实现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机制,如官员绩效考核以及财政分权等,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地区间竞争,特别是一定空间范围内存在多个城市的城市群区域,竞争更加激烈,产业结构趋同、恶性竞争加剧、区域合作减少、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的发展态势已成为城市群发展理论研究面临的严峻挑战,城市群内部次区域间竞合无序问题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机制设计已成为城市群发展实践中的重大课题。论文从梳理世界五大城市群发展历程入手,分析了世界主要城市群的发展特点,着重探讨了不同发达国家的城市群治理模式,归纳出对我国城市群治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经验做法。在本文提到的五大城市群中,作者同样发现地区间存在着大量邻近区域间竞合问题,比如美国各城市间的税率策略互动问题、欧洲城市间竞争不平衡问题、英国伦敦自治市恶性竞争问题、日本国土空间开发问题等等。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城市群发展与治理模式,发现这些城市群在处理城市间竞合问题时,采取的一些措施和方法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一是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二是加强区域发展规划;三是强调区域错位发展;四是设立特殊机构,协调区域利益;五是适度调整行政区划等。本文同样对我国几个主要城市群的发展历程与竞合行为现状进行了梳理。总体来看,我国地区间竞争可划分为四个阶段:改革开放前的“兄弟竞争”、80年代的“地方保护主义”、90年代后期的“政策竞争”以及现阶段的“全方位、多层次”竞争。文章还归纳总结了现阶段一些较为常见的城市群内部竞争行为,包括外商投资竞争、劳动力资源竞争、发展定位竞争、税收竞争、地方保护主义等。在城市群区域内合作方面,改革开放后,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被打破,区域合作机制需要重新确立。开始于80年代的“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组织”对促进地区间横向经济联合起到了重要作用。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区域间合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本文也对目前我国城市群内部地区间的典型合作行为进行了归纳总结,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区域间基础设施建设、区域产业分工协作、经济合作区建设等。总体看,我国城市群内部地区间既存在大量的竞争行为,也存在一些合作,但由于我国存在的,诸如官员考核选拔、财政分权等体制机制,使得城市群内部次区域间的恶性竞争数不胜数,合作却少之又少。为此,我国部分城市群相继建立了区域协调组织,对地区间竞合行为加以协调,如“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组织等。但不容乐观的是,现阶段城市群内部邻近地区“以邻为壑”、市场分割、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仍然严重,这些区域协调组织并未实现其成立初衷。为研究我国城市群内部次区域间的竞合无序问题,本文构建了城市群内部两中心晋升博弈模型,通过求解对称性纳什均衡,并进行比较静态分析,提出了城市群内部次区域间的“积极竞争,消极合作”行为推论,即:随着地区间竞争行为对本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程度的提高,政府竞争趋于激烈;而随着地区间合作行为对其他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程度的提高,政府合作更趋消极。为验证该推论,本文使用2000--2011年北京等1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并选取区域专业化水平、城市间交通便捷程度等变量代表合作行为;选取区域劳动力增长、外商直接投资等变量代表竞争行为,验证这4个变量对本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否显着,同时,还选取这4个变量的空间滞后项进入模型,检验这些变量对城市群其他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并用以匹配政府行为表现,以此来验证本文提出的推论。结果显示,政府在资本竞争、劳动力竞争以及城市间交通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行为能够与本文三种不同设定的模型估计结果进行很好地匹配,而政府在区域分工方面的行为也能够与时点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结果相匹配。总体而言,实证结果和现有的数据分析能够较好的支撑本文提出的“积极竞争,消极合作”的行为推论。我国城市群内部次区域间普遍存在的“积极竞争,消极合作”行为会产生何种后果呢?本文在第六章以城市群内部两城市争夺外商投资为案例基础,对“积极竞争,消极合作”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进行了福利经济学分析。通过构建由两个地方政府和一个外商投资企业参与的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发现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这种“积极竞争,消极合作”的行为产生了“租金耗散”的后果。本文认为,产生“租金耗散”后果的直接原因在于,城市群内各地方政府并没有从区域分工和比较优势角度进行产业承接,而是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参与竞争,进而使得外商投资企业掌握主导权,并利用这种同质化竞争,迫使两个地方政府不断提高优惠条件,最终导致“产业转移租金”全部被外商投资企业获得。同时本文也认为产生“租金耗散”的根本原因在于,地方政府目标选择与地区发展利益并不完全一致。“租金耗散”的形式一般表现为地方政府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各种税收、土地优惠条件、财政转移支付或财政补贴,其缺口只能由地方财政承担,所以城市群内部“积极竞争,消极合作”行为的最终利益受损者是参与竞争的城市的普通居民。为避免由“积极竞争,消极合作”行为所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促使城市群内部形成“积极合作,良性竞争”的态势,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城市群内部竞合机制:一是建设法律基础机制:推进城市群发展公约制订和出台、鼓励城市群内部地方政府合作协议签订、推动城市群发展规划编制和实施等;二是建立内部协调机制:未来城市群区域的管理应在不同层面设置不同管理机构,在国家层面应设置中央城市群统筹协调小组、在跨地区层面应设置城市群综合协调管理委员会和专业性协调委员会,同时还应该进一步完善补充性协调管理组织;三是形成财政保障机制: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关系、建立纵向与横向转移支付体系、确立“税收法定”等原则、改革财政预算体制等;四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应从激励约束的的实施主体、参与客体、环境条件、预期目标、实施途径等方面入手,尽快建立激励相容的激励约束体制。本文以现有官员考核选拔体制为依据,构建晋升博弈模型,研究我国城市群内部次区域间竞合问题,提出了城市群内部“积极竞争,消极合作”的行为推论,并加以实证研究。随后,建立了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探讨城市群内部“积极竞争,消极合作”行为的社会福利影响,得出了“租金耗散”结论。为促使我国城市群内部次区域形成“积极合作,良性竞争”的新秩序,以上述分析结果为依据,本文从法律基础、内部协调、财政保障、激励约束等几方面构建城市群内部竞合行为机制。根据本文对我国城市群内部次区域间竞合行为的研究,结合世界城市群治理实践经验,提出了促进我国城市群内部各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市场为主导,更好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城市群区域内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深化内部一体化进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强区域产业分工;制定城市群发展规划,实现区域错位发展;引入绿色GDP,加强经济成本核算,完善官员考核体系;打破条块分割,设置具有权威性的区域协调管理机构等。
二、城市群的演进及其特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群的演进及其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长三角城市群创新产出的空间关联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1.创新产出 |
2.空间关联 |
(二)理论基础 |
1.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2.社会网络理论 |
3.核心-边缘理论 |
(三)文献综述 |
1.关于创新产出空间关联的相关研究 |
2.关于创新产出关联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二、长三角城市群创新产出的空间关联强度分析 |
(一)长三角城市群创新产出的时空演变分析 |
1.长三角城市群创新产出趋势分析 |
2.长三角城市群创新产出空间演变分析 |
(二)长三角城市群创新产出联系强度分析 |
1.研究方法与说明 |
2.长三角城市群创新产出联系强度分析 |
3.长三角城市群创新产出联系强度演变分析 |
三、长三角城市群创新产出的网络关联及其特征分析 |
(一)网络关联分析方法 |
1.网络整体特征测度方法 |
2.网络个体特征测度方法 |
3.网络局部特征测度方法 |
4.数据来源 |
(二)长三角城市群创新产出网络关联的整体特征分析 |
(三)长三角城市群创新产出网络关联的个体特征分析 |
(四)长三角城市群创新产出网络关联的局部特征分析 |
四、长三角城市群创新产出关联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创新产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
1.地理距离 |
2.经济发展水平 |
3.经济开放度 |
4.产业特征 |
5.人力资本 |
(二)模型设定 |
(三)分析结果 |
1.QAP相关分析 |
2.QAP回归分析 |
(四)小结 |
五、结论与建议 |
(一)相关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空间非均衡及其网络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绿色技术创新 |
2.1.2 绿色发展 |
2.1.3 绿色创新 |
2.2 文献综述 |
2.2.1 绿色创新效率评价 |
2.2.2 基于属性数据的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结构研究 |
2.2.3 基于网络分析的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结构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研究方法与模型设定 |
3.1 绿色创新效率测度模型 |
3.1.1 SBM-DEA超效率模型 |
3.1.2 随机前沿模型 |
3.2 核密度估计法 |
3.3 Dagum基尼系数及其按子群分解方法 |
3.4 修正的引力模型与空间关联矩阵 |
3.5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空间网络结构特征指标 |
3.5.1 网络密度 |
3.5.2 度中心度 |
3.5.3 接近中心度 |
3.5.4 中介中心度 |
3.6 计量模型设定 |
3.7 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处理 |
3.8 数据来源 |
3.9 本章小结 |
4 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的测算及其特征分析 |
4.1 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测算结果 |
4.2 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5 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的动态演进过程 |
5.1 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的Kernel密度估计 |
5.2 三个省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Kernel密度估计 |
5.2.1 江苏省(包含上海市)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Kernel密度估计 |
5.2.2 浙江省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Kernel密度估计 |
5.2.3 安徽省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Kernel密度估计 |
5.3 本章小结 |
6 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的差距及其分解 |
6.1 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的总体差距及其演变趋势 |
6.2 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分布的省内差距及其演变趋势 |
6.3 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分布的省间差距及其演变趋势 |
6.4 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分布的差距来源及贡献率 |
6.5 本章小结 |
7 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关联的网络特征 |
7.1 网络密度分析 |
7.2 中心度分析 |
7.3 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空间关联的网络效应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评价及优化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绿色发展影响因素 |
1.2.2 绿色发展测度方法 |
1.2.3 绿色发展时空演变 |
1.2.4 绿色发展与产业转型 |
1.2.5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 |
1.2.6 绿色发展制度 |
1.2.7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案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2 研究方案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
2.1.1 老工业基地 |
2.1.2 绿色发展 |
2.1.3 绿色发展水平与绿色发展效率 |
2.1.4 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
2.1.5 绿色发展与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物质代谢理论 |
2.2.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2.2.5 路径依赖理论 |
2.3 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分析框架及理论辨析 |
2.3.1 总体分析框架 |
2.3.2 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核心特征 |
2.3.3 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与物质代谢 |
2.3.4 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评价思路 |
2.3.5 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机制分析逻辑思路 |
2.3.6 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优化提升 |
第3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历程 |
3.1 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理念演化的历史脉络 |
3.1.1 经济建设为主及环保意识薄弱阶段(1949—1977年) |
3.1.2 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兴起阶段(1978—1999年) |
3.1.3 生态省建设及循环经济发展阶段(2000—2011年) |
3.1.4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绿色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 |
3.2 不同阶段产业结构演变 |
3.2.1 重化工业快速发展阶段(1949—1977年) |
3.2.2 调整与改造阶段(1978—1999年) |
3.2.3 巩固升级阶段(2000—2011年) |
3.2.4 深度调整阶段(2012年—至今) |
3.3 东北老工业基地物质代谢变化分析 |
3.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3.3.2 东北老工业基地物质输入、输出变化分析 |
3.3.3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演变 |
3.3.4 DMI和DPO减量化因素分解研究 |
3.4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与优势分析 |
3.4.1 面临的挑战 |
3.4.2 绿色发展的优势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与效率评价 |
4.1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测算模型 |
4.1.1 基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绿色发展水平测算模型 |
4.1.2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绿色发展效率测算模型 |
4.2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评价 |
4.2.1 指标体系构建与内涵释义 |
4.2.2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时序演化特征 |
4.2.3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空间演化特征 |
4.2.4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差异 |
4.3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效率评价 |
4.3.1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
4.3.2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静态效率对比分析 |
4.3.3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效率动态变化分析 |
4.4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时空特征总结 |
4.4.1 四大城市绿色发展水平与效率较高且占主导地位 |
4.4.2 绿色发展空间格局“集群”分布特征较为明显 |
4.4.3 衰退型资源型城市滞后于其它地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机制分析 |
5.1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识别 |
5.1.1 影响因素分析 |
5.1.2 影响因子检测模型 |
5.1.3 影响因子判断 |
5.2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动力机制 |
5.2.1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内生动力机制 |
5.2.2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外部推动机制 |
5.2.3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引导调控机制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优化提升对策 |
6.1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预测 |
6.1.1 基于神经网络的绿色发展水平预测 |
6.1.2 基于R/S分析的绿色发展水平差异演变趋势分析 |
6.2 区域绿色转型与优化布局 |
6.2.1 传统工业绿色发展 |
6.2.2 绿色新兴产业布局 |
6.3 培育内生增长动力 |
6.3.1 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
6.3.2 提升绿色创新能力 |
6.3.3 建立绿色导向机制 |
6.4 提升资源环境的持续支撑能力 |
6.4.1 资源节约型社会构建 |
6.4.2 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 |
6.5 制度优化与政策设计 |
6.5.1 制定绿色发展路线图 |
6.5.2 差异化的绿色发展战略 |
6.5.3 创新绿色发展体制机制 |
6.5.4 健全绿色发展监测和评估体系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近代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体系与形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目的 |
1.1.4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 |
2.1 中东铁路、南段相关研究 |
2.1.1 近代“官方”着本综述 |
2.1.2 现代专着综述 |
2.1.3 相关论文综述 |
2.2 城市形态学研究 |
2.2.1 国外城市形态学概况 |
2.2.2 近代城市形态演变研究概况 |
2.3 相关城镇体系研究综述 |
2.3.1 国外城镇体系研究综述 |
2.3.2 中国城镇体系研究综述 |
3 中东铁路南段及其附属地发展沿革 |
3.1 中东铁路南段发展沿革 |
3.1.1 俄据时期 |
3.1.2 日俄纷争时期 |
3.1.3 日据时期 |
3.1.4 伪满时期 |
3.1.5 中苏共管时期 |
3.2 都邑计划及铁路附属地 |
3.2.1 俄国铁路用地和都市计划 |
3.2.2 满铁附属地的形成 |
3.2.3 日本都市计划 |
3.3 中国商埠用地 |
3.3.1 设立背景与机制 |
3.3.2 用地布局与建设的特殊性 |
3.3.3 商埠用地与铁路附属地 |
4 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体系特征研究 |
4.1 铁路选址及城镇布局驱动因素 |
4.1.1 山川地势的影响 |
4.1.2 明清驿路的继承 |
4.1.3 特殊时代的需求 |
4.2 中东铁路南段城镇规模体系研究 |
4.2.1 车站等级体系—大中小城镇的共建 |
4.2.2 城镇规模等级—单核向多核的转变 |
4.2.3 车站与城镇等级规模 |
4.3 中东铁路南段城镇职能体系类型 |
4.3.1 港口运输型 |
4.3.2 矿产资源型 |
4.3.3 政治中心型 |
4.4 近代中东铁路南段城镇发展模式特征与影响 |
4.4.1 近代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发展模式的特征 |
4.4.2 近代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发展模式的影响 |
4.5 小结 |
5 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形态特征 |
5.1 城镇与铁路的空间关系 |
5.1.1 原野型 |
5.1.2 古城郊区型 |
5.1.3 古城吞噬型 |
5.2 城镇总体形态的特征 |
5.2.1 平面形式与空间结构类型 |
5.2.2 用地与功能布局 |
5.2.3 城市空间网络特征 |
5.3 城市街道与街廓特征 |
5.3.1 城市街道骨架结构研究 |
5.3.2 街道等级与尺度 |
5.3.3 街廓的空间形态 |
5.4 小结 |
6 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
6.1 城市保护现状与反思 |
6.1.1 基本完好 |
6.1.2 完全更新 |
6.1.3 自然演变 |
6.1.4 完全湮灭 |
6.2 中东铁路南段沿线遗产的整体保护建议 |
6.2.1 根据城镇体系构建遗产廊道 |
6.2.2 积极挖掘保护申报系列遗产 |
6.2.3 形成区域响应体系带动东北轴线复兴 |
7 结论 |
7.1 近代南段铁路沿线城镇是复杂的多阶段、多建设主体产物 |
7.2 南段铁路沿线城镇近代已构成相对完整的城镇体系 |
7.3 南段铁路沿线城镇集中体现东北近代城镇形态的演变特征 |
7.4 反思与展望 |
7.4.1 本文的应用前景 |
7.4.2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东铁路南段沿线乘降车站汇总表 |
附录 B 附属地人口统计表 |
附录 C 研究整理历史地图原稿整理 |
附录 D 沿线城镇20世纪60-70年代卫星图 |
附录 E 图表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中原城市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研究综述 |
1.2.1 绿色发展研究综述 |
1.2.2 绿色发展效率研究综述 |
1.2.3 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城市群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1 城市群概念与基本理论 |
2.1.2 城市群的演进规律 |
2.1.3 城市群的功能定位 |
2.2 绿色发展的相关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 |
2.2.2 生态文明 |
2.2.3 绿色经济 |
2.2.4 生态经济 |
2.2.5 循环经济 |
2.2.6 低碳经济 |
2.3 本章小结 |
3 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 |
3.1 绿色发展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1.2 指标体系构建步骤 |
3.2 绿色发展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
3.2.1 评价方法选取 |
3.2.2 数据包络法概述 |
3.2.3 评价模型构建 |
3.3 本章小结 |
4 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识别及模型构建 |
4.1 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识别 |
4.1.1 影响因素初选 |
4.1.2 影响因素终选 |
4.2 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评价模型构建 |
4.2.1 评价方法选取 |
4.2.2 Tobit模型概述 |
4.2.3 评价模型构建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原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中原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实证分析 |
5.1.1 研究对象选择及相关数据搜集 |
5.1.2 中原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静态分析 |
5.1.3 中原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动态分析 |
5.2 中原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2.1 研究对象选择及相关数据收集 |
5.2.2 中原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中原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提升对策研究 |
6.1 对策提出的总体框架 |
6.1.1 对策提出的基本思路 |
6.1.2 对策提出的总体框架 |
6.2 中原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提升对策 |
6.2.1 缩小区域发展差异,增强协调能力 |
6.2.2 重视资源环境建设,发展循环经济 |
6.2.3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升经济水平 |
6.2.4 走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
6.2.5 提升区域开放格局,强化创新能力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2006-2016 年中原城市群各城市GDP平减指数 |
B.2006-2016 美元兑人民币平均汇率 |
C.2007-2015 年中原城市群各城市冗余度和不足度 |
D.2007-2016 年中原城市群各城市Malmquist指数 |
E.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6)城市形态学视野下的明代辽东卫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理论和方法 |
1.3.1 专业理论研究方法 |
1.3.2 历史地图转译法 |
1.3.3 传统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城市形态学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学科溯源——城镇平面图作为研究主题 |
2.1.2 学科进展——当代城市形态学研究整合 |
2.1.3 学科趋势——发展潜力与远景 |
2.2 辽东卫城形态相关研究现状 |
2.2.1 方志古籍综述 |
2.2.2 当代着作综述 |
2.2.3 相关论文综述 |
2.3 本研究对城市形态学的应用与创新 |
2.3.1 利用城市形态学研究古城体系 |
2.3.2 补充明代辽东卫城形态研究体系 |
2.3.3 宏观中观微观研究尺度的划分 |
3 明代辽东卫城概况 |
3.1 辽河流域历史研究 |
3.1.1 区域历史演进 |
3.1.2 各城历史渊源 |
3.2 明代“筑城高潮”中的卫城建设 |
3.2.1 明代“筑城高潮”与“三司制度” |
3.2.2 “卫”及“卫城”的具体含义 |
3.2.3 辽东各城设卫进程 |
3.3 辽东各城发展现状 |
3.3.1 经济社会发展 |
3.3.2 历史文化遗产 |
3.3.3 古城遗产状态综合评价 |
3.4 小结 |
4 卫城宏观层面形态研究 |
4.1 辽东区位分析 |
4.1.1 风水与形胜 |
4.1.2 城市的地理分布 |
4.2 各城选址特点 |
4.2.1 地势因素 |
4.2.2 河流因素 |
4.2.3 军事缓冲因素 |
4.3 小结 |
5 卫城中观层面形态研究 |
5.1 各城城墙防御体系分析 |
5.1.1 城墙 |
5.1.2 城池 |
5.1.3 城门 |
5.2 各城街巷系统形态分析 |
5.2.1 各城街巷复原 |
5.2.2 街巷特点概括 |
5.2.3 街巷空间句法分析 |
5.3 小结 |
6 卫城微观层面形态研究 |
6.1 街廓形态分析 |
6.1.1 总体形态——宁远卫城案例 |
6.1.2 形状特征——复州卫城案例 |
6.1.3 构成要素——盖州卫城案例 |
6.2 产权地块及建筑院落形态分析 |
6.2.1 居住建筑 |
6.2.2 宗教建筑 |
6.2.3 公立建筑 |
6.2.4 古塔建筑 |
6.3 小结 |
7 明初卫城之间形态演进及建城模式分析 |
7.1 明初辽东不同卫城形态差异 |
7.1.1 辽南案例——盖州古城 |
7.1.2 辽北案例——开原老城 |
7.1.3 辽西案例——兴城古城 |
7.2 卫城形态演进规律与建城模式总结 |
7.2.1 “妥协—进步—完善”的形态演进 |
7.2.2 “方城—十字街”的建城模式 |
7.3 小结:“进化性”与“地域性”的时空作用 |
8 明代卫城古今形态演变节点及特征总结 |
8.1 明代——历史城市的初建 |
8.1.1 明代以前:历史的渊源 |
8.1.2 明代时期:崭新的城市 |
8.2 清代——城市延续与隐忧 |
8.2.1 清代盛期:维护与扩张 |
8.2.2 清末时期:铁路的冲击 |
8.3 民国——现代的冲击与巨变 |
8.3.1 军阀时期:曲折的发展 |
8.3.2 抗战时期:毁坏与新城 |
8.4 个别城市的特殊分化 |
8.4.1 封建时期:政治因素主导 |
8.4.2 近代时期:技术因素主导 |
8.5 小结 |
9 结语 |
9.1 结论 |
9.1.1 辽东卫城形态反映出明代军事城市的建造思想 |
9.1.2 辽东卫城形态在横向和纵向演变上有规律可循 |
9.1.3 辽东卫城是明代“筑城高潮”的典型组成部分 |
9.2 反思 |
9.2.1 古城保护整体不力 |
9.2.2 古城遗产提升对策 |
9.2.3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录1 图表目录 |
附录2 明代辽东卫城相关历史地图资料汇总 |
附录3 明代辽东与山东卫城相关地理信息汇总 |
附录4 基于地理信息判断古城边界的方法总结 |
(7)我国城市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 |
2 相关基础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城市发展理论 |
2.1.2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2.1.3 区域分工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5 效率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城市效率测算方法研究 |
2.2.2 城市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3 城市效率其他相关方面研究 |
2.2.4 研究述评 |
2.3 本章小结 |
3 城市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城市效率的内涵 |
3.1.1 效率 |
3.1.2 城市效率 |
3.2 城市效率投入和产出的基本内容 |
3.2.1 城市效率的投入 |
3.2.2 城市效率的产出 |
3.3 基于单个城市的效率影响因素 |
3.3.1 产业结构 |
3.3.2 经济集聚 |
3.3.3 人力资本 |
3.3.4 研发创新能力 |
3.3.5 政府干预 |
3.3.6 环境规制 |
3.3.7 制度因素 |
3.3.8 对外开放程度 |
3.3.9 城市规模 |
3.4 基于城市间关联的效率影响因素 |
3.4.1 要素流动机制 |
3.4.2 知识溢出和共享机制 |
3.4.3 基础设施一体化机制 |
3.4.4 产业分工和协作机制 |
3.4.5 市场统一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城市效率测算及其特征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SBM方向性距离函数 |
4.1.2 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 |
4.2 城市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4.2.2 指标体系构建 |
4.3 指标说明及数据来源 |
4.3.1 投入指标 |
4.3.2 产出指标 |
4.3.3 数据来源 |
4.4 数据处理 |
4.5 我国城市效率特征分析 |
4.5.1 城市效率总体特征 |
4.5.2 三大区域城市效率特征 |
4.5.3 不同规模城市效率特征 |
4.5.4 不同行政级别城市效率特征 |
4.5.5 城市效率损失分解 |
4.6 我国城市效率跨期特征分析 |
4.6.1 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总体特征 |
4.6.2 三大区域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特征 |
4.6.3 不同规模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特征 |
4.6.4 不同行政级别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特征 |
4.7 我国城市效率敛散性分析 |
4.7.1 σ收敛 |
4.7.2 绝对~β收敛 |
4.7.3 条件~β收敛 |
4.8 本章小结 |
5 基于单个城市的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基于单个城市的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1.1 计量模型设定 |
5.1.2 数据说明及处理 |
5.1.3 描述性分析 |
5.1.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1.5 稳健性检验 |
5.2 基于单个城市的效率影响因素贡献度分析 |
5.2.1 方法选取 |
5.2.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城市间关联的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1 研究区域概况 |
6.1.1 基本概况 |
6.1.2 城市间网络关联分析 |
6.2 城市间网络关联的效率增进效应 |
6.2.1 研究设计 |
6.2.2 数据说明 |
6.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2.4 稳健性检验 |
6.3 网络关联外部性影响效率的机制检验 |
6.3.1 计量模型设定 |
6.3.2 数据说明及处理 |
6.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3.4 稳健性检验 |
6.3.5 影响因素的贡献度分析 |
6.3.6 进一步扩展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我国城市发展模式的反思及其路径选择—基于城市效率的视角 |
7.1 我国城市发展模式的反思 |
7.1.1 高投入、高消耗导致城市不经济现象 |
7.1.2 知识技术能力的驱动力不足 |
7.1.3 城市社会福利缺位,滞后于经济发展 |
7.1.4 城市效率空间极化现象明显 |
7.2 我国城市效率优化的路径选择 |
7.2.1 走集约化道路,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
7.2.2 依靠创新驱动,改变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 |
7.2.3 坚持绿色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
7.2.4 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加居民福祉水平 |
7.2.5 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网络化发展新格局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8)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达省份相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发展需要指引 |
1.1.2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发展面临抉择 |
1.1.3 建设性大破坏背景下需要乡村适宜发展的途径 |
1.1.4 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发展的特殊性 |
1.2 研究对象、尺度及视角选择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尺度 |
1.2.3 研究视角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3 总结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1.6 基础调查研究概况 |
1.6.1 主要研究地域范围 |
1.6.2 聚落样本选择原则 |
1.6.3 聚落样本调查概况 |
1.6.4 其他资料来源 |
第二章 粤西传统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特征分析 |
2.1 聚落形成的背景 |
2.1.1 自然背景 |
2.1.2 社会背景 |
2.2 乡村聚落整体空间形态构成 |
2.2.1 聚落选址分布及外环境特征 |
2.2.2 村域环境要素构成 |
2.2.3 聚落空间肌理构成 |
2.3 以渐进演化形成的乡村聚落地域化特征 |
2.3.1 民系与聚落 |
2.3.2 聚落空间特征与社会组织 |
2.4 传统乡村聚落空间营建的可持续理念 |
2.4.1 适应气候融合环境 |
2.4.2 强调功能整体统筹 |
2.4.3 就地取材节约能源 |
2.4.4 兼容并蓄开放多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环境问题认知与解读 |
3.1 当代乡村聚落空间转型过程及阶段特征 |
3.1.1 自然经济时期(1949 年以前) |
3.1.2 土地改革与人民公社化时期(1949-1978) |
3.1.3 农村经济加速发展时期(1978-1993) |
3.1.4 农村经济放缓及调整期(1993-2003) |
3.1.5 农村经济发展新时期(2003 至今) |
3.1.6 阶段总结 |
3.2 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当代主要因素 |
3.2.1 经济结构的变迁 |
3.2.2 生活模式的转变 |
3.2.3 交通组织的完善 |
3.4 粤西区域现实问题 |
3.4.1 地理位置无优势、交通不太便利 |
3.4.2 经济发展缓慢、资金有限 |
3.4.3 地处边缘,民系错综复杂,弱势文化遗存面临丧失 |
3.4.4 乡村景观相对缺乏特色、旅游性弱 |
3.5 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整体环境提升的潜在优势 |
3.5.1 乡村既有资源 |
3.5.2 乡村传统性的存留及自觉再造 |
3.5.3 乡村与现代性的勾连及融合 |
3.5.4 乡村外部支援力度的增强 |
3.6 解决思路:基于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现状进行解析与重构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粤西区域城乡系统的整体提升 |
4.1 区域城乡整体发展演进模式分析 |
4.1.1 “城——镇——村”的区域聚落系统历史溯源 |
4.1.2 村镇聚合——自下而上推进城乡转型 |
4.1.3 城镇辐射——自上而下推进城乡转型 |
4.1.4 城中村——乡村性在城市的延续 |
4.2 从极化到扁平化——未来城乡空间格局新趋势 |
4.3 城镇化背景下聚落空心化与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效率分析 |
4.4 城乡互补协调发展 |
4.4.1 梳理村镇空间体系,明确乡村合理定位 |
4.4.2 确保对乡村资源的良性利用 |
4.4.3 探索多样性的乡村发展路径 |
4.5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目标 |
4.5.1 综合发展治理 |
4.5.2 保持“山水—田园—村落”的地域化生态格局 |
4.5.3 以农村居民点社区为核心,恢复社区活力 |
4.6 实现多重目标的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整治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的环境提升 |
5.1 传统聚落整体空间形态结构特征解读 |
5.1.1 聚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同质化特征 |
5.1.2 聚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异质化倾向 |
5.2 聚落形态结构转变模式分类分析 |
5.2.1 突变式模式 |
5.2.2 多核心分散扩张式模式 |
5.2.3 衰退式模式 |
5.2.4 异址新旧村独立并行式模式 |
5.2.5 模式总结与对比 |
5.3 聚落尺度下的量化模拟分析 |
5.3.1 量化分析工具介绍 |
5.3.2 聚落组成模式的气候适应性 |
5.3.3 聚落整体形态比较 |
5.3.4 新旧组团形态对比 |
5.3.5 量化模拟分析总结 |
5.4 聚落空间特征分析与优化策略 |
5.4.1 演化过程:传统自组织动态过程转向他组织规划模式 |
5.4.2 聚落空间组织逻辑:逐渐失去对传统格局的遵循 |
5.4.3 优化策略 |
5.5 聚落空间环境提升模式 |
5.5.1 聚落改建模式 |
5.5.2 聚落扩展模式 |
5.5.3 聚落重建模式 |
5.6 街巷空间环境提升 |
5.6.1 传统街巷空间结构及功能 |
5.6.2 当代街巷空间环境提升面临的问题 |
5.6.3 街巷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
5.7 村域边界空间环境提升 |
5.7.1 村域边界结构及功能 |
5.7.2 当代村域边界空间环境面临的问题 |
5.7.3 村域边界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建筑空间环境提升 |
6.1 居住建筑的原型、现型与转型 |
6.1.1 宅院的基本原型——三间两廊 |
6.1.2 传统民居模块组合平面拓展模式 |
6.1.3 当代民居增殖与异化模式 |
6.1.4 两种模式的对比分析 |
6.2 乡村聚落其他功能类型建筑 |
6.2.1 公共建筑 |
6.2.2 防御建筑 |
6.2.3 生产建筑 |
6.3 各类建筑的存续 |
6.4 乡村建筑风貌特征 |
6.4.1 建造材料特征 |
6.4.2 装饰细节特征 |
6.5 建筑外围护结构气候适应性量化分析 |
6.5.1 屋顶日照强度模拟 |
6.5.2 外墙遮阳效果模拟 |
6.6 建筑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
6.6.1 主要原则 |
6.6.2 传统建筑修缮及更新改造实践 |
6.6.3 村镇公共建筑新建 |
6.6.4 当代住宅建筑改造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可持续发展的乡村空间环境提升路径措施总结 |
7.1 乡村地域性的消解 |
7.2 乡村地域价值再认识 |
7.2.1 绝对价值:先天的原生态价值 |
7.2.2 相对价值:当代城镇体系中的交互性价值 |
7.2 乡村地域价值的当代传承 |
7.2.1 关键:传承场所回应现实的适应性机制 |
7.2.2 传统聚落生态价值传承 |
7.2.3 传统聚落文化价值传承 |
7.3 功能与空间整合的实施路径 |
7.3.1 功能与空间秩序 |
7.3.2 区域宏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
7.3.3 聚落中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
7.3.4 聚落微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
7.4 乡村聚落空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
7.4.1 促进基于新乡村共同体社区的形成 |
7.4.2 分阶段实施,以点带面促进聚落整体提升 |
7.4.3 过程保留弹性、动态完善 |
7.5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主要结论 |
研究的创新点 |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致谢 |
(9)城市群空间研究述评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城市群的相关概念 |
2 城市群空间研究进展 |
2.1 国外城市群空间的相关研究 |
2.1.1 萌芽阶段 (1915~1945年) |
2.1.2 初步发展阶段 (1945~1970年) |
2.1.3 快速发展阶段 (1970~) |
2.2 国内城市群空间的相关研究 |
2.2.1 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 |
2.2.2 城市群空间界定研究 |
2.2.3 城市群空间演变研究 |
2.2.4 城市群空间规划与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
3 城市群空间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
3.1 总结 |
3.2 展望 |
(10)中国城市群内部竞合行为分析与机制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目的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城市空间理论 |
2.1.2 区域增长理论 |
2.1.3 机制设计理论 |
2.2 相关文献述评 |
2.2.1 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 |
2.2.2 地区间竞争行为研究 |
2.2.3 地区间合作行为研究 |
3. 国外城市群发展实践与治理启示 |
3.1 国外主要城市群发展概述及特点 |
3.1.1 国外主要城市群发展概况 |
3.1.2 国外主要城市群发展特点 |
3.2 国外主要城市群发展与治理 |
3.2.1 美国城市群发展与治理 |
3.2.2 欧洲城市群发展与治理 |
3.2.3 英国城市群发展与治理 |
3.2.4 日本城市群发展与治理 |
3.3 国外城市群发展与治理对我国启示 |
3.3.1 积极融入国际化进程 |
3.3.2 科学编制区域发展规划 |
3.3.3 设立区域联席会议机制 |
3.3.4 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 |
3.3.5 提升中心城市经济效率 |
3.3.6 强化城市群发展基础条件 |
3.3.7 适时适度调整行政区划 |
4. 中国城市群内部竞争与合作行为现状 |
4.1 中国城市群总体发展历程与变迁 |
4.1.1 中国城市群初步形成阶段 |
4.1.2 中国城市群快速成长阶段 |
4.1.3 中国城市群持续发展阶段 |
4.2 中国城市群内部竞合行为现状 |
4.2.1 城市群内部的竞争行为概述 |
4.2.2 城市群内部的合作行为概述 |
4.3 中国城市群内部竞合行为协调机制 |
4.3.1 主要城市群现有协调机制 |
4.3.2 现有协调机制的绩效表现 |
5. 中国城市群内部积极竞争与消极合作行为实证研究 |
5.1 理论分析 |
5.1.1 模型设定 |
5.1.2 对称性纳什均衡 |
5.1.3 推论提出 |
5.2 实证研究 |
5.2.1 计量模型 |
5.2.2 数据说明 |
5.2.3 计量结果 |
5.2.4 推论验证 |
6. 中国城市群内部积极竞争消极合作行为社会福利分析 |
6.1 动态博弈模型构建 |
6.1.1 案例基础 |
6.1.2 条件设定 |
6.1.3 模型构建 |
6.1.4 模型求解 |
6.2 比较静态分析 |
6.2.1 博弈次数与地方政府初始条件 |
6.2.2 博弈次数与地方政府让步幅度 |
6.2.3 博弈次数与转移企业时效性 |
6.3 社会福利分析 |
6.3.1 租金耗散过程 |
6.3.2 租金耗散启示 |
7. 中国城市群内部竞争与合作机制设计 |
7.1 法律基础机制 |
7.1.1 法律基础机制框架设计 |
7.1.2 法律基础机制主体构建 |
7.2 内部协调机制 |
7.2.1 内部协调机制框架设计 |
7.2.2 内部协调机制主体构建 |
7.3 财政保障机制 |
7.3.1 财政保障机制框架设计 |
7.3.2 财政保障机制主体构建 |
7.4 激励约束机制 |
7.4.1 激励约束机制框架设计 |
7.4.2 激励约束机制主体构建 |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研究的基本结论 |
8.1.2 仍需探讨的问题 |
8.1.3 可能的创新点 |
8.2 政策建议 |
8.2.1 强化市场主导作用,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
8.2.2 加快交通网络建设,深化城市群内部一体化 |
8.2.3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城市产业体系 |
8.2.4 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强调不同区域错位发展 |
8.2.5 加强经济成本核算,完善官员政绩考核体系 |
8.2.6 打破条块分割思维,设置统筹协调管理机构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四、城市群的演进及其特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长三角城市群创新产出的空间关联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 成圆圆. 吉林大学, 2021(01)
- [2]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空间非均衡及其网络特征[D]. 张润婕.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评价及优化提升对策研究[D]. 任嘉敏.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5)
- [4]近代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体系与形态特征研究[D]. 权梦琪.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5]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中原城市群为例[D]. 张宇果. 重庆大学, 2019(01)
- [6]城市形态学视野下的明代辽东卫城研究[D]. 耿钱政.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7]我国城市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 张泽义. 西南财经大学, 2018(12)
- [8]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D]. 林琳.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9]城市群空间研究述评与展望[J]. 戴维丽,潘竟虎.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5(03)
- [10]中国城市群内部竞合行为分析与机制设计研究[D]. 司林杰.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标签:中国城市群论文; 长三角城市群论文;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