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叶片的共振频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频率,叶片,闸门,基音,叶轮,阻尼,神经网络。
叶片的共振频率论文文献综述
陈香,朱靖,梁恩波,李光辉,滕光蓉[1](2014)在《涡轮带冠叶片共振频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涡轮带冠叶片干摩擦阻尼减振试验系统,分析了阻尼块与叶冠间正压力、阻尼块材料和接触面积及激振力对叶片共振频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在特殊正压力加载时,叶片共振频率产生漂移现象,在其它正压力加载条件下,叶片共振频率随正压力增大基本不变;阻尼块面积和材料在不同激振力范围,对叶片共振频率产生不同影响。另外,通过试验还获取了叶片共振频率随外部参数的变化规律及叶片共振频率的大致漂移量,其结果对带冠阻尼减振系统的设计和工程应用都具有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期刊2014年01期)
赵兵兵,程礼,高潮[2](2010)在《基于BP神经网络的叶片共振频率与疲劳寿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K417材料标准试片振动疲劳试验研究了叶片共振频率与疲劳寿命的关系,根据共振频率随循环次数的变化定义了试片疲劳破坏的3个阶段,并用BP神经网络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网络训练、测试结果较为准确,说明在少量参数的情况下,可以用神经网络对试验情况进行模拟,从而减少试验次数。用共振频率定义了试片的疲劳损伤参量。计算结果表明疲劳损伤参量的变化能较准确地描述试片的疲劳破坏过程,共振频率可作为监测叶片疲劳损伤的重要参量。(本文来源于《汽轮机技术》期刊2010年06期)
胡伟,杜少辉,王德友,王磊[3](2010)在《基于叶尖定时确定叶片共振频率的新型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叶尖定时测量的叶片振动频率识别的方法,通过模拟试验器及台架压气机试验验证相关算法可以有效分析叶片共振。详细分析了非接触式数字光纤叶片振动测振系统应用实例。(本文来源于《2010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0-10-19)
张军辉[4](2008)在《整圈自锁长叶片共振频率计算与动频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超临界空冷汽轮机不仅热循环效率高,而且还可以节省大量的水资源,减少废水排放。超临界空冷汽轮机的研发,对实现燃煤发电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518mm叶片系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为超临界空冷600MW汽轮机低压次末级设计开发的新型动叶片,该型号叶片在动态下借助叶片的扭转恢复力,形成整圈自锁阻尼连接结构。由于是新型号叶片的开发设计,所以叶片振动特性的优良与否关系着机组的运行安全性。针对超临界空冷汽轮机低压次末级全新的518mm整圈自锁长叶片的开发设计工作,为了在机组运行时使整圈叶片振动频率能避开共振频率范围,本文首先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的循环对称的算法,分别建立了叶轮、叶根、叶身、围带头部、围带体等5个子模型,并将5个子模型装配成叶轮-叶片模型;然后应用Hex六面体单元网格划分,对不同围带结构型式、不同围带厚度、不同转动速度下的518mm整圈自锁长叶片进行了模态分析计算,得到了叶片在不同转速下的共振频率,做出了整圈叶片振动的坎贝尔图,得到了额定工作转速下围带厚度及围带形式对叶片-叶轮系统振动频率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对518mm长叶片振动特性的计算和试验验证,最终得到了最佳的整圈自锁围带的结构型式和围带厚度,使新叶片的设计开发工作顺利完成。518mm整圈自锁长叶片成功开发设计,为超临界空冷汽轮机产品的研发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超临界空冷汽轮机产品推广,将大大促进煤炭资源丰富的山西、内蒙古等内陆缺水地区坑口电站的建设,为我们国家战略性的节能减排工作做出贡献。(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08-06-07)
周海峰,庄鹏[5](2002)在《叶片共振频率的测试原理与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力学分析和实验证实 :叶片在受敲击等瞬态激励某段时间之后 ,其小阻尼自由振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一阶振动固有频率所确定的基音 ,而其它高阶振动固有频率所确定的泛音极弱 ,且叶片的一阶共振频率与一阶振动固有频率极为接近。因此 ,对一阶共振频率的测量就可以通过自由衰减曲线法转化为对基音频率的测量 ,即用敲击使叶片产生能够测量的自由衰减的声音信号 ,将记录下的时间历程与时标比较 ,便可算出该叶片的共振频率。(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2年04期)
周海峰,蔡奕钦,庄鹏[6](2002)在《叶片共振频率测试仪的原理与使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介绍研制的共振频率测试仪的测量原理、使用与校验方法 ,对不同状况下的测量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结果表明 ,测试仪经过标准信号发生器校验后 ,测量数据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较好 ,延时时间在 80~ 1 2 0ms的时间段最适宜测量频率 ,叶片的共振频率与其完整性有关 ,还与其裂纹及晶体结构有关 ,共振频率测试仪的使用必将对叶轮的维修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桂林工学院学报》期刊2002年03期)
周海峰,卢其炎,庄鹏[7](2002)在《叶片共振频率测试仪在叶轮维修中的应用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APU负载压气机叶轮叶片的共振频率是维修叶轮过程中需要控制的一项指标。在分析了APU组成结构、主要作用及受力分析的基础上 ,对叶片的损坏情况进行了讨论 ,提出了将叶片共振频率测试仪与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方法相结合 ,对叶轮的状态进行综合评价的新颖实用的方法 ,这将对 APU维修水平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2年03期)
周海峰,庄鹏[8](2002)在《叶片共振频率测试方法的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辅助动力装置负载压气机叶轮叶片的共振频率是维修叶轮过程中需要控制的一项指标。由于叶片振动持续时间很短 ,且振动频率在音频范围之内分布较广 ,通过分析比较直接测频法 ,测周期法和变闸门测频法后 ,在设计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测频仪时采用了变闸门测频法 ,该方法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的优点。(本文来源于《传感器技术》期刊2002年08期)
庄鹏[9](2001)在《飞机辅助发动机的负载压气机叶轮叶片的共振频率的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APU负载压气机叶轮叶片的共振频率是维修叶轮过程中需要控制的一项指标。本文通过力学分析和实验证实:叶片在受敲击等瞬态激励某段时间之后,其小阻尼自由振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一阶振动固有频率所确定的基音,而其它高阶振动固有频率所确定的泛音极弱,而且叶片的一阶共振频率与一阶振动固有频率极为接近。因此对一阶共振频率的测量就可以通过自由衰减曲线法转化为对基音频率的测量,即用敲击使叶片产生能够测量的自由衰减的声音信号,利用记录下的时间历程,与时标比较,便可算出该叶片的共振频率。由于叶片振动持续时间很短,且振动频率在音频范围之内分布较广,故在设计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测频仪时采用了变闸门测频法,该方法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的优点。叶片共振频率测试仪主要由前置电路,信号采集电路及运算和显示电路组成,文中给出了详细的硬件电路图、软件流程图及设计过程,阐述了该仪器的使用和校验方法,并针对不同的状况对测量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本文还提出了将叶片共振频率测试仪与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方法相结合,对叶轮的状态进行综合评价的新颖实用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01-10-01)
叶片的共振频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K417材料标准试片振动疲劳试验研究了叶片共振频率与疲劳寿命的关系,根据共振频率随循环次数的变化定义了试片疲劳破坏的3个阶段,并用BP神经网络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网络训练、测试结果较为准确,说明在少量参数的情况下,可以用神经网络对试验情况进行模拟,从而减少试验次数。用共振频率定义了试片的疲劳损伤参量。计算结果表明疲劳损伤参量的变化能较准确地描述试片的疲劳破坏过程,共振频率可作为监测叶片疲劳损伤的重要参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叶片的共振频率论文参考文献
[1].陈香,朱靖,梁恩波,李光辉,滕光蓉.涡轮带冠叶片共振频率分析[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14
[2].赵兵兵,程礼,高潮.基于BP神经网络的叶片共振频率与疲劳寿命研究[J].汽轮机技术.2010
[3].胡伟,杜少辉,王德友,王磊.基于叶尖定时确定叶片共振频率的新型技术[C].2010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0
[4].张军辉.整圈自锁长叶片共振频率计算与动频试验[D].上海交通大学.2008
[5].周海峰,庄鹏.叶片共振频率的测试原理与方法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6].周海峰,蔡奕钦,庄鹏.叶片共振频率测试仪的原理与使用[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2
[7].周海峰,卢其炎,庄鹏.叶片共振频率测试仪在叶轮维修中的应用探讨[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8].周海峰,庄鹏.叶片共振频率测试方法的误差分析[J].传感器技术.2002
[9].庄鹏.飞机辅助发动机的负载压气机叶轮叶片的共振频率的测量[D].厦门大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