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永乐宫医笺看中医学与道教文化的相互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黄志凌[1](2013)在《《道藏》内景理论研究》文中认为道教自魏晋时期起即集结道书,历代都有增修,明英宗正统年间终完成《正统道藏》,合5305卷,明神宗万历年间再完成编修《万历续道藏》合180卷,《正统道藏》及《续道藏》合称《道藏》,共收道书1476种,合5485卷。《道藏》是道教经典的总集,收明代以前大部份的道书,而中也包括被视为道书的许多中医经典。古代医、巫不分,自《黄帝内经》后医、巫分家,道教源于古代的神仙方术,追求长生不老,形体不朽,故其宗教理论与医学理论关系密切,医、道同源同旨,互相影响。道教与《内经》同样形成于黄老道家思想盛行的汉代,其哲学基础基本一致,自战国中后期黄老道家渐形成元气论,至汉代元气论发展成熟,成为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元素,万物源于道,道即是气,气分阴阳,阴阳二气交感而化生万物,万物生于气而且通天下一气。道教的生命哲学以元气论为基础,认为人的生命是一个形、气、神的三重结构,「形」为构成生命的形体,「神」为形体所呈现的精神,两者的中间态则为「气」,气实在存在但既非精神,亦非物质,气为生命的动力,既可转化为形,也可转化为神,故道教追求长生就以养气为本,生命在于神居形内,气足则神长居形内,也可提升神的质量,道教长生理论的核心就是「养气、尊神、重精」,精为形的最精微物质,所以道教医学分别针对形、气、神的三个层次提出不同的治病养生方法,其中又以气为主。在长期修炼中道教形成对人体生理的独特认识,而形成既吸纳《内经》的脏象理论,又有修道者独特体会的内景理论。《道藏》藏有以《黄庭经》为核心的一系列相关道书,本文尝试以《黄庭经》系列的道书为核心,旁涉《道藏》其它经典,重新构建道教的内景理论,发现道教内景理论既与《内经》的脏象理论一致,同时又有《内经》所无或没有详细阐述的内容。其中包括:1.以五脏为中心,以三丹田为轴的身神系统《黄庭经》认为人体的脏腑官窍都有神明居住,神明离开人就死亡,道教重视辟毂炼气,故不重视消化道的作用,而把大部份腑的功能并入相应的五脏中,其脏腑理论独论五脏和胆腑,并以身神来代替脏象,其对五脏和胆腑的身神描述基本与《内经》的脏象一致,可是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异,因为辟毂就不重视消化道,所以《黄庭经》所论三焦就与传统中医学不同。但《黄庭经》及其它道教经典并不单纯以五脏为中心,道教以为人体有三个能量中心,分别为上、中、下三丹田,丹田并无相应的脏器,而是虚拟的能量中心。2.以脑为神明之主,以心统率五脏《黄庭经》内景理论以脑神为尊,脑神泥丸为百神之王,脑神直接主宰发、眼、鼻、耳、舌、齿等头面诸神,头面诸神的描述就包含了人体的视觉、嗅觉、听觉和味觉四种感官功能,以及呼吸功能和咽津功能,《黄庭经》将各种感官功能意象化为各种神灵,然后说明他们都受脑神泥丸统摄,实际反映各种感官都以大脑中枢神经为主导的生理内涵。《黄庭经》及其它道书并详细描述大脑分为九个官殿,并且以脑神为百神之王来说明大脑统摄全身各种生理功能。而在强调「脑主神明」的同时,《黄庭经》也以心为五脏主宰,心是具体执行统率五脏生理机能的,所以脑神地位尊贵,为百神之主,而心神主宰五脏运作,故脑神静而心神动,脑神无为而心神有为,脑神以心神为用。《黄庭经》心脑学说在明代以后才开始引起医家的注意而提出「脑主神明」学说。3.以丹田为没有具体脏器的能量中心道教以元气为生命本源,形与神都是元气所化生,而丹田田就是元气积聚之所,丹田又有上、中、下之分,上丹田为脑神所居,为藏神之府,中丹田在心中,为藏气之府,下丹田在脐下,为藏精之府,上丹田主精神面貌,中丹田主气血充盈,下丹田主脏腑盛衰,人要养生延寿就要使三丹田田气机通畅,道教的修炼就是要使丹田的气充盈。4.以命门为神氟出入之门《黄庭经》也多次提到命门,但位置不一,并非一个特定的脏腑或官窍,而是指元气出入之门,元气为生命之本,所以说是命门,不同的脏腑都可以有有它自己的命门。而《黄庭经》中出现的命门的位置比较多的是鼻与脐,所以脐为先天精气之命门、生命之门户,而鼻则为后天之气的命门。下丹田为藏精之所,故脐为下丹田之命门。这与《难经》所说不同,以脐为命门的下丹田的作用弱化了肾的功能,下月田藏精气的功能对养生长寿至关重要。藏精之所在下丹田,但纳气之门在于命门,故此命门与道教修炼息息相关。明清医家受道经影响而倡命门学说,实际上他们所指的命门即道书上说的下丹田。命门学说在指导临床上有很实际的意义。5.以五脏为中心形成辨证和养生系统后世对《黄庭经》的注释和演绎甚多,其中唐代女道医胡愔的《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则将《黄庭经》的内景理论进一步和医学结合,形成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辨证体系。胡愔以《内经》的脏象为基础,再加上道经对脏腑内景的认识,提出疾病的脏腑辨证法,并具体说明各个脏腑病变的特征,在脏腑辨证的基础上,以药物、导引、服气、吐纳、咽津、禁忌、食疗等方法分别对治,综合调理,针对人的形、气、神三个层次分别调理,通过强化五脏而连到养生延寿。6.以意行气,聚气养生道教认为形神相依、形须神立,元气充盈则心安神定,神由气所化生生,心为神之用,而心能御气,使元气积聚,心意专注之处,气就会聚拢,元气充盈,神就安定,所以神气相依相使。所以道教医学强调对气的驾驭,通过以意行气使气积蓄丹田,丹田元气充盈不但可以调动来为自身治病,也可通过布气为别人治病。宋代以后在内景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内丹学,强调三丹田的作用,并发展出以任、督二脉为元气的主要信道,利用呼吸和意守导引气在任、督二脉上周流运行,以连到结内丹于丹田的目的。近代火神派的思想就是道教医学重阳气的具体表现。中医与道教有共同的源头,也都受同一种哲学思想所影响,元气论和阴阳五行是两者共同的基础,道教基于其宗教追求的特殊性,又与医药密不可分,医、道在养生延寿方面目标是一致的,医与道互相影响,历代道医人材辈出,对中医的发展影响深远。《道藏》藏有大部份明代以前的道经,是研究道教医学最好的切入点,从《道藏》所藏与《黄庭经》相关道经我们可整理出一套人体生理的内景理论,其内容丰富,既与《内经》的脏象一致,又有很多超出《内经》的内容,这些内容有待我们进一步发掘整理,使中医基础理论更为完备,也可为临床治病开拓更多新的思路。
许岩[2](2009)在《古代道医综述》文中研究表明道教医家是道门之中的中坚力量,肩负着行医传道的责任与义务,为中国传统中医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在前人研究道教医学的基础上,尽可能收集道医的生平事迹、医学成就等,对东汉至明清这一时期有名可考的道医做了大致的统计。在道教创始的初期,道士就把行医济世作为传道的一种有效工具,所以道医非常重视下层患者的需求,根据他们贫穷困苦的实际状况,提出了“简、便、廉”的治疗原则;针对妇女婴儿这一特殊群体,道医总结出一套有成效的治疗方法,并在诊病的过程中采取多种方法,以求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病痛。自古儒、佛、道就是支撑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许多道医的身世背景、习医经历都体现了深厚儒家和佛教文化的巨大影响。道教的基本宗旨与道医的职业特点,使道医与统治阶级上层经常往来。这种来往对社会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历代许多文人骚客也常常与道医谈谊论友,于无形中提高了道医这支队伍的整体文化素养,有利于扩大道教的影响。
马强[3](2009)在《魏晋南北朝隋唐道医关系探究》文中认为道教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鲁迅先生曾说:“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①而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与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道教认为人的生命最宝贵,中医的目的也是人的健康和长寿,在这一方面,道教与中医有着高度的一致。本文就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道教和医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全文共分四个部分,主要从这一时期道教和医学的发展概况,道教文化对中医药的影响,中医药学对道教的影响,重要道医及其医学着作四个方面分别加以论述。在第一部分中,首先简要的论述了道教和中医学的渊源,从二者的源头可以看出“医道同源”。然后又分别介绍了这一时期道教与中医的发展概况,并对二者关系做了简单的论述。在第二部分中,论述了道教文化对中医学所产生的影响。首先从外丹术对中医学的影响开始论述,先简要介绍了外丹术的含义及其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发展情况,然后重点论述了外丹术对中医药的影响:外丹术对中医临床所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外丹术所获得的实际产物如水银、丹砂、雄黄、雌黄等矿物质药在中医临床的广泛应用。另外就是外丹术对中药学的影响方面,这主要表现在《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等本草着作所呈现出来的炼丹术色彩,以及中医中关于“消”的鉴定上。其次,论述了内丹术对中医药学所产生的影响,先介绍了内丹术的含义及其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发展情况,然后论述了内丹术对中医药的影响。内丹术促进了中医命门学说的建立,内丹术对中医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最后,论述了道教经典《道藏》在保存中医典籍上所做的贡献。在第三部分中,论述了中医药学对道教所产生的影响。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首先,中医药学是道教产生的源头之一,道教早期典籍《老子想尔注》和《太平经》都有着明显的医学烙印。其次,论述了中医药对道教外丹术的影响。主要是中草药以及动物性质的中药在外丹术中的应用和中医药中的君臣佐使思想对外丹丹方配伍的影响。第三,论述了中医药对道教内丹术的影响,从内丹术炉鼎和药物方面说明中医学对内丹术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第四部分,论述了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重要的道医对医学发展的贡献。首先对道医这一概念做了界定。然后着重论述了这一时期的道医及其着作。
胡真[4](2008)在《先秦思想与中医养生理论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中医药学是我国科学技术中具有独立知识产权、能经受漫长的岁月洗礼,至今没有被现代西方医学所完全取代和融合,仍独立显示出盎然生机和神奇效用的应用科学。当前,中医药学正值发展提高、以真正走向国际之时。为了帮助人们进一步穷源竟委,全面了解和掌握中医养生理论的渊源及其发展脉络,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中医养生理论的精髓,并自觉运用中医养生理论指导日常生活,以护卫身体健康,有必要全面、深入探讨和研究先秦思想文化与中医养生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其不断推陈创新,为扞卫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健康作出新的贡献。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用积极的措施和方法保养身体,护卫健康。中医养生是指通过保养精气、调节饮食、活动形体、谨行房事、调适寒暑等多种方法或手段,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中医养生理论是中华民族融合多学科知识、探究如何保持身体健康,指导人们养生益寿实践的实用性生命科学。为探讨和研究中医养生理论的思想渊源极其发展脉络,作者采用收集整理法、比类提取法和对比分析法,将《十三经》、《诸子集成》和《四库全书》中的先秦文献中有关自然与人体和养生与摄生的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收集、筛选、整理,并将其与中医养生理论进行比类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中医养生理论与中华思想文化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先秦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华文明一切科学技术成果的思想母体。中医养生理论在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基础上孕育而成,并在其滋润和哺育下不断完善。较之于现代西方医学,中医养生理论中的天人相应整体观、形神共养的全局观、保气养气的护身说及治未病的预防学思想更符合以人为本、强身健体的人文理念。先秦思想文化及方法论与医学知识的有机结合,使中医养生理论在探讨生命、研究养生的问题时始终将人置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特别是自然环境中加以考察和认识,高度重视天地日月、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等自然规律,提倡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恬淡虚无、精神内守,食宜有节、起居有常,养气保气、调节阴阳等科学的养生理念,从而造就了中医养生理论的发达与辉煌。作为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周易》为中医养生理论的形成和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哲学土壤。其中:“易”的理念催生中医运动养生观;“阴阳相对”思想启迪了中医养生理论的健身养生运动平衡观;“天人相应”的思想引导人们尊重自然,养气调神;“潜龙勿用”告诫人们“动静适度,不妄作劳”;“居安思危”“提醒人们“治未病”“;“反身修德”奠定“情志养生”的理论基础;“损益理论”是“饮食养生”、和“房中养生”的理论源泉。以孔子为代表的圣人贤者强烈的尊生意识与丰富的养生实践为中医养生理论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孔子“慎于衣食,多项不食”的言论,是中医饮食养生的开山语录;“寄情山水,愉悦养生”的实践为中医“情志养生”提供了成功范例;读书立志、音乐怡情是其对情志养生的补充和完善。调适心理、以德养生是其“情志养生”的最高追求。中庸思想是中医“中和”养生理论的思想母体。战国纵横诸子纷争的思想文化为中医养生理论的形成开辟了广阔的理论来源;诸子百家的生命探微为中医养生理论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其中:老子的生命哲学为中医养生理论中道法自然、四时养生、以静养生的理论提供了思想源泉;其“道法自然”是四时养生理论的根本;“致虚极,守静笃”则把以静养生的理论推向极致;“反者道之动”蕴含物极必反的哲学含义,提炼出“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精神摄养理论。庄子的。逍遥无待”将人与自然浑为一体,为超然物外、“静以养神”的理论创造了意识形态氛围;“吐纳导引”把“动以养形”的理论简单化、通俗化;“聚气养气”提出了中医养生理论的重点。秦汉时期,生产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中医养生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外在环境。《黄帝内经》的问世为中医养生理论铸就了医学科学的灵魂。中医养生理论在丰厚而肥沃的先秦思想文化土壤基础上应运而生,并随着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发展日趋完善,与中医治疗学一起,为护卫中华民族的生命健康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张卫[5](2006)在《明清道教医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对于明清时期道教医学的内容、特点、道医及其所取得的医学成就加以论述。 前言中本文简要的从六个方面分析了道教与医学的密切关系。并提出了道教医学的定义,认为道教医学是“在吸收中医学知识的基础上,道教徒们在一方面为求长生成仙而自身修炼:一方面为布道而传医、治病救人过程中所积累而成的具有强烈神秘色彩的宗教医学。”其次,本文指出道教医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中心圆”、“中间圆”和“外周圆”三部分。(一)中心圆:此为与现在的中医学几乎相同的内容,也可以说是道教医学的中心部分,包括汤液、本草、针灸等。另外,具有道教特色的外丹术应用矿物类药物,故亦可归入“本草学”范畴。(二)中间圆:此为具有道教医学特色的部分,包括导引、调息、内丹、辟谷、内视、房中等。可以说是所谓丹鼎派所支持的内容。相当于现在的运动体操疗法、呼吸疗法、精神医学疗法、性科学等。(三)外周圆:此为最具道教色彩的内容,与民间信仰、民间疗法密切相关。包括符、占、签、咒、斋、禁、祭祀,祈祷等,也是戒律的、伦理的内容。 本文的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明清时期道教医学的特点,认为明清时期道教医学的发展基本趋于成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内丹学道派林立,内丹思想已经成熟;②医药、养生等治疗疾病方面着作丰富,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突出的发展了道教医学治病简、便、廉以及善于治疗外科和疑难杂证的特点;③外丹服食向更加科学、更加实用方面转变。其一,外丹服食从以金石服食为主转以草木服食为主;其二,外丹服食已逐渐为内丹养生所取代,或退居次席,辅助内丹术来达到道教所追求的“长生不死”;其三,外丹烧炼的成果大多被应用于治疗外科疾病;④“药符”专书的出现,符咒治疗从单纯的施符念咒转向符咒与药物结合治疗疾病。总之,明清时期道教医学更加科学化、实用化,道教医学的各个方面呈现出相互融合的现象,如导引、存思、气法等各种养生方术的融合,符咒与药物治疗的融合等,使得道教医学的治疗手段更加丰富多彩。
畅达[6](2001)在《从永乐宫医笺看中医学与道教文化的相互影响》文中指出
二、从永乐宫医笺看中医学与道教文化的相互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永乐宫医笺看中医学与道教文化的相互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道藏》内景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道藏》与道教医学概述 |
一、道教的形成与其核心思想 |
1. 道教的形成 |
2. 道教的核心思想 |
二、《道藏》概述 |
1. 《道藏》的历史 |
2. 《道藏》的结构 |
三、道教医学概述 |
第二章 道教生命哲学 |
一、先秦诸子的气论 |
二、先秦道家的精气学说 |
三、两汉思想中的气一元论 |
四、道教的生命哲学 |
第三章 《黄庭经》的内景理论 |
一、道教上清派 |
二、《黄庭经》考 |
1. 《黄庭经》的作者及产生年代 |
2. 《黄庭经》题解 |
三、身神系统与脏象 |
1. 《黄庭经》的身神系统 |
2. 《黄庭经》的内景脏象 |
四、《黄庭经》的心脑学说 |
五、《黄庭经》的丹田学说 |
六、《黄庭经》的命门学说 |
七、《黄庭经》的意气理论 |
第四章 内景理论的医学应用 |
一、道教医学的脏腑辨证 |
二、道教医学对气的驾取 |
三、从内景到内丹的演变 |
第五章 道教医学对现代中医学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古代道医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古代道医的来源与统计 |
第一节 道医的来源 |
第二节 古代有名可考的道医人数统计 |
第二章 道医施药救人 |
第一节 道医治病手段的多元化 |
第二节 道医注重下层患者的需求 |
第三节 道医重视妇女婴儿的治疗 |
第三章 道医的社会交往 |
第一节 道医与统治阶级上层的往来 |
第二节 道医与文人的交往 |
第三节 道医与佛、儒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魏晋南北朝隋唐道医关系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的理论依据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概论 |
(一) 道教与医学的渊源 |
1、道教的渊源 |
2、中医的渊源 |
3、医道同源 |
(二) 魏晋隋唐道教和医学的发展概况及其相互关系 |
1、道教的发展情况 |
2、医学的发展情况 |
3、道教和医学的相互关系 |
二、道教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 |
(一) 道教外丹术与中医药学 |
1、外丹术的含义 |
2、魏晋南北朝隋唐外丹术发展概况 |
3、外丹术对中医药的影响 |
(二) 道教内丹术与中医学 |
1、内丹术的含义 |
2、魏晋南北朝隋唐内丹术发展概况 |
3、内丹术对中医学的影响 |
(三) 《道藏》与中医 |
三、中医学对道教的影响 |
(一) 中医学是道教产生的源头之一 |
(二) 中医药对道教外丹术的影响 |
1、外丹术中中药的使用 |
2、中医君臣佐使思想与丹方配伍 |
(三) 中医学对道教内丹术的影响 |
四、“道医”对医学的贡献 |
(一) “道医”释义 |
(二) 魏晋隋唐时期主要“道医”介绍 |
(三) 魏晋隋唐重要“道医”着作及其医学贡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先秦思想与中医养生理论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养生及中医养生 |
二、中医养生理论 |
三、中医养生理论的特点 |
(一) 以天人和一为理论基础 |
(二) 以形神合一为理论精髓 |
(三) 以形神共养为理论要领 |
(四) 以保精养气为理论重点 |
(五) 以预防养生为理论根本 |
四、中医养生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 研究现状 |
(二) 存在的问题 |
五、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及创新之处 |
(一)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二) 研究的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周易》哲学思想与中医养生理论 |
一、《周易》的基本原理 |
(一) “一阴一阳之谓道” |
(二)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系辞》) |
(三) “生生之谓易” |
(四)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象于地......近取诸物” |
二、《周易》与儒家、道家思想 |
三、《周易》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血缘关系 |
(一) 《周易》对《内经》阴阳学说的影响 |
(二) 《周易》对《内经》藏象学说的影响 |
(三) 《周易》对《内经》气化学说的影响 |
四、《周易》哲学思想与中医养生理论 |
(一) 《周易》“易穷则变”与中医养生理论的运动养生 |
(二) 《周易》“阴阳相对”与中医养生理论的平衡观 |
(三) 《周易》“天人相应”与中医养生理论“四气调神” |
(四) 《周易》“居安思危”与中医养生理论“未病先治” |
(五) 《周易》“潜龙勿用”与中医养生理论“不妄作劳” |
(六) 《周易》“反身修德”与中医养生理论“德全不危” |
(七) 《周易》“损刚益柔”与中医养生理论的“饮食养生” |
(八) 《周易》“抑阳益阴”与中医养生理论的“房事养生”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孔子的生命意识及其尊生养生实践与中医养生理论 |
一、孔子的生命意识 |
(一) 重视生命,慎用医药 |
(二) 重人轻鬼,重生轻死 |
(三) 酷爱学习,提高生命价值 |
(四) 崇尚立德,以“德”养生 |
二、孔子的养生实践 |
(一) 调适心理 愉悦养生 |
(二) 重视饮食 以食养生 |
(三) 投身自然 运动养生 |
(四) 欣赏音乐 娱乐养生 |
(五) 与人交往,补益身心 |
三、孔子养生实践的特点 |
(一) 紧张和闲暇的互补 |
(二) 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
(三) 自强与知命的协调 |
四、孔子养生实践对中医养生理论的启示 |
(一) 养身葆形 养心葆神 |
(二) 物欲精神 双修共养 |
(三) 精神统辖 以德养生 |
(四) 清心寡欲 乐观豁达 |
(五) 身心结合 动静养生 |
(六) 讲究烹调 饮食养生 |
(七) 中庸思想与中医养生理论的中和观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老子的生命哲学及其养生思想与中医养生理论 |
一、老子生命哲学的思考 |
(一) 重视自然、倡导回归自然 |
(二)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守护生命本真 |
(三) “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思维观 |
(四) 致虚极,守静笃 |
二、老子的生死观 |
(一) 贵身重生 |
(二) 死而不亡者寿 |
三、老子的养生原则 |
(一) 贵身 |
(二) 外身 |
(三) 归根 |
(四) 顺德 |
四、老子的养生观与中医养生理论 |
(一) “顺应自然”以养生 |
(二) “少私寡欲”以养生 |
(三) 返璞归真以养生 |
(四) “守静”体道式养生 |
(五) “保精守气”以养生 |
(六) “积善谦德”以养生 |
五、“反者道之动”的养生思想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庄子思想及其养生观与中医养生理论 |
一、庄子的生命探微 |
(一) “死生亦大矣” |
(二) 庄子之“道” |
(三) 生死“一体” |
(四) 生死“物化” |
(五) 全生尽年 |
(六) “死而不亡者寿” |
二、庄子的养生观 |
(一) 适位 |
(二) 养神 |
(三) 逍遥 |
(四) 随顺 |
(五) 通合 |
五、庄子的养生思想与中医养生理论 |
(一) “持中之道”的养生思想 |
(二) 静以养“神”的养生思想 |
(三) 动以养“形”的养生思想 |
(四) “守性”、“节欲”的养生思想 |
(五) “超然物外”的养生思想 |
(六) “依乎天理”的养生思想 |
(七) “聚气养气”的养生思想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明清道教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综述 道教医学研究 |
前言 道教医学概述 |
1 道教与医学的关系 |
2 道教医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 |
2.1 道教医学的主要特征及道教医学的定义 |
2.2 道教医学的内容与形式 |
第一章 明清时期道教医学发展特点分析 |
1 内丹学的繁荣 |
1.1 三教合一的内丹思想 |
1.2 道派林立 |
1.3 着述丰富 |
2 养生、医药于继承中求发展 |
2.1 医药着作及特点 |
2.2 养生着作及特点 |
3 外丹服食术的转变 |
3.1 外丹服食术向内丹术的转变 |
3.2 草木服食药的增多 |
3.3 外丹药物在临床外科上的应用 |
4 “药符”的出现 |
第二章 明清时期道教医学理论体系分析 |
1 道教医学的理论基础 |
1.1 阴阳、五行学说 |
1.2 精、气、神学说 |
1.3 身神学说 |
1.4 脏腑学说 |
1.5 经络学说 |
2 道教医学的病因病机、诊疗特点分析 |
2.1 道教医学的病因、病机学说 |
2.1.1 “鬼神致病”说 |
2.1.2 “三尸九虫致病”说 |
2.1.3 饮食不节、七情不和 |
2.1.4 六淫致病 |
2.2 诊断方法 |
2.2.1 脉诊 |
2.2.2 舌诊 |
2.3 治疗方法 |
2.3.1 药物疗法 |
2.3.2 针灸疗法 |
2.3.3 养生术 |
2.3.4 符咒治疗方法 |
2.3.5 守庚申法 |
2.3.6 沐浴法 |
第三章 明清两代道医及其医学着作述评 |
1 道医简介 |
2 明清两代道医述评 |
2.1 明代道医 |
2.2 清代道医 |
3 明清两代几部重要道教医学着作简介 |
3.1 《祝由医学十三科》 |
3.2 《急救仙方》 |
3.3 《仙传外科秘方》 |
3.4 《祛痰妙法》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从永乐宫医笺看中医学与道教文化的相互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哲学思想同根同源 |
2 理法方药相依相融 |
3 养生保健同理同法 |
四、从永乐宫医笺看中医学与道教文化的相互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道藏》内景理论研究[D]. 黄志凌.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10)
- [2]古代道医综述[D]. 许岩. 兰州大学, 2009(01)
- [3]魏晋南北朝隋唐道医关系探究[D]. 马强. 山东师范大学, 2009(10)
- [4]先秦思想与中医养生理论相关性研究[D]. 胡真. 湖北中医学院, 2008(09)
- [5]明清道教医学研究[D]. 张卫.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6(09)
- [6]从永乐宫医笺看中医学与道教文化的相互影响[J]. 畅达. 山西中医, 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