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收入分配论文_李丹琳

导读:本文包含了农民收入分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收入分配,农民收入,农民,农产品,马克思主义,贸易,效应。

农民收入分配论文文献综述

李丹琳[1](2018)在《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农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的农产品产业开始逐步融入世界贸易自由化体系之中。受到该进程的影响,我国农民群众的收入也必然会受到相当大的影响。这是因为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之下,我国的全体农民均被卷入到统一化全球市场之中。因此,深入探究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农民收入分配的差距,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本文论述了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含义,分析了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影响我国农民群众收入分配的方式,并提出了进一步运用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影响我国农民收入分配的几点对策。(本文来源于《现代营销(下旬刊)》期刊2018年08期)

赵艳[2](2018)在《关于农产品贸易和农民收入分配效应之间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在加入WTO之后,农业产业就逐步融合到了世界贸易自由化发展的进程之中。在该进程之中,我国农民群众收入分配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为此,很有必要对关于农产品贸易和农民收入分配效应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本文就怎样通过农产品贸易的作用发挥来提高农民群众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对策探讨。(本文来源于《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期刊2018年07期)

张立承[3](2017)在《涉农收入分配:农民收入增长与权益保障》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民权益保障是涉农收入分配中的两个核心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涉农收入分配政策改革的重点逐步从过去单一关注务农、务工等劳动性收入增长,逐步过渡为劳动收入增长与提高农民社会福利水平的涉农收入分配双轮驱动模式。本文在分析当前涉农收入分配现状和历次涉农收入改革政策效果的基础上,指出我国涉农收入分配改革面临的务农收入增长困局、农民务工收入增长乏力、农民工权益保障以、失地农民权益保障以及农村贫困群体的收入增长难度持续加大等五个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要顺应农业供给侧改革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务农收入;让农民充分共享产权制度改革带来的收入增长红利;从扶持就业创业的角度拓宽农民务工增收渠道;尽快明确并建立农民外出务工群体的基本公共服务包制度;贯彻落实精准扶贫发展,健全农村贫困人口收入保障机制。(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参考》期刊2017年60期)

周天迎[4](2017)在《马克思理论阐述中国农民收入分配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中国农民收入分配状况的主要问题是我国农村收入低,本文对马克思的分配理论的阐述,分析农村收入低的形成的主要原因,并透过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探讨缓解农村收入低的主要解决措施。(本文来源于《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期刊2017年09期)

倪姗[5](2016)在《经济法视角下农民收入分配公平权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任务,在近几年农村居民收入得到稳步提升的背景下,城乡收入差距绝对值仍在逐步扩大。缺乏实质公平的社会发展机制和收入分配体制是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文章主要从确立农民市场主体地位、采取补偿性措施及建立叁次分配体制等角度,探讨经济法视角下农民收入分配公平权的实现途径。(本文来源于《企业科技与发展》期刊2016年12期)

史文婧[6](2016)在《论我国农民收入分配现状——基于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突出,与城市居民差距悬殊,严重影响我国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从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视角,即发达的生产力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基础,劳动者天然禀赋的不同导致工作能力的不同,分配的公平性强调平等的就业权等思想,来分析影响我国农民收入分配的因素,并提出改善农民收入分配现状的主要着力点,以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6年12期)

赵迎军[7](2016)在《农产品贸易与农民收入分配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而开启了我国农业进入到贸易自由化发展时代,而这一过程当就会对我国农民的收入分配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从叁个方面对农产品贸易与农民收入分配效应进行研究,并从世贸组织框架协议的角度上来提出增加农民收入和分配水平的应对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外企业家》期刊2016年05期)

黄贞[8](2016)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农民收入分配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收入差距问题越来越凸显,农民群众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叁农"工作所具有的弱质性、长期以来的社会等级制影响和工业化政策不够全面等因素,造成了农民群众的收入分配不公。对此,应当推动农村地区的市场化改革进程,积极提升"叁农"投入的力度,努力消除对农民的歧视性政策,从而更合理地进行收入分配,提升农民群体生产劳动的积极性。(本文来源于《当代经济》期刊2016年04期)

王迎春[9](2015)在《中国农民收入分配制度变革效果评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大问题,其中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1949年以来,中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在持续提高,保持着持续较快的增长,但也出现不少问题和矛盾,主要是:农民收入增速相对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农民收入增长后劲不足,农民收入格局不科学。农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有符合我国农民收入实际的科学理论作支撑,又需要运用科学理论对我国农民收入制度变革进行动态跟踪和效果评估,还需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研究探索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对策建议。本文把寻求农民收入分配的权利配置理论解释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把研究提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建议作为研究的落脚点,沿着提出问题——理论分析——实证检验(动态跟踪、效果评估、比较分析)——政策建议的思路开展研究。本文首先对农民收入分配的相关理论文献进行全面综述,这是本文展开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农民收入分配相关理论的借鉴和总结,提出了权利配置决定农民收入分配的理论观点,农民的参与权、收入权、保障权“叁权”共同决定了农民收入分配。随后,本文运用“叁权”理论,从计划经济时期(1953-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实施时期(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农业补贴和农村社保保险实施时期(新世纪以来)四个阶段,对我国农民收入分配制度变革进行动态跟踪,从农民绝对收入、收入分配格局、收入差距叁个维度对农民收入分配制度变革效果进行系统评估。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推动农民收入持续稳定较快增长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了以下六点结论:第一,农民权利配置决定农民收入分配,不同的权利配置决定了不同的收入分配制度。农民权利配置也可以抽象为叁个最基本的维度:参与权、收入权、保障权,参与权强调起点公平、机会均等,决定的是农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收入权强调过程公平、收入合理,决定的是农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保障权强调结果公平、保障有力,决定的是农民的转移性收入。权利配置维度越多,农民收入分配综合效果就越好;权利配置维度强度越大,农民收入分配综合效果就越好。第二,我国农民收入分配制度变革是农民权利配置模式调整变化的结果。计划经济时期,农民主要通过拥有劳动力参与权来获得收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时期,农民主要通过拥有参与权、收入权来获得收入。乡镇企业发展时期,农民主要通过拥有更加充分的参与权、收入权来获得收入。取消农业税、实施农业直补和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时期,农民主要通过拥有更加充分的参与权、收入权和全面的保障权来获得收入。第叁,农民权利大小决定了农民收入增长快慢,农民被赋予的权利越多,农民收入增长越快,反之,农民收入增长则慢。农民收入要保持持续较快增长,必须同时拥有参与权、收入权、保障权叁项权利。第四,农民权利配置模式对农民收入分配格局具有决定性作用,农民拥有一种权利上升,必然会造成此种权利所决定的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的提升。当叁种权利都实现相对均衡配置时,农民收入分配格局则相应比较均衡合理。第五,农民权利的大小决定了农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大小,随着我国农民获得了更加充分的参与权、收入权和保障权,“叁权”的共同作用,不仅使得农民收入保持持续快速发展态势,而且使得农民收入差距出现不断缩小趋势。第六,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使农民收入格局更加合理、农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需要从权利配置理论来探求政策建议。基于参与权的建议是,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赋予农民更多参与权;基于收入权的建议是,深化农产品价格改革,赋予农民更多收入权,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不断提高农产品价格,继续增加农业补贴,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使农民获得更多收入;基于保障权的建议是,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赋予农民更多保障权。(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5-12-01)

毛通[10](2015)在《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分配变动实证研究——基于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始终呈现一种不断扩大的趋势,但基于收入来源分解所得的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差距,却在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相对稳定态势之后,才出现快速上升的现象,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该文从农村金融发展的角度加以解释,认为长期以来的农村金融抑制限制了农户家庭经营性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不断深化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打破了传统的家庭经营模式,从而拉大了农户间的收入差距。随后,以浙江省为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支持上述论断,并发现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短期内开始扩大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差距,但长期来看两者存在倒U型关系。农村金融持续发展将有助于改善农村收入分配关系。(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5年21期)

农民收入分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在加入WTO之后,农业产业就逐步融合到了世界贸易自由化发展的进程之中。在该进程之中,我国农民群众收入分配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为此,很有必要对关于农产品贸易和农民收入分配效应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本文就怎样通过农产品贸易的作用发挥来提高农民群众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对策探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民收入分配论文参考文献

[1].李丹琳.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农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

[2].赵艳.关于农产品贸易和农民收入分配效应之间的相关研究[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8

[3].张立承.涉农收入分配:农民收入增长与权益保障[J].经济研究参考.2017

[4].周天迎.马克思理论阐述中国农民收入分配现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

[5].倪姗.经济法视角下农民收入分配公平权的实现[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6

[6].史文婧.论我国农民收入分配现状——基于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J].经济研究导刊.2016

[7].赵迎军.农产品贸易与农民收入分配效应[J].中外企业家.2016

[8].黄贞.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农民收入分配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2016

[9].王迎春.中国农民收入分配制度变革效果评估研究[D].湘潭大学.2015

[10].毛通.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分配变动实证研究——基于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的视角[J].安徽农学通报.2015

论文知识图

本文的技术路线图3农业3—14 农村经济收益分配(1)3农业3—14 农村经济收益分配(2)十五、农村经济收入分配与效益15-6 各市农...十五、农村经济收入分配与效益15-6 各市农...一3中国农村墓尼系易

标签:;  ;  ;  ;  ;  ;  ;  

农民收入分配论文_李丹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