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漏电保护器论文和设计-张奎栋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漏电保护器,涉及电力相关设备的技术领域,该防水漏电保护器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该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通孔内,且在所述密封槽外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线卡与所述通孔内壁之间的缝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水漏电保护器的电线从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的通孔内穿过,实现防水漏电保护器内部与外部的电连接;在线卡上有延伸部,该延伸部位于上安装槽和下安装槽形成的通孔内,在延伸部的密封槽内密封圈,延伸部与通孔内壁挤压密封槽,确保延伸部与通孔内壁之间密封,这样水无法从此处进入到防水漏电保护器内,解决防水漏电保护器防水性差,易进水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防水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器外壳,所述保护器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上安装槽,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与上安装槽对应的下安装槽,所述上安装槽和所述下安装槽形成通孔,所述防水漏电保护器的电线穿过通孔裸露在所述保护器外壳外;在所述电线上设置有线卡,所述线卡设置有一延伸部,在所述延伸部上设置有密封槽,该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通孔内,且在所述密封槽外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线卡与所述通孔内壁之间的缝隙。

设计方案

1.一种防水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器外壳,所述保护器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上安装槽,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与上安装槽对应的下安装槽,所述上安装槽和所述下安装槽形成通孔,所述防水漏电保护器的电线穿过通孔裸露在所述保护器外壳外;

在所述电线上设置有线卡,所述线卡设置有一延伸部,在所述延伸部上设置有密封槽,该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通孔内,且在所述密封槽外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线卡与所述通孔内壁之间的缝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槽和所述下安装槽内分别设置有凸出的第一密封扣牙,所述密封圈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密封扣牙之间;两个所述第一密封扣牙压迫所述密封圈产生过盈,且所述密封圈的材料为硅橡胶或PV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上超声波匹配部,在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与上超声波匹配部匹配的下超声波匹配部;所述上超声波匹配部与所述下超声波匹配部在超声波的作用下熔接,以使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密封连接,并形成所述保护器外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按键、固定盖板和漏电保护机芯;

所述漏电保护机芯与电线连接,在所述漏电保护机芯上端依次设置固定盖板、防水按键和上壳体;所述固定盖板用于将所述防水按键固定在所述上壳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灯孔、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漏电保护机芯上设置有与灯孔对应的指示灯、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复位按键以及与第二安装孔对应的测试按键;

所述防水按键上设置有与指示灯对应的导光柱、与复位按键对应的复位按键套以及与测试按键对应的测试按键柱;

所述导光柱一端过盈安装在所述灯孔内,另一端与指示灯对应,用于将指示灯的光导出;

所述复位按键套套设在所述复位按键上,且所述复位按键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上;

所述测试按键柱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孔上,另一端与所述测试按键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密封凸台;所述第二密封凸台分别沿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外侧设置一周;

所述固定盖板上设置有定位孔,在所述上壳体内侧设置有与定位孔一一对应的定位柱。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机芯包括电路板和脱扣机构组件,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脱扣机构组件上;

所述脱扣机构组件包括两个动触片,两个所述动触片分别与电线的零线和火线连接;

所述动触片包括触片主体、第一折弯片和第二折弯片,所述第一折弯片与所述第二折弯片设置在所述触片主体一端,

所述第一折弯片上设置有穿孔,所述零线或者所述火线穿过所述穿孔后焊接;

所述第二折弯片用于与电路板连接;

所述脱扣机构组件上设置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肋、第二固定肋和第三固定肋;所述第一固定肋和所述第二固定肋固定所述触片主体靠近所述第一折弯片的一端;

所述第二固定肋和所述第三固定肋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折弯片和所述第二折弯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水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漏电保护器还包括用于与所述动触片连接的输入静触片;

所述漏电保护机芯上设置有固定框架,该所述固定框架用于固定所述输入静触片;

在所述固定框架内设置凸位卡台,在所述输入静触片上设置有与凸位卡台相匹配的卡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水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设置有一开口,所述输入静触片能够通过开口插入到固定框架内,且在所述开口处所述固定框架形成用于限制所述输入静触片从固定框架内滑出的限位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水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片,所述插片包括插片主体和连接主体,所述插片主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主体的一端连接;

在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插孔,所述插片主体通过所述插孔与位于所述下壳体内侧的连接主体连接,所述连接主体用于与所述输入静触片连接;

所述漏电保护机芯还设置有导向槽、固定槽和支撑槽;所述导向槽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框架连通,第二端向所述下壳体延伸,所述固定槽和所述支撑槽与所述导向槽第二端位于一个平面,且所述导向槽、固定槽和支撑槽形成用于安装连接主体的连通槽;

所述连接主体一侧还设置有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与固定框架上的定位槽配合,防止所述连接主体过度插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相关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水漏电保护器。

背景技术

现有漏电保护插头大多只做简单防护,防水功能仅靠简单的加防水胶圈。这种方式防水功能不稳定,且对组装工艺要求严苛,成本较高。

在应用于浴室厨房等湿度较大的环境下,由于缺少防水密封性,导致内部进水,造成电子元件短路,丧失漏电保护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防水漏电保护器,以解决现在漏电保护插头防水性差,易进水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水漏电保护器,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上安装槽,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与上安装槽对应的下安装槽,所述上安装槽和所述下安装槽形成通孔,所述防水漏电保护器的电线穿过通孔裸露在所述保护器外壳外;在所述电线上设置有线卡,所述线卡设置有一延伸部,在所述延伸部上设置有密封槽,该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通孔内,且在所述密封槽外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线卡与所述通孔内壁之间的缝隙。

进一步地,所述上安装槽和所述下安装槽内分别设置有凸出的第一密封扣牙,所述密封圈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密封扣牙之间;两个所述第一密封扣牙压迫所述密封圈产生过盈,且所述密封圈的材料为硅橡胶或PVC。

进一步地,在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上超声波匹配部,在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与上超声波匹配部匹配的下超声波匹配部;所述上超声波匹配部与所述下超声波匹配部在超声波的作用下熔接,以使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密封连接,并形成保护器外壳。

进一步地,还包括防水按键、固定盖板和漏电保护机芯;所述漏电保护机芯与电线连接,在所述漏电保护机芯上端依次设置固定盖板、防水按键和上壳体;所述固定盖板用于将所述防水按键固定在所述上壳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灯孔、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漏电保护机芯上设置有与灯孔对应的指示灯、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复位按键以及与第二安装孔对应的测试按键;所述防水按键上设置有与指示灯对应的导光柱、与复位按键对应的复位按键套以及与测试按键对应的测试按键柱;所述导光柱一端过盈安装在所述灯孔内,另一端与指示灯对应,用于将指示灯的光导出;所述复位按键套套设在所述复位按键上,且所述复位按键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上;所述测试按键柱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孔上,另一端与所述测试按键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密封凸台;所述第二密封凸台分别沿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外侧设置一周;所述固定盖板上设置有定位孔,在所述上壳体内侧设置有与定位孔一一对应的定位柱。

进一步地,所述漏电保护机芯包括电路板和脱扣机构组件,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脱扣机构组件上;所述脱扣机构组件包括两个动触片,两个所述动触片分别与电线的零线和火线连接;所述动触片包括触片主体、第一折弯片和第二折弯片,所述第一折弯片与所述第二折弯片设置在所述触片主体一端,所述第一折弯片上设置有穿孔,所述零线或者所述火线穿过所述穿孔后焊接;所述第二折弯片用于与电路板连接;所述脱扣机构组件上设置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肋、第二固定肋和第三固定肋;所述第一固定肋和所述第二固定肋固定所述触片主体靠近所述第一折弯片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肋和所述第三固定肋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折弯片和所述第二折弯片。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漏电保护器还包括用于与所述动触片连接的输入静触片;所述漏电保护机芯上设置有固定框架,该所述固定框架用于固定所述输入静触片;在所述固定框架内设置凸位卡台,在所述输入静触片上设置有与凸位卡台相匹配的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框架设置有一开口,所述输入静触片能够通过开口插入到固定框架内,且在所述开口处所述固定框架形成用于限制所述输入静触片从固定框架内滑出的限位槽。

进一步地,还包括插片,所述插片包括插片主体和连接主体,所述插片主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主体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插孔,所述插片主体通过所述插孔与位于所述下壳体内侧的连接主体连接,所述连接主体用于与所述输入静触片连接;所述漏电保护机芯还设置有导向槽、固定槽和支撑槽;所述导向槽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框架连通,第二端向所述下壳体延伸,所述固定槽和所述支撑槽与所述导向槽第二端位于一个平面,且所述导向槽、固定槽和支撑槽形成用于安装连接主体的连通槽;所述连接主体一侧还设置有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与固定框架上的定位槽配合,防止所述连接主体过度插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水漏电保护器的电线从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的通孔内穿过,实现防水漏电保护器内部与外部的电连接;在线卡上有延伸部,该延伸部位于上安装槽和下安装槽形成的通孔内,在延伸部的密封槽内密封圈,延伸部与通孔内壁挤压密封槽,确保延伸部与通孔内壁之间密封,这样水无法从此处进入到防水漏电保护器内,解决防水漏电保护器防水性差,易进水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水漏电保护器的纵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防水漏电保护器的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防水漏电保护器的B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水漏电保护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水漏电保护器的另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防水漏电保护器的爆炸图;

图7为图6所示防水漏电保护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7所示防水漏电保护器的动触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6所示防水漏电保护器的爆炸图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上壳体;101-定位柱;102-灯孔;103-第一安装孔;104-第二安装孔;105-上超声波匹配部;106-第二密封凸台;107-下超声波匹配部;200-下壳体;201-上安装槽;202-下安装槽;203-第一密封扣牙;300-线卡;301-密封槽;400-密封圈;500-防水按键;501-导光柱;502-复位按键套;503-测试按键柱;600-固定盖板;700-漏电保护机芯;701-指示灯;702-复位按键;703-测试按键;800-动触片;900-电线;110-输入静触片;120-固定框架;121-凸位卡台;130-限位槽;140-插片主体;150-连接主体;151-定位凸台;160-导向槽;170-固定槽;180-支撑槽;190-定位槽;210-脱扣机构组件;220-电路板;230-第一固定肋;231-第二固定肋;232-第三固定肋;240-触片主体;250-第一折弯片;260-第二折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水漏电保护器,包括上壳体100和下壳体200,所述上壳体100上设置有上安装槽201,所述下壳体200上设置有与上安装槽201对应的下安装槽202,所述上安装槽201和所述下安装槽202形成通孔,所述防水漏电保护器的电线900穿过通孔裸露在所述保护器外壳外;

在所述电线900上设置有线卡300,所述线卡300设置有一延伸部,在所述延伸部上设置有密封槽301,该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通孔内,且在所述密封槽301外套设有密封圈400,所述密封圈400用于密封所述线卡300与所述通孔内壁之间的缝隙。

该防水漏电保护器包括电线900,该电线900用于连接保护器外壳内外,该电线900上有线卡300,线卡300一端有延伸部,在该延伸部上有密封槽301,密封圈400套设在密封槽301上,该线卡300的延伸部位于上安装槽201和下安装槽202形成的通孔内,这样密封圈400能够起到密封延伸部和通孔内壁之间的缝隙,防止水从沿着电线900进入到防水漏电保护器内。

如图3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上安装槽201和所述下安装槽202内分别设置有凸出的第一密封扣牙203,所述密封圈400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密封扣牙203之间;两个所述第一密封扣牙203压迫所述密封圈400产生过盈,且所述密封圈的材料为硅橡胶或PVC。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安装槽201和下安装槽202均设置有第一密封扣牙203,两个第一密封扣牙203形成一个圆圈,在电线900安装在通孔内的时候,第一密封扣牙203与密封圈400接触,使密封圈400发生形变,从而使通孔与延伸部之间密封更好,具有更好的防水效果。

该密封圈的材质为硅橡胶或者PVC;当第一密封扣牙203作用在密封圈400上的时候,能够使密封圈400发生形变并产生过盈,从而起到防水的目的。

如图1和图2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在所述上壳体100上设置有上超声波匹配部105,在所述下壳体200上设置有与上超声波匹配部105匹配的下超声波匹配部107;所述上超声波匹配部105与所述下超声波匹配部107在超声波的作用下熔接,以使所述上壳体100和所述下壳体200密封连接,并形成保护器外壳。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水漏电保护器的上壳体100设置的上超声波匹配部105为凹槽,下壳体200设置的下超声波匹配部107为凸槽,或者上壳体100设置的上超声波匹配部105为凸槽,下壳体200设置的下超声波匹配部107为凹槽。

上超声波匹配部105和下超声波匹配部107配合以后,在超声波作用下,能够形成超声熔接分子转移,保证该防水漏电保护器的上壳体100和下壳体200之间的防水效果。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还包括防水按键500、固定盖板600和漏电保护机芯700;

所述漏电保护机芯700与电线900连接,在所述漏电保护机芯700上端依次设置固定盖板600、防水按键500和上壳体100;所述固定盖板600用于将所述防水按键500固定在所述上壳体10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器外壳内还设置有防水按键500、固定盖板600和漏电保护机芯700,漏电保护机芯700为现有技术,漏电保护机芯700上设置有功能键,该功能键与防水按键500上的按键一一对应,且防水按键500的按键能够通过上壳体100的穿孔裸露在上壳体100外。

如图6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100上设置有灯孔102、第一安装孔103和第二安装孔104;所述漏电保护机芯700上设置有与灯孔102对应的指示灯701、与第一安装孔103对应的复位按键702以及与第二安装孔104对应的测试按键703;所述防水按键500上设置有与指示灯701对应的导光柱501、与复位按键702对应的复位按键套502以及与测试按键703对应的测试按键柱503;所述导光柱501一端过盈安装在所述灯孔102内,另一端与指示灯701对应,用于将指示灯701的光导出;所述复位按键套502套设在所述复位按键702上,且所述复位按键702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103上;所述测试按键柱503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孔104上,另一端与所述测试按键703接触。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孔103和所述第二安装孔104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密封凸台106;所述第二密封凸台106分别沿所述第一安装孔103和第二安装孔104外侧设置一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壳体100上设置灯孔102、第一安装孔103和第二安装孔104,在上壳体100内侧,沿第一安装孔103和第二安装孔104设置有一周第二密封凸台106。

在漏电保护机芯700上的功能键包括指示灯701、复位按键702和测试按键703,指示灯701通过固定盖板600上的第一通孔将光传递给防水按键500上的导光柱501,导光柱501安装在上壳体100的灯孔102内,为了防止水从灯孔102进入到防水漏电保护器内,该导光柱501过盈安装在灯孔102上。

复位按键702通过第二通孔插入到防水按键500的复位按键套502内,复位按键套502通过第一安装孔103裸露在上壳体100外,防水按键500一般采用硅胶制成,通过按压复位按键套502,实现对复位按键702的操作。

测试按键703通过第三通孔裸露在固定盖板600上,测试按键柱503一端插入到第二安装孔104中,另一端与测试按键703接触没通过按压测试按键柱503,实现对测试按键703的操作。

固定盖板600将防水按键500固定在上壳体100和固定盖板600之间,第二密封凸台106在第一安装孔103和第二安装孔104设置,能够增加防水按键500与上壳体100连接的紧密度,防止水从第一安装孔103和第二安装孔104进入到防水漏电保护器中。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盖板600上设置有定位孔,在所述上壳体100内侧设置有与定位孔一一对应的定位柱101。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盖板600上设置有定位孔,上壳体100内侧设置有定位柱101,一般在固定盖板600上设置有四个定位孔,四个定位孔与四个定位柱101配合,能够起到固定盖板600的作用,同时也能起到定位的作用。

如图6-图8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漏电保护机芯700包括电路板220和脱扣机构组件210,所述电路板220设置在所述脱扣机构组件210上;所述脱扣机构组件210包括两个动触片800,两个所述动触片800分别与电线的零线和火线连接;所述动触片800包括触片主体240、第一折弯片250和第二折弯片260,所述第一折弯片250与所述第二折弯片260设置在所述触片主体240一端,所述第一折弯片250上设置有穿孔,所述零线或者所述火线穿过所述穿孔后焊接;所述第二折弯片260用于与电路板220连接;所述脱扣机构组件210上设置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肋230、第二固定肋231和第三固定肋232;所述第一固定肋230和所述第二固定肋231固定所述触片主体240靠近所述第一折弯片250的一端;

所述第二固定肋231和所述第三固定肋232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折弯片250和所述第二折弯片260。

在一些实施例中,漏电保护机芯的电路板设置在脱扣机构组件上,在脱扣机构组件上设置有两个动触片800,其中一个动触片800一端与火线焊接,另一端与输入静触片110可分离连接,另一个动触片800一端与零线焊接,另一端与另一个输入静触片110连接。

动触片800一端包括第一折弯片250和第二折弯片260,其中第一折弯片250有穿孔,当零线或者火线先穿过穿孔,再进行焊接,增加了零线或者火线与第一折弯片250连接的牢固程度。

如图7所示,第二折弯片260与电路板220连接,能够为电路板220供电;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肋230、第二固定肋231和第三固定肋232,第一固定肋230位于触片主体240上端,第二固定肋231位于触片主体240下端,第二固定肋231能够起到支撑触片主体240的作用,第一固定肋230能够起到将触片主体240固定在第二固定肋231上;动触片800的第一折弯片250和第二折弯片260固定在第一固定肋230和第三固定肋232之间;且第三固定肋232能够起到对第二折弯片260的支撑。

该固定组件配合第一折弯片250和第二折弯片260固定动触片800该端,防止动触片800该端沿动触片800长度方向移动和沿第二折弯片260长度方向移动。

该脱扣机构组件210还包括衔铁弹簧、衔铁、平衡架、限位卡、复位弹簧、复位键托和线圈骨架等,当出现漏电时,缠绕有线圈的线圈骨架产生磁力,衔铁向线圈骨架运动,衔铁带动限位卡,使复位键托脱离限位卡的限制,平衡架与复位键托分离,平衡架无法再对零线动触片和火线动触片施加力,火线动触片和零线动触片与电路板分离,切断电路。

如图1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防水漏电保护器还包括用于与所述漏电保护机芯700的动触片800连接的输入静触片110;所述漏电保护机芯700上设置有固定框架120,该所述固定框架120用于固定所述输入静触片110;在所述固定框架120内设置凸位卡台121,在所述输入静触片110上设置有与凸位卡台121相匹配的卡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水漏电保护器的输入静出片与漏电保护机芯700的动触片800能够接触,当出现漏电的时候,漏电保护机芯700使动触片800与输入静触片110分离,在漏电保护机芯700上设置有固定框架120,输入静触片110能够固定在固定框架120处,确保漏电保护机芯700的动触片800能够与输入静触片110连接。

如图4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框架120设置有一开口,所述输入静触片110能够通过开口插入到固定框架120内,且在所述开口处所述固定框架120形成用于限制所述输入静触片110从固定框架120内滑出的限位槽130。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防水漏电保护器包括一插头,该插头与防水漏电保护器分开设置,该插头的火零线与防水漏电保护器的两个输入静触片110连接,如果插头还有地线,该地线直接与防水漏电保护器内的地线连接。

固定框架120一侧有开口,输入静触片110从开口插入到固定框架120内,且由于固定框架120内设置有凸位卡台121,该凸位卡台121卡在输入静触片110的卡槽内,从而该输入静触片110不易从开口处脱离。

固定框架120在开口处形成限位槽130,限位槽130能够防止输入静触片110沿输入静触片110的插入方向的垂直方向的晃动。

如图2和图5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还包括插片,所述插片包括插片主体140和连接主体150,所述插片主体140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主体150的一端连接;

在所述下壳体200上设置有插孔,所述插片主体140通过所述插孔与位于所述下壳体200内侧的连接主体150连接,所述连接主体150用于与所述输入静触片110连接;所述漏电保护机芯700还设置有导向槽160、固定槽170和支撑槽180;所述导向槽160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框架120连通,第二端向所述下壳体200延伸,所述固定槽170和所述支撑槽180与所述导向槽160第二端位于一个平面,且所述导向槽160、固定槽170和支撑槽180形成用于安装连接主体150的连通槽;所述连接主体150一侧还设置有定位凸台151,所述定位凸台151与固定框架120上的定位槽190配合,防止所述连接主体150过度插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水漏电保护器上设置有插片,从而该防水漏电保护器能够直接插在插座上,在上壳体100上设置有与插片对应的插孔,插片主体140一端从下壳体200内侧通过插孔穿出,另一端与连接主体150连接,连接主体150位于下壳体200内侧。

固定框架120包括导向槽160,连接主体150沿着导向槽160插入,并与输入静触片110连接;且固定框架120的固定槽170用于限制连接主体150的晃动;当插片插入插座中的时候,支撑槽180能够形成对连接主体150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插片主体140向防水漏电保护器中移动,确保该插片能够在插座上插入到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水漏电保护器的保护器外壳的上壳体100设置的上超声波匹配部105和下壳体200设置的下超声波匹配部107在超声波的作用下,使上超声波匹配部105和下超声波匹配部107形成超声熔接分子转移,从而使上壳体100和下壳体200连接在一起,使上壳体100和下壳体200的连接处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提高该防水漏电保护器的防水性,使其不易进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设计图

防水漏电保护器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1119584.9

申请日:2019-07-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859891U

授权时间:20191227

主分类号:H01H71/02

专利分类号:H01H71/02;H01H71/08;H01H71/58;H01H71/24

范畴分类:38C;

申请人:深圳市南岛机电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南岛机电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上木古社区彩姿北路63号

发明人:张奎栋;陈益平;陈国富;君威

第一发明人:张奎栋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南岛机电有限公司

代理人:孙海杰

代理机构:11463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防水漏电保护器论文和设计-张奎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