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机动式货车叉车论文和设计-朴钟茸

全文摘要

一种高速机动式货车叉车,包括安装在二类汽车底盘上的副驾驶室和门架总成,所述副驾驶室位于的设置方向与二类汽车底盘的主驾驶室相反,所述门架总成位于二类汽车底盘的后部,通过设置具有机械传动功能的转向传动系统、制动传动系统、离合传动系统、前进\/后进操纵杆控制系统,在不改变二类汽车底盘原电气、液压线路的前提下,实现了副驾驶室相关驾驶控制动作与二类汽车底盘相关控制系统的联动;本专利设置两路并行的液压系统,避免了货车叉车在换挡过程中,离合器短暂的空挡状态使得机械液压泵停止工作,而导致的主控制阀失压;本专利通过副大架实现门架总成与原车大架的连接固定,提高了货车叉车的整体强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高速机动式货车叉车,包括安装在二类汽车底盘上的副驾驶室和门架总成,所述副驾驶室的设置方向与二类汽车底盘的主驾驶室相反,所述门架总成位于二类汽车底盘的后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驾驶室的作业侧方向盘通过转向传动系统与主驾驶室的驻行侧方向盘联动;所述副驾驶室的作业侧制动踏板通过制动传动系统与主驾驶室的驻行侧制动踏板联动;所述副驾驶室的作业侧离合踏板通过离合传动系统与主驾驶室的驻行侧离合踏板联动;所述副驾驶室的前进\/后进操纵杆通过前进\/后进操纵杆控制系统与二类汽车底盘的变速器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高速机动式货车叉车,包括安装在二类汽车底盘上的副驾驶室和门架总成,所述副驾驶室的设置方向与二类汽车底盘的主驾驶室相反,所述门架总成位于二类汽车底盘的后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驾驶室的作业侧方向盘通过转向传动系统与主驾驶室的驻行侧方向盘联动;

所述副驾驶室的作业侧制动踏板通过制动传动系统与主驾驶室的驻行侧制动踏板联动;

所述副驾驶室的作业侧离合踏板通过离合传动系统与主驾驶室的驻行侧离合踏板联动;

所述副驾驶室的前进\/后进操纵杆通过前进\/后进操纵杆控制系统与二类汽车底盘的变速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机动式货车叉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包括由发动机驱动的机械液压泵和由电动机驱动的电动液压泵,所述液压系统的机械液压泵和电动液压泵并行设置,共同为主控制阀提供驱动液压;

所述发动机和机械液压泵之间设有机械式变速器;

所述副驾驶室的离合踏板连接传感开关,当所述离合踏板被踩下后,所述机械式变速器断开所述发动机和机械液压泵之间的联动,所述传感开关产生控制信号,控制电动机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机动式货车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传动系统包括作业侧转向控制装置、作业侧转向马达和传动器件;所述作业侧方向盘转动时,与作业侧方向盘连接的侧转向控制装置驱动作业侧转向马达转动,并通过传动器件驱动驻行侧方向盘转动,从而实现驻行侧方向盘与作业侧方向盘的联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机动式货车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传动系统包括作业侧制动踏板、副制动油箱、副制动缸、副制动释放油缸;所述作业侧制动踏板被踩下后,所述副制动缸工作,驱动副制动油箱中的液压油压入副制动释放油缸,副制动释放油缸驱动所述驻行侧制动踏板与作业侧制动踏板联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机动式货车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传动系统包括作业侧离合踏板、副离合油箱、副离合缸、副离合释放油缸;所述作业侧离合踏板被踩下后,所述副离合缸工作,驱动副离合油箱中的液压油压入副离合释放油缸,副离合释放油缸驱动所述驻行侧离合踏板与作业侧离合踏板联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机动式货车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进\/后进操纵杆控制系统包括变向架、第一传导臂、换向连接架、第二传导臂,以及传导轴、复位弹簧、推拉杆、变换托架;所述前进\/后进操纵杆进行档位切换时,所述变向架随之前后摆动,并通过第一传导臂、换向连接架和第二传导臂,驱动变速器的变速移位器联动;同时,所述传导轴随之轴向转动,并通过复位弹簧、推拉杆和变换托架,驱动变速器的速度选择器联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机动式货车叉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叉车门架总成,所述叉车门架总成通过副大架与原车大架实现连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速机动式货车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大架整体呈矩形结构,两侧设有与原车大架间距一致的左大架和右大架,左大架和右大架之间设有防变形及座椅固定架;左大架和右大架的末端设有左门架支撑架和右门架支撑架,左门架支撑架和右门架支撑架的端部设有用于安装门架总成的门架支撑座;左大架和右大架的外侧还设有用于实现与原车大架连接固定的大架限位架。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叉车,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速机动式货车叉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叉车通常仅适用于场内作业,行进速度较低(小于每小时20公里),无法满足上路高速机动的需要。为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货车叉车,其整体结构是以二类汽车底盘为基础,在底盘上安装副驾驶室、门架总成、附加控制系统等叉车相关组件,形成可双向行驶的货车叉车。为了实现原车驾驶室(即主驾驶室)与副驾驶室的协同工作,通常需要对原车的液压、转向、制动、离合、变速等系统进行改造,一般需要通过安装梭阀和真空助力泵等装置,实现附加控制系统与原车控制系统的融合。

该技术方案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依据法规,对二类汽车底盘进行改装,不允许对原车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否则将视为对二类汽车底盘的再设计,需要企业具备较高的生产设计资质,一般车辆改装企业具备的改装资质无法满足要求);二是采用梭阀等装置实现两套控制系统的融合,梭阀将在整个系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实际中受梭阀产品质量、性能限制,梭阀出现故障的概率较高,车辆运行过程中一旦梭阀出现故障,整车的控制系统将失效,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三是车辆改装过程中,由于需要对原车控制系统进行改造,装配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不改变二类汽车底盘 100控制系统结构,装配工艺简洁,安全可靠性高,具备上路高速行驶能力,的高速机动式货车叉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速机动式货车叉车,包括安装在二类汽车底盘100上的副驾驶室110 和门架总成120,所述副驾驶室110的设置方向与二类汽车底盘100的主驾驶室130相反,所述门架总成120位于二类汽车底盘100的后部;所述副驾驶室110 的作业侧方向盘1q通过转向传动系统与主驾驶室130的驻行侧方向盘1s联动;所述副驾驶室110的作业侧制动踏板2d通过制动传动系统与主驾驶室130的驻行侧制动踏板2c联动;所述副驾驶室110的作业侧离合踏板3d通过离合传动系统与主驾驶室130的驻行侧离合踏板3c联动;所述副驾驶室110的前进\/后进操纵杆4a通过前进\/后进操纵杆控制系统与二类汽车底盘100的变速器4t连接。

进一步,所述高速机动式货车叉车还包括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包括由发动机1a驱动的机械液压泵1c和由电动机1d驱动的电动液压泵1v,所述液压系统的机械液压泵1c和电动液压泵1v并行设置,共同为主控制阀1j提供驱动液压;所述发动机1a和机械液压泵1c之间设有机械式变速器1b;所述副驾驶室110的离合踏板1g连接传感开关1h,当所述离合踏板1g被踩下后,所述机械式变速器1b断开所述发动机1a和机械液压泵1c之间的联动,所述传感开关 1h产生控制信号,控制电动机1d运行。

进一步,所述转向传动系统包括作业侧转向控制装置1p、作业侧转向马达 1n和传动器件1r;所述作业侧方向盘1q转动时,与作业侧方向盘1q连接的侧转向控制装置1p驱动作业侧转向马达1n转动,并通过传动器件1r驱动驻行侧方向盘1s转动,从而实现驻行侧方向盘1s与作业侧方向盘1q的联动。

进一步,所述制动传动系统包括作业侧制动踏板2d、副制动油箱2f、副制动缸2n、副制动释放油缸2g;所述作业侧制动踏板2d被踩下后,所述副制动缸2n工作,驱动副制动油箱2f中的液压油压入副制动释放油缸2g,副制动释放油缸2g驱动所述驻行侧制动踏板2c与作业侧制动踏板2d联动。

进一步,所述离合传动系统包括作业侧离合踏板3d、副离合油箱3f、副离合缸3n、副离合释放油缸3g;所述作业侧离合踏板3d被踩下后,所述副离合缸3n工作,驱动副离合油箱3f中的液压油压入副离合释放油缸3g,副离合释放油缸3g驱动所述驻行侧离合踏板3c与作业侧离合踏板3d联动。

进一步,所述前进\/后进操纵杆控制系统包括变向架4c、第一传导臂4d、换向连接架4g、第二传导臂4p,以及传导轴4e、复位弹簧4m、推拉杆4j、变换托架4k;所述前进\/后进操纵杆4a进行档位切换时,所述变向架4c随之前后摆动,并通过第一传导臂4d、换向连接架4g和第二传导臂4p,驱动变速器4t 的变速移位器4r联动;同时,所述传导轴4e随之轴向转动,并通过复位弹簧 4m、推拉杆4j和变换托架4k,驱动变速器4t的速度选择器4s联动。

进一步,所述高速机动式货车叉车还包括叉车门架总成120,所述叉车门架总成120通过副大架与原车大架实现连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副大架整体呈矩形结构,两侧设有与原车大架间距一致的左大架5a和右大架5b,左大架5a和右大架5b之间设有防变形及座椅固定架5m;左大架5a和右大架5b的末端设有左门架支撑架5e和右门架支撑架5d,左门架支撑架5e和右门架支撑架5d的端部设有用于安装门架总成的门架支撑座5f;左大架5a和右大架5b的外侧还设有用于实现与原车大架连接固定的大架限位架5y。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速机动式货车叉车,一是通过设置具有机械传动功能的转向传动系统、制动传动系统、离合传动系统、前进\/后进操纵杆控制系统,在不改变二类汽车底盘原电气、液压线路的前提下,实现了副驾驶室相关驾驶控制动作与二类汽车底盘相关控制系统的联动;二是设置两路并行的液压系统,避免了货车叉车在换挡过程中,离合器短暂的空挡状态使得机械液压泵停止工作,而导致的主控制阀失压;三是通过副大架实现门架总成与原车大架的连接固定,克服了原车大架强度较低的问题,提高了货车叉车的整体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速机动式货车叉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速机动式货车叉车的液压系统及转向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速机动式货车叉车的制动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速机动式货车叉车的离合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速机动式货车叉车的前进\/后进操纵杆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速机动式货车叉车的原车大架与的门架总成的整体拼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速机动式货车叉车的副大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速机动式货车叉车的原车大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1:100-汽车二类底盘,110-副驾驶室,120-门架总成,130-主驾驶室;

图2:1a-发动机(Engine),1b-变速器(Transmission),1c-机械液压泵(Hydraulic Pump),1d-电动机(Powerpack motor),1e-液压油箱(Hydraulic tank),1f-液压逆止阀(Hydraulic Check valve),1g-离合踏板(Clutch pedal), 1h-传感开关(Sensor-Limit Switch),1j-主控制阀(Maincontrol valve),1k- 压力开关(Pressureswitch),1m-换向阀(Direction changing valve),1n-转向马达(Obital motor),1p-转向控制装置(Steer Unit),1q-作业侧方向盘(副驾驶室)(Steer Wheel),1r-皮带或链条(Beltor Chain),1s-驻行侧方向盘(主驾驶室)(Steer Wheel),1t-转向马达(Steermotor),1u-转向泵(steering pump),1v-电动液压泵(Powerpack pump);

图3:2c-驻行侧制动踏板(Brake pedal-Vehicle);2d-作业侧制动踏板 (Brakepedal-Forklift),2e-主制动油箱(Oil tank-Brake),2f-副制动油箱 (Oil tank-Brake),2g-释放油缸(Release Cylinder),2h-换向阀(Direction changing valve),2j-拉索(Pull Cable),2m-主制动缸(Master cylinder-Brake),2n-副制动缸(Assistantcylinder-Brake),2s-ABS单元 (ABC Unit),2v-制动轮缸(Wheel cylinder for Brake),2x-独立的制动传动系统(Brake system for brake pedal control);

图4:3c-驻行侧离合踏板(主驾驶室)(Clutch pedal-Vehicle),3d-(作业侧离合踏板(副驾驶室)Clutch pedal-Forklift),3e-主离合油箱Oil tank-Clutch),3f-副离合油箱(Oil tank-Clutch),3g-副离合释放油缸(Release Cylinder),3h-换向阀(Directionchanging valve);3j-拉绳(Pull Cable), 3m-主离合缸(Master cylinder-Clutch),3n-副离合缸(Assistant cylinder-Clutch),3s-释放缸(Release Cylinder),3v-(离合盘Clutch Disk), 3x-独立的离合传动系统(Clutch system for Clutch pedal control);

图5:4a-前进\/后进操纵杆(Forward-Reverse Lever),4b-限位盖(F-R cover),4c-变向架(F-R control guide),4d-第一传导臂,4e-传导轴(Guide shaft),4f-导向架(F-R Frame),4g-换向连接架(F-R Link),4h-换向连接支架(Link bracket),4j-推拉杆(Push-Pull Cable),4k-变换托架(Convert Bracket),4m-复位弹簧(Return Spring),4n-可调节支架(Adjustable Bracket),4p-第二传导臂(Arm),4r-变速移位器(TransmissionLever-Shifter),4s-速度选择器(Speed Selector),4t-变速器(Transmission);

图6至图8:5a-左大架(Left Side Frame),5b-右大架(Right Side Frame), 5c-前加固板(Front reinforcement frame),5d、5e-门架支撑架(Mast Support Frame),5f-门架支撑座(Mast supporter),5g-板簧限位架(Plate Spring Supporter),5h-倾斜油缸座(Tilt cylinder Lib),5j-大架固定托架(Frame Fitting bracket),5k、5n-副驾驶室固定架(Cabin Mounting bracket),5m- 防变形及座椅固定架(Anti-transformer bracketand Seat Fit),5p-原车大架(Chassis for Vehicle),5q-板簧(Plate Spring),5r-线束(Electric Harness),5s-制动管线(Brake pipe line),5t-离合管线(Clutch pipeline), 5u-门架组件(Mast assembly),5v-倾斜油缸(Tilt cylinder),5w-门架举升架(Mast lift bracket),5x-货叉(Forks),5y-大架限位架(chassis fitting supporter)。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8,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速机动式货车叉车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速机动式货车叉车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图1是一种高速机动式货车叉车的整体结构,包括安装在二类汽车底盘100 上的副驾驶室110和门架总成120,所述副驾驶室110的设置方向与二类汽车底盘100的主驾驶室130相反,所述门架总成120位于二类汽车底盘100的后部。本实施例与现有货叉叉车的主要区别在于:所述副驾驶室110的作业侧方向盘 1q通过转向传动系统与主驾驶室130的驻行侧方向盘1s联动;所述副驾驶室 110的作业侧制动踏板2d通过制动传动系统与主驾驶室130的驻行侧制动踏板 2c联动;所述副驾驶室110的作业侧离合踏板3d通过离合传动系统与主驾驶室 130的驻行侧离合踏板3c联动;所述副驾驶室110的前进\/后进操纵杆4a通过前进\/后进操纵杆控制系统与二类汽车底盘100的变速器4t连接。本装置在不改变二类汽车底盘原电气、液压线路的前提下,实现了副驾驶室相关驾驶控制动作与二类汽车底盘相关控制系统的联动。

如图2所示,所述转向传动系统包括作业侧转向控制装置1p、作业侧转向马达1n和传动器件1r(可以采用皮带或链条等传动结构)。当所述作业侧方向盘1q转动时,与作业侧方向盘1q连接的侧转向控制装置1p动作,将来自主控制阀1j的驱动液压输送至马达1n,驱动作业侧转向马达1n转动;所述作业侧转向马达1n设置于主驾驶室130驻行侧方向盘1s的近端,转向马达1n的输出通过皮带或链条与驻行侧方向盘1s的转动轴连接;当作业侧转向马达1n转动时,通过传动器件1r驱动驻行侧方向盘1s同步转动,从而实现了驻行侧方向盘1s与作业侧方向盘1q的联动。

如图3所示,所述制动传动系统包括作业侧制动踏板2d、副制动油箱2f、副制动缸2n、副制动释放油缸2g。当所述作业侧制动踏板2d被踩下后,所述副制动缸2n工作,驱动副制动油箱2f中的液压油压入副制动释放油缸2g;副制动释放油缸2g的动作端正对着驻行侧制动踏板2c,当副制动释放油缸2g动作时,其动作端推动驻行侧制动踏板2c动作,从而实现所述驻行侧制动踏板2c 与作业侧制动踏板2d之间的联动,进而驱动ABS单元2s和制动轮缸2v工作。优选的,所述副制动油箱2f可与主制动油箱2e共用。

如图4所示,所述离合传动系统包括作业侧离合踏板3d、副离合油箱3f、副离合缸3n、副离合释放油缸3g。当所述作业侧离合踏板3d被踩下后,所述副离合缸3n工作,驱动副离合油箱3f中的液压油压入副离合释放油缸3g;副离合释放油缸3g的动作端正对着驻行侧离合踏板3c,当副离合释放油缸3g动作时,其动作端推动驻行侧离合踏板3c动作,从而实现所述驻行侧离合踏板3c 与作业侧离合踏板3d之间的联动,进而驱动释放缸3s和离合盘3v工作。优选的,所述副离合油箱3f可与主离合油箱3e共用。

如图5所示,所述前进\/后进操纵杆控制系统包括变向架4c、第一传导臂 4d、换向连接架4g、第二传导臂4p,以及传导轴4e、复位弹簧4m、推拉杆4j、变换托架4k;所述前进\/后进操纵杆4a进行档位切换时,所述变向架4c随之前后摆动,并通过第一传导臂4d、换向连接架4g和第二传导臂4p,驱动变速器 4t的变速移位器4r联动;同时,所述传导轴4e随之轴向转动,并通过复位弹簧4m、推拉杆4j和变换托架4k,驱动变速器4t的速度选择器4s联动。所述变换托架4k上设有两组耳形连接端,其中一个连接端与主驾驶室130的换挡杆联动,另一个与副驾驶室110的前进\/后进操纵杆4a联动,从而实现了可从两个驾驶室对变速器4t进行控制。

现有的货车叉车通常采用在发动机曲轴输出处取力,容易产生金属疲劳现象,严重时会产生曲轴断裂。本申请采用在变速器后侧取力(PTO)的方式,即为叉车提供液压动力的液压系统设置在变速器后侧,该设计方式在变速器换挡的瞬间,将无法为液压系统提供动力。为了不改变二类汽车底盘的原液压系统结构,本实用新型为原车液压系统附加了并行工作的电动液压装置。如图2所示,所述高速机动式货车叉车还包括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包括由发动机1a驱动的机械液压泵1c和由电动机1d驱动的电动液压泵1v,所述液压系统的机械液压泵1c和电动液压泵1v并行设置,共同为主控制阀1j提供驱动液压;所述发动机1a和机械液压泵1c之间设有机械式变速器1b;所述副驾驶室110的离合踏板1g连接传感开关1h,当所述离合踏板1g被踩下后,所述机械式变速器1b断开所述发动机1a和机械液压泵1c之间的联动,所述传感开关1h产生控制信号,控制电动机1d运行。在液压回路进口处设置了逆止阀1f,其作用是防止油压逆流,使其持续生成压力,从而保障液压系统连续工作。在转向装置1p与转向马达1n之间设置常开式换向电磁阀1m与压力开关1k,其作用是保证驻行侧方向盘和作业侧方向盘在通过皮带或链条联动的前提下,保持独立、平稳操作。设置两路并行的液压装置,设计可以避免换挡瞬间主控制阀1j施压,而导致叉车前叉因失压而导致的无法工作的问题,提高了车辆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如图6至图8所示,所述高速机动式货车叉车还包括叉车门架总成120,所述叉车门架总成120通过副大架与原车大架实现连接固定。具体的,所述副大架整体呈矩形结构,两侧设有与原车大架间距一致的左大架5a和右大架5b,左大架5a和右大架5b之间设有防变形及座椅固定架5m;左大架5a和右大架5b 的末端设有左门架支撑架5e和右门架支撑架5d,左门架支撑架5e和右门架支撑架5d的端部设有用于安装门架总成的门架支撑座5f;左大架5a和右大架5b 的外侧还设有用于实现与原车大架连接固定的大架限位架5y。通过副大架实现门架总成与原车大架的连接固定,克服了原车大架强度较低的问题,提高了货车叉车的整体强度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一种高速机动式货车叉车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1257667.4

申请日:2019-08-0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522534U

授权时间:20191022

主分类号:B66F 9/06

专利分类号:B66F9/06;B66F9/075;B62D5/06;B60T13/12;B60K23/02

范畴分类:32F;

申请人:北京格尼国际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北京格尼国际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2599 北京市房山区燕山栗园路3号三层6023

发明人:朴钟茸;李刚建

第一发明人:朴钟茸

当前权利人:北京格尼国际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雪

代理机构:11562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  

一种高速机动式货车叉车论文和设计-朴钟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