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鉴(湖南省隆回县小沙江镇中心小学湖南隆回422200)
摘要:体育活动的总目标在于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丰富社会生活,提高运动水平,提高国民素质,但针对不同的人群总目标的激励作用因人而异,从目标的主观性原则,目标主要是反映主观的需要,是主观的一种理想需求,主观价值观对目标作用的影响起决定性因素。只有目标符合个体自身要求,主观将目标内化成价值取向,才能使目标的作用发挥出最大的功效。本文主要以体育心理学为基础结合体育概论中对体育目的与目标概述一章,目的在于探索在学校体育学中如何针对不同心理的学生提出与其相符合的体育目目标,如何调整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体育目的与目标,最终实现体育课程的总目标。
关键词:体育目标体育心理学发挥目标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2-069-01
前言
体育的目标与目的的含义是不同的,体育目的是规定体育要实现的结果或者要达到的目的,对体育学习者的学习有预定的指标,是体育活动的出发点与依据,体育目的规定体育发展的进程,也是体育活动的归宿。而体育目标是服务于体育目的的,它是要求根据体育目的的总方向提出更为具体,易于操作化的计划,同时体育目标的实行是受主观跟客观因素的制约,其中主观因素起主导作用,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主观能否最大限度发挥出体育目标的激励作用是各体育教学学者共同最追求的目标,因而在教师制定体育目标时要注重客观因素限制外,还须特别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品质制定出符合其发展的体育目的。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教育的最终成绩,而在于对目标的实现,是在于发展人,教育过程才是教育最重要的阶段,体育的教育也不仅限于身体锻炼,最主要的是要发挥体育对心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改善,树立合理的目标,建立正确归因,培养坚强的意志。
一、体育学习目标制定的根据
动机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体育动机是指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跟体育锻炼的内部动因。一般来说青少年对体育学习的动机最初是来自好玩,好动与满足好奇心等内在心理活动,它对学生最初参与体育活动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体育心理学对动机的分类有很多种,大致有生物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直接动机与间接动机跟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这三大类性质的动机每组之间是可以从低级动机向更高级动机转化,如何满足学生的各种动机需求,使其顺利向更稳定,更长久的高级动机转化,在各阶段制定合理的目标在其中有决定性作用,低级的动机得到满足学生自动会转入更稳定,成熟的动机迈进。
二、两种生物性动机的目标制定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认为:人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由低级向高级转化,当低一级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接着就要求得到高一级的需要满足。生物性动机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主要是为了满足自我生理上的需要,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安排的体育活动应生动活泼,形式多样,以一些规则简单的游戏为主,对体育学习的目标制定要求要简单尤其不要要求有技术上相对较难的目标,所有的目标应该以让学生自主产生活动为主,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技术成分,但不宜多,总的目标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主,谨慎使用批评,适当鼓励每个学生的进步,保护好学生最初动机,使其更有利于向社会性动机转化。社会性动机是后天学习获得的继发性动机,具有相对持久的特征,学生由生物性动机成功向社会性动机转化后,教师的体育目标设置也要做适当的转变,此时学生对自己参与的体育活动有一定的认识,开始产生进一步的学习冲动,教师也应该适当加入动作技术目标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参加活动时开始理解技术动作的内涵,结合实践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习技术动作后自己技能得以提高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教师提出目标时要注意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技术动作要循序渐进的教授,逐渐让学生学会全套技术动作,在学生完全学会利用动作后才开始下一阶段的教学。
不要让学生还停留在前一阶段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授新的知识,这样学生对前阶段的知识模糊不清也不利于理解后阶段的技术教学内容
三、对不同个性差异学生的目标制定
在客观现实中学生存在个性差异普遍现象,教师不应该对学生产生歧视,而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学生的运动能力,智力与非智力因素都是由于先天跟后天学习形成的,而后天的学习是最主要的原因,教师必须要理解,认识这些因素,并且能够根据差异制定出适合学生的目标,心理学上将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分为四种不同气质类型有: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跟抑郁质,
四种不同的气质形式没有所谓的好坏之分,每种气质都有其积极跟消极的方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气质类型,注意扬长避短,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每种气质的消极因素提出教学目标来克服自己消极的一面,发挥积极方面,完善学生的个性品质。
结论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下,我们更应该抓好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是以人为本的前提,以人为本也是因材施教的自然结果,没有因材施教,教师跟学生都会打着“以人为本”的口号让不良的教学环境继续恶化,恶性循环形成的体育课是:“一个哨子,一个球,学生老师都自由”。教育不应该是“一把抓”,这些原则首先就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制定复合学生个性差异的教学目标,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将教育学跟心理学融入到教学课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