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长管蚜论文_韩志鹏,王征宏,曾占奎,郭程,王黎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麦长管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适应性,杀虫剂,温度,棉蚜,通草,寄主,烟碱。

麦长管蚜论文文献综述

韩志鹏,王征宏,曾占奎,郭程,王黎明[1](2019)在《小麦抗麦长管蚜基因QTL定位与基因发掘》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麦长管蚜是危害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害虫,培育抗蚜新品种是经济、绿色、安全、高效的防治蚜虫的主要策略。【材料与方法】以Amigo/XN1376的261个家系F5的RIL分离群体为试验材料,在小麦灌浆期采取田间套袋鉴定和自然感蚜鉴定法对小麦抗麦长管蚜进行表型鉴定。利用覆盖小麦全基因组55KSNP基因芯片,以F5的RIL分离群体为作图群体,构建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完备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定位。利用左右标记序列与中国春序列比对,得到其基因位点所在染色体的物理位置及其基因相关信息。【结果与分析】构建了覆盖小麦21条染色体的遗传图谱,图谱长度为4640.86cM,平均遗传距离为5.38c M,得到一个具有显着加性效应的主效QTL位点,位于6B染色体上,其贡献率为46.71%,加性效应为18.48,暂命名为QSa3.haust-6B。连锁分析表明抗性基因QSa3.huast-6B位于SNP标记AX-109823180和AX-110577201之间,其遗传距离为3.5c M和5.5cM,基于遗传连锁图和SNP标记的物理定位,该QSa3.huast-6B基因位于近着丝粒的6BS-3区域内,物理区间为34.93Mb,此区间包含260个基因和3220个蛋白编码,通过对260个基因进一步筛选,得到13个基因具有抵抗生物胁迫功能。【结论】此群体检测到1个新的主效位点QSa3.haust-6B,推测QSa3.huast-6B基因可能是小麦抗麦长管蚜新基因。(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7)

王怡,谭晓玲,石旺鹏,陈巨莲[2](2019)在《跨纬度带麦长管蚜种群动态对田间模拟升温的响应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气变暖影响农业生态系统中"作物—昆虫—天敌"之间相互关系,进而影响植食性害虫发生量。麦长管蚜是我国黄淮海地区冬小麦上优势种。笔者前期研究发现,田间升温提高了麦长管蚜内禀增长率及种群数量,但目前尚缺乏生理生化机制研究。笔者选择河南原阳与河北廊坊两个不同维度带的小麦种植基地,利用田间红外辐射灯模拟温度升高,通过昆虫刺吸电位技术(EPG)研究升温处理下麦长管蚜取食行为,同时检测小麦水杨酸(SA)与茉莉酸(JA)防御途径关键酶活性变化。研究结果发现,温度升高可以显着降低小麦叶片中SA途径PAL酶、β-1,3-葡聚糖酶与JA途径PPO酶活性,然而JA途径对于升温响应较为复杂;上游酶LOX酶活性显着升高。温度升高显着增加麦长管蚜木质部取食波G波与E1波平均取食时长,E1波与韧皮部取食波E2波总时长显着增加。本试验研究表明,模拟升温通过抑制小麦SA防御途径酶活性,促进麦长管蚜在小麦上的取食,从而影响麦长管蚜的种群。(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3)

彭建红,李耀发,高占林,党志红,安静杰[3](2019)在《新烟碱类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麦长管蚜和棉蚜取食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新烟碱类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麦长管蚜和棉蚜拒食作用的差异,通过铷标记法、蜜露法以及两种蚜虫体内总糖、总脂含量的测定研究了新烟碱类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麦长管蚜和棉蚜取食的影响。结果表明,铷标记法和蜜露法测定的新烟碱类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麦长管蚜的拒食率均在80%以上,而对棉蚜的拒食率均在25%以下。蚜虫体内总糖总脂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新烟碱类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处理后麦长管蚜体内总糖、总脂含量均显着低于对照,而棉蚜体内总糖、总脂含量与对照均无显着差异。叁种方法测定结果一致表明新烟碱类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麦长管蚜具有很强的拒食作用,而对棉蚜没有明显的拒食作用。(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19年04期)

蒋韫博,郭燕,周雨馨,张改生,马守才[4](2019)在《化学杂交剂SQ-1对麦长管蚜生命表重要参数及酶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准确评价小麦化学杂交剂SQ-1的生态安全性,以5 kg·hm~(-2)的SQ-1处理过的小麦和对照小麦(等量清水处理)作为食材分别饲喂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连续饲喂11代,并记录第2、第6、第11代蚜虫的生命表数据,同时分别提取第2、第6、第11代处理组和对照组蚜虫的体内总酶液,检测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结果表明,麦长管蚜种群参数(内禀增长率r_m、周限增长率λ、净增值率R_0、平均世代周期t)随世代增加呈递减趋势;SQ-1处理组的r_m、λ和R_0仅在第6代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第2代和第11代与对照无显着差异;SQ-1处理组的T在各世代均与对照无显着差异;处理组的产仔前总时间(TPOP)和寿命随世代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组一致,且第2代、第6代和第11代处理组各繁殖参数(TPOP、产仔天数和寿命)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酶活性检测发现,处理组麦长管蚜CAT活性在第6代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在第2代和第11代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的其他酶活性在各世代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酶活性随世代增加的变化趋势各不相同, SOD活性在处理组呈递减趋势,对照组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POD活性在处理组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对照组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CAT活性在处理组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对照组呈递减趋势;AchE活性在处理组和对照组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SOD、POD、CAT和AchE活性之间均呈正相关。上述结果表明,保护酶系统和解毒代谢途径的协同工作是SQ-1胁迫下确保麦长管蚜各种群参数随世代增加逐渐恢复至对照水平和维持各繁殖参数不发生差异显着性变化的重要保障。进一步说明,生物自身保护酶系统和解毒代谢途径可以修复一定剂量的化学杂交剂SQ-1对生物造成的胁迫损伤,因此认为小麦化学杂交剂SQ-1具有一定的生态安全性。(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武银玉,曹亚萍,赵飞,邢鲲[5](2019)在《临汾麦区麦长管蚜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风险》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临汾市麦区麦长管蚜的抗药性现状,田间采集临汾市尧都区、襄汾县、洪洞县3个小麦主产区麦长管蚜种群,采用玻璃管药膜法测定其对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抗蚜威、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6种常用药剂的抗药性水平。结果显示,临汾麦区麦长管蚜种群对抗蚜威已经产生高抗,抗性倍数为65.67~101.17,以尧都区抗性倍数最高;对毒死蜱产生中抗,抗性倍数为12.41~21.87,襄汾种群抗性水平最高;对吡虫啉处于相对敏感水平或者已经产生低抗,抗性倍数为1.56~5.08,尚处于抗性发展阶段;3个种群对啶虫脒、吡蚜酮、高效氯氰菊酯均比较敏感或无抗性。建议在该地区禁用抗蚜威和毒死蜱,交替使用吡虫啉,延缓麦蚜抗药性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许乐园,刘韶业,于金凤,许永玉,陈珍珍[6](2019)在《温度对中华通草蛉捕食麦长管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温度对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捕食麦蚜能力的影响,充分发挥其控害潜能,本研究利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方法,研究了5个温度下(16℃、19℃、22℃、25℃、28℃)中华通草蛉幼虫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的捕食能力。结果发现,1龄幼虫在19℃条件下捕食量最高,16℃条件下捕食量最低,且差异显着。2龄幼虫不同温度处理间捕食量均无显着性差异,3龄幼虫捕食麦长管蚜数量则随处理温度的提高而显着降低,而幼虫期总捕食量除28℃在不同温度间均无显着性差异。2龄幼虫平均捕食率高于1龄幼虫,但显着低于3龄幼虫。年龄-龄期捕食率结果说明,温度升高缩短了幼虫发育时间,但提高了其捕食能力;虽然不同温度处理总捕食量不变,但高温缩短了幼虫捕食所消耗的时间。22℃条件下中华通草蛉雌成虫期长(96.63 d),产卵期长(55.36 d),繁殖力强(310.36),平均世代周期(T)短(48.99 d),容易产生世代重迭现象;内禀增长率(r)和周限增长率(λ)显示中华通草蛉种群呈正增长趋势。研究结果对于春季田间释放中华通草蛉防治麦长管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环境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黄贤亮[7](2019)在《不同海拔麦长管蚜对温度和寄主变化的响应及其遗传和分子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地表温度升高,影响植物的物候、地理分布以及丰富度,这能严重干扰自然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然而,关于蚜虫响应气候变化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结合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了我国秦岭不同海拔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在15℃、22℃和29℃处理条件下的生活史性状,比较了不同海拔麦长管蚜在麦类和草类寄主植物上的适应性,分析了不同海拔麦长管蚜体内共生菌组成和含量以及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检测了不同海拔麦长管蚜在转录水平上对温度和寄主植物变化的响应,旨在明确秦岭不同海拔麦长管蚜对温度和寄主植物变化的响应情况及其遗传和分子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高温(即29℃)条件下,高海拔麦长管蚜的存活率显着低于中海拔或低海拔麦长管蚜,而且高海拔麦长管蚜比低海拔和中海拔麦长管蚜更易发育为有翅蚜。生活史性状可塑性分析显示,低温(即15℃)条件下低海拔麦长管蚜一龄若虫发育历期、四龄若虫发育历期、若虫总发育历期和繁殖前期的可塑性显着高于中海拔或高海拔麦长管蚜;高温(即29℃)处理下低海拔麦长管蚜二龄若虫发育历期、叁龄若虫发育历期、繁殖前期和十天产蚜量的可塑性显着低于中海拔或高海拔麦长管蚜;说明不同海拔麦长管蚜应对温度变化时其可塑性存在显着差异,并能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低温(即15℃)对中海拔麦长管蚜的一龄若虫发育历期可塑性、叁龄若虫发育历期可塑性或若虫总发育历期可塑性具有直接选择作用;高温(即29℃)对高海拔麦长管蚜一龄、叁龄和四龄若虫发育历期的可塑性有直接正向选择作用。另外,相比于高海拔麦长管蚜,低海拔麦长管蚜在22℃下的若虫发育历期和繁殖前期显着缩短,繁殖力(即十天产蚜量)显着增强;表明不同海拔麦长管蚜对特定温度条件的适应性存在明显差异。上述结果说明,不同海拔麦长管蚜对全球变暖背景下温度变化的响应会明显不同。2、低海拔麦长管蚜在雀麦和黑麦上若虫发育迟缓、繁殖前期延长、死亡率升高以及繁殖力降低,说明低海拔麦长管蚜对雀麦和黑麦的适应性低于小麦和大麦;而较长的一龄若虫发育历期、若虫总发育历期和繁殖前期以及较低的存活率和繁殖力说明高海拔麦长管蚜在大麦和黑麦上的适合度较低。另外,相比于高海拔麦长管蚜,低海拔麦长管蚜在小麦、大麦或黑麦上的若虫发育历期和繁殖前期显着缩短,十天产蚜量显着增加;说明低海拔麦长管蚜对叁种测试寄主的适应性较强。生活史性状可塑性分析显示,雀麦上低海拔麦长管蚜一龄若虫发育历期、叁龄若虫发育历期和繁殖前期的可塑性显着高于高海拔麦长管蚜;相比于高海拔麦长管蚜,低海拔麦长管蚜在大麦上呈现较高的四龄若虫发育历期和繁殖前期可塑性;黑麦上高海拔麦长管蚜叁龄若虫发育历期、四龄若虫发育历期、若虫总发育历期、繁殖前期或十天产蚜量的可塑性显着高于低海拔麦长管蚜;这说明不同海拔麦长管蚜在应对寄主植物变化时其可塑性也存在显着差异。而且,大麦的直接选择能导致低海拔麦长管蚜的四龄若虫发育历期可塑性和10天产蚜量可塑性降低;黑麦的直接选择可增加低海拔麦长管蚜的四龄若虫发育历期可塑性,但会降低一龄若虫发育历期可塑性;在多数情况下,环境变化(即寄主植物改变)未对高海拔麦长管蚜生活史性状的可塑性表现出直接选择作用,仅黑麦对其成虫体重可塑性具有直接、正向的选择作用。以上结果说明,不同海拔麦长管蚜对常见麦类和草类寄主植物的适应性明显不同,而且不同海拔麦长管蚜通过改变可塑性应对寄主植物变化的能力也存在差异,从而可能对气候变暖背景下麦长管蚜在秦岭山脉的寄主转换和垂直分布造成显着影响。3、16s rDNA V3-V4区测序发现,拟杆菌门和芽单胞菌门仅在低海拔蚜虫中被检测出,绿弯菌门、异常球菌-栖热菌门、硝化螺旋菌门和柔膜菌门仅发现于高海拔蚜虫中;高海拔麦长管蚜体内莫拉菌科的相对丰度显着高于中海拔或低海拔麦长管蚜;与低海拔麦长管蚜相比,高海拔麦长管蚜体内立克次氏体或U型共生细菌的相对丰度显着降低;这些结果说明不同海拔麦长管蚜体内共生菌的组成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这会显着影响不同海拔麦长管蚜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确实,微卫星DNA标记分析显示,平均等位基因(N_A)、基因多样性(Hs)和基因丰富度(AR)在不同海拔麦长管蚜之间都存在明显差异,表明这些麦长管蚜种群存在高水平的遗传变异。低海拔地区仙游寺(XYS)和石龙庙(SLM)种群、中海拔地区的杨下村种群(YXC)以及高海拔地区的五里坡种群(WLP)的观测杂合度(Ho)高于期望杂合度(He),表现出杂合子过剩。然而,其它种群的近交系数(F_(IS))均为正值。高海拔地区大店子种群(DDZ)与低海拔地区仙游寺种群(XYS)、高海拔地区五里坡种群(WLP)与中海拔地区大梁沟种群(DLG)以及低海拔地区仙游寺种群(XYS)与中海拔地区大梁沟种群(DLG)间的分化指数(F_(ST))大于0.15,种群间具有高水平的遗传分化。另外,麦长管蚜从低海拔地区到高海拔地区的迁移率远高于其反方向的迁移率,麦长管蚜在中海拔和高海拔地区也呈现出非对称迁移;不一致的迁移可能促进麦长管蚜种群遗传结构的改变。这些结果说明秦岭不同海拔麦长管蚜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存在差异,遗传分化明显。因此,不同海拔麦长管蚜响应温度和寄主植物等环境变化的能力差异具有明显的遗传基础。4、小麦上麦长管蚜P450s基因(如SaveCYP6A13、SaveCYP4C1和SaveCYP4G15)的表达显着增加,说明P450s是麦长管蚜代谢小麦次生物质的关键解毒酶。大麦上麦长管蚜SaveUGT2B1、SaveUGT2C1和SaveUGT2B4表现出较高的表达水平;同时,大麦还能显着诱导SaveABCG1、SaveABCG4、SaveABCB7和SaveABCA5的表达;这表明UGTs和ABC转运蛋白可能在麦长管蚜代谢大麦次生物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差异表达基因还包括氧化酶、蛋白酶和表皮蛋白等其它防御相关蛋白的编码基因。上述差异表达基因可能直接影响麦长管蚜的寄主转换、寄主利用和寄主专化性。qRT-PCR分析发现,大麦上低海拔麦长管蚜SaveCYP4C1、SaveCYP4G15和SaveABCC4-1的表达量显着低于小麦或雀麦,而高海拔麦长管蚜SaveCYP4C1、SaveCYP4G15和SaveABCC4-1的表达量在大麦和小麦之间、大麦和雀麦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着水平。小麦、雀麦或黑麦上低海拔麦长管蚜SaveCYP6A13、SaveCYP4G15和SaveEsterase E4的表达量显着高于高海拔麦长管蚜;在大麦上,高海拔麦长管蚜SaveEsterase E4的表达量显着低于低海拔麦长管蚜;而且,多元方差分析(MANOVA)显示解毒基因的表达量在不同海拔麦长管蚜之间存在显着差异。此外,与22℃相比,15℃处理条件下高海拔麦长管蚜SaveHSP70B2的表达量显着增加、SaveHSC70的表达量显着降低;但是,15℃和22℃处理条件下低海拔麦长管蚜SaveHSP70B2和SaveHSC70的表达量的差异未达到显着水平。同时,29℃下高海拔麦长管蚜SaveHSP60、SaveHSP70或SaveHSC70的表达量显着高于低海拔麦长管蚜;相比于低海拔麦长管蚜,15℃处理条件下高海拔麦长管蚜SaveHSC70和SaveHSP83的表达量显着降低。因此,不同海拔麦长管蚜在转录水平上对温度和寄主植物变化的响应有明显区别,说明不同海拔麦长管蚜对温度和寄主植物等环境变化的响应具有明显的分子基础;研究结果对理解蚜虫响应环境变化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孔艳艳[8](2019)在《高压静电场长期胁迫对麦长管蚜取食行为及生理生化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球是一个负电球体,地球上的生物长期生存在这个静电场中,体内均分布着一定的电荷物质,并与其生长发育息息相关。然而近年来高压直流输电线等一系列大型电力工程的建设不断增加,导致自然界电场环境发生变化,且这类高压电设施一般都建立在农田等空旷地,因此其产生的高压静电效应对于动植物具有什么样的影响引起研究人员的重视。目前农业领域的研究表明高压静电对生物具有不同的正负生物学效应,但由于动植物具有复杂的生理代谢机制,因此其具体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且前人对于高压静电的研究多集中在医学和植物种子萌发等方面,在昆虫方面以及胁迫下昆虫与植物互作方面的影响研究较少,更缺乏长期环境胁迫下昆虫遗传变异及应对胁迫规律。麦长管蚜作为小麦作物上的重要害虫,具有个体较小、世代周期短、繁殖力强等特点,因此这类昆虫对于环境变化反应更为灵敏,是研究生态胁迫的理想实验材料。由此可见,该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基于上述科学问题,在本团队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模拟自然环境高压静电对动植物同时造成辐射的现象,按照前人对高压静电处理剂量的研究结果,对小麦种子和出生12小时内的麦长管蚜一龄若虫均分别在4 KV/cm强度的高压静电下处理20 min,在5 KV/cm强度下处理40 min,不经高压静电处理的为对照组(0 KV/cm),所有处理组合(4KV/cm-20 min、5KV/cm-40 min)都经过40代处理。采用刺探电位图谱技术(EPG)对其中第5代、第10代、第15代、第20代、第27代、第33代和第39代蚜虫的取食行为进行了监测,并测定了同世代蚜虫的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MRGR),来探究麦长管蚜和寄主小麦经高压静电辐射后对其取食刺探行为和生长的影响;另外由于前期研究表明高压静电胁迫下会影响麦长管蚜的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为了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探究长期高压静电环境下麦长管蚜抗氧化酶(CuZnSOD、MnSOD、CAT、POD)基因的应对胁迫环境时变化规律,本研究通过RT-PCR扩增得到CuZnSOD、MnSOD基因中间片段,并用qRT-PCR的方法对连续处理第4代、第11代、第21代、第31代、第40代的麦长管蚜进行抗氧化酶基因表达量的测定。通过上述研究以期为生物生态遗传与进化提供理论基础,为蚜虫的生态调节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随麦长管蚜世代的延长,高压静电对其体重的增长呈先促进后抑制的变化趋势。高压静电处理对麦长管蚜体重增长的促进主要表现在高压静电处理组在第10-33代之间麦长管蚜体重差及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增高,且在第15代、第20代和第33代差异显着。而当持续处理至39代时,麦长管蚜的体重增长则严重受到抑制,尤其在4 KV/cm-20 min处理强度下最为显着,说明高压静电辐射在一定世代内(如第10-33代)有助于麦长管蚜生长,但超出一定期限(第33代后)将不利于麦长管蚜的生长。2.通过对受高压静电处理后麦长管蚜多世代取食行为参数的分析,结果发现,高压静电处理至第10-15代时,麦长管蚜的非刺探时间缩短,而随着世代的延长,两处理强度下非刺探时间均增加,同样证明了短期静电处理对麦长管蚜的取食行为发生有促进作用,而随高压静电处理时间的延长促进作用逐渐消失,这与麦长管蚜体重随世代的变化规律相一致。此外,对麦长管蚜韧皮部取食行为同样表明,随高压静电处理世代的延长,麦长管蚜在韧皮部刺探数目整体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尤其在4 KV/cm-20min处理强度下表现更显着。3.经短期高压静电胁迫后(表现在第四代),抗氧化酶基因均呈现上调模式,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四代以后四种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开始下调。当持续高压静电处理至第40代时两种SOD基因表达量均明显升高;相同世代下,POD基因的表达水平在处理组也显着上调,进一步说明了两种抗氧化酶的相互协调作用,同时POD基因表达升高也进一步弥补了由于CAT基因表达受抑制对H_20_2的清除能力。4.综上,对两种不同处理组合比较结果表明,4 KV/cm-20 min强度下的高压静电处理对麦长管蚜刺探数目影响较大,效应更显着。而5 KV/cm-40 min处理强度下麦长管蚜抗氧化酶基因表达受高压静电和世代变化更显着,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更强,也正是由于其对胁迫更迅速的反应能力,使得高强度下对麦长管蚜表观生长发育和行为状况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张荣芳[9](2019)在《次级共生菌的检测及叁种共生菌对麦长管蚜温度适应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农业害虫,取食植物韧皮部汁液,传播植物病毒,能给小麦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共生菌广泛存在于各种昆虫体内,它们与宿主之间已形成了密切的共生关系。目前对麦长管蚜体内共生菌侵染多样性以及次级共生菌对麦长管蚜温度适应性影响的研究尚不深入。本文采用诊断PCR技术检测了我国8个不同地理种群麦长管蚜的次级共生菌种类和侵染率,并且运用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了3种高侵染率的次级共生菌对麦长管蚜的温度适应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诊断PCR技术检测了我国8个不同地理种群麦长管蚜个体的6种次级共生菌(总样本量为256)。结果表明,次级共生菌H.defensa、R.insecticola或Rickettsia在这8个地理种群中均被检测到,但是,其侵染率在不同地理种群间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哈密、张掖、杨凌或嘉善地区H.defensa的侵染率显着高于襄阳、驻马店、淮北或盐城地区,张掖地区R.insecticola的侵染率显着高于哈密或驻马店地区,杨凌和盐城地区Rickettsia的侵染率显着低于其它6个地区。次级共生菌Spiroplasma仅在杨凌、襄阳和嘉善3个地区被检测到,而且其侵染率较低;其中杨凌地区的侵染率(17%)高于其它两个地区。然而次级共生菌R.insecticola和PAXS在所有麦长管蚜个体中均未检测到。次级共生细菌在麦长管蚜个体中存在共侵染,其中2种菌共侵染最多的地区是嘉善,且主要以H.defensa和Rickettsia的组合出现;3种菌共侵染最多的地区是张掖,以H.defensa、R.insecticola和Rickettsia的组合出现,但是驻马店和盐城麦长管蚜个体中未检测出3种菌共侵染的情况。2.测定不同温度下叁种次级共生菌(H.defensa、R.insecticola和Rickettsia)对麦长管蚜生活史参数的影响。在14℃饲养条件下,H.defensa显着延长麦长管蚜的若虫各龄期发育历期,且显着降低了麦长管蚜的成蚜重量和繁殖力;而在26℃饲养条件下,H.defensa显着增强了麦长管蚜的繁殖力,这与30℃饲养条件下的表现一致。以上结果表明,在低温饲养条件下,H.defensa对麦长管蚜有消极的影响;而在一定高温范围内,其可协助麦长管蚜抵御温度胁迫。在所有温度条件下,R.insecticola延长了麦长管蚜的发育若虫发育历期,降低了麦长管蚜的成蚜重量和繁殖力,说明携带R.insecticola对麦长管蚜是一种负担。在14℃饲养条件下,Rickettsia显着缩短了麦长管蚜的若虫总发育历期;在26℃饲养条件下,Rickettsia增加了麦长管蚜的成蚜重量和繁殖力;但在30℃饲养条件下,携带Rickettsia的麦长管蚜成蚜重量和繁殖力均降低;这表明30℃可能超出了Rickettsia与麦长管蚜互利共生的生理耐受温度,进而对麦长管蚜的生长与繁殖产生消极作用。3.利用绝对定量的方法测定了麦长管蚜体内初级共生菌和次级共生菌的拷贝数,比较了不同温度下共生菌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麦长管蚜体内共生菌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与22℃相比,14℃诱导次级共生菌H.defensa的含量显着升高;初级共生菌B.aphidicola的含量在14℃与22℃之间没有显着差异,然而26℃下B.aphidicola的含量显着高于22℃。相比于22℃,高温(即26℃和30℃)或低温(即14℃)下麦长管蚜体内次级共生菌R.insecticola的含量升高,而且30℃下R.insecticola的含量高于26℃;26℃或30℃下初级共生菌B.aphidicola的含量低于22℃,但是该差异未达到显着性水平。次级共生菌Rickettsia的含量在22℃条件下最高,并且Rickettsia的含量随着温度升高逐渐降低;在14℃条件下,初级共生菌的含量显着高于其它温度,且其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因此,共生菌含量的变化可能影响麦长管蚜的温度适应性。(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石棋[10](2019)在《麦长管蚜生殖方式及其耐寒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是禾谷类作物上重要的常发性害虫,除直接刺吸汁液直接危害,造成小麦千粒重和品质下降,还能传播大麦黄矮病毒,造成更大的间接危害。麦长管蚜较高的经济地位,不仅与其发育速率快、繁殖力高有关,同时与其复杂生活史密切相关。本文通过低温短光照条件诱导来自甘肃麦长管蚜种群,研究其生殖方式以及不同蚜型的耐寒性差异,探究蚜虫的生殖方式与耐寒性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低温短光照条件下连续诱导来自甘肃麦长管蚜种群,G_1至G_4代产生了有翅和无翅孤雌蚜、产雌和产雄性母以及雌性蚜和雄性蚜,其中产雌性母和产雄性母始于G_1代,分别占80.0%和20.00%,G_2代产雌性母和产雄性母急剧下降至1.00%和2.00%,大量出现雌性蚜,达到86.00%,同时出现少量雄性蚜(6.00%)、有翅孤雌蚜(4.00%)和无翅孤雌蚜(1.00%)。G_3代雄性蚜大量出现,达到50.00%,该代有翅孤雌蚜比率相比于G_2代有所增加。G_4代有翅孤雌蚜比率持续增加,达到91.00%,同时出现少量无翅孤雌蚜(8.00%)和雌性蚜(1.00%)。诱导过程中G_2代(雌:雄)性比为73:5,G_3代为2:13;G_4代为1:0。本研究中雌性蚜和雄性蚜交配后,成功获得了受精卵。(2)15℃条件下,麦长管蚜受精卵孵化所需时间在38~45 d范围内波动,其平均发育历期为41.36±1.73 d,孵化率为46.67±20.55%。干母不同龄期的发育时间和存活率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发育成熟后均为无翅型个体。麦长管蚜干母所产后代即为干雌,包括有翅型和无翅型个体,所占比率分别为54.00%和46.00%。麦长管蚜干母和干雌的若虫存活率分别为86.67±8.82%和93.57±0.71%,两者不存在显着差异。干母的若虫发育时间(15.13±0.39 d)显着大于无翅型干雌(12.5±1.32d),但与有翅型干雌的若虫发育时间(14.92±1.83 d)无显着差异。干母和干雌(有翅型和无翅型)总产仔量和日均产仔量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其中以干母日均产仔量最高,有翅型干雌最低。(3)麦长管蚜受精卵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分别为-31.6±-5.1℃和-31.3±-2.5℃,显着低于孤雌1龄若蚜、有翅孤雌蚜、无翅孤雌蚜、产雌性母、产雄性母、雌性蚜、雄性蚜和干母。低温驯化结果表明经5℃驯化5 d的雄性蚜过冷却点显着高于对照,而孤雌1龄若虫、有翅孤雌蚜、无翅孤雌蚜、产雌性母、产雄性母、雌性蚜、雄性蚜和干母的过冷却点与同一蚜型对照个体之间均无显着差异,说明蚜虫过冷却点不存在低温冷驯化反应。(4)零下低温存活率分析表明,受精卵的致死温度LT_(80)(80%死亡率)最低,在-20℃~-25℃左右波动,孤雌1龄若蚜、有翅孤雌蚜、无翅孤雌蚜、产雌性母、产雄性母、雌性蚜、雄性蚜以及干母的致死温度LT_(80)(80%死亡率)大约在-8℃~-10℃范围内波动,卵的致死温度显着低于其它蚜型。快速冷驯化提高了麦长管蚜孤雌1龄若蚜、有翅孤雌蚜、无翅孤雌蚜、产雌性母、产雄性母、雌性蚜、雄性蚜以及干母的存活率。受精卵成功孵化并继续饲养支持自然界麦长管蚜以卵成功越冬的可能性。结合过冷却点和低温存活率分析结果说明麦长管蚜属于寒冷敏感型昆虫。低温会引起麦长管蚜孤雌生殖蚜极高的死亡率,甚至是全部死亡,而受精卵的耐寒能力很强。为渡过严酷低温环境麦长管蚜通过生殖方式改变增强自身的耐寒能力,卵的抗寒能力与其越冬现象的存在密不可分。在严寒地区冬季以卵越冬是抵抗低温的一种重要适应性策略。(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麦长管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气变暖影响农业生态系统中"作物—昆虫—天敌"之间相互关系,进而影响植食性害虫发生量。麦长管蚜是我国黄淮海地区冬小麦上优势种。笔者前期研究发现,田间升温提高了麦长管蚜内禀增长率及种群数量,但目前尚缺乏生理生化机制研究。笔者选择河南原阳与河北廊坊两个不同维度带的小麦种植基地,利用田间红外辐射灯模拟温度升高,通过昆虫刺吸电位技术(EPG)研究升温处理下麦长管蚜取食行为,同时检测小麦水杨酸(SA)与茉莉酸(JA)防御途径关键酶活性变化。研究结果发现,温度升高可以显着降低小麦叶片中SA途径PAL酶、β-1,3-葡聚糖酶与JA途径PPO酶活性,然而JA途径对于升温响应较为复杂;上游酶LOX酶活性显着升高。温度升高显着增加麦长管蚜木质部取食波G波与E1波平均取食时长,E1波与韧皮部取食波E2波总时长显着增加。本试验研究表明,模拟升温通过抑制小麦SA防御途径酶活性,促进麦长管蚜在小麦上的取食,从而影响麦长管蚜的种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麦长管蚜论文参考文献

[1].韩志鹏,王征宏,曾占奎,郭程,王黎明.小麦抗麦长管蚜基因QTL定位与基因发掘[C].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2].王怡,谭晓玲,石旺鹏,陈巨莲.跨纬度带麦长管蚜种群动态对田间模拟升温的响应机制[C].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3].彭建红,李耀发,高占林,党志红,安静杰.新烟碱类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麦长管蚜和棉蚜取食行为的影响[J].植物保护.2019

[4].蒋韫博,郭燕,周雨馨,张改生,马守才.化学杂交剂SQ-1对麦长管蚜生命表重要参数及酶活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9

[5].武银玉,曹亚萍,赵飞,邢鲲.临汾麦区麦长管蚜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风险[J].山西农业科学.2019

[6].许乐园,刘韶业,于金凤,许永玉,陈珍珍.温度对中华通草蛉捕食麦长管蚜的影响[J].环境昆虫学报.2019

[7].黄贤亮.不同海拔麦长管蚜对温度和寄主变化的响应及其遗传和分子基础[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8].孔艳艳.高压静电场长期胁迫对麦长管蚜取食行为及生理生化影响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9].张荣芳.次级共生菌的检测及叁种共生菌对麦长管蚜温度适应性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10].石棋.麦长管蚜生殖方式及其耐寒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不同小麦品种(系)麦长管蚜的消...日Kriging插值方式模拟的的麦长各麦区麦长管蚜的消长情况·18...麦长管蚜取食不同强度UV-B辐射的...日Kriging插值方式模拟的的麦长麦长管蚜有翅蚜的剂量反应曲线

标签:;  ;  ;  ;  ;  ;  ;  

麦长管蚜论文_韩志鹏,王征宏,曾占奎,郭程,王黎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