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屯田家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家法,柳永,叠韵,双声,特征,模式,结构。
屯田家法论文文献综述
姜茜[1](2018)在《论“屯田家法”的独特性及后人对其的继承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柳永开创的"屯田家法"可谓是宋词中开天辟地的独特章法之作,其独特性主要体现在独特的时间转换、独特的空间转换及以赋写词叁方面,此后文人们对"屯田家法"的继承与发展也体现了此章法的合理性和深远意义。本文主要对"屯田家法"的独特性及后人对其的继承与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8年07期)
章碧莹[2](2018)在《领字与“屯田家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前人常以"屯田蹊径""柳氏家法"和"屯田家法"概括柳永词的章法。关于"屯田家法"的内涵与特征,学界通常指敷陈其事的赋法形式。然而,在柳永《乐章集》中,领字现象也十分常见。柳永在词中频繁运用领字,与其词的章法结构有着密切关系。领字作为章法结构的主要特点之一,对柳词"屯田家法"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章碧莹[3](2017)在《双声叠韵舆“屯田家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前人常以‘屯田蹊径'或‘屯田家法'概括柳永词的章法。关于‘屯田家法'的内涵特徵,学界通常指敷陈其事的赋法,以及大量运用领字、对句等,然而,在柳永《乐章集》中,双声叠韵现象也十分常见。柳永在词中频繁运用双声叠韵,与表情达意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双声叠韵作为词的一种表现手法,事实上也属‘屯田家法'的一种,值得我们重视。(本文来源于《词学》期刊2017年01期)
蒋红[4](2013)在《柳永“屯田家法”的真与诚》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们普遍认为"屯田家法"是柳永慢词的基本创作路径,是以词为本位,以赋入词,词中多用铺叙、对句和领字,并以这种"赋笔入词"的写法确立了慢词的新体式。但是笔者认为"屯田家法"更多的不是体现在写词的技术性上,而是体现在柳词所蕴涵的"真"与"诚"的实质精神,以及这种精神对其词体创作的指导性意义上。(本文来源于《学园(教育科研)》期刊2013年07期)
李海帆,葛晓慧[5](2007)在《赋笔写情 屯田家法——论柳永词的结构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柳永词的结构模式:以时间为转移由近及远的延伸式;由大及小的层层回缩式;视线转移、空间递变式;时空往复跳跃式;多角度多侧面渲染的立体式;纵向回眸式;前果后因的逆挽式;一泻无余落珠式等。(本文来源于《华夏文化论坛》期刊2007年00期)
赵晓兰[6](2005)在《柳永“屯田家法”探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屯田家法”是柳永慢词的基本创作路径。柳永以词为本位,吸纳并整合赋体文学的异质艺术因子。他以赋笔入词,词中多用铺叙、对句和领字,确立了慢词的新体式,开创了宋词发展的新纪元。(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5年05期)
屯田家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前人常以"屯田蹊径""柳氏家法"和"屯田家法"概括柳永词的章法。关于"屯田家法"的内涵与特征,学界通常指敷陈其事的赋法形式。然而,在柳永《乐章集》中,领字现象也十分常见。柳永在词中频繁运用领字,与其词的章法结构有着密切关系。领字作为章法结构的主要特点之一,对柳词"屯田家法"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屯田家法论文参考文献
[1].姜茜.论“屯田家法”的独特性及后人对其的继承与发展[J].文化学刊.2018
[2].章碧莹.领字与“屯田家法”[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8
[3].章碧莹.双声叠韵舆“屯田家法”[J].词学.2017
[4].蒋红.柳永“屯田家法”的真与诚[J].学园(教育科研).2013
[5].李海帆,葛晓慧.赋笔写情屯田家法——论柳永词的结构模式[J].华夏文化论坛.2007
[6].赵晓兰.柳永“屯田家法”探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