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掩蔽论文-刘雨菲

频率掩蔽论文-刘雨菲

导读:本文包含了频率掩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前掩蔽,听皮层,下丘,大鼠

频率掩蔽论文文献综述

刘雨菲[1](2018)在《前掩蔽噪声对大鼠听皮层和下丘神经元频率调谐的调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和动物在嘈杂的声环境中仍能较好地探测和分辨目标声,然而相关的神经机制并未完全揭示。本论文用前掩蔽的方法研究了前掩蔽噪声如何影响听皮层和中脑下丘听神经元的频率调谐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在嘈杂声环境中听觉中枢对目标声进行探测和分辨的神经机制提供实验证据。我们用白噪声作为前掩蔽声,用纯音作为探针声(或目标声),在大鼠的听皮层和下丘记录听神经元在安静条件下和前掩蔽噪声条件下的频率-强度反应域(frequency-level response area,FLRA)。分别改变前掩蔽噪声的强度、以及前掩蔽噪声和探针声之间的间隔时间,研究前掩蔽噪声对听神经元频率-强度反应域影响的强度效应和时间效应。结果发现:1.前掩蔽噪声可使神经元听反应的放电数减少,频率反应域的范围缩小,神经元听反应的最低阈值升高。这种抑制性影响随前掩蔽噪声强度的增加而增强,随前掩蔽噪声与探针声的间隔时间的延长而减弱,具有显着的强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2.在安静条件下测量的听神经元的频率反应域内,神经元对其偏好频率和强度的声刺激的听反应较强,对其非偏好频率和强度的声刺激的听反应较弱。在前掩蔽噪声条件下,听皮层有一部分神经元对其偏好声刺激的听反应受前掩蔽噪声的抑制性影响较弱,而对其非偏好声刺激的听反应受前掩蔽噪声的抑制性影响较强。这种非均一的抑制性影响特性有利于听神经元在嘈杂的声环境中维持其偏好特性的相对稳定。相对于下丘,该非均一性的抑制性影响在听皮层神经元上表现更明显。3.在前掩蔽噪声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听神经元的频率-强度反应域内的放电水平可逐步恢复至安静条件下的水平,但听皮层神经元比下丘神经元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4.前掩蔽噪声对听皮层和下丘绝大多数神经元的特征频率和最佳频率无显着影响,但可导致一部分神经元的频率调谐的带宽显着变窄或变宽。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嘈杂声环境中,听皮层和下丘神经元的频率调谐随环境声的变化而动态变化,但部分神经元的频率和强度偏好特性仍能保持相对稳定。(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4-01)

查永德,马小华,李金霞,张建萍,陈瑶[2](2017)在《不同频率耳鸣的掩蔽治疗及耳鸣残疾度量化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频率耳鸣的掩蔽特点及耳鸣残疾度量化结果。方法对47例耳鸣患者进行耳鸣测试及掩蔽治疗,并填写耳鸣残疾度量化表。结果低频耳鸣的掩蔽曲线以重迭型为主,高频耳鸣的掩蔽曲线以汇聚型和重迭型为主;低频与高频耳鸣的残余抑制时间统计结果无明显差异;低频与高频耳鸣患者耳鸣残疾度量化表结果均以"功能的"得分较高。结论耳鸣掩蔽治疗的效果与频率无明显相关,耳鸣患者以功能性的下降为主。(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期刊2017年03期)

陶源,叶盛,楚广星,关添,王健[3](2016)在《多频率匹配耳鸣掩蔽疗法及其手机APP设计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设计并实现一款手机APP用于治疗耳鸣。方法:采用多频率匹配的掩蔽疗法,整个APP主要由纯音疗法、掩蔽疗法、量表测试、个人中心4个模块组成。纯音疗法有3种频率和响度条可供调节,掩蔽疗法模块分为纯音+噪声、纯音+音乐、纯音+自然声,量表部分由耳鸣残疾评估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构成,个人中心主要用于统计量表结果以及治疗记录。结果:通过统计学方法验证多频率匹配的掩蔽疗法是有效的,并且通过病人使用APP反馈的结果,也表明该手机APP可以对耳鸣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缓解。结论:该APP可以很好地对耳鸣患者进行治疗。(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期刊2016年12期)

袁慧[4](2015)在《前掩蔽声的空间方位和频率对大鼠下丘神经元频率调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自然条件下,人和动物能从复杂的声环境中提取有意义的目标声信息,然而相关的神经机制并未揭示清楚。已有的研究表明,超前出现的环境声可影响人和动物对后出现的目标声的感知,即具有前掩蔽效应。在听觉系统中,听神经元对声刺激频率和强度的调谐特性是反映神经元编码声刺激功能的指标之一。本研究采用前掩蔽的声刺激方法,以神经元的频率-强度反应域(frequency-level response area, FLRA)为研究对象,在中脑下丘观察前掩蔽声的空间方位和频率如何影响下丘听神经元的FLRA,为进一步了解听觉中枢神经元在复杂声环境下对目标声刺激的编码机制提供实验依据。在安静条件下和不同前掩蔽声条件下,记录大鼠下丘神经元的FLRA,分析了在前掩蔽声的空间方位和频率改变时70个下丘神经元FLRA的放电数、神经元的最低阈值、特征频率、FLRA的带宽、神经元对偏好声刺激和非偏好声刺激的反应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本研究中,前掩蔽声和探针声(目标声)的间隔时间为100ms,掩蔽声的强度为神经元最低阈值以上40-50 dB。探针声位于下丘记录部位对侧水平方位45度、垂直方位0度;掩蔽声来自于与探针声相同的空间方位或记录部位同侧45度、水平方位0度。研究结果如下:1.前掩蔽声对探针声的反应产生抑制作用,表现为下丘听神经元的FLRA缩小,FLRA内的放电数减少,神经元的最低阈值升高,频率调谐的带宽发生变化。但前掩蔽声对绝大多数神经元的特征频率无显着影响。2.在前掩蔽声的频率一定时,当前掩蔽声和探针声来自相同空间方位时,前掩蔽声对绝大多数神经元的FLRA、最低阈值的影响比在掩蔽声和探针声空间位置分离条件下要大。3.在前掩蔽声和探针声的空间方位一定的条件下,当前掩蔽声的频率与神经元特征频率相同时,前掩蔽声对下丘听神经元的FLRA、最低阈值的影响比在前掩蔽声的频率为其他频率时都大。4.前掩蔽声对下丘听神经元FLRA中不同声刺激的反应的影响并不相同,前掩蔽声对大多数神经元对偏好声刺激的反应的影响较小,对非偏好声刺激反应的影响较大。本研究结果表明,下丘听神经元的频率调谐随前掩蔽声的频率、以及掩蔽声和探针声的相对空间方位变化发生动态变化,但对神经元对偏好声刺激的反应的影响较小,这些特点有利于下丘听神经元在复杂的声环境中对其偏好的声刺激频率和强度编码的相对稳定。(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5-04-01)

李娟,李洁,杨明建,王靖,彭康[5](2014)在《听神经元锐化频率与前掩蔽共享抑制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频率分析是听觉系统的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先前的研究发现,在外周和较低位的中枢听觉结构内神经元的频率调谐曲线(FTC)的带宽均比较宽,而在进入较高位的中枢后,FTC变的越来越锐化(sharpness),频率分析也越来越精确(Suga,1995;Phillips et al.,1988),这提示听中枢有锐化神经元FT的能力和机制。后来的研究者沿用双声刺激方法在猫的听皮质(AC)(Sutter et al.,1991;1999)以及蝙蝠的丘脑(Suga et al.,1997)记录到位于兴奋性FTC单边或/和双边的抑制性FTC。并通过在蝙蝠听皮质采用离子电泳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理学会第24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4-10-24)

李娟[6](2014)在《边带频率和中心频率激活的抑制性突触输入介导了下丘神经元的前掩蔽》一文中研究指出前掩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听觉现象,在人和动物的声通讯和声方位辨别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探讨前掩蔽的突触机制,本研究采用自由声场对声刺激方法,在31只昆明(Mus musculus, Km)小鼠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 IC)上做在体细胞内记录(in vivo intracellular recording),探讨了边带频率或偏离最佳频率(side-band frequency, SBF or off-best frequency, off-BF)声刺激和中心频率或on-最佳频率(center frequency, CF or on-best frequency, on-BF)声刺激激活的抑制性突触输入在前掩蔽中的作用及机制。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实验共获得113个下丘神经元,对其中43个完整数据做了分析和讨论。根据神经元的兴奋性频率调谐曲线(excitatory frequency tuning curve, EFTC)侧边是否存在抑制区,将神经元划分为有侧边抑制区神经元(n=21)和无侧边抑制区神经元(n=22)两类,有侧边抑制区神经元又可分为3种亚型:低频边有抑制区神经元(n=12)、高频边有抑制区神经元(n=6)、双边均有抑制区神经元(n=3)。通过比较边带频率和中心频率对神经元的前掩蔽效应,结果显示,不管是有侧边抑制区神经元还是无侧边抑制区神经元,中心频率声刺激所致的前掩蔽效应强于边带频率(P<0.05);中心频率声刺激诱发的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IPSP)时程比边带频率声刺激诱发的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时程长(P<0.05),可谓差异显着。在中心频率和边带频率声刺激掩蔽下,分别有51.2%和83.7%的神经元的掩蔽声诱发的IPSP时程要大于前掩蔽效应持续的时间。以上结果提示,边带频率和中心频率激活的抑制性突触输入介导了下丘神经元的前掩蔽,构成了前掩蔽效应的机制之一2.为了进一步了解神经元对声刺激的反应模式与前掩蔽之间的关系,对所获得的神经元中50个神经元的反应模式做了分析,可分为起始型(onset, O)(n=37)与持续型(sustained, S)(n=13)两种反应类型,O型神经元仅对声刺激的起始爆发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AP), S型神经元的发放持续时间与声刺激时程相近。通过比较这两种反应类型神经元的前掩蔽效应,结果显示,O型神经元在声刺激间隔(inter-stimulus interval, ISI)比较小时,探测声上的反应可完全被掩蔽声掩蔽,而S型神经元则表现出较弱的前掩蔽效应,这说明O型神经元的前掩蔽效应要强于S型神经元。实验中还观察到神经元动作电位后跟随抑制突触后电位,O型神经元动作电位后跟随的IPSP时程也要大于S型神经元,但两组数据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O型神经元在ISI较小时(<10ms)能将两个频率诱发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EPSP)整合成AP,而S型神经元则能在更长时间内(ISI≤34ms)将两个频率诱发的EPSP整合成AP。实验结果提示,由于O型神经元比S型神经元接收了更多的抑制性突触输入和具有更强的时相特性,从而使得O型神经元具有较强的前掩蔽效应;反之,由于S型神经元接受的抑制性突触输入较少也因此具有较低的AP发放阈值,更容易爆发AP。因此,抑制性突触输入直接参与了神经元的前掩蔽的形成。(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付子英,唐佳,陈其才[7](2011)在《偏离最佳频率的声信号对几内亚长翼蝠下丘神经元的前掩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偏离神经元最佳频率(best frequency,BF)的声刺激对下丘神经元的前掩蔽效应,实验选用5只听力正常的几内亚长翼蝠(Miniopterus magnater),记录它们的下丘神经元对偏离BF的掩蔽声和探测声(BF)的反应。结果发现,当掩蔽声向高或低频方向偏离神经元的BF时,掩蔽效应逐渐降低。根据计算出的掩蔽效应指数"R"下降50%时高、低频边的半带宽(half-band width),可将受前掩蔽影响的神经元分为低频边长效掩蔽型、高频边长效掩蔽型和双边等效或均衡掩蔽型。结果显示,所有神经元的高频边半带宽(half-band widthhigh)与低频边半带宽(half-band widthlow)之间存在线性相关(n=24,r=0.47,P<0.05);50%神经元的half-bandwidthlow显着大于half-band widthhigh(n=12,P<0.001),25%神经元的half-band widthhigh显着大于half-band widthlow(n=6,P<0.05),其余25%神经元的half-band widthhigh与half-band widthlow之间无显着差异(n=6,P>0.05)。尽管掩蔽效应指数在偏离BF的高、低频边具有相关性,但偏离BF的低频声对多数神经元具有更强的掩蔽效应。基于这些结果推测,由偏离BF声刺激所产生的强掩蔽效应,或许能为蝙蝠的发声抑制理论和有回声环境中的听觉抑制效应提供实验证据。(本文来源于《生物物理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刘建,鲁五一[8](2009)在《基于频率掩蔽滤波的MFCC特征参数提取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Mel频率倒谱系数(Mel frequency cepstral co-efficient,MFCC)提取的改进算法,该算法采用频率掩蔽滤波(Fre-quency Masking Filter)技术来掩蔽噪声信号。当输入的语音信号包含噪声信号时,该算法能更好的减少噪声信号对纯净语音信号的影响,从而提高语音信号的识别率。实验表明改进后的算法相对于传统的MFCC提取算法大约有4.47%的相对性能提升。(本文来源于《仪器仪表用户》期刊2009年02期)

桑鹤平,赵鹤鸣[9](2008)在《基于听觉频率掩蔽效应的音频数字水印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听觉掩蔽效应的音频数字水印算法,根据掩蔽阈值在DCT低频系数中嵌入水印。依据听觉掩蔽模型计算每个临界频带的掩蔽阈值,再根据水印嵌入点处的掩蔽阈值和音频载体值的大小共同控制量化步长。同时为满足水印快速嵌入的要求,通过文中提出的算法可以寻找到嵌入时间(计算量)与鲁棒性的最佳平衡点,得出一帧语音中嵌入水印的最佳重复次数。实验结果证明所嵌入的水印具有很好的不可感知性,对加白噪声、低通滤波、重采样和压缩等各种具有良好的鲁棒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08年09期)

胡阿丽,张子敬[10](2007)在《利用频率掩蔽法设计均匀和非均匀余弦调制滤波器组》一文中研究指出给出了一种均匀非均匀余弦调制滤波器组的设计方法。采用了频率掩蔽法设计原型滤波器,利用迭代算法优化原型滤波器的脉冲响应系数,目标函数表示为脉冲响应系数的四次方,非均匀余弦调制滤波器组通过合并均匀余弦调制滤波器组的相邻的滤波器得到,这种方法简单有效。最后的Matlab实例仿真验证了此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07年10期)

频率掩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耳鸣的掩蔽特点及耳鸣残疾度量化结果。方法对47例耳鸣患者进行耳鸣测试及掩蔽治疗,并填写耳鸣残疾度量化表。结果低频耳鸣的掩蔽曲线以重迭型为主,高频耳鸣的掩蔽曲线以汇聚型和重迭型为主;低频与高频耳鸣的残余抑制时间统计结果无明显差异;低频与高频耳鸣患者耳鸣残疾度量化表结果均以"功能的"得分较高。结论耳鸣掩蔽治疗的效果与频率无明显相关,耳鸣患者以功能性的下降为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频率掩蔽论文参考文献

[1].刘雨菲.前掩蔽噪声对大鼠听皮层和下丘神经元频率调谐的调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2].查永德,马小华,李金霞,张建萍,陈瑶.不同频率耳鸣的掩蔽治疗及耳鸣残疾度量化结果分析[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17

[3].陶源,叶盛,楚广星,关添,王健.多频率匹配耳鸣掩蔽疗法及其手机APP设计实现[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6

[4].袁慧.前掩蔽声的空间方位和频率对大鼠下丘神经元频率调谐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5

[5].李娟,李洁,杨明建,王靖,彭康.听神经元锐化频率与前掩蔽共享抑制机制[C].中国生理学会第24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4

[6].李娟.边带频率和中心频率激活的抑制性突触输入介导了下丘神经元的前掩蔽[D].华中师范大学.2014

[7].付子英,唐佳,陈其才.偏离最佳频率的声信号对几内亚长翼蝠下丘神经元的前掩蔽[J].生物物理学报.2011

[8].刘建,鲁五一.基于频率掩蔽滤波的MFCC特征参数提取算法[J].仪器仪表用户.2009

[9].桑鹤平,赵鹤鸣.基于听觉频率掩蔽效应的音频数字水印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

[10].胡阿丽,张子敬.利用频率掩蔽法设计均匀和非均匀余弦调制滤波器组[J].现代电子技术.2007

标签:;  ;  ;  ;  

频率掩蔽论文-刘雨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