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堤坝路,包括依次铺贴在堤坝路面上的本体,本体呈类矩形设置,本体的侧边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凸设有若干的凸块,与之相邻的本体上设有与凸块卡接配合的凹槽,地面与本体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加强筋,加强筋位于本体内的部分绕加强筋的周向固定连接有若干的倒刺。通过设置加强筋和倒刺,增加了本体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在本体受力时,加强筋和倒刺对本体具有拉力,使得本体受力时不易出现移位的现象,本体稳固在地面的上方,本体不易出现松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堤坝路,包括依次铺贴在堤坝路面上的本体(1),本体(1)呈类矩形设置,其特征在于:本体(1)的侧边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凸设有若干的凸块(2),与之相邻的本体(1)上设有与凸块(2)卡接配合的凹槽(3),地面与所述本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加强筋(11),所述加强筋(11)位于本体(1)内的部分绕加强筋(11)的周向固定连接有若干的倒刺(12)。
设计方案
1.一种堤坝路,包括依次铺贴在堤坝路面上的本体(1),本体(1)呈类矩形设置,其特征在于:本体(1)的侧边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凸设有若干的凸块(2),与之相邻的本体(1)上设有与凸块(2)卡接配合的凹槽(3),地面与所述本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加强筋(11),所述加强筋(11)位于本体(1)内的部分绕加强筋(11)的周向固定连接有若干的倒刺(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堤坝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内设置有纤维网(13),当所述纤维网(13)处于张紧状态时,所述纤维网(13)与所述本体(1)的表面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堤坝路,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倒刺(12)均与所述纤维网(13)勾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堤坝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2)呈燕尾形设置,若干所述凸块(2)中,位于本体(1)长度方向上的中部位置的凸块(2)的厚度大于其余所述凸块(2),最厚的凸块(2)的厚度与所述本体(1)的厚度一致,所述本体(1)上设置有将所述凸块(2)与所述本体(1)锁紧的锁紧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堤坝路,其特征在于:凹槽(3)的内侧壁上凹陷有滑槽(4),所述锁紧件为设置在所述滑槽(4)上的呈楔形设置的插块(5),所述插块(5)与所述滑槽(4)滑动连接,所述插块(5)呈楔形的一面朝向所述凸块(2)插入凹槽(3)的方向,所述插块(5)与所述滑槽(4)的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6),当所述伸缩弹簧(6)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所述插块(5)伸出于所述滑槽(4),所述凸块(2)的侧边凹陷有插槽(7),当所述插块(5)与所述插槽(7)对准时,所述插块(5)与所述插槽(7)插接配合,所述插块(5)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插块(5)与所述插槽(7)解锁的解锁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堤坝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件为拉杆(9),所述本体(1)上凹陷有通槽(8),所述通槽(8)与所述滑槽(4)连通,所述拉杆(9)与所述通槽(8)滑动连接,所述拉杆(9)的一端与所述插块(5)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在通槽(8)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堤坝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8)的槽口边缘呈阶梯式设置,所述通槽(8)上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通槽(8)的槽口的挡块(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堤坝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10)上开设有开启槽。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堤坝防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堤坝路。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在江、河等地与路面之间形成有斜坡(也称河岸),用来提高路面的稳定性,为了使得斜坡上的泥土不易流失,一般在斜坡上铺设砌块,形成堤坝路,行人可以在堤坝路上行走。
现有的在斜坡上铺设砌块时,先将一块砌块放置到斜坡上,在另一块砌块上抹上砂浆,将其有砂浆的一侧与放置在斜坡上的砌块的侧边贴合固定,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将整个斜坡均铺上砌块。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铺在斜坡上的砌块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位于砌块地下的底面容易被挤压下陷,砌块部分的面积与地面发生脱离,使得相邻砌块之间连接不稳固,需要对此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堤坝路,具有砌块与地面之间连接稳固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堤坝路,包括依次铺贴在堤坝路面上的本体,本体呈类矩形设置,本体的侧边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凸设有若干的凸块,与之相邻的本体上设有与凸块卡接配合的凹槽,所述地面与所述本体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位于本体内的部分绕加强筋的周向固定连接有若干的倒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将凸块与凹槽对准,然后将相邻的两个本体插接,使得相邻的两个本体稳固连接。在铺设砌块时,将加强筋插入地面,增大了本体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砌块与地面之间连接更加稳固,当砌块受到水平方向上的推力时,加强筋对本体产生与推力相反方向的阻力,使得本体不易发生移动。设置倒刺,倒刺对本体具有拉力,增加了加强筋与本体之间的稳固性,使得本体与地面连接稳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本体内设置有纤维网,当所述纤维网处于张紧状态时,所述纤维网与所述本体的表面齐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纤维网具有一定的张紧力,增加了本体内部的强度,使得本体在受到压力时,纤维网对本体之间具有一定的拉力,本体不易被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所述倒刺均与所述纤维网勾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倒刺与纤维网勾结,使得倒刺对纤维网具有拉力的作用,纤维网在受力时,不易出现堆积到一处,影响纤维网对本体的补强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块呈燕尾形设置,若干所述凸块中,位于本体长度方向上的中部位置的凸块的厚度大于其余所述凸块,最厚的凸块的厚度与所述本体的厚度一致,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将所述凸块与所述本体锁紧的锁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最厚的凸块与凹槽对准,凸块的侧壁与凹槽的内侧壁抵接,其余的凸块位于与之对应的凹槽的上方,然后将凸块压向凹槽,直到最厚的凸块的表面与本体的表面齐平。通过设置一块最厚的凸块和其余较薄的凸块,使得通过最厚的凸块与凹槽的定位,便可将其余的凸块与凹槽对准,方便工人的安装。当凸块与凹槽插接,锁紧件将凸块与本体固定,使得凸块在卡接后不易沿插入方向的脱离,相邻两块砌块之间连接稳固,不易发生相互脱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凹槽的内侧壁上凹陷有滑槽,所述锁紧件为设置在所述滑槽上的呈楔形设置的插块,所述插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插块呈楔形的一面朝向所述凸块插入凹槽的方向,所述插块与所述滑槽的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当所述伸缩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所述插块伸出于所述滑槽,所述凸块的侧边凹陷有插槽,当所述插块与所述插槽对准时,所述插块与所述插槽插接配合,所述插块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插块与所述插槽解锁的解锁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插块和插槽,插块楔形面正向待插入的方向,在凸块插入凹槽的过程中,当凸块与插块抵接时,凸块将插块往滑槽的底壁的方向压动,伸缩弹簧被压缩,当插槽与插块对准时,插块插入插槽内,凸块与凹槽固定,凸块的表面与本体的表面齐平。凸块与凹槽插接之后,插块对凸块在其插入方向具限位的作用,使得凸块不易与凹槽脱离。呈燕尾形设置的凸块在与本体表面平行的方向上不易与凹槽发生相互脱离的现象。当需要对堤坝路的砌块进行更换时,使用解锁件将相互插接的本体解锁,便可将需要检修的对象取出进行检修。操作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解锁件为拉杆,所述本体上凹陷有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滑槽连通,所述拉杆与所述通槽滑动连接,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插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在通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插块与插槽进行解锁时,往滑槽的底壁的方向拉动拉杆,拉杆带动插块往滑槽的底壁方向滑动,使得插块与插槽脱离,然后将想要更换的本体拿起。通过设置拉杆和通槽,通过拉杆对插块进行解锁,在本体自锁之后可以实现解锁,方便检修工作的进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本体一侧边的凸块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凸块的厚度与本体的厚度一致,另一个凸块的厚度比本体的厚度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厚度不一的两个凸块在插接时,较厚的凸块先与凹槽接触,然后较薄凸块在较厚的凸块与凹槽插接的过程中与相对应的凹槽对准,实现插接。通过设置两个厚薄不一的凸块,通过将厚的凸块与相对应的凹槽对准,便可使得另一个凸块与相对应的凹槽对准,减少了工人在安装时的对准工作,提高了安装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槽的槽口边缘呈阶梯式设置,所述通槽上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通槽的槽口的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封口的挡块,使得堤坝路上的泥土不易堵塞通槽,进而将拉杆掩埋,当工人需要对本体进行检修时,还需另外对通槽进行清理,造成不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块的侧边凹陷有开启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取下挡块时,拿工具在开启槽处撬动挡块,使得挡块被翘起,然后便可将挡块从本体上取下。通过设置开启槽,方便将挡块从本体上取下;拿下挡块时,需要借助工具方可将挡块取下,使得在一般的情况下,挡块不易与本体脱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加强筋和倒刺,增加了本体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在本体受力时,加强筋和倒刺对本体具有拉力,使得本体受力时不易出现移位的现象,本体稳固在地面的上方,本体不易出现松动;
2.通过设置两块厚度不一的凸块和与之插接配合的凹槽,使得在安装时,将较厚凸块对齐,便可使得其余的凸块与相对应的凹槽对齐,节省了对齐的时间,提高了安装的效率;
3.通过将倒刺勾在纤维网上,使得纤维网在补强本体的强度的同时,不易堆积在一处,使得纤维网补强作用较差;
4. 通过设置拉杆,当需要对本体进行检修时,拉动拉杆,使得插块与插槽脱离,便可将需要更换的本体取下。拉动拉杆,拉杆对自锁后的凸块实现解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体的内部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本体;2、凸块;3、凹槽;4、滑槽;5、插块;6、伸缩弹簧;7、插槽;8、通槽;9、拉杆;10、挡块;11、加强筋;12、倒刺;13、纤维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堤坝路,包括依次铺贴在堤坝路面上的本体1,本体1的侧面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凸设有不少于两个呈燕尾形的凸块2,与之相邻的本体1上凹陷有与凸块2插接配合的凹槽3。
参照图2和图3,本体1与地面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的加强筋11,加强筋11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的倒刺。
在本实施例中,一本体1上的加强筋11有九根,加强筋11上的倒刺12有四根,并绕加强筋11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
本体1内固定连接有纤维网13,当纤维网13处于张紧状态时,纤维网13与本体1的表面齐平,纤维网13与倒刺12勾接。
本体1呈类矩形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本体1一侧的凸块2有两个,其中一个凸块2的厚度与本体1的厚度一致,另一个凸块2的顶面与本体1的顶面平行,凸块2底面到顶面的距离为本体1底面到顶面距离的三分之二。凸块2上安装有将凸块2与本体1锁紧的锁紧件。
凹槽3的一侧壁凹陷有滑槽4,滑槽4朝向凹槽3方向开口,滑槽4与凹槽3连通。锁紧件为设置在滑槽4内的呈楔形设置的插块5,插块5与滑槽4滑动连接,插块5靠近滑槽4的底壁一端与滑槽4的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6,与之相邻的本体1上的凸块2内凹陷有插槽7,当插块5与插槽7对准时,插块5与插槽7插接配合。
插块5呈楔形的一面正对凸块2插入凹槽3的方向,当伸缩弹簧6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插块5伸出于滑槽4。插块5上安装有将插块5与插槽7解锁的解锁件。
本体1的顶面凹陷有矩形的通槽8,通槽8与滑槽4连通,解锁件为与通槽8滑动连接的拉杆9,拉杆9的一端与插块5朝向本体1顶面的一端固定,一端伸在通槽8内。拉杆9的截面呈圆形。
通槽8的槽口边缘呈阶梯式设置,通槽8上安装有用于封闭通槽8的挡块10。挡块10的一侧凹陷有开启槽(未示出),开启槽截面呈弧形。
为了方便行人的行走,在本体1的顶面设置有防滑纹路,防滑纹路呈波浪形。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
将插块5楔形面的一面正向操作者,将最厚的一块凸块2与相对应的凹槽3对准,然后将两个本体1插接,当凸块2与插块5抵接时,凸块2将插块5推回到滑槽4内,插块5进一步压缩伸缩弹簧6,直到插块5与凹槽3对准时,插块5在伸缩弹簧6的弹力下插进插槽7内,相邻的两个本体1安装完毕。
通过设置燕尾形的凸块2,使得相邻两块本体1之间在垂直插入的方向具有拉力,相邻的两个本体1之间不易发生相互脱离。通过插块5与插槽7的插接,使得在垂直凸块2的插入的方向上对凸块2具有限位的作用,相邻两个本体1之间不易发生相互脱离。
通过设置加强筋11和倒刺12,加强筋11增大了本体1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当本体1受力时,本体1不易发生移位,将倒刺12远离加强筋11的一端勾在纤维网13上,倒刺12对纤维网13具有拉力的作用,纤维网13在受力的情况下不易堆积,使得纤维网与本体之间接触面积较大,增加本体1的强度
当需要将砌块更换时,拿工具抵在开启槽处,将挡块10撬开,然后拨动拉杆9,使得插块5与插槽7脱离,便可将需要检修的本体1取出更换上新的砌块,再将挡块10重新放置在通槽8的上方。
通过设置拉杆9,在需要更换砌块时,可以通过将相邻的两个本体1解锁便可将砌块取下更换,操作简单方便。
通过设置挡块10,使得通槽8内不易堆积泥沙或者其他的垃圾,进而将拉杆9堵住,当需要拉动拉杆9时,还需要另外先对通槽8进行清理,造成麻烦。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8013.X
申请日:2019-01-0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759926U
授权时间:20191210
主分类号:E01C5/00
专利分类号:E01C5/00;E01C11/24;E01C15/00;E02B3/10
范畴分类:36A;36E;
申请人:广东平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东平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05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大沙东258号603房(仅限办公用途)
发明人:彭国株;陆韬
第一发明人:彭国株
当前权利人:广东平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加强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