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隔震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支座,橡胶,刚度,阻尼器,结构,损伤,弹性。
隔震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龚微,熊世树,谭平,郑鑫城[1](2019)在《拟负刚度磁流变智能隔震系统振动台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拟负刚度控制算法及磁流变智能隔震系统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将自主研发的最大出力为10 k N的磁流变液阻尼器(MRFD)安装在隔震层中心,并选取4条有代表性的远近场地震波,峰值加速度由0. 1g~0. 9g逐步增大,分别对普通隔震结构、输入电流为0 A和1 A的被动控制结构以及采用基于位移的拟负刚度(DPNS)控制算法的智能控制结构进行振动台试验。通过对结构响应和阻尼器响应的对比分析,研究拟负刚度控制算法的减震效果和磁流变智能控制系统的耗能特性。结果表明:恒定电流为0 A的被动控制可同时降低上部结构反应和隔震层位移,但是减震效果有限;恒定电流为1 A的被动控制对隔震层位移降低效果明显,但是在多遇地震及远场地震作用下放大了上部结构反应; DPNS控制可同时降低隔震层位移和多遇、设防地震甚至罕遇地震作用下上部结构的反应,且适应于不同的地震动特性;试验中控制系统存在的时滞效应使得DPNS控制力在多遇、设防地震作用下具有较小值,同时罕遇地震作用下具有较强的耗能能力。(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朱宏平,沈文爱,雷鹰,袁涌,胡宇航[2](2019)在《结构减隔震控制系统性能监测、评估与提升》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风载等灾害荷载作用下,被动振动控制系统耗散了大量的结构振动能量,是最容易破坏的结构关键、敏感部位。由于自身材料为各向异性、多介质耦合、强非线性,因此在复杂时空环境、多因素、多载荷耦合作用下,被动振动控制系统损伤呈现多尺度、多类型特征。本文以迭层橡胶隔震支座和磁流变阻尼器为研究对象,全面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对这两种结构减隔震系统的性能监测与损伤识别、性能演化与可靠性评估、自适应自供能特性叁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总结了该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为结构减隔震控制系统性能监测、评估与提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期刊2019-10-18)
程博[3](2019)在《应用滑动隔震系统的建筑抗震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集中阐述了真实地震下结构的地震反应,并将设置有滑动隔震支座的模型地震反应与一般的模型地震反应进行了总结,评估和比较。研究表明,滑动隔震支座中的滑动摩擦系数,结构阻尼对于保护结构不受破坏至关重要,同时这些参数对于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在不同高度楼层位置作用不一,滑动隔震支座在强烈地震中的隔震性能较非强烈地震高,竖向地震作用对于楼板中的应力强度影响最大,因此具有较大阻尼的竖向隔震系统有利于保护楼板不受破坏。(本文来源于《建筑技术开发》期刊2019年14期)
唐铭浩,徐曼[4](2019)在《基于鲍鱼结构启发的地基隔震系统的简介及后续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自然一直是人类灵感来源的宝库,结构设计也不例外。近年来,随着基础隔震作为一种有效的抗震措施,得到了越来越多结构设计者的研究。于是一种运用鲍鱼生物机制的基础隔震措施的设想被提了出来,并且在模拟试验中有着不俗的表现。本文总结了前人对以鲍鱼生物机制的基础隔震的研究,并指出了不足,旨在吸引更多的研究者对此隔震系统进行更好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新材料、新技术及其工程应用交流会论文集(中册)》期刊2019-05-17)
李创第,柏大炼,葛新广,刘鹏[5](2019)在《隔震结构系统线性黏弹性液体阻尼器非平稳响应分析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建立线性黏弹性阻尼器抗震动力可靠度分析法和基于反应谱的模态迭加抗震设计法,对隔震系统线性黏弹性液体阻尼器时域瞬态响应的模态迭加解析解和非平稳随机地震响应分析法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最一般的线性黏弹性阻尼器的积分型分析模型,用非对称微分积分方程组实现设置线性黏弹性液体阻尼器的隔震结构系统的时域非扩阶建模;采用传递矩阵法,直接获得隔震结构系统及其一般线性黏弹性液体阻尼器在任意激励和非零初始条件下时域瞬态响应的非扩阶模态迭加解析解;应用此解析解和快速虚拟激励法,建立隔震系统及其线性黏弹性液体阻尼器在均匀与非均匀调幅滤过白噪声非平稳地震激励下的非平稳响应分析法。所获得的时域瞬态响应解析解以及所建立的一般非平稳随机地震响应分析法,将为建立整体隔震系统各构件抗震动力可靠度和基于反应谱的模态迭加抗震设计法提供分析路径。(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02期)
谢云飞,刘阳,何文福[6](2018)在《近断层地震下隔震系统的损伤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断层地震作用下易造成隔震结构隔震层产生较大位移,当位移过大会造成结构与挡土墙发生碰撞从而引起结构损伤。为研究近断层地震下隔震结构的损伤性能及损伤控制机理,建立了考虑结构损伤的隔震结构分析模型。采用弹塑性时程反应分析方法比较了近断层地震下隔震结构在附加黏滞阻尼比、变频隔震及附加缓冲限位装置情况下的结构损伤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当近断层地震下隔震层位移超过隔震缝间距且数值越大,隔震结构损伤越严重;采用叁种方法进行近断层地震下的损伤控制时设计地震动下结构损伤轻微,采用附加黏滞阻尼比的方法对近断层地震下的损伤控制最有效,采用变频隔震系统对近断层地震下的隔震层位移控制效果最佳。研究结果可为隔震结构在近断层地震下的损伤控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8年19期)
李然[7](2018)在《基于FEA的填充墙与隔震器协同抗震系统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隔震器与填充墙对建筑抗震性能有很大作用。为了探究填充墙布置形式及填充材料和隔震器协同作用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的影响,采用等效斜撑理论,对3种不同填充墙布置形式与隔震器协同作用的抗震系统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顶层不布置填充墙与隔震器协同抗震系统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最佳。在此系统上分析了不同填充材料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最好。(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张佳明,袁康,李英民,田弯[8](2018)在《罕遇地震下村镇建筑复合隔震系统的地震响应特征及设计参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罕遇地震下复合隔震村镇建筑的地震响应特征及设计参数,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复合隔震结构、滑移隔震结构、砂垫层隔震结构以及传统的砌体结构四种模型,通过对比4种模型在不同滑移层摩擦系数及不同地震烈度下的加速度、位移及底部剪力等动力响应差异,得出复合隔震体系的地震响应特征及主要设计参数。结果表明:复合隔震体系具有最优的隔震效果,且滑移层摩擦系数越小,地震烈度越大,隔震效果越好。根据预设40%隔震率的要求,确定出不同抗震设防烈度区的滑移层摩擦系数取值范围。(本文来源于《世界地震工程》期刊2018年03期)
李海兵,刘汉朝,张显达,常广乐,段先军[9](2018)在《北京新机场航站楼减隔震系统施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北京新机场航站楼是全球最大的单体减隔震建筑。隔震支座安装施工中,采用下支墩二次灌浆工艺将埋件找平找正,使用磁力起重器解决了不锈钢板滑动面的吊装平衡及变形问题,满足了安装精度要求,保证了减隔震系统的抗震能力。(本文来源于《建筑技术》期刊2018年09期)
王奇[10](2018)在《磁流变弹性体与变刚度支座及其智能隔震减振系统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工程结构不断地创新发展,呈现出超大化、复杂化等特点;与此同时,结构抗震抗风和隔震减振与控制面临新的挑战,并不断向高性能、智能化方向发展。在土木、机械、航空航天等强大的工程需求背景下,智能材料与结构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光纤光栅传感监测系统、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电/磁流变液阻尼器、压电陶瓷传感器/驱动器等各类智能材料制成的装置被先后提出和制造出来。智能材料与结构“自感知、自适应、自修复”的特点,展示出其在工程结构中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最前沿的智能材料之一,磁流变弹性体(Magnetorheological Elastomer,MRE)因其剪切模量可通过磁场实时可逆调节,有望实现可变刚度的隔震系统和调谐质量阻尼器系统(Tuned Mass Damper,TMD)。本文以此为背景,首先通过制备MRE并进行材性试验,研究建立MRE的材料本构模型;然后提出高能效MRE变刚度支座的设计原理,并在MRE材料本构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建立并验证变刚度支座的力学模型;进一步,针对可变刚度隔震系统和可变刚度TMD两种不同的应用场景,分别提出各自系统的设计方法及控制算法;最后利用仿真和试验,分析MRE可变刚度隔震系统和可变刚度TMD系统的隔震、减振效果,展示了 MRE在结构隔震减振领域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羰基铁粉、硅橡胶等基本材料,在实验室小规模制备了 MRE材料;进行了 MRE动态力学性能试验、MRE-硅钢板界面极限抗剪性能实验和MRE磁滞回性能实验;揭示了 MRE的动态力学性能同时具有磁流变效应、非线性和粘弹性叁大力学特性。(2)针对MRE材料本构模型参数与加载应变幅值耦合的问题,提出了基于Bouc-Wen非线性本构模型表征MRE应力-应变关系的建模方法;针对模型待识别参数较多,直接优化效率低、一致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滞回曲线特征确定本构模型参数的高效优化算法。结果表明,提出的Bouc-Wen非线性本构模型能够充分地反映MRE的力学行为和特性,而基于滞回曲线特征确定模型参数的优化算法能够高效地得到准确、稳定的优化参数。(3)针对MRE变刚度支座能耗大以及制作和维护费用高等问题,提出了分置式线圈、锥形支座、减小供磁区域并使用变形替代材料的支座设计原理;在MRE材料本构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电磁场理论分析结果,建立了 MRE变刚度支座力学模型;通过支座性能试验,验证了 MRE变刚度支座力学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分析了强磁场下MRE变刚度支座力学模型误差偏大的原因,针对支座变形、磁饱和效应可能导致磁场减弱的现象,进一步进行了叁维电磁场有限元分析,修正了 MRE变刚度支座的力学模型并预测了额定电压下MRE变刚度支座的变刚度能力。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支座力学模型形式简洁、计算效率高,能够较好地反映支座的力学性能;并且,提出的MRE变刚度在支座刚度提供相同控制力的前提下相比于现有的MRE支座可减少66%的MRE材料、50%的铜及减少75%的能耗。(4)提出了 MRE可变刚度隔震系统的隔震支座几何参数、力学参数和磁场参数设计方法,提出了隔震系统最大程度实现主动最优控制力的半主动控制算法;根据“文物陈列柜隔震”和“四层商-住砌体结构隔震”等两个不同的具体应用场景,采用提出的设计方法制定了具体的MRE可变刚度隔震系统设计方案,建立了可变刚度隔震结构仿真模型,通过Simulink仿真分析了系统的智能隔震效果,利用MRE可变刚度隔震系统结构振动台试验,验证了系统的智能隔震效果。结果表明,按照MRE可变刚度隔震系统设计方法设计出的可变刚度隔震系统能够实现预期设计减震比;采取半主动控制算法控制的可变刚度隔震系统比被动的隔震系统减小约10%的隔震层变形。(5)提出了 MRE可变刚度TMD系统及其基本构造和结构,建立了系统MRE可变刚度元件几何参数、磁场参数、可变刚度范围及可调谐周期变化范围等设计方法;根据“施工中的桥塔风振调谐减振”这一具体应用场景,提出了随施工变化桥塔风振控制的MRE可变刚度TMD系统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利用施工桥塔的动力模型及MRE可变刚度TMD系统的力学模型,建立了结构仿真模型并制定出频率跟踪的控制算法,利用Smilink仿真计算了系统的减振效果,利用MRE变刚度TMD桥塔振动台试验验证了系统的减振效果。结果表明,按照提出设计方法设计的可变刚度TMD系统能够适应结构动力特性变化的最优调谐减振控制;采用变刚度TMD频率跟踪算法进行控制的MRE可变刚度TMD系统能在相同设计的被动TMD系统的基础上提升10%~30%的减振效果。(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9-01)
隔震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地震、风载等灾害荷载作用下,被动振动控制系统耗散了大量的结构振动能量,是最容易破坏的结构关键、敏感部位。由于自身材料为各向异性、多介质耦合、强非线性,因此在复杂时空环境、多因素、多载荷耦合作用下,被动振动控制系统损伤呈现多尺度、多类型特征。本文以迭层橡胶隔震支座和磁流变阻尼器为研究对象,全面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对这两种结构减隔震系统的性能监测与损伤识别、性能演化与可靠性评估、自适应自供能特性叁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总结了该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为结构减隔震控制系统性能监测、评估与提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隔震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龚微,熊世树,谭平,郑鑫城.拟负刚度磁流变智能隔震系统振动台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9
[2].朱宏平,沈文爱,雷鹰,袁涌,胡宇航.结构减隔震控制系统性能监测、评估与提升[C].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2019
[3].程博.应用滑动隔震系统的建筑抗震性能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
[4].唐铭浩,徐曼.基于鲍鱼结构启发的地基隔震系统的简介及后续建议[C].土木工程新材料、新技术及其工程应用交流会论文集(中册).2019
[5].李创第,柏大炼,葛新广,刘鹏.隔震结构系统线性黏弹性液体阻尼器非平稳响应分析法[J].振动与冲击.2019
[6].谢云飞,刘阳,何文福.近断层地震下隔震系统的损伤控制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8
[7].李然.基于FEA的填充墙与隔震器协同抗震系统性能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18
[8].张佳明,袁康,李英民,田弯.罕遇地震下村镇建筑复合隔震系统的地震响应特征及设计参数[J].世界地震工程.2018
[9].李海兵,刘汉朝,张显达,常广乐,段先军.北京新机场航站楼减隔震系统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18
[10].王奇.磁流变弹性体与变刚度支座及其智能隔震减振系统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