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公民宗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宗教事务,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宗教团体,宗教信仰自由,人大常委会,十二次,上位法,民宗局,地方人民政府
公民宗教论文文献综述
邱辉强[1](2019)在《新修订的《江西省宗教事务条例》将于5月1日起施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邱辉强)4月28日,从省政府新闻办、省民宗局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江西省宗教事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2019年3月28日省十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将于2019年5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条例》共9(本文来源于《江西日报》期刊2019-04-29)
李楠[2](2019)在《论我国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边界》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一个多宗教并存的国家,宗教与我国的国家安全、政治稳定息息相关。而且,在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宗教信仰自由"这一公民基本权利。但作为一项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是有边界的,并不是绝对的。因此,对"宗教信仰自由的边界"的界定也尤为重要。本文对"宗教信仰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的边界"的内涵进行介绍,并主张就内部边界、外部边界这两大方面来探讨我国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边界。其中,内部边界指的是他者权利,外部边界指的是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以及社会秩序。(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9年04期)
蒋翠莲,陈跃军[3](2018)在《践行总书记“四条标准”增进“五个认同” 争做新时代的好公民和受人尊重的宗教人士》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拉萨12月14日讯(蒋翠莲 陈跃军)去年的今天,在自治区领导与宗教界代表人士座谈时,区党委书记吴英杰要求全区宗教界人士和广大僧尼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四条标准,争做先进僧尼。一年来,全区广大宗教界(本文来源于《西藏日报(汉)》期刊2018-12-15)
李育书[4](2018)在《政治与价值关系视野下的西方公民宗教理论——简评《公民宗教:政治哲学史对话》》一文中研究指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政治学教授罗纳德·贝纳(Ronald Beiner)的《公民宗教:政治哲学史对话》a一书的中译本由人民出版社于2018年正式出版。该书聚焦于政治与宗教关系问题,梳理了马基雅维利以来的西方政治哲学史所展开的公民宗教对话,深化了人们对公民宗教问题的认识,拓展了近代政治哲学史的研究范围,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影响。按照贝纳的划分,从马基雅维利、霍布斯、卢梭到罗尔斯、海德格尔,西方所有重要政治哲学家都曾就这个话题展开对话,并形成了四个重要(本文来源于《哲学分析》期刊2018年05期)
孙尚扬,王其勇[5](2018)在《进化论与日本宗教:理解贝拉公民宗教概念的新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相关研究文献的考察表明,过往对贝拉的公民宗教概念理解中,由于过度重视卢梭与涂尔干思想对他的影响,轻忽了一个与他的学术兴趣和研究专长关系更为直接的思想环节,即贝拉早期对于宗教进化的理论思考以及他对于日本宗教的经验研究。贝拉的公民宗教之旨趣在于揭示,随着宗教演化所导致的宗教与政治分化,每个社会都会发展出用以解决二者之间关系与共同宗教这一问题的制度化范式。贝拉首先在其早期对于德川宗教的研究中发现,日本社会用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是一种古代类型的公民宗教。与日本的模式相对,美国存在的是一种现代类型的公民宗教。但是,这两种公民宗教都与传统宗教密切相关。贝拉的公民宗教思想是跨文化比较研究的直接产物,他不大可能接受卢梭那种具有极权倾向的公民宗教。(本文来源于《世界宗教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任汝佳[6](2018)在《洛克公民宗教思想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洛克继承并发展了现代自然法的学说,致力于用新的哲学方法在现代个体化社会中调和政治和宗教的关系,从而为人的道德义务找到一个可靠的基础。然而,由于其经验论方法与其认识论前提的矛盾,洛克无法通过感官和自然理性确证道德自然法义务的有效性。他把自然法执行权交到每个人手中,换来了自然权利的凯旋,却使得自然法成了虚设,因而最终将全部道德义务奠基于有奖惩权的上帝观念。这暴露了整个现代政治逻辑的失败:单纯理性形成不了一个有机的政治整体。这最终导致洛克必须在世俗原则之外找到一个自然法的执行者。虽然洛克并未明言,但他承认了某种公民宗教存在的必要性。现代性带来了现代社会中宗教和政治领域的分立和理性化,但是世俗化不同于非宗教化。洛克作为现代世界的先驱,从未在其理论中放弃传统的宗教规范,他的政治哲学始终存在启示和理性双重维度,圣经和世俗两种叙事。洛克对《圣经》进行了重新诠释,并对基督教的信仰的教义进行改造。他没有像黑格尔将一样,将基督教信仰置于理性(哲学系统)之下,而是致力于维护基督教的完整性和超越性,并与理性互相支持,以此为政治社会提供了一个超越的维度,将上帝的可信性建立于它在人们心中所发挥的伦理及政治实际效果,这反应了他的经验论立场。洛克为公民宗教确立了两个标准:必须依据《圣经》;必须依靠理性。它寻求的不是宗教真理,而是宗教对德性更有效的帮助。从当代理性主义和现代性危机的现状来看,通过理性的计算将人们组织起来很难取得成功,洛克尝试在古典与现代之间保持某种连贯性,因为在他看来,任何一种思潮走向极端,都会是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冒险。如果我们接受了洛克自由政治的形式,却抛弃了它的宗教前提,那就丢弃了他思想的关键本质,这种不完整的理解会给我们带来意料之外的结果。洛克的公民宗教解决的现代民主政体的道德基础的问题,但是这种抽离了传统信仰教规的简化版基督教,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人们对政治体和道德义务的忠贞?(本文来源于《中共中央党校》期刊2018-06-01)
胡建荣[7](2018)在《与“宗教极端”划清界限 做爱国爱教的好公民》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叫胡建荣,是独山子第五社区清真寺的伊玛目,作为宗教人士,我有责任也有义务表明对“叁股势力”的态度,勇敢地站出来揭露他们的丑恶嘴脸和险恶用心,用自己的行动向带有宗教极端思想的“叁股势力”说“不”。近年来,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打着宗教的旗号,有意避(本文来源于《克拉玛依日报》期刊2018-05-17)
杨昊[8](2018)在《中国宗教政策稳定连续兼有发展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北京4月3日电 (杨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日发表《中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实践》白皮书。白皮书全文约8000字,以中、英、法、俄、西、阿等语种发表。原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陈宗荣当天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白皮书的主要内容,并就中国的宗教政策等(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8-04-04)
王其勇[9](2017)在《从公民宗教到公共神学:现代公共宗教演进的双重形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公民宗教、公共神学与公共宗教这叁个概念对现代宗教如何参与公共领域的问题进行宗教社会学的探讨。公民宗教这个宗教社会学概念主要涉及的是宗教的仪式实践等方面的公共功能;而在公民宗教问题的讨论过程中被概念化的公共神学,则主要涉及有关宗教的神学和伦理如何参与和塑造公共领域的进路问题。但是,本文分析表明,虽然这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各有侧重,但是二者实际上都关注宗教的仪式实践与神学伦理反思的公共功能和意义。从公共宗教理论的视角来看,公民宗教和公共神学都积极抵制现代世界中宗教信仰的私人化和边缘化,力图通过宗教的仪式实践和神学伦理反思来参与和重新塑造从民族国家到全球公民社会范围内的整个公共领域。总而言之,公民宗教和公共神学在美国的出现和发展,正是宗教在公共领域"去私人化"过程的不同面向和进路,体现了现代宗教走向公共领域的演变趋势。(本文来源于《宗教社会学》期刊2017年00期)
刘骞[10](2017)在《对德国穆斯林移民社会融入的再思考——以宗教认同与公民身份互动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德国的穆斯林移民社会融入问题备受关注,其中包含"传统社会纽带"宗教认同与"现代国家基石"公民身份之间的关系。穆斯林移民要融入德国,意味着穆斯林移民的宗教认同体系要能够为德国的"政治-法律"系统所接纳,同时还需要与德国的社会各界实现良性的互动,在"文化-心理"意义上建立起归属感。围绕行为角色的"主体与客体"、行为态度的"积极与消极",穆斯林移民在德国的社会融入有四种情形:"完全意愿合力式融入""主体半意愿主动式融入""客体半意愿推动式融入"和"意愿隔离式融入"。在社会融入过程中,穆斯林移民与德方遵循着两种不同的行动逻辑,前者表现出宗教世俗化的趋向性特征,后者的社会接纳行为更多是对"自我-他者""外部性内化-内部性外化"的互动实践及其实践经验的依靠。(本文来源于《国际政治研究》期刊2017年05期)
公民宗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是一个多宗教并存的国家,宗教与我国的国家安全、政治稳定息息相关。而且,在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宗教信仰自由"这一公民基本权利。但作为一项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是有边界的,并不是绝对的。因此,对"宗教信仰自由的边界"的界定也尤为重要。本文对"宗教信仰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的边界"的内涵进行介绍,并主张就内部边界、外部边界这两大方面来探讨我国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边界。其中,内部边界指的是他者权利,外部边界指的是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以及社会秩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公民宗教论文参考文献
[1].邱辉强.新修订的《江西省宗教事务条例》将于5月1日起施行[N].江西日报.2019
[2].李楠.论我国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边界[J].法制与社会.2019
[3].蒋翠莲,陈跃军.践行总书记“四条标准”增进“五个认同”争做新时代的好公民和受人尊重的宗教人士[N].西藏日报(汉).2018
[4].李育书.政治与价值关系视野下的西方公民宗教理论——简评《公民宗教:政治哲学史对话》[J].哲学分析.2018
[5].孙尚扬,王其勇.进化论与日本宗教:理解贝拉公民宗教概念的新视角[J].世界宗教研究.2018
[6].任汝佳.洛克公民宗教思想初探[D].中共中央党校.2018
[7].胡建荣.与“宗教极端”划清界限做爱国爱教的好公民[N].克拉玛依日报.2018
[8].杨昊.中国宗教政策稳定连续兼有发展创新[N].人民日报.2018
[9].王其勇.从公民宗教到公共神学:现代公共宗教演进的双重形式[J].宗教社会学.2017
[10].刘骞.对德国穆斯林移民社会融入的再思考——以宗教认同与公民身份互动为视角[J].国际政治研究.2017
标签:宗教事务; 宗教活动场所; 宗教教职人员; 宗教团体; 宗教信仰自由; 人大常委会; 十二次; 上位法; 民宗局; 地方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