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电厂温排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厂,数值,滨海,生物,海流,余热,遥感。
电厂温排水论文文献综述
佘格格[1](2019)在《电厂温排水热扩散叁维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河道电厂温排水运输扩散情况,基于非结构叁角形网格的有限体积法求解叁维水动力与温度运输模型。经实测资料验证,模型方法可行,参数取值合理。计算结果表明,温排水与河道水流发生掺混后,温水主要分布在排水口下游沿岸局部区域,并形成扁长状热扩散带。河道流量越小,温排水影响范围越大。随着水深增加,温升数值逐渐减小,温升带包络范围以表层温升分布为主。(本文来源于《水利技术监督》期刊2019年03期)
郭磊,黄本胜,邱静,赵吉国,刘中峰[2](2018)在《某电厂温排水叁维扩散特征物理模型研究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温排水研究是电厂排水环境影响评价和海域使用评估的重要前提。受排水量、排水结构设计及受纳水体动力条件等影响,温排水叁维热力扩散特征较为复杂,规律性不强,是电厂温排水研究的难点。以某"近取远深排"布置滨海电厂为例,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手段,结合排水口多点多层温升实时监测数据,研究电厂排水叁维热扩散特性。以大范围温排物理试验为基础,根据平面二维数值模拟成果,并结合电厂排水头部局部布置,在排水口表层2℃温升包络范围内,布置10条测温垂线,每条垂线设4个测温点。通过生潮系统及测温系统,监测不同工况下各测点温升值,插值并绘制叁维垂向温升分布图,分析电厂排水口垂向温升分布及扩散特征。分析表明,就本项目温排水条件,高温升水团被约束在排水口附近较小区域内;温排垂向扩散呈椭榄或烛焰形态;底部高温升扩散受水平海流影响较小;温排水上浮过程中,高温升水团快速减小,低温升水团范围逐渐扩大。研究可为类似电厂排水叁维热力扩散分析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广东水利水电》期刊2018年11期)
刘爱珍,王莹,朱宇新,徐鑫,李明昌[3](2018)在《红海湾内电厂温排水对海洋环境的影响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红海湾夏季和冬季的水文观测为基础,分析红海湾的海流特征,并将其作为数学模型的验证资料。建立基于叁角形网格的二维海流数学模型,采用南海区域环流预测结果作为边界条件,对红海湾进行了海流数值模拟,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一致,夏季和冬季海流季节性差异较大,此区域主要受季风影响,存在较明显的季风环流,与南海海流的基本特征一致。在以上水动力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温排水数学模型,进行夏季和冬季的温排水预测,分析其对海域产生的环境影响。(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Workshop 3 2018》期刊2018-03-23)
魏新渝,王一川,张琨,党煜钦,熊小伟[4](2018)在《电厂温排水对水生生物影响评价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温排水对水生生物和生态系统的一般性影响;介绍我国和美国4个不同环境背景的大型电厂温排水对当地水生生物的影响;分析厂址特定因素和环境背景的影响;讨论电厂温排水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1)温排水可能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生存和繁殖,改变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度,并可能导致栖息地的变化,但影响性质和程度各不相同;(2)温排水对水生生物的潜在影响程度与厂址特定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受纳水体是海水还是淡水、受纳水体的体积、水交换速率、生物栖息地等密切相关;(3)为了准确评价温排水的影响,我国首先应根据不同海域、流域或湖泊的特点,选择出代表性重要水生生物并进行热影响研究,为不同流域、湖泊、海域温度基准的制定奠定基础;应尽快制定温排水环境影响评价导则,使得温排水限值能够满足国家水体质量标准,确保受纳水体中平衡土着的贝类、鱼类和野生生物种群的生长和繁育,并且已考虑了温排水与所有其他对物种重要影响(包括杀生剂的影响、取水卷吸效应的影响、过度捕捞、其他污染源的排放等)的累积影响。(本文来源于《水生态学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戴雅奇,仇建标,潘利平,彭欣,李彬彬[5](2018)在《模拟电厂温排水温升和游离余氯对亚心形扁藻生长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为受试藻种,模拟温升和游离余氯条件,研究浮游植物对核电厂温排水的生态响应。结果表明,春秋季温升对其生长影响较小,而在夏季,其生长受到显着抑制。亚心形扁藻对游离余氯非常敏感,0.1 mg/L游离余氯既能抑制其生长,抑制作用随着游离余氯浓度的升高而增强。温升会加剧游离余氯的抑制作用,4℃温升和0.1 mg/L游离余氯联合作用对亚心形扁藻的抑制效果明显增加。由于温升和游离余氯的联合作用,即使在离排口较远的水域,仍然会导致亚心形扁藻数量减少。(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汤德福,吴群河,刘广立,徐绮阳,吕莉梅[6](2017)在《滨海电厂温排水监测及模拟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地介绍了现场测量、遥感观测和数值模拟等叁种海水温度获得方法的原理及适用情况,并对比了其优缺点。数值模拟应用于电厂选址论证较为成熟,遥感观测较为适用于获取大尺度的海水表面温度资料,现场测量则多用于对以上两种方法结果的比对和印证。对已建电厂的后续跟踪监测评价,建议设计现场连续观测系统。(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导刊》期刊2017年06期)
戴文芳,阳石页,阙治家,熊金波[7](2016)在《浮游微型真核生物群落对电厂温排水增温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浮游微型真核生物作为初级生产者,细菌捕食者和较大型生物寄生者,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中起核心作用.因此,研究浮游微型真核生物对温排水增温的响应对评价近年来大量电厂兴建的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沿象山港乌沙山电厂温排水水流采集表层水样,利用Illumina技术测定18S r DNA基因研究浮游微型真核生物群落组成.真核浮游生物的主要组成为囊泡虫门(Protalveolata)、纤毛亚门(Ciliophora)、甲藻门(Dinoflagellata)和丝足虫类(Cercozoa).多元回归树分析发现浮游微型真核生物多样性主要受溶解氧、硝态氮和温度的控制.温排水造成的增温梯度显着地改变了浮游微型真核生物的群落组成(Global RANOSIM=0.422,P<0.001);反向选择筛选到空间距离、溶解氧、叶绿素a和温度是造成群落变异的主要因子.浮游微型真核生物的空间分布遵循空间距离-群落相似性衰减模型(R=-0.192,P=0.039),周转速率为0.002.此外,筛选到15个敏感的真核生物科,其相对丰度与增温幅度显着相关.重要的是对某一特定的科,其相对丰度随温度的变化与其已知的生态功能相吻合,可以作为评价温排水增温的指示种群.本研究阐明了温排水增温梯度下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规律,并为评价温排水对微生态效应提供了灵敏的生物学指标.(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6年07期)
陈雪峰,刘松[8](2016)在《长兴岛某电厂温排水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沿海水域冷却水工程中需满足机组对冷却水水量和水质的要求,并且对水域水环境影响做出评价。文章依托大连长兴岛某电厂为背景资料,建立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根据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在水动力模型的基础上,选取四种典型工况,对潮汐潮流作用下的电厂排水口温排水热扩散特性进行数值模拟。根据计算结果探究温排水在水域内输运、扩散规律并预测温度场最大温升包络线分布及取水口温升,分析取排水口布置方案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水道港口》期刊2016年03期)
王连接[9](2016)在《滨海电厂温排水叁维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温排水平面二维数学模型的不足,采用叁维斜压水流数学模型来模拟温排水的运动,建立了某电厂温排水工程近区和远区耦合的数学模型,得到了计算域内的叁维潮流场与温升场。研究结果表明MIKE3软件能较好的模拟出实测潮流的流速场。海湾内温排水叁维分层现象显着,温排水温升包络范围以表层温升分布为主。(本文来源于《广东水利水电》期刊2016年06期)
刘永叶,刘森林,陈晓秋[10](2016)在《基于生态工程理论的典型南方电厂温排水余热综合利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国内温排水余热利用形式单一、总体利用效率不高的现状,对中国南方某电厂温排水(循环冷却水)余热的综合利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合生态工程理论及生态设计的理念,根据中国南方某典型电厂的厂址环境特征及其所在区域的环境条件、环境规划和工业企业现状及发展规划,初步选定相应的"优选利用途径"为"海水淡化(低温多效蒸馏法)",并以"海产品干燥及其他农副产品干燥和加工"为第二位的"优选利用途径"。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该典型南方电厂余热综合利用方案的生态设计及方案评价,并对南、北方电厂温排水余热综合利用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来源于《电力科技与环保》期刊2016年03期)
电厂温排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温排水研究是电厂排水环境影响评价和海域使用评估的重要前提。受排水量、排水结构设计及受纳水体动力条件等影响,温排水叁维热力扩散特征较为复杂,规律性不强,是电厂温排水研究的难点。以某"近取远深排"布置滨海电厂为例,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手段,结合排水口多点多层温升实时监测数据,研究电厂排水叁维热扩散特性。以大范围温排物理试验为基础,根据平面二维数值模拟成果,并结合电厂排水头部局部布置,在排水口表层2℃温升包络范围内,布置10条测温垂线,每条垂线设4个测温点。通过生潮系统及测温系统,监测不同工况下各测点温升值,插值并绘制叁维垂向温升分布图,分析电厂排水口垂向温升分布及扩散特征。分析表明,就本项目温排水条件,高温升水团被约束在排水口附近较小区域内;温排垂向扩散呈椭榄或烛焰形态;底部高温升扩散受水平海流影响较小;温排水上浮过程中,高温升水团快速减小,低温升水团范围逐渐扩大。研究可为类似电厂排水叁维热力扩散分析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厂温排水论文参考文献
[1].佘格格.电厂温排水热扩散叁维数值模拟研究[J].水利技术监督.2019
[2].郭磊,黄本胜,邱静,赵吉国,刘中峰.某电厂温排水叁维扩散特征物理模型研究及分析[J].广东水利水电.2018
[3].刘爱珍,王莹,朱宇新,徐鑫,李明昌.红海湾内电厂温排水对海洋环境的影响预测[C].ProceedingsofWorkshop32018.2018
[4].魏新渝,王一川,张琨,党煜钦,熊小伟.电厂温排水对水生生物影响评价综述[J].水生态学杂志.2018
[5].戴雅奇,仇建标,潘利平,彭欣,李彬彬.模拟电厂温排水温升和游离余氯对亚心形扁藻生长影响的研究[J].海洋科学.2018
[6].汤德福,吴群河,刘广立,徐绮阳,吕莉梅.滨海电厂温排水监测及模拟方法探讨[J].环境科学导刊.2017
[7].戴文芳,阳石页,阙治家,熊金波.浮游微型真核生物群落对电厂温排水增温的响应[J].环境科学.2016
[8].陈雪峰,刘松.长兴岛某电厂温排水数值模拟研究[J].水道港口.2016
[9].王连接.滨海电厂温排水叁维数值模拟研究[J].广东水利水电.2016
[10].刘永叶,刘森林,陈晓秋.基于生态工程理论的典型南方电厂温排水余热综合利用研究[J].电力科技与环保.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