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绵羊无浆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绵羊,感染率,基因,呼图壁县,阜康市,昌吉市,喀什。
绵羊无浆体论文文献综述
于昊江,闻秀秀,吾力江,赛迪拉木,李仿鑫[1](2019)在《昌吉市及周边地区散养牛绵羊无浆体的PCR检测及感染情况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了解昌吉市、阜康市和呼图壁县散养牛携带绵羊无浆体情况,试验于2017年在昌吉市、阜康市和呼图壁县等3个市(县)的试验点采集牛血样共90份,通过PCR方法检测,最后经测序确诊病原。结果表明:PCR检测可特异地扩增出322 bp的目的片段,该序列与绵羊无浆体(HQ456350.1、KJ782397.1、HM063433.1)的同源性达99%,确定为绵羊无浆体。阜康市、昌吉市和呼图壁县散养牛感染绵羊无浆体的阳性率为分别为63%(19/30)、10%(3/30)、0(0/30),总感染率为24%(22/90)。说明阜康市、昌吉市散养牛携带绵羊无浆体,应该加强防范。(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08期)
闻秀秀,王宁,苏布赛,刘世芳,许正茂[2](2018)在《新疆部分地区优势种革蜱携带绵羊无浆体的检测及其进化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新疆部分地区优势种革蜱携带绵羊无浆体的情况及其进化关系,将2015—2016年在新疆部分地区共13个县市的试验点采集的4种优势种革蜱做为试验材料,通过PCR方法检测其是否携带绵羊无浆体,将目的条带送去测序,测序结果在NCBI上进行BLAST比对,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序列与绵羊无浆体(KU497712.1)同源性达98%,确定为绵羊无浆体;蜱源性检测绵羊无浆体的携带率为14.4%,仅检测出银盾革蜱和边缘革蜱携带绵羊无浆体,其携带率分别为33.6%,24.0%,可确定银盾革蜱及边缘革蜱为绵羊无浆体的媒介蜱。结果表明,明确绵羊无浆体的媒介蜱,控制其传播范围,从而降低该病在新疆地区暴发流行的可能性,为新疆绵羊无浆体病原及其传播媒介蜱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张晶,宋显明,陶大勇,赵爱云,李莲瑞[3](2018)在《喀什地区绵羊无浆体感染情况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喀什地区绵羊无浆体的感染情况,采用吉姆萨染色法对喀什地区12个市(县)共278份绵羊血液样品进行显微镜检查。结果表明:无浆体总感染率为45.3%;不同地区绵羊的无浆体感染率为10.0%~65.7%;而不同饲养模式条件下无浆体感染率为40.7%~46.6%,无显着差异(P>0.05)。说明喀什地区绵羊的无浆体感染普遍,应加强监测和防控。(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8年12期)
闻秀秀,王盼举,巴音查汗[4](2017)在《新疆部分地区牛、羊感染绵羊无浆体(A.ovis)的PCR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无浆体病(Anaplasmosis)是由无浆体引起的反刍动物(牛、羊等)的一种慢性和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高热、贫血、消瘦、黄疸和胆囊肿大,本病也叫边虫病。绵羊无浆体主要发生于我国西北地区,曾报道过有关绵羊无浆体在新疆和布克赛尔县爆发流行,并导致宿主动物死亡。本实验于2016~2017年在新疆阿勒泰、伊犁、昌吉3个地区的4试验点采集了牛、羊血液样品(N=334份),其中牛血样279份,羊血样55份;根据Gen Bank登录的MSP4(major surface protein 4)基因(基因登录号:KU497712.1)序列设计了一对异性引物,对所采集的血液样品进行了DNA提取,以其为母板进行了PCR扩增。结果显示,获得的特异性阳性条带为322 bp,与测序靶基因大小相符,说明试验点的牛、羊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牛、羊样品的绵羊无浆体总感染率为68.8%(230/334),牛和羊的感染率分别为74.1%(207/279),41.8%(23/55)。该试验数据可为地方绵羊无浆体病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会议暨第七次国际寄生虫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0-13)
张晶[5](2017)在《新疆南疆绵羊无浆体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无浆体病(Anaplasmosis)是由无浆体(Anaplasma)经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种血液传染病。无浆体属于立克次体目(Rickettsiales)、无浆体科(Anaplasmataceae)、无浆体属(Anaplasma)。本试验主要研究种类为绵羊无浆体(Anaplasma ovis),嗜吞噬细胞无浆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牛无浆体(Anaplasma bovis)。绵羊感染该病后出现消瘦、贫血、黄疸等临床症状,导致体重增加减慢和饲草利用率降低,严重可导致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主要通过蜱等媒介动物传播,在牧区因蜱种类繁多、活动范围广,本病需进行长期检测和防控。为了解新疆南疆喀什地区绵羊的无浆体病的感染情况,采用姬姆萨染色法对喀什12个(市、县)地区共278份绵羊血液样品进行显微镜检查,结果表明无浆体阳性样品126份,无浆体总感染率为45.3%。不同采样地点绵羊的无浆体感染率统计学差异极显着(χ2=35.7,p<0.01)。散养羊的无浆体感染率(46.6%)高于圈养羊的无浆体感染率(40.7%),但是不同养殖模式绵羊的无浆体感染率统计学差异不显着(χ2=0.7,p>0.05)。调查结果表明,喀什地区绵羊的无浆体感染严重,应加强对该病的监测和防控。为更准确了解新疆南疆地区绵羊的无浆体病流行情况,抽取新疆南疆21个(市、县)地区共2523份绵羊全血中637份羊血样品提取DNA。基于MSP4基因对羊血DNA中绵羊无浆体进行巢式PCR扩增检测,基于16S rRNA基因对羊血DNA中嗜吞噬无浆体和牛无浆体进行巢式PCR扩增检测。感染无浆体样品共有527份,无浆体总感染率为82.7%。羊血中感染无浆体的种类有绵羊无浆体、嗜吞噬无浆体、牛无浆体,感染率分别为72.2%、20.3%、52.9%,说明新疆南疆绵羊感染无浆体病的优势种为绵羊无浆体。无浆体的混合感染率普遍存在,总体混合感染率为50.5%。散养羊的无浆体感染率(83.7%)高于圈养羊的无浆体感染率(78.4%)。不同采样点绵羊的无浆体感染率统计学差异极显着(χ2=122.5,p<0.01),不同养殖模式绵羊的无浆体感染率统计学差异不显着(χ2=2.3,p>0.05)。结果表明,新疆南疆地区无浆体感染情况普遍流行,应加强对该病的综合防治。本次调查为新疆南疆地区绵羊的无浆体病的防控提供了依据。从PCR检查为阳性结果的样品中抽取部分结果测序,分析测序结果并建立系统发育进化树。试验结果表明,部分序列与参照序列有碱基差异,其余序列与参照序列完全相同。通过建立系统发育进化树可知,本试验中绵羊无浆体、牛无浆体和嗜吞噬无浆体均无地理隔离分化特征,嗜吞噬无浆体存在宿主特异性。尽管无浆体的研究很多,但是有关新疆南疆地区绵羊的无浆体病的流行情况和致病种类的调查报道尚较少。通过本研究可知新疆南疆绵羊的无浆体病的流行病学情况及绵羊羊群中流行的无浆体的种类,分析其遗传特征可判断无浆体的遗传多样性和宿主适应性。从而为绵羊无浆体病的防治工作奠定基础,极大地减少该病对新疆南疆畜牧业带来的危害。(本文来源于《塔里木大学》期刊2017-06-01)
张玉婷,孟元,郭庆勇,王振宝,吴敏[6](2016)在《新疆革蜱源性绵羊无浆体病原DNA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新疆部分地区羊体表寄生的优势革蜱携带病原状况。【方法】采用形态学(借助显微镜)和分子生物学(革蜱种属特异性ITS-2F、ITS-2R引物进行扩增)方法,对采集于阿勒泰、巴音郭楞州等地州羊体表寄生的蜱虫(N=267)进行种属鉴定,对其携带的绵羊无浆体病原(MSP4基因为靶标)DNA进行PCR检测。【结果】当地羊体表寄生的优势种革蜱为草原革蜱(D.nuttalli)、森林革蜱(D.slivarum)和边缘革蜱(D.marginatus),均能携带病原MSP4基因,且这叁种革蜱种特异基因扩增产物序列(820 bp)与已登录记载的同种革蜱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被革蜱叮咬的126份羊全血样品中34份为绵羊无浆体阳性,均能扩增出850 bp目的基因条带。【结论】新疆阿勒泰地区、巴音郭楞州等地州羊群感染了绵羊无浆体病,其阳性率为27%(34/126)。为进一步研究新疆革蜱的公害州及羊无浆体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1期)
迟庆安[7](2013)在《绵羊无浆体和牛无浆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无浆体(Anaplasma)是一类经蜱传播的专性细胞内寄生菌,主要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血细胞中,其引起的疾病被称为无浆体病。已知的无浆体病原包括边缘无浆体(A. marginale)、绵羊无浆体(A. ovis)、中央无浆体(A. centrale)、牛无浆体(A. bovis)、嗜吞噬细胞无浆体(A. phagocytophilum)和扁平无浆体(A. platys)。建立高效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对于该病的防控具有重要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定量准确、自动化程度高、速度快、全封闭反应等优点,使其很快成为疾病检测和诊断的热点技术。目前,国内外均未有检测绵羊无浆体和牛无浆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报道。利用实验室保存的12株绵羊无浆体的gltA基因进行克隆测序。然后根据获得的绵羊无浆体和GenBank上其他相近病原体的gltA基因序列设计出针对绵羊无浆体的实时荧光定量引物和探针,建立了一种检测绵羊无浆体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强,与相近病原如边缘无浆体、牛无浆体、嗜吞噬细胞无浆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巴贝斯虫(新疆分离株)和吕氏泰勒虫无交叉反应。检测灵敏度约10拷贝/μL。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组内试验和组间试验Ct值变异系数分别在在0.26%-0.97%和0.42%-1.5%。对野外采集的254份山羊血液样品分别使用该方法和普通PCR方法进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5.6%和9.06%,结果表明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建立的绵羊无浆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可以有效检测绵羊无浆体感染。根据GenBank上牛无浆体及其他相近病原体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出针对牛无浆体的实时荧光定量引物和探针,建立了一种检测牛无浆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好,与相近病原如边缘无浆体、绵羊无浆体、嗜吞噬细胞无浆体、绵羊泰勒虫、吕氏泰勒虫、中华泰勒虫、巴贝斯虫(新疆分离株)、牛巴贝斯虫、双芽巴贝斯虫、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和弓形虫无交叉反应。检测灵敏度约10拷贝/μL。该方法稳定性好,组内试验和组间试验Ct值变异系数分别在0.10%-1.01%和0.61%-1.88%,对野外采集的196份牛和山羊血液样品分别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套式PCR方法进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2.2%和56.6%,结果表明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建立的牛无浆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可以有效检测牛无浆体感染。(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大学》期刊2013-06-01)
刘志杰,殷宏,罗建勋,关贵全,马米玲[8](2004)在《我国绵羊无浆体16S 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绵羊无浆体病是绵羊和山羊红细胞内专性寄生的,由节肢动物传播的立克次氏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据调查,我国的羊无浆体只有1种,即,绵羊无浆体(Anaplasma ovis),本病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北方省区,给疫区的养羊业造成一定的威胁,但各地报道病原致病性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由于病原的鉴定均是通过形态和传统生物学手段作出的,有些人怀疑它们是否为同一个种.本实验从采自甘肃省景泰、榆中和张家川,河北省承德和河南卢氏的五株绵羊无浆体中提取了DNA,利用根据16S rRNA 基因在原核生物上的保守性合成的引物对其进行扩增,并将扩增产物与pGEM-T 载体相连,转化大肠杆菌JM109,筛选阳性克隆进行测序。通过将测得的序列与GenBank 中源自美国、乌拉圭、南非、津巴布韦、澳大利亚、以色列和日本的12株边缘无浆体,4株中央无浆体和3株绵羊无浆体的16S rRNA 基因序列的同源性百分率的比较,绘制了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不同种的无浆体位于系统发生树上的不同枝上,而我国分离的5株绵羊无浆体的序列均与国外已知的叁株绵羊无浆体位于进化树的同一分枝上,且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大于99.3%,这说明分离于我国的这5株羊无浆体均属于绵羊无浆体,且与国外分离株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4-11-01)
刘志杰[9](2003)在《利用16S rRNA基因对我国叁株绵羊无浆体的分类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绵羊无浆体病是绵羊和山羊红细胞内专性寄生的由节肢动物传播的立克氏体疾病。该病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大量的分布,对养羊业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潜在威胁。传统上对无浆体的分类是根据其对宿主动物的致病性和其病原体在红细胞中的位置来界定的,这种分类方法存在着较大的缺陷。本实验从采自甘肃省景泰、榆中和张家川的叁株绵羊无浆体中提取了DNA,利用根据16S rRNA基因在原核生物上的保守性合成的引物对其进行扩增,将扩增子与pGEM-T载体相连,转化大肠杆菌JM109,筛选阳性克隆测序,测得了叁株羊边虫的16S rRNA基因序列。通过将测得的序列与GenBank中源自美国、乌拉圭、南非、津巴布韦、澳大利亚和以色列的7株边缘无浆体,2株中央无浆体和3株绵羊无浆体的16S 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百分率的比较,绘制了系统发生树。在将这叁株绵羊无浆体的序列与国外已知的叁株序列进行同源性百分率比较发现,最低同源性百分率为99.3%;在用16S rRNA方法对无浆体不同种绘制的系统发生树上,基本上将不同种分到了不同的进化枝上。这初步说明我国的绵羊无浆体与国外种有较高的亲缘关系,肯定了16S rRNA方法在无浆体种之间分子分类上的研究意义,但同时也提出该方法在无浆体株之间的分类学意义不大。(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03-05-01)
赵姗姗,彭永帅,王坤轮,闫亚群,菅复春[10](2019)在《基于绵羊无浆体Groel基因的PCR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绵羊无浆体(Anaplasma ovis)高度保守的Groel基因,建立了快速、特异、敏感的绵羊无浆体检测方法。根据Gen Bank上登录的绵羊无浆体Groel基因序列(FJ460438),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绵羊无浆体PCR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试验及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能特异性地检测绵羊无浆体,与山羊无浆体、嗜吞噬细胞无浆体、牛无浆体、边缘无浆体、吕氏泰勒虫、绵羊泰勒虫、羊附红细胞体、弓形虫基因组均无交叉反应;该方法检测下限可达到7.7×10-15g·μL-1,比文献报道的PCR敏感10倍(77×10-15g·μL-1);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对81份羊临床血液样品检测结果表明,绵羊无浆体感染率为32.1%(26/81),高于文献报道的PCR(MSP4基因)检测结果(18.5%,15/81)。(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绵羊无浆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新疆部分地区优势种革蜱携带绵羊无浆体的情况及其进化关系,将2015—2016年在新疆部分地区共13个县市的试验点采集的4种优势种革蜱做为试验材料,通过PCR方法检测其是否携带绵羊无浆体,将目的条带送去测序,测序结果在NCBI上进行BLAST比对,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序列与绵羊无浆体(KU497712.1)同源性达98%,确定为绵羊无浆体;蜱源性检测绵羊无浆体的携带率为14.4%,仅检测出银盾革蜱和边缘革蜱携带绵羊无浆体,其携带率分别为33.6%,24.0%,可确定银盾革蜱及边缘革蜱为绵羊无浆体的媒介蜱。结果表明,明确绵羊无浆体的媒介蜱,控制其传播范围,从而降低该病在新疆地区暴发流行的可能性,为新疆绵羊无浆体病原及其传播媒介蜱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绵羊无浆体论文参考文献
[1].于昊江,闻秀秀,吾力江,赛迪拉木,李仿鑫.昌吉市及周边地区散养牛绵羊无浆体的PCR检测及感染情况调查[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
[2].闻秀秀,王宁,苏布赛,刘世芳,许正茂.新疆部分地区优势种革蜱携带绵羊无浆体的检测及其进化关系[J].中国兽医学报.2018
[3].张晶,宋显明,陶大勇,赵爱云,李莲瑞.喀什地区绵羊无浆体感染情况调查[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
[4].闻秀秀,王盼举,巴音查汗.新疆部分地区牛、羊感染绵羊无浆体(A.ovis)的PCR检测[C].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会议暨第七次国际寄生虫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7
[5].张晶.新疆南疆绵羊无浆体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D].塔里木大学.2017
[6].张玉婷,孟元,郭庆勇,王振宝,吴敏.新疆革蜱源性绵羊无浆体病原DNA检测[J].新疆农业科学.2016
[7].迟庆安.绵羊无浆体和牛无浆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D].新疆农业大学.2013
[8].刘志杰,殷宏,罗建勋,关贵全,马米玲.我国绵羊无浆体16S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比较[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
[9].刘志杰.利用16SrRNA基因对我国叁株绵羊无浆体的分类学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3
[10].赵姗姗,彭永帅,王坤轮,闫亚群,菅复春.基于绵羊无浆体Groel基因的PCR方法的建立[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