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国际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机制,国际,英国,公约,捕鲸,等级制,保守党。
国际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刘宏松,林海文[1](2019)在《反恐融资领域的国际机制间合作——政治机会与决策程序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机制间合作需要满足能力互补和目标相容两个条件。在能力互补的两项国际机制之间需要达成目标相容,才能实现合作。政治机会可以改变源机制成员国对解决特定问题的优先性认识以及目标机制成员国对特定问题的紧迫性认识,从而促进相容目标的形成。目标机制的决策程序则会影响其成员国达成相容目标的难易程度。排除低等级政治机会和决策程序极为不利两种极端情形,存在高等级政治机会+决策程序较为有利、高等级政治机会+决策程序较为不利、中等级政治机会+决策程序较为有利、中等级政治机会+决策程序较为不利四种情形。在第一种情形下容易实现国际机制间合作。在第二种情形和第叁种情形下,尽管存在不利条件,源机制仍然能够实现与目标机制的合作。在第四种情形下,不会出现国际机制间合作。通过对九一一事件之后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与联合国在反恐融资领域合作的案例分析,上述四种情形的分析性预期得到了实证支持。(本文来源于《世界经济与政治》期刊2019年09期)
徐大海,廖智鹏[2](2019)在《“一带一路”机制建设中的中蒙俄经济走廊运作与效用评价——以国际机制理论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强调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作为目标,将共同发展作为指向,并呈现出中国对未来国际机制发展的牵引之力与带动作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作为"一带一路"首个正式形成的多边经济合作机制,凸显了中国政府由近及远推进周边外交思路及议题设定和游戏规则制定的能力。同时,中蒙俄经济走廊机制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中蒙俄叁国合作的既有模式,即利用和整合既有机制的价值,通过推进机制的演进及共同制定和认同的一系列原则、规约和决策程序,促进叁国合作的高质量发展。(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王剑峰[3](2019)在《理解国际机制融合的社会化逻辑——兼谈“一带一路”沿线机制融合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机制融合并不意味着一种机制取代另一种机制,反之,它追求的是通过机制间规范、规则、原则、价值理念及决策程序等制度性要素的传播和外溢,最终形成特定问题领域内不同机制并存且协同有序运转的良性格局。在这一过程中,施动者极力促成源机制内的制度性要素向对象机制扩散,受动者主导下的机制主动或被迫接受这些外来要素,这个互动的过程最终导致了机制融合。与此同时,社会化亦讲求行为体对既定行为规范和标准的接受与内化。因此,社会化的内在逻辑与机制融合的演进过程存在路径依赖上的契合点。本文从内涵、媒介、路径与政策四个层面系统梳理出了国际机制融合的社会化逻辑,其现实意义在于为当今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既有合作机制的融合,继而为推动"一带一路"在陆海两大方向上的平稳推进找寻可行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国际观察》期刊2019年03期)
余丽,赵秀赞[4](2019)在《中国贡献:国际机制理论视域下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已经举办5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对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起到示范性作用。基于国际机制理论分析框架,率先探讨国际机制、世界互联网大会与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内在逻辑,解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恰适性,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中国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是积极参与全球网络空间治理机制创设的理性选择,增益"中国方案"传播力与号召力,搭建创设国际规则的平台和扩大共识,减少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合作交易成本,在多边合作的过程中保障全球网络空间的和平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然而,世界互联网大会面临着诸多挑战。中国需要从国家行为体、议题设置和行为方式3个层面着力,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做出更大贡献:巩固发展中国家成员比例,吸引更多发达国家与会,进一步提升会议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构建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理分配机构大会、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叁大会议间互补型关系,服务于现实空间国际社会对和平发展合作的诉求,进而增进议题设置的恰适性;创设常态化实体机构,保障执行力,进一步实现世界互联网大会创新成果的落地转化。(本文来源于《河南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丁粮柯,孙振凯[5](2019)在《论全球治理中亚投行的国际机制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世界,随着国际社会的合作范围不断拓宽、层次逐步加深,全球治理需要以国际机制为支撑来稳定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国应在自身利益和全球利益之间寻求交汇点,合理建立健全国际机制,使其成为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重要平台,亚投行的建立是中国建立国际机制、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成功实践。(本文来源于《理论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Michael,G.Faure,Tom,Vanden,Borre,谢丹,刘筱睿[6](2019)在《核损害赔偿美国机制与国际机制的比较经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次导语220一、基于核责任公约的核损害赔偿机制224(一)概述224(二)国际核责任公约的基本原则229二、美国核损害赔偿机制234(一)《安德森法》及其演变235(二)核管理委员会的财产规则238(叁)2007—2008:《核损害补充赔偿公约》的实施239叁、核保险241(一)核保险池241(二)美国的第叁方责任险243(叁)核互助保险制度246(本文来源于《私法》期刊2019年01期)
付洪铭,范姣艳[7](2019)在《轻小武器管制国际机制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轻小武器便于操作以及携带方便等特点容易使其成为非法武装、黑帮、以及犯罪团体等进行非法活动的工具,国际社会轻小武器的贸易也相对活跃。联合国致力于对轻小武器出口国际监管进行合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仍存在监管机制不健全,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9年04期)
周意岷[8](2018)在《探索应对移民问题的国际机制路径——以欧洲移民危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备受移民问题困扰,始终未找到妥善应对之策。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和2011年的中东北非变局引爆了中东、非洲地区的移民潮,进而形成困扰欧盟各国的欧洲移民危机。该危机不仅造成人道主义灾难,甚至可能引发族群对立、极端主义扩散、恐怖袭击等安全问题,是当前全球移民问题的焦点。构建国际机制是应对欧移民危机以及同类移民问题较为有效的方法,而其中的集束式机制能够吸引参与者、兼顾多个领域、具备整合资源的优势,所以最为合适,但也存在结构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等缺点。(本文来源于《人民论坛·学术前沿》期刊2018年24期)
潘寅茹[9](2019)在《国际机制频遭挑战 反全球化恐引发黑天鹅事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许多国际组织而言,2018年并不是一个值得高兴的年份,不少国家以各种理由选择了“退群”,一股反全球化的逆流正在涌动,众多已践行多年的国际机制遭遇了挑战。美国政府前后退出了四个国际组织,卡塔尔、日本、俄罗斯等国也都在2018年年末出于各自的理(本文来源于《第一财经日报》期刊2019-01-07)
朱陆民,陶丽娇[10](2018)在《等级制中的平等与不平等及国际机制的发展完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际社会中,各主权国家名义上是平等的,但各国由于实力(包括经济、军事、科技)的不平衡造成国际社会存在广泛不平等,这种名义上的平等与实质上的不平等之间的矛盾要求国际社会必须将这种不平等合法化并维持在一定限度内,从而确保体系的稳定。通过以等级制理论为视角分析国际社会中的平等与不平等,并将这种不平等的减缓诉诸于国际机制的作用,认为在国际机制中的规则逐渐平等、程序逐渐透明以及国际共识的逐渐建立会促进等级制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11期)
国际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带一路"倡议强调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作为目标,将共同发展作为指向,并呈现出中国对未来国际机制发展的牵引之力与带动作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作为"一带一路"首个正式形成的多边经济合作机制,凸显了中国政府由近及远推进周边外交思路及议题设定和游戏规则制定的能力。同时,中蒙俄经济走廊机制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中蒙俄叁国合作的既有模式,即利用和整合既有机制的价值,通过推进机制的演进及共同制定和认同的一系列原则、规约和决策程序,促进叁国合作的高质量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国际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刘宏松,林海文.反恐融资领域的国际机制间合作——政治机会与决策程序的视角[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9
[2].徐大海,廖智鹏.“一带一路”机制建设中的中蒙俄经济走廊运作与效用评价——以国际机制理论为视角[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王剑峰.理解国际机制融合的社会化逻辑——兼谈“一带一路”沿线机制融合问题[J].国际观察.2019
[4].余丽,赵秀赞.中国贡献:国际机制理论视域下的世界互联网大会[J].河南社会科学.2019
[5].丁粮柯,孙振凯.论全球治理中亚投行的国际机制建设[J].理论研究.2019
[6].Michael,G.Faure,Tom,Vanden,Borre,谢丹,刘筱睿.核损害赔偿美国机制与国际机制的比较经济分析[J].私法.2019
[7].付洪铭,范姣艳.轻小武器管制国际机制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9
[8].周意岷.探索应对移民问题的国际机制路径——以欧洲移民危机为例[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
[9].潘寅茹.国际机制频遭挑战反全球化恐引发黑天鹅事件[N].第一财经日报.2019
[10].朱陆民,陶丽娇.等级制中的平等与不平等及国际机制的发展完善[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