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丽红
佳木斯市中医医院154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盆腔炎应用中药灌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理收集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1例,分为对照组46例患者单纯应用西药治疗,观察组55例患者采用西药治疗同时应用中药灌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36%)与对照组(82.61%)比较明显较高,治疗时间相对较短,复发率低,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应用中药灌肠治疗时间短、效果好、复发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药灌肠;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发病率高的妇科疾病,性生活过于频繁者为高发群体,此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治疗繁琐、病情反复,能够严重影响女性生活品质与身心健康。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属于"痛经"、"瘕症"与"带下病"的范畴,阳气阻遏、气虚血瘀为主要病机,治疗应以活血化瘀与健脾益气为主。临床证实,中药灌肠具有软坚散结、暖宫散寒、化血化瘀与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以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安全有效[1]。为此,我院对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01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别给予西药与中药灌肠治疗,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1例,分为两组。观察组55例,年龄24~51岁,平均(37.91±4.83)岁;病程2个月~11年,平均(4.59±0.87)年。对照组46例,年龄23~54岁,平均(36.18±3.92)岁;病程3个月~12年,平均(5.04±1.17)年。婚育史:44例未婚,57例已婚;29例尚未生育,72例已经生育,其中25例有流产史。病情程度:22例轻度,61例中度,18例重度。两组患者病程范围、年龄构成、婚育史、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诊断标准;②有下腹坠胀、腰骶酸痛、白带增多、月经不调、经量过多,伴有低热的表现;③妇科检查提示,子宫后位,压痛明显,活动受限,双侧附件或者单侧能够扪及包块或条索状物,有压痛;④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造血系统、心肺、肝肾功能障碍;②合并严重的内分泌、结核、肿瘤疾病;③子宫内异症与慢性阑尾炎患者;④药物过敏。
1.3方法
1.3.1对照组采用25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盐水+2.0g头孢噻肟钠+100ml浓度为0.5%的甲硝唑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2次/d,1个疗程7d,持续治疗2个疗程。若患者合并真菌感染,加用0.12g氟康唑口服治疗,1次/d,连续服用3d;若患者存在衣原体感染或者支原体感染,加用0.25g阿奇霉素口服治疗,2次/d,连续服用3d。
1.2.2观察组观察组在应用医药治疗的同时给予中药灌肠治疗,基本方剂:蒲公英30g,鸭跖草30g,鱼腥草30g,紫花地丁30g,皂荚刺15g,黄柏15g。若患者存在气滞腹胀表现,加用路路通30g与王不留行30g;若患者存在包块与淤结,加用三棱15g与莪术15g;若患者寒湿凝滞,加用茯苓30g,桂枝10g与乌药30g。以水煎服,100ml/剂,1剂/d,药温维持35℃~37℃[2]。
1.4疗效标准①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体温正常,妇科检查提示包块与条索状物消失,B超检查提示盆腔积液与包块消失;②显效: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体温正常,妇科检查提示包块与条索状物基本消失,B超提示盆腔包块、积液改善良好;③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体温接近正常范围,妇科检查提示包块与条索状物缩小1/3,B超提示子宫增大、盆腔包块、积液与附件增厚改善1/3以上;④无效:临床症状未见改善甚至加重,妇科检查与B超检查未见变化。
1.5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经过治疗,观察组治愈34例,总有效率96.36%;对照组治愈21例,总有效率82.61%,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治疗时间观察组治疗时间(14.13±1.28)d与对照组(21.47±3.95)d比较明显较短,两组治疗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复发率随访6个月发现,观察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3.64%;对照组复发7例,复发率为15.22%,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盆腔炎临床多见,究其病因,主要在于长期湿热内蕴所致的气血淤积,阻滞胞宫与冲任,发病基础为正气不足,核心机理在于血瘀气滞[3]。临床治疗主要包括药物、理疗与手术。西药治疗目的在于消除病原菌,然而往往由于病程迁延促使细菌出现耐药性;中药治疗主要分为内服与外用,内服虽然疗效良好,但是治疗时间相对较长,患者往往难以接受;外用是指将中药磨粉制成暖包置于腹部;理疗则是应用特光治疗,10d为一个疗程;手术治疗通常是采用腹腔镜手术,创伤相对较大。凌爱华的研究提出,中药灌肠是通过肠道给药进行局部治疗,不仅可以松解粘连、促进盆腔血液循环与炎症吸收,而且能够减轻长期用药造成的肝脏损伤,疗效确切,容易接受。慢性盆腔炎与急性盆腔炎相比区别明显,此种疾病采取全身用药即可及时控制病情,改善长期预后。本研究中,应用中药灌肠治疗的观察组治愈34例,总有效率96.36%;对照组治愈21例,总有效率82.61%。而且,观察组治疗时间(14.13±1.28)d与对照组(21.47±3.95)d比较明显较短,两组临床疗效与治疗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中药灌肠实施局部用药,药物浓度相对较高,可对靶器官产生直接作用,从而充分发挥临床药效。中药灌肠所用药物一般都是补气化瘀、清热利湿效果明显的药物,解热抗炎作用良好,能够抑制多种致病菌,有利于促进炎症吸收。其中,路路通能够理气止痛,莪术、皂角解毒散结的作用明显,茯苓、蒲公英、黄柏、紫花地丁可以清热解毒,理气化湿,桂枝与乌药温经止痛的效果显著。陆仪等针对8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别给予保留灌肠与抗生素口服治疗,结果表明,中药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西药组,总有效率达到95%以上。提示慢性盆腔炎应用中药灌肠治疗行之有效,疗效显著,本研究结果与其报道基本一致。本研究随访发现,观察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3.64%;对照组复发7例,复发率为15.22%,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长期效果显著,复发率低。
综上所述,慢性盆腔炎应用中药灌肠治疗时间短、效果好、复发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吕霞.中药灌肠联合药物离子导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评价[D].新疆医科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