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营科技企业是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生力军(论文文献综述)
罗丽娟[1](2019)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论》文中研究指明员工持股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员工拥有企业一定数量股权的制度安排,是企业在产权组织形式上的制度创新。员工持股可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分配效应和激励效应等多重微观经济效应,有利于形成具有创新活力和劳资关系和谐的微观经济主体;同时员工持股还具有稳定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效应,可以克服凯恩斯主义政策长期实施所造成的不良政策效果。员工持股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相结合是新一轮我国国企改革的亮点。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物质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混合,还要重视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混合,这就是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将员工持股作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形成的重要途径和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重要手段,以员工持股优化企业产权结构,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激发企业创新能力,使混合所有制企业成为具有世界一流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微观经济主体;同时以员工持股克服混合所有制企业内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形成资本和劳动的利益共同体,构建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微观经济基础,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虽然员工持股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相结合对我国国企改革和塑造社会主义有活力的、劳资关系和谐的微观经济主体意义重大,然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目前还仅仅停留于“允许”发展的层面,自2016年8月启动后进展缓慢,仍仅限于在试点范围内推行,且试点政策要求严格,试点范围小。造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前我国对员工持股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员工持股只是被作为国有企业中长期激励的一种手段,没有被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没有将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提升到塑造社会主义经济微观主体、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战略高度。从过去的实践过程看,作为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长期难以解决劳动者不能分享剩余价值、劳资关系对立的问题,长期难以解决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效率低下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瓶颈。由此,本文重点论证了员工持股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对于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以及保持宏观经济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梳理了国外发达国家员工持股的成功经验作为借鉴,最后对我国当前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安排如下:在绪论中,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对学界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员工持股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指出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如何将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员工持股相结合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问题;最后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主要内容,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研究中还存在的不足,等等。第一章是关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理论建构。关于概念界定,论文首先区分了混合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梳理了学者们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讨论后,提出了本论文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内涵的理解;对于员工持股的概念,同样是在梳理学者们的讨论后,提出了本论文对员工持股内涵的理解;然后介绍了本论文对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内涵的理解。对于本论文的相关理论基础,首先介绍了马克思劳动力产权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双因素”理论、分享经济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经过对这些理论的比较和分析,提出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中应该以马克思劳动力产权理论为指导,同时借鉴产生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本理论、“双因素”理论、分享经济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等相关理论,来指导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基于上述相关理论,本论文提出了以员工持股为重点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理论建构。本论文认为,如果社会主义要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发展,那么混合所有制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就应当既有活力,又能使劳动与资本共同分享企业生产剩余,形成劳动与资本的利益共同体,成为宏观经济保持稳定可持续增长的微观基础;而员工持股是兼具提高企业治理水平、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增加劳动者收入的微观经济效应和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宏观经济效应的制度安排,更应当成为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重点。第二章介绍了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发展历程及发展中存在的理论认识问题。本章介绍了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出现,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发展在每一阶段的政策与实践、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和对问题的规范,并因政策规范难以奏效而最终叫停的曲折历程;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实践历程之所以经历曲折,几经反复,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中还存在理论认识上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论文的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从改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结构、发展创新型企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等四个方面论证了员工持股对于当前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重要意义,提出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该将员工持股作为重要途径和重要环节,以期形成有活力的、劳资关系和谐的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同时又为宏观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微观经济基础。第七章研究了当前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发展现状,提出当前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应解决的难点问题,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实施员工持股所存在的阻碍因素。国外员工持股发展较早,有着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本论文在第八章介绍了美国、英国、日本和法国员工持股的兴起、发展过程和特点,分析、总结了上述国家员工持股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施提供经验借鉴。第九章,从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际出发,以及从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需要出发,并借鉴西方国家成功的经验,提出了发展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应遵循的原则及对策建议。
张彦惠[2](2018)在《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文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从实践上总结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并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对执政党主动迎接挑战和适应社会变革,实现长期执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非公企业起步早、发展快,非公企业党的建设也开展的比较早并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国家加强非公企业党建的“顶层设计”提供了有力的实践依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以“历史脉络”为线,以“典型个案”为点,以历史启示和“实践创新经验”为结论,分四个阶段分别考察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概括论述了整个国家对非公企业党建的探索过程。第一阶段,即1979年至1991年,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萌芽期。这个阶段深圳外资企业快速发展,深圳对外资企业党建的认识又分为两个阶段:1979年到1985年,理论探讨在外资企业里开展党组织建设的合法性和必要性;1986年到1991年,从实践上重点在外资企业里开展党组织建设。第二阶段,即1992年至2002年,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探索发展期。十年间,深圳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都迎来了大发展,深圳市对这三种不同类型的非公企业在党组织建设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解决策略。对外资企业,坚持“业余”、“小型”、“分散”为主,采用机动灵活的弹性制度保证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对于股份制企业,坚持按照党章规定,与企业组建同步建立党组织;对个体私营企业,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按照党章规定组建党组织,加强对私营企业主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第三阶段,即2002年至2012年,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创新发展期。主要分析深圳在进行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后,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为国家加强非公企业党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在领先于全国其他地方的同时,仍然遵循深圳特区一贯的创新路径,在公推直选、定岗定责、双培双推、新社会阶层发展党员、留学归国党员过党组织生活等都进行了试点,继续为全国的党建创新提供参考。第四阶段,即2012年十八大至今,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全面加强期。扩大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面,党组织建设向不断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目标迈进。通过对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发展历程的历史梳理,回顾总结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的经验,可以获得以下几点启示:一是必须坚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加强党建工作相结合;二是必须坚持探索先行与顶层设计相结合;三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发挥非公企业主积极性相结合;四是必须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
王平聚[3](2014)在《深圳创新文化系统的形成与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指出:“文化成分也是影响经济和政体绩效变化的核心”。“深圳奇迹”得益于其创新文化的引导和推动。针对当前深圳创新文化的研究薄弱,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结构式叙述,本研究尝试将创新文化作为一个系统,从系统形成与演变角度,采用历史与逻辑辩证法,结合亲身体验基础进行学理探讨,考察、分析其生成、成长、发展与跃迁过程,希冀为理解深圳的发展和创新文化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新的补充。“创新文化”指“促使可支配原材料和力量进行重新组合的理想、价值观、信念”。创新文化的抽象性决定了对它的认识理解必须通过它的外层表征,包括资源和力量的组合方式及组合成效、制度规则、行为表现等。创新文化系统的演变过程,每一阶段都是对前一阶段的扬弃。深圳创新文化系统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冒险、宽容”、“开放、实干”、“学习、创新”、“自强、自主”四个阶段,演变动力主要来自于环境变化、人的需求、组合效果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圳原有的资源和力量组合方式的低效性,可支配资源和力量的稀缺性,以及资源和力量组合条件与环境的恶劣性,使深圳移民文化和海洋文化中的冒险与宽容气质得以复兴,从而使深圳探索出新的资源和力量的组合方式。尽管探索出了新的资源和力量组合方式,但因仍受原有思想和体制的制约,资源和力量组合的成效不能有效充分发挥,从而开放精神和实干气质得以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以及“干中学”的知识积累,模仿创新不断出现,从而使深圳的创新、创新文化不断得以系统化。随着走向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深圳创新文化系统在跃迁提升中“自主自强”精神气质得到了弘扬和加强。深圳创新文化系统在演进过程中具有连续性、继承性和发展性,每一阶段都包含了前一阶段的精神气质。因而,以“自主自强”精神为主要特征的成熟阶段,包含了冒险、宽容、开放、实干、学习、创新、自强、自主八个要素。深圳创新文化系统的连续演化过程,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法规、规章的支持和引导,政府所制定的制度、政策、规章基本上都得到较好落实,政府与民众之间形成了良性的相互作用。本文的研究,一方面弥补了深圳创新文化系统以往研究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深化文化研究中对物质、制度、精神之间相互作用的把握,同时还为理解地方性知识、文化传统的演变提供了新的例证。
梁宇[4](2012)在《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社会已经步入到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就是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基本特征。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知识经济正在影响和改变着原有的区域经济运行方式,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区域异军突起、竞争力提升的决定性力量,支持区域技术创新的创新系统的构建已成为一个区域谋求崛起、实现赶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学者们不断对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展开日趋深入的研究,但这种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层面和部分发达地区。与之相比,对诸如黑龙江省这样的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体系的研究却相对较少。科技资源、人才资源及产业基础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但是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依然比较薄弱,多数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创新配套政策体系尚未完善,地方政府创新服务能力不强,科技中介机构服务水平不高等许多问题制约着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黑龙江省必须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有效引导和激励技术创新活动,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基于此,本文以技术创新理论、区域创新理论、产业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为理论基础,构建了新时期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对该体系的完善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论文首先归纳总结了技术创新理论、区域创新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论文的研究方向。接着对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内涵、特征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黑龙江省技术创新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归纳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并介绍国外典型区域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提供借鉴。第二部分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模型建立。首先,论文从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原则方面对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框架设计进行了研究。然后,分析了黑龙江省技术创新功能要素并构建了功能要素的结构模型,接着分析了技术创新的主体要素。最后,基于主体—功能观,系统的构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总体模型,该体系是由技术创新资源投入系统、技术创新主体系统、技术创新产出系统以及技术创新环境支撑系统组成。其中技术创新资源投入系统是由人力资源投入、资金投入和信息资源投入组成,技术创新主体系统由技术研发系统和技术经济转化系统组成,技术创新产出系统是由科技成果、创新产品和创新产业组成,支撑系统由政策环境支撑、服务环境支撑、市场环境支撑组成。第三部分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研究。从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学习机制、扩散机制、协调与保障机制4个方面系统全面地构建了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探讨了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各个运行机制的内在关系,分析了各机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作用。第四部分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从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技术创新主体配置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技术创新环境支撑能力4个维度构建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时序多指标动态评价模型,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比较分析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的差距。最后是对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对策研究。分别从技术创新资源投入系统、技术创新主体系统、技术创新产出系统、技术创新环境支撑系统以及创新平台五个方面提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
么红杰[5](2012)在《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文中研究说明科技发展规划,是政府对未来科技活动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发展前景及科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战略预期。从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内蒙古一直不间断地分阶段进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与国家已经制订和实施了8个专门的科技发展规划基本保持一致,内蒙古至今制定和实施了4个科技发展五年计划,3个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不同时期科技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回顾自治区成立以来内蒙古科技规划编制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1947—1978),以“奠定基础,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为目标,迅速建立起了强大的科研基础和完善的科研体系,这期间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改革开放后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着不同的发展特征。第一阶段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和“面向、依靠”的战略方针,努力破除经济与科技脱节的旧体制,先后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七五(1986-1990)”科技发展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八五”(1991-1995)科技发展规划》。第二个阶段通过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确立“创新、产业化”指导方针,调整科技基础结构,建设区域创新体系。1996年,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条例》;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区的战略目标,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若干政策》。第三个阶段通过探索具有自治区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变。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把向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努力作为面向未来的总体策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2006-2020)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五十年来,在国家宏观科技政策的大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事业顺应经济发展背景、科技发展面对的主要矛盾、科技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的变化,不断深入认识和正确把握区情,始终以制订、完善、实施科技规划作为科技战略发展的载体,引领科技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由“促进”到“支撑”,由“推动”到“引领”的历史性转变。但在科技规划实施过程中,内蒙古仍然存在重设计决策、轻执行评估;重行政指令、轻市场指导;重省市级层面的科技战略、轻旗县级层面等问题。特别是在科技规划实施绩效评估过程中,由于涉及面广、评价原则、方法较难把握、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等原因,虽然内蒙古在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方面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但对于科技发展规划后续的执行、执行过程中的评估、评估之后的改进和动态更新与修正,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来终结则关注不够,尤其是缺少对科技规划整体实施效果的评估,使得花费了很大精力制订的规划在指导科技实践和进步方面发挥的效力有限。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内部辑刊等史料的基础上,开创性地综合回顾与总结了内蒙古科技规划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这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也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对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本文通过借鉴其他区域科技政策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建立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估的可行性路径选择与方法模型,为决策层今后树立开展科技规划绩效评价的理念提供了科学论证和方法选择。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而提出通过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科技评估规章制度和系列评估专业规范,加强评估方法的研究;加强科技评估环境建设,系统地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等措施加快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步伐的建议。
周轶昆,Wang Jing[6](2011)在《深圳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发展历程回顾与思考》文中认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从无到有发展成为推动深圳经济增长的第一支柱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自主创新已上升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引领着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然而,在耀眼的光环下深圳需要保持足够的清醒。要想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有竞争力,深圳必须及时发现和弥补自身的"短板"。
周轶昆,Wang Jing[7](2011)在《深圳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发展历程回顾与思考》文中认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从无到有发展成为推动深圳经济增长的第一支柱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自主创新已上升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引领着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然而,在耀眼的光环下深圳需要保持足够的清醒。要想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有竞争力,深圳必须及时发现和弥补自身的"短板"。
柴盈[8](2011)在《自主创新型高新技术产业与深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导性因素研究》文中认为运用历史分析、比较分析和计量经济分析法,对深圳近30年的经济增长方式及转变历程进行梳理,研究表明:深圳由粗放型增长成功转变为集约型,主要取决于发展自主创新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推进机制包括战略导向机制与产业政策、空间整合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高交会的创新平台和风险融资机制。
邱宣[9](2011)在《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研究》文中指出香港、深圳,一河之隔的近邻,唇齿相依、利益相关。自从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两地的经济合作关系就一直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并备受关注。的确,大概世界上没有哪两个相邻城市,像香港和深圳这样好的互补优势和这样高的经济融合度。众多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设计和提出了种种深港区域合作的模式。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研究深港合作关系,探索深港两地创新资源合作的路径和实现方式,对促进两地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提升区域整体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产生重要作用,也对推动跨境合作乃至海峡两岸和亚太地区创新体系的发展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参照都市圈、产业集群、产业生态学和共生理论,借鉴国内外地理邻近性与区域创新合作的成功路径与模式,对深化深港合作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研究,结合深港合作现状,两地共同面临的国际机遇和国内机遇,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在新时期深港区域创新体系“共生”发展的新模式,并从两地科教资源互补、产业资源衔接、畅顺人才流动、对接和延展基础设施等方面探讨了实现途径和构建策略,同时,就深港两地由于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不同而影响了协同发展进程的问题,提出了在体制机制方面先行先试,构建开放型的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建议和目标展望。旨在进一步促进深港区域合作实现深港经济一体化,为我国进一步研究制定跨境合作政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政策提供参考。
王荣[10](2010)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内生的高风险,阻碍着现有投融资体制下常规投资的涉足;作为金融制度创新的风险投资,凭借其风险分担机制和管理增值服务可以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现。探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问题,不仅有助于农业科技与现代金融的有机结合和共同发展,而且对拓展风险投资理论的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技术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研究发达国家风险投资发展历程,认识风险投资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内在运行机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实际,研究促进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果(结论)如下:一、与国内外一般的风险投资研究状况相比,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研究相当薄弱。现有的研究成果大多是从宏观层面对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必要性、可行性、发展模式、制约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而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微观运行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与风险投资的融合发展规律和内在运行机制的研究也较为薄弱。二、国内外实践表明:一方面,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各个阶段需要不同种类的资金支持,尤其是能够承受高风险追求高收益的资金是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风险资本,需要寻求高成长性的产业作为其投资场所,而高新技术产业恰恰能够满足这种需求。因此,风险投资与农业高新技术化的相互吸引和融合是内生的。如果说某一项目的最初融合有可能还是偶然的话,那么双方在某一区域的集中融合则具有必然性。三、依生态系统视角,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系统由复合的内部组织系统和复合的外部环境系统所构成。风险资本作为货币资本、人力资本与信用资本交集而成的特殊资本,将风险投资者、风险投资家和农业创业企业联结成有机整体,在内部组织系统中,存在着风险投资者与创业企业家、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风险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三种契约关系,其中风险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的人力资本是风险投资的核心资产,是风险投资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外部环境系统是保证风险投资交易顺利达成所需要的各种外部要素及其组成的有机整体,它可以分为宏观环境、中观创新环境、微观创业环境三个层面:宏观环境可分为经济、文化、政策和法律环境;中观创新环境涉及科技、金融、人才等方面;微观创业环境主要包括中介、高新技术园区、企业孵化器等因素。四、在中国,农业风险投资业的起步虽然比一般的风险投资业发展晚了10年,但依据本人收集的114个农业风险投资的案例发现:中国农业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投资规模稳步上升,投资分布出现阶段后移、投资的行业集中在种植业、投资的地区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投资绩效态势较好,主要表现在创业企业价值增值上;多种退出方式并存,但以股权转让为主体,IPO退出凸现财富示范效应,等等。五、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发展的条件业已具备。主要表现为:丰富的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和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形成的需求拉力;高额的居民储蓄和多元的风险投资机构形成的供给推力;促进融合的第三方粘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供的退出通道;先期进入农业的风险投资的示范效应等。与此同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发展也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主要是: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发展的宏观政策体系有待健全;大多数农业科技园区处于“低需求—低供给”的均衡状态;对农业感兴趣的天使投资人、有农业背景的风险投资家和农业创业企业家三大主体都较缺乏。六、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健康发展的主要策略是:在宏观政策体系上,政府应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和产权保护力度,改革科技创新体制和农技推广体制等措施创造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对风险投资的有效需求;通过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提高农业预期收益,甚至利用政府的直接投资引导更多社会资金进入农业领域以增加风险投资的有效供给;通过制定政策促进交易信息平台的搭建甚至直接充当媒介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与风险投资的融合。在微观创业环境上,主要是通过完善农业科技园区的创业环境,为风险投资的聚集创造物质平台;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打造天使资本、风险资本和孵化资金“多元一体”的风险投资模式;引入风险投资,形成多元化的农业企业孵化器投资主体。在风险投资组织体系建设方面,一是引导本地富人和成功的民营企业家成为天使投资人;二是培养和造就具有金融投资知识、管理经验和科技知识的风险投资家队伍。三是通过塑造农业科技企业家、培植农民创业、引导大学生回乡创业等方式,打造优秀的农业创业企业家群体。
二、民营科技企业是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生力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营科技企业是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生力军(论文提纲范文)
(1)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
一、关于混合所有制的研究未将解决劳资关系作为重点 |
二、员工持股有助于解决混合所有制发展中的劳资关系问题 |
三、员工持股与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 |
四、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章节安排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创新及研究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三、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理论建构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内涵 |
二、员工持股的内涵及性质 |
三、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内涵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相关理论 |
一、马克思劳动力产权理论 |
二、人力资本理论 |
三、“双因素”理论 |
四、分享经济理论 |
五、委托代理理论 |
第三节 相关理论分析 |
一、对马克思劳动力产权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的比较与分析 |
二、对“双因素”理论和分享经济理论的比较与分析 |
三、对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 |
四、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应以马克思劳动力产权理论为指导 |
第四节 以员工持股为重点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理论建构 |
一、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理论假设 |
二、基本推论:员工持股应当成为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重点 |
第二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发展历程及存在的理论认识问题 |
第一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发展历程 |
一、我国员工持股的出现 |
二、员工持股的初步探索阶段(1978-1994年) |
三、员工持股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初步结合阶段(1994-2002) |
四、针对管理层的股权激励阶段(2002-2013) |
五、明确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相结合重启员工持股阶段(2013年至今) |
第二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的曲折性及发展中存在的理论认识问题 |
一、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的曲折性 |
二、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发展中存在的理论认识问题 |
第三章 员工持股与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结构 |
第一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治理问题 |
一、解决国企所有者缺位问题是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的逻辑起点 |
二、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仍面临委托代理关系问题 |
三、混合所有制企业制度定型需要解决委托代理关系问题 |
第二节 员工持股是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现代治理结构的重要途径 |
一、员工持股是混合所有制企业产权多元化的重要实现形式 |
二、员工持股可以有效解决混合所有制企业委托代理问题 |
三、我国以员工持股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成功案例 |
第三节 以员工持股实现企业治理的激励相容 |
一、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主要矛盾是解决企业治理的激励相容问题 |
二、聚焦建立有效委托代理关系,以员工持股实现企业治理的激励相容 |
第四章 员工持股与发展创新型企业 |
第一节 创新型企业内涵及我国创新型企业发展现状 |
一、创新型企业内涵 |
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背景下我国创新型企业的缺乏 |
第二节 我国创新型企业缺乏的重要原因 |
一、企业家精神缺乏 |
二、工匠精神缺乏 |
三、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
第三节 以员工持股促进创新型企业形成 |
一、以员工持股激励企业家精神形成 |
二、以员工持股激励工匠精神形成 |
三、以员工持股激励科技人员提升创新能力 |
第五章 员工持股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
第一节 资本短缺时代劳动者难以分享企业利润与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过低 |
一、资本短缺时代与劳动报酬比重偏低 |
二、劳动报酬低转化为劳动者财产性收入比重低 |
三、劳动者报酬偏低导致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过低 |
第二节 资本过剩时代劳动者分享利润的客观基础正在形成 |
一、我国进入资本相对过剩时代和劳动力短缺时代 |
二、人力资本日益成为劳动者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源泉 |
三、员工持股成为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重要途径 |
第三节 以员工持股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
一、以员工持股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具有可行性 |
二、员工持股优于简单的工资上涨和福利国家模式 |
三、员工持股有利于打造我国的人力资本优势 |
四、员工持股有利于形成劳资利益共同体 |
第六章 员工持股与宏观经济稳定 |
第一节 宏观经济稳定需要有活力的微观基础 |
一、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失灵 |
二、宏观经济稳定需要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健康发展的基础上 |
第二节 员工持股与形成消费拉动的内生增长模式 |
一、我国需要形成消费拉动的内生增长模式 |
二、以员工持股促进中等收入群体发挥消费生力军和主力军的作用 |
三、以员工持股稳定国内投资 |
第三节 以员工持股推动新经济发展 |
一、新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
二、员工持股有利于促进新经济发展 |
三、在新经济领域广泛推动员工持股 |
第四节 以员工持股解决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就业问题 |
一、传统工资制与失业问题 |
二、以员工持股实现利润分享制 |
三、构建员工与企业的命运共同体 |
第七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发展现状、难点问题及阻碍因素 |
第一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发展现状 |
一、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历经反复 |
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进一步发展任重道远 |
第二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中的难点问题 |
一、持股对象范围的确定 |
二、员工持股比例的确定 |
三、持股员工的资金来源 |
四、员工持股模式的确定 |
五、持股平台问题 |
第三节 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阻碍因素 |
一、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员工持股缺乏足够的认识 |
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体制障碍 |
三、内部人控制问题 |
四、我国员工持股相关立法的限制 |
五、我国目前还缺乏相关的财税政策对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和员工进行激励 |
第八章 员工持股的国际经验 |
第一节 美国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
一、美国员工持股制度的兴起与发展 |
二、美国员工持股的特点 |
第二节 英国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
一、英国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
二、英国员工持股的特点 |
第三节 法国员工持股制的兴起和发展 |
一、法国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
二、法国员工持股的特点 |
第四节 日本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
一、日本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
二、日本员工持股制度的特点 |
第五节 发达国家员工持股的启示 |
一、政府对员工持股计划的重视 |
二、制订完善的立法来推行员工持股 |
三、利用财税政策支持和引导 |
四、支持第三方金融机构介入员工持股 |
五、实施普惠式的员工持股 |
六、采取多种形式的员工持股计划模式 |
第九章 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原则及建议 |
第一节 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原则 |
一、将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上升到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高度 |
二、将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与解决宏观经济问题相联系 |
三、加强顶层设计,使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有序开展 |
四、在法律的激励、引导和规范下有序开展 |
五、从企业实际出发开展员工持股 |
第二节 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建议 |
一、充分认识员工持股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
二、加强和完善员工持股的相关立法 |
三、允许第三方金融机构参与员工持股计划 |
四、对员工持股参与方提供财税政策支持 |
五、探索多样化的员工持股模式 |
六、逐步扩大员工持股对象及企业的范围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及难点 |
六、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考察 |
第一节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萌芽期(1979年-1992年) |
一、吸引外资的前奏 |
二、外资企业进入 |
三、民营经济起步 |
四、股份制企业悄然兴起 |
第二节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期(1992年-2002年) |
一、南方谈话促外资企业再崛起 |
二、股份制企业发展 |
三、民营企业迎来春天 |
第三节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发展转型期(2002年至今) |
一、民营经济继续转型升级 |
二、新常态下深圳非公经济创新新发展 |
第二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萌芽起步期(1979年-1992年) |
第一节 南方谈话前中国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发展历程 |
一、共和国成立至1978年:非公企业党建的初步提出、曲折认识 |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重启非公企业党建的中央顶层设计 |
三、地方党委对非公企业党建的实践探索 |
第二节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萌芽探索 |
一、理论探索(1979年-1985年) |
二、理论探索指导实践运用阶段(1986年-1992年) |
三、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建设的主要成绩 |
四、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五、对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中问题采取的措施 |
第三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探索发展期(1992年-2002年) |
第一节 深圳市不断扩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覆盖面 |
一、南方谈话引起中央对非公企业党建的重视 |
二、深圳市理顺非公企业党建的领导管理体制 |
三、南方谈话后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快速发展 |
第二节 深圳市外资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探索 |
一、深圳市探索外资企业党建工作总体情况 |
二、深圳市探索外资企业党建的具体策略 |
第三节 深圳市股份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探索 |
一、认识股份制企业中党的工作的特殊性 |
二、深圳市股份制企业党建的探索过程 |
三、深圳市股份制企业党建的思路对策 |
第四节 深圳市个体私营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探索 |
一、中央认识到私营企业党建的重要性 |
二、深圳市对个体私营企业党建的探索发展 |
三、个体私营企业要不要党建已经成为无需争论的真理 |
第四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创新发展期(2002年-2012年) |
第一节 全国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进入大力发展时期 |
一、十六大开启非公企业党的工作新篇章 |
二、十六大以来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特点 |
第二节 深圳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开启新局面 |
一、认真传达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大会议精神 |
二、中共深圳市民营经济工作委员会的成立 |
三、全面加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各项工作 |
第三节 开展各种主题学习,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常态化 |
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
二、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
三、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
第四节 创新非公企业党组织及发展党员试点工作 |
一、开展在新的社会阶层发展党员试点工作 |
二、认真开展党员信息采集及IC卡试点工作 |
三、开展“公推直选”试点工作 |
四、做好发展党员规范化和留学回国党员恢复组织生活试点工作 |
第五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期(2012年-) |
第一节 强化思想建党开创非公企业党建新局面 |
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
三、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 |
第二节 全面探索新时期非公企业党建的新模式 |
一、探索新的工作机制 |
二、探索创新“总部经济”党建 |
三、统筹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
四、优化配备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 |
五、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出资人的教育引导 |
六、统筹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
第三节 对深圳非公企业全面加强期党建工作的思考 |
一、非公企业党建存在的问题 |
二、应对挑战解决非公企业党建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经验启示 |
第一节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 |
一、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探索发展过程中的思考及评价 |
二、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
第二节 新时代下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需要实践创新 |
一、新时代下深圳非公企业党建面临的客观难题及遇到的发展短板 |
二、对进一步完善深圳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
(3)深圳创新文化系统的形成与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缘由、背景与意义 |
1.1.1 问题提出与选题缘由 |
1.1.2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已有的创新文化研究与文献分析 |
1.2.1 国外创新文化研究 |
1.2.2 国内创新文化研究 |
1.2.3 深圳创新文化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简述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创新文化系统演变研究的原理思考 |
2.1 创新文化系统的概念内涵 |
2.1.1 创新概念与创新文化概念 |
2.1.2 文化概念与创新文化概念 |
2.2 创新文化系统的一般构成 |
2.2.1 关于创新文化系统构成的分析理解 |
2.2.2 创新文化系统的构成与分析 |
2.3 创新文化系统演变的基本原理 |
2.3.1 文化系统的演变问题 |
2.3.2 从文化系统系统演变看创新文化系统的分析路径 |
第3章 深圳创新文化系统的起源:冒险、宽容精神的复苏 |
3.1 创新文化系统起源前所面临的危机和挑战 |
3.1.1 资源和力量上面临的危机 |
3.1.2 深圳河两岸形成巨大反差 |
3.1.3 深圳资源和力量组合条件环境的低起点 |
3.2 深圳可支配资源和力量获取和重新组合探索的精神气质 |
3.2.1 原住民海洋渔猎文化、移民文化、商业文化中的宽容气质 |
3.2.2 原住民海洋渔猎文化、移民文化、商业文化中的冒险精神 |
3.3 冒险与宽容精神气质复兴的制度动力 |
第4章 深圳创新文化系统的成长:开放、实干精神的形成 |
4.1 深圳基础设施建设与“三来一补”资源力量组合方式的形成 |
4.1.1 深圳基础设施建设 |
4.1.2“三来一补”资源组合方式的形成 |
4.2 深圳创新文化的成长:突破思想禁地、打破平均主义 |
4.2.1 突破思想禁地的“开放精神”的崛起 |
4.2.2 打破集体平均主义实干精神的形成 |
4.3 开放与实干精神形成的制度推手 |
第5章 深圳创新文化系统的发展:学习与创新观念的增强 |
5.1 科技创新从无到有、从零星到系统化 |
5.1.1 从无到有的起步和发展 |
5.1.2 走向“正规军”的迅速增长 |
5.2“三来一补”与“山寨”中的“干中学”与创新 |
5.2.1 知识和能力提高与“干中学” |
5.2.2 学习追赶导向中的创新文化 |
5.3 学习与创新观念增强的制度推动 |
第6章 深圳创新文化系统的跃迁:自强自主精神的提升 |
6.1 深圳发展的科技创新路线与创新文化系统建设 |
6.2 深圳自主自强创新文化精神形成的三种路径 |
6.3 深圳创新文化提升三种路径的典型案例 |
6.3.1 引进模仿消化再创新路径提升创新文化典型案例 |
6.3.2 文化创意提升创新文化的实践 |
6.3.3 高端自主研发路径提升创新文化典型案例 |
6.4 自强自主精神气质构建中的制度动力 |
第7章 深圳创新文化系统演变的概括与反思 |
7.1 深圳创新文化系统演变阶段及其连续性 |
7.1.1 深圳创新文化系统演化的四阶段 |
7.1.2 演化中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
7.2 深圳创新文化系统的构成及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
7.2.1 系统发展演变的沉淀与系统的层次性 |
7.2.2 系统中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
7.3 深圳创新文化系统演变的再反思 |
第8章 创新点及后续研究问题 |
8.1 创新点 |
8.2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论文的总体思路和研究框架 |
1.3.1 论文的总体思路 |
1.3.2 论文的研究框架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现状分析 |
2.1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内涵及特征 |
2.1.1 区域技术创新的内涵 |
2.1.2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界定 |
2.1.3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特征 |
2.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现状 |
2.2.1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总体状况 |
2.2.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中创新主体要素分析 |
2.2.3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中创新环境分析 |
2.3 黑龙江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
2.3.1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尚需加强 |
2.3.2 技术创新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
2.3.3 技术创新政策法规亟待完善 |
2.3.4 技术创新人才匮乏与结构性矛盾突出 |
2.3.5 技术创新投入亟待提高 |
2.3.6 中介服务体系尚不健全 |
2.4 国外典型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
2.4.1 美国加利福尼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 |
2.4.2 德国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 |
2.4.3 印度提若普尔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
2.4.4 国外典型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构建 |
3.1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原则 |
3.1.1 资源整合原则 |
3.1.2 重点突破原则 |
3.1.3 市场与政府激励原则 |
3.1.4 以企业为主的市场导向原则 |
3.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要素分析 |
3.2.1 基于功能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要素分析 |
3.2.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功能要素的结构模型 |
3.2.3 基于主体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要素分析 |
3.3 基于主体—功能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构建 |
3.3.1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结构框架 |
3.3.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子系统互动分析 |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研究 |
4.1 动力机制 |
4.1.1 动力模型 |
4.1.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主动力分析 |
4.1.3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助动力分析 |
4.2 学习机制 |
4.2.1 学习的主体 |
4.2.2 学习的模式 |
4.2.3 学习的知识创新平台 |
4.3 扩散机制 |
4.3.1 技术创新扩散要素 |
4.3.2 技术创新扩散过程 |
4.3.3 技术扩散影响因素 |
4.4 协调和保障机制 |
4.4.1 协调机制 |
4.4.2 保障机制 |
4.5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内在关系 |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
5.1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
5.1.1 评价指标选择概述 |
5.1.2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
5.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
5.2.1 评价方法的选取 |
5.2.2 时序多指标动态综合评价步骤 |
5.2.3 数据获取 |
5.3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过程 |
5.4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
5.4.1 中国大陆 30 个省市技术创新能力时序动态评价结果分析 |
5.4.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静态评价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对策研究 |
6.1 加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资源投入系统建设 |
6.1.1 加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人力资源投入能力 |
6.1.2 增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资金资源投入能力 |
6.2 提高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主体系统建设 |
6.2.1 推进黑龙江省技术研究与开发系统建设 |
6.2.2 加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经济转化体系建设 |
6.3 完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环境支撑系统建设 |
6.3.1 完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 |
6.3.2 完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
6.3.3 完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市场环境支撑 |
6.4 促进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创新产出建设 |
6.4.1 促进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产业发展 |
6.4.2 促进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产品竞争力提升 |
6.4.3 促进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科技成果产出 |
6.5 建设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创新平台 |
6.5.1 研究开发平台 |
6.5.2 资源共享平台 |
6.5.3 成果转化平台 |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
(5)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理论层面 |
1.1.2 现实层面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我国宏观科技政策的研究综述 |
1.3.2 科技政策理论研究综述 |
1.3.3 区域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4 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
1.3.5 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6 内蒙古科技规划、政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
第二章 建国初期,内蒙古开始全面规划科技事业 |
2.1 国家确定集中科技资源解决经济建设关键问题的政策 |
2.1.1 “十二年”科技规划 |
2.1.2 《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十年规划》 |
2.2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 |
2.3 内蒙古自治区《1961——1962年科技发展纲要》和《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 |
第三章 内蒙古科技事业迎来“科学的春天”,科技规划更加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
3.1 国家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确立 |
3.1.1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
3.1.2 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的确立——迎接新的世界产业革命的挑战 |
3.1.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
3.2 内蒙古科技事业从瘫痪到恢复 |
3.2.1 建国以来自治区召开的第一次科学大会 |
3.2.2 自治区科技工作进入全面快速恢复发展时期 |
第四章 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三个层次科技计划 |
4.1 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 |
4.1.1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
4.1.2 “科教兴国”战略确立 |
4.2 内蒙古开始实施“八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技三项改革稳步推进 |
4.2.1 内蒙古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
4.2.2 科研机构事业费管理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拨款制度改革政策 |
4.2.3 技术市场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成果丰硕 |
4.2.4 农村牧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
4.2.5 民办科技机构崭露头角,成为科技改革新的“生力军” |
4.3 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3个层次科技计划 |
4.3.1 星火计划与振兴农村经济 |
4.3.2 火炬计划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4.3.3 攻关计划 |
4.3.4 其它相关配套科技计划与政策 |
第五章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内蒙古 |
5.1 国家确立以创新为主线的科技政策 |
5.1.1 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 |
5.1.2 科技人才体系不断完善 |
5.2 科技计划集中集成,六大领域重点突破,自治区全面推进“科教兴区”战略 |
5.3 建立新型科研结构和区域创新体系 |
5.3.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及科研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出台 |
5.3.2 科研机构转制攻坚战 |
5.3.3 全区技术创新大会 |
5.3.4 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
5.4 新世纪之初科技基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5.4.1 科技生产力布局136程 |
5.4.2 科技计划5226体系 |
5.4.3 建设创新型内蒙古,从“科教兴区”到“科技强区”转变 |
5.4.4 科技政策规划体系 |
5.4.5 科技投资结构 |
第六章 内蒙古科技发展的经验与反思 |
6.1 内蒙古科技事业五十年(1958-2008)的发展 |
6.2 值得借鉴的几条经验 |
6.2.1 以科技规划引领科技战略发展,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
6.2.2 加快原始创新步伐,充分发挥传统特色产业先发优势 |
6.2.3 通过技术进步重大项目推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 |
6.2.4 全力打造特色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显着成效 |
6.2.5 强化高层次引进和培养,实现科技资源的跨区域配置 |
6.3 有待反思的几个问题 |
6.3.1 科技政策与宏观政策关联度大,宏观政策的偏差易致科技政策的盲动 |
6.3.2 科技投入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受到制约 |
6.3.3 研究开发能力仍然不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
6.3.4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受制约 |
6.3.5 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严重制约创新能力的发挥 |
6.3.6 科技创新制度与环境不健全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
6.4 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
6.4.1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宏观体系 |
6.4.2 在加大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发平台和产业化载体的升级工作 |
6.4.3 推动激励自主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
6.4.4 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
6.4.5 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 |
6.4.6 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大科技观,整体推动科技资源向农村牧区延伸 |
第七章 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价 |
7.1 科技评价综述 |
7.1.1 科技评价的范畴和主要方法 |
7.1.2 我国科技评价的发展 |
7.2 内蒙古科技评价现状 |
7.3 以“十一五”为例,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 |
7.3.1 决策单元的界定与评价指标的选择 |
7.3.2 样本归集 |
7.3.3 样本运算及分析 |
7.4 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 |
7.4.1 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 |
7.4.2 加强对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健全科技评估专业规范 |
7.4.3 系统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统筹科技评估环境建设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自主创新型高新技术产业与深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导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
二、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特征 |
(一)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出特征 |
1.主导性与领军性。 |
2.极端性与配套性。 |
3.外向性。 |
4.高附加值性。 |
5.自主创新性。 |
6.高转化性。 |
(二)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投入特征 |
1.R&D经费投入高且以企业为主。 |
2.R&D企业以内源性民营企业为主。 |
三、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方式 |
1.注重源头性创新。 |
2.民营科技企业成为自主品牌创新的生力军。 |
3.电子信息产业具有绝对性创新优势。 |
4.极少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垄断极大部分创新成果。 |
5.大批创业企业家擎创自主品牌大旗。 |
四、深圳自主创新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推进机制 |
(一) 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导向与产业政策 |
1.战略导向机制。 |
2.产业规划与政策。 |
(二) 高新技术产业空间整合机制 |
(三)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四) 创新平台——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 |
(五) 多元化的融资机制 |
(9)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当前形势 |
二、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三、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全球都市发展对深港区域创新合作的指引 |
一、都市圈的内涵及其效应 |
二、国外都市圈发展范例 |
三、国内都市圈发展 |
四、国内外都市圈发展的经验 |
第二节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理论 |
一、产业集群理论概述 |
二、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和内涵 |
三、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关系 |
第三节 地理邻近性与区域创新理论探究 |
一、地理邻近性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 |
二、地理邻近性与区域创新的关系 |
第四节 产业生态学理论与共生理论 |
一、产业生态学基本原理 |
二、共生理论内在含义 |
第二章 深港区域合作的历程与发展 |
第一节 深港区域合作的历史回顾 |
一、深港地缘与人缘基础 |
二、深港区域产业合作历程 |
第二节 香港科技与产业发展现状 |
一、香港经济的国际影响力 |
二、香港产业发展情况 |
三、香港创新科技进展 |
第三节 深圳科技及产业发展状况 |
一、深圳经济发展奇迹 |
二、深圳工业发展概述 |
三、深圳自主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
第四节 深港创新圈的发展 |
一、“深港创新圈”产生的背景 |
二、“深港创新圈”的内涵 |
第三章 深港区域创新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第一节 深港区域创新合作的国际机遇 |
一、经济全球化 |
二、研发全球化 |
三、服务贸易全球化 |
四、要素流动全球化 |
五、新兴产业发展 |
第二节 深港创新圈发展面临的国内机遇 |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 |
二、国家创新能力的增强 |
三、珠三角都市圈的发展 |
第三节 深港区域合作面临的挑战 |
一、全球产业集群的激烈竞争 |
二、国际都市圈的激烈竞争 |
三、国内科技创新的激烈竞争 |
四、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 |
五、深港区域合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四章 深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潜力 |
第一节、深港区域创新合作的现实条件 |
一、深港区域产业结构 |
二、建设深港都市圈的有利条件 |
三、深港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优势 |
四、深港地理临近优势 |
第二节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础 |
一、区域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 |
二、区域综合竞争优势 |
三、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 |
第三节 深港区域创新合作的经济效益分析 |
一、分析方法和模型构建 |
二、深港区域创新体系对深圳的经济影响分析 |
三、深港区域创新体系对香港的经济影响分析 |
四、深港区域创新体系对深港的综合影响分析 |
第五章 深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框架和模式 |
第一节 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 |
一、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定位 |
二、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目标 |
第二节 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的框架构建 |
一、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 |
二、深港区域创新体系要素的内涵与作用 |
第三节 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模式 |
一、竞争性合作模式 |
二、融合式合作模式 |
三、垂直分工式合作模式 |
四、互补式合作模式 |
第四节 深港区域创新体系“共生”模式探讨 |
一、“共生”模式提出的理论依据 |
二、“共生”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
三、“共生”模式的保障条件 |
第六章 构建深港区域创新体系路径和对策 |
第一节 科教资源互补合作 |
一、加强内生创新能力培养 |
二、建立科教资源联动协作机制 |
三、深化深港高等教育合作 |
第二节 产业链式衔接促进产业集聚 |
一、构建深港科技产业联盟 |
二、深港科技产业联盟的实现途径 |
三、深港科技产业联盟的重点领域 |
第三节 构建创新要素互动共享合作平台 |
一、促进深港人力资源交流 |
二、简化两地通关手续 |
三、畅顺两地资金和信息流动 |
第四节 基础设施对接与拓展发展空间 |
一、统筹协调两个城市的发展规划 |
二、接驳两地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 |
三、整合两地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区 |
四、整合两地高等教育与科研区域 |
五、优化配置两地高端服务业资源网络 |
第七章 建设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的政策建议 |
一、进一步提升深港合作的战略地位 |
二、树立共生观念实现两地互惠共赢 |
三、建立开放性的区域行政系统 |
四、建立深港两地政府间合作机制 |
五、建立产业衔接机制和政策体系 |
六、探索制度放宽先行先试 |
七、发挥香港内地走向国际的通道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10)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论文结构 |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2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研究综述 |
2.1 宏观视角下的农业风险投资研究 |
2.2 微观视角下的农业风险投资研究 |
2.3 专题视角下的农业风险投资研究 |
3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与风险投资的融合发展规律 |
3.1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资金需求特性 |
3.2 风险投资的产业选择倾向 |
3.3 风险投资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创生融合与规模聚集 |
3.3.1 风险投资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融合的必然性 |
3.3.2 风险投资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创生融合 |
3.3.3 风险投资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区域聚集 |
4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系统的运行机理与运行环境 |
4.1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系统及其运行机理 |
4.1.1 风险投资系统的构成要素 |
4.1.2 风险投资系统的运行机制 |
4.1.3 风险投资系统的内部契约关系 |
4.2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运行环境 |
4.2.1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宏观环境 |
4.2.2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中观环境 |
4.2.3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微观环境 |
5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与特性 |
5.1 中国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来源结构 |
5.2 中国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规模与分布 |
5.3 中国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绩效态势 |
5.4 中国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退出结构 |
6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
6.1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发展的有利条件 |
6.2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发展的制约因素 |
7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发展策略 |
7.1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宏观政策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
7.1.1 提高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有效需求的宏观政策 |
7.1.2 增加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有效供给的宏观政策 |
7.1.3 促进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交易实现的宏观政策 |
7.2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区域创业环境的优化 |
7.2.1 农业科技园区集成创业环境的优化 |
7.2.2 “多元一体”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模式 |
7.2.3 “农业企业孵化器+风险投资”的孵化器发展模式 |
7.3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组织体系的建设 |
7.3.1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天使投资人团队的发展策略 |
7.3.2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家团队的发展策略 |
7.3.3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创业企业家团队的发展策略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114 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基本情况一览表 |
附录二 98 家投资于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中外风险投资机构概况 |
在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民营科技企业是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生力军(论文参考文献)
- [1]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论[D]. 罗丽娟.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2]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D]. 张彦惠.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3]深圳创新文化系统的形成与演变研究[D]. 王平聚. 清华大学, 2014(05)
- [4]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 梁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04)
- [5]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D]. 么红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
- [6]深圳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发展历程回顾与思考[J]. 周轶昆,Wang Jing.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 2011(00)
- [7]深圳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发展历程回顾与思考[A]. 周轶昆,Wang Jing.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11年第1期), 2011(总第4期)
- [8]自主创新型高新技术产业与深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导性因素研究[J]. 柴盈. 华东经济管理, 2011(07)
- [9]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研究[D]. 邱宣. 吉林大学, 2011(08)
- [10]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研究[D]. 王荣. 山东农业大学, 2010(05)
标签:员工持股计划论文; 混合所有制经济论文;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风险投资退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