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警惕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论文文献综述)
李东枝[1](2021)在《基于症状管理概念修正模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症状群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描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确诊前的症状体验。2.采用系统聚类分析鉴别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症状群类型。3.分析影响症状群严重程度的因素,以期为临床实施症状管理提供指导。方法:本研究采用混合方法研究中的探究性顺序混合方法,包含两个部分,即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和量性研究中的横断面调查研究。第一部分: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8名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进行半结构访谈,并采用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资料。第二部分:在量性研究部分,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山西省太原某三级甲等医院介入科接受治疗的21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工作状态、职业、家庭月收入、医疗保险种类及疾病相关信息)、麦克斯维尼急性和前驱心绞痛症状中文版问卷、急性冠脉综合征反应指数量表中文版。描述性统计用于描述患者一般资料,症状(及症状群)的发生率、严重程度;系统聚类分析用于统计症状群的种类;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用于分析各症状群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1.质性研究归纳出4个主题:(1)症状感知:疾病可以被预测、症状体验呈多样性和疾病容易被忽视3个副主题;(2)症状评价:正确评价和评价偏移2个副主题:(3)症状应对:自我应对和家庭-社会支持2个副主题;(4)症状体验过程的反思:就医行为和疾病认知不足2个副主题。2.量性研究(1)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前驱期存在315个症状。其发生率高的前5位是极度乏力,异常疲倦(62.86%,1.74±0.67)、胸部疼痛或不适感(47.62%,1.31±0.46)、焦虑(43.33%,1.31±0.46)、睡眠紊乱(40.48%,2.01±0.79)、肩部疼痛或不适感(24.76%,1.42±0.53)。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性发作期存在319个症状,其发生率高的前5位是胸部疼痛/不适感(79.52%,2.12±0.66)、极度倦怠,异常疲劳感(68.10%,2.17±0.81)、出冷汗(67.62%,2.18±0.83)、呼吸短促∕呼吸困难(53.81%,2.15±0.82)和心率加快(30.95%,2.18±0.83)。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为214个症状,其发生率高的前5位为胸痛/有压迫感/胸闷(26.92%)、胸部不适(沉闷感、烧灼发热、触痛感)(16.35%)、气促/呼吸困难(19.23%)、心悸/心率加快(15.38%)、手臂或肩部疼痛(3.37%)。(2)本研究通过对症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到6个症状群和1个单一症状,分别为胸部不适与情绪症状群、心肺相关症状群、典型症状群、非典型症状群、胸部不适感症状群、心肺相关症状群和单一症状极度疲乏,异常疲劳。其中胸部不适与情绪症状群包括胸部疼痛或不适感、焦虑、睡眠紊乱;心肺相关症状群包括肩部疼痛或不适感、咳嗽、呼吸短促/端坐呼吸、心率加快食欲减退;典型症状群包括胸部疼痛/不适感、呼吸短促/呼吸困难、出冷汗、极度倦怠,异常疲劳感;非典型症状群包括头晕/晕厥、肩部疼痛/不适感、上肢疼痛/不适感、心率加快、恶心/呕吐。胸部不适感症状群包括胸痛/有压迫感/胸闷、胸部不适(沉闷感、烧灼发热、触痛感);心肺相关症状群包括气促/呼吸困难、心悸/心率加快。(3)经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性别、年龄、工作状态、高血压、糖尿病、不良嗜好(喝酒/抽烟)、ACS患者诊断类型、家庭月均收入和医疗报销方式(P<0.05)对ACS患者症状群的严重程度有影响。结论:1.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历多个症状,并可聚集成症状群,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症状群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医护人员可从症状群行有效的症状管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从症状群角度提高对疾病的识别。2.从本研究可看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症状群的严重程度受性别、年龄、工作状态、高血压、糖尿病、不良嗜好(喝酒/抽烟)、ACS患者诊断类型、家庭月均收入和医疗报销方式的影响。为今后采取针对性措施管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症状群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医护人员可从影响因素角度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
杨庆,蒋峻[2](2021)在《面对心肌梗死牢记“1120”跑在心肌梗死前》文中认为每年的11月20日是我国的心肌梗死救治日。之所以选择在今天,是因为"1120"这个数字包含了心肌梗死救治的两个寓意:一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要迅即拨打"120";二是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为120分钟,从发病至开通梗死血管如能在120分钟内完成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3](2020)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文中研究说明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
王娜娜,王霞[4](2020)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症状群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综述国内外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症状群及其测评工具、确定方法和影响因素,以期为急性心肌梗死症状管理和干预提供理论支持。
林静静[5](2020)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知信行模式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医决策延迟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就医决策延迟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调查患者的知识、态度、信念、社会支持以及障碍感知现状,分析其与就医决策延迟的相关性,并通过路径分析,明确各因素对患者就医决策延迟时间的作用机制,为改善AMI患者就医决策延迟现状提供参考与建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6月2019年12月深圳市某三所三甲医院心内科诊断为AMI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AMI患者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急性冠脉综合征反应指数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就医决策障碍感知量表。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SPSS22.0和AMOS24.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30份,有效回收212份,有效回收率为92.17%;调查对象以男性居多,占79.7%,45岁以上患者占86.6%,疾病类型以NSTEMI居多,占58.49%;2.AMI患者就医决策延迟时间中位数为6h,其中STEMI患者就医决策延迟时间中位数为5.16h,NSTEMI患者就医决策延迟时间中位数为6.75h;3.AMI患者的知识得分为(11.58±2.89)分,态度得分为(13.28±2.36)分,信念得分为(17.73±4.10)分,社会支持得分为(38.66±7.04)分,障碍感知得分为(30.35±6.67)分;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医保类型、人均月收入、冠心病史、心梗史、症状是否典型,症状归因、疾病类型、知识、态度、信念、社会支持、障碍感知与患者的就医决策延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心梗史、疾病归因与知识、信念、障碍感知是患者就医决策延迟的独立影响因素;6.路径分析显示,该模型能解释就医决策延迟时间55%的方差,AMI患者知识、态度、信念、社会支持、障碍感知可直接预测就医决策延迟时间,路径系数分别为-0.294、-0.148、-0.225、-0.231、0.22,态度可作为知识和社会支持预测就医决策延迟时间的中介变量,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14.39%和12.83%,信念可作为知识和障碍感知预测就医决策延迟时间的中介变量,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15.11%和17.6%。结论:1.AMI患者就医决策延迟时间处于较高水平,知识、态度、信念以及社会支持处于较低水平,障碍感知处于较高水平;2.AMI患者年龄、心梗史、疾病归因以及知识、信念、障碍感知是就医决策延迟的独立预测因子;3.AMI患者知识、态度、信念、社会支持、障碍感知对就医决策延迟时间具有直接预测作用;4.AMI患者的知识、社会支持、障碍感知可通过态度、信念间接预测患者就医延迟时间。
孟鑫[6](2020)在《冠心病患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知识态度信念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知识态度信念水平,探讨影响知识态度信念水平的因素、知识态度信念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之间的相关关系,明确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与知识态度信念之间的中介效应,有助于提高冠心病患者的ACS知识态度信念水平,促使冠心病患者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行为改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为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进一步开展干预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式,将2018年9月到2019年10月河南省某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的住院且未发生ACS的冠心病患者纳入研究,共237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急性冠脉综合征反映指数量表(C-ACSRI)、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以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以SPSS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用于多因素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探讨知识态度信念与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关系;采用中介效应分析探讨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和知识态度信念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1.冠心病患者的ACS知识态度信念水平现状冠心病患者的ACS知识得分为(9.65±3.922)分;态度得分为(13.86±4.241)分;信念得分为(18.32±3.705)分。2.冠心病患者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现状冠心病患者社会支持总得分为(36.30±9.995)分,三个维度得分分别为:主观支持(20.49±6.857)分;客观支持(8.41±3.047)分;支持利用度(7.40±2.222)分。冠心病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得为(24.94±7.804)分。3.冠心病患者的ACS知识态度信念水平单因素分析结果影响知识水平的因素包括:年龄、工作状况、居住地、文化程度、支付方式、入院次数、心脏病家族史、知识来源途径(p<0.05);影响态度水平的因素包括:居住地、文化程度、支付方式、入院次数,心脏病家族史、知识来源途径(p<0.05);影响信念水平的因素包括:性别、人均月收入、居住地、疾病类型、知识来源途径(p<0.05)。4.冠心病患者的ACS知识态度信念水平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社会支持与知识态度信念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402,0.370,0.311(p<0.05)。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感与知识态度信念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369,0.349,0.333(p<0.05)。5.冠心病患者的ACS知识态度信念水平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入院次数、心脏病家族史、知识来源途径、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感是知识的影响因素;文化程度、居住地、心脏病家族史、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感是态度的影响因素。人均月收入、疾病类型、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感是信念的影响因素。6.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和知识态度信念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自我效能感作为中介变量,在社会支持和知识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可解释总效应的33.2%;在社会支持和态度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可解释总效应的35.4%;在社会支持和信念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可解释总效应的47.4%。结论1.冠心病患者的ACS知识态度信念处于较低水平。2.冠心病患者的ACS知识态度信念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3.冠心病患者的ACS知识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入院次数、心脏病家族史、知识来源途径、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感。4.冠心病患者的ACS态度的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居住地、心脏病家族史、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感。5.冠心病患者的ACS信念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均月收入、疾病类型、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感。6.中介变量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和知识态度信念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7](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研究指明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陈燕[8](2018)在《小儿不完全川崎病的症状学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不完全川崎病的诊断:关注非典型表现目的:探讨不完全川崎病的非典型表现。方法:选取2017年02月01日—2018年02月28日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内科81例确诊不完全川崎病儿童的病例临床资料,并回顾以往个例报道、文献综述,对不完全川崎病多个系统的非典型表现进行详细叙述。结果:根据选取标准,共81例IKD,其中有72例除表现部分(≤3条)川崎病典型临床症状外,在明确诊断前出现非典型表现。43例因心脏彩超显示冠脉扩张而明确诊断,18例查心超可见有瓣膜反流,包括二、三尖瓣或主动脉瓣反流,5例可见心包积液,有1例合并出现心功能下降。另有7例可表现出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5例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1例体格检查出现肝大而无肝功能异常,9例出现肝功能异常,1例表现出皮肤黄染症状,4例表现合并有无菌性脓尿,1例行B超发现阴囊充血,16例表现出卡疤红,5例以颈部肿块起病,1例以拒奶、精神差等精神症状为主要症状。不完全川崎病病例因典型症状的不足,更需关注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肌肉关节等多个系统的非典型表现,及时甄别。结论:川崎病多个系统均可能出现非典型症状,在诊断过程中应予以重视,尤其在考虑为不完全川崎病时,以免造成川崎病的漏诊、延误诊断。第二部分:不完全川崎病合并心肌梗死一例病例报道及相关文献回顾目的:本文报道一例不完全川崎病(IKD)合并心肌梗死诊断延误过程,并系统学习相关文献。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例14岁女性患儿于病程第25天诊断为不完全川崎病合并心肌梗死:分析其病程中典型和非典型的川崎病临床症状的演变、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及心脏彩超等的动态变化。结果:(1)患儿为一14岁女孩,以发热、皮疹、关节痛起病,入院时查C-反应蛋白(CRP)292.73mg/L,血沉(ESR)97mm/L;根据2017年美国儿科学会(AAP)及美国心脏病学会(AHA)制定的IKD的诊断路径:病程第8天时,相关实验室指标:白细胞数(WBC)26.56*10^9/L,血小板(PLT)344*10^9/L,谷丙转氨酶(ALT)506.5U/L,提示应动态关注IKD的诊断,鉴于早期非典型症状关节痛;(2)病程第19天出现心肌酶学的增高,病程第23天首次出现气促、烦躁不安、左肩部放射痛,病程第25天出现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和冠状动脉瘤的影像学变化,应考虑患儿川崎病并发心肌梗死可能。结论:一旦患儿出现如关节痛、胸痛、后背痛、烦躁、腹泻等症状,需警惕IKD的非典型表现,并将IKD纳入鉴别诊断。按照2017年AHA推荐指标,动态关注患儿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警惕心肌酶谱异常或临床症状突发异常,鉴别诊断IKD合并心肌梗死可能。
季政,袁敏,许伟源,许富康,孟立平,周昌钻,刘龙斌,彭放,郭航远[9](2015)在《急性心肌梗死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和呕吐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文中指出急性心肌梗死需要通过其典型的临床症状——胸痛尽早确诊。右心室心肌梗死可严重影响急性血流动力学过程,且是低血压或休克的主要原因,其处理原则不同于左心室功能障碍引起的心源性休克。下壁心肌梗死伴右心室心肌梗死较单纯下壁心肌梗死者预后更差。以头痛和呕吐为表现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在临床上罕见,而以头痛和呕吐为表现起病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更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由绍兴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以严重后枕部疼痛和呕吐为主诉且无任何胸部不适症状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罕见患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头痛即刻得到缓解,并进一步详细探讨以头痛和呕吐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唯一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旨在加强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张显梅,陈亚绒,王创国[10](2015)在《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40例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误诊原因,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率。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对其性别、年龄、误诊疾病的类型、临床表现、救治方法等加以分析。结果本组男24例,女16例,心功能不全10例(25%),因心电图误诊者10例(25%),异位疼痛6例(15%),消化系统症状5例(12.5%),手术后疼痛3例(7.5%),神经系统症状2例(5%),精神症状2例(5%),神经官能症2例(5%),死亡10例(25%)。结论本组资料显示无痛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心律失常、异位疼痛、心电图的正确判断与否是造成误诊的重要因素,以消化系统、神经、精神症状就诊者应考虑到急性心肌梗死。普及急性心肌梗死专业知识,以及肌钙蛋白T或I的检查和心血管介入技术的应用,是减少误诊误治的关键。
二、警惕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警惕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症状管理概念修正模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症状群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4. 理论框架:症状管理概念修正模型 |
5. 研究设计 |
6. 操作性定义 |
第一部分 急性冠综合征患者确诊前症状体验的质性研究 |
1.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来源 |
1.2 抽样方法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理论 |
2.2 确定访谈提纲 |
2.3 资料收集方法 |
2.4 资料分析方法 |
2.5 质量控制 |
2.6 伦理原则 |
3.研究结果 |
3.1 症状感知 |
3.2 症状评价 |
3.3 症状应对 |
3.4 症状体验过程的反思 |
4.讨论 |
4.1 关注并充分认识自身感知的变化 |
4.2 提高科学评价症状的能力 |
4.3 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 |
4.4 促进健康自我管理 |
5.小结 |
第二部分 急性冠脉综合征症状群及其影响因素的量性研究 |
1.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抽样方法 |
1.4 样本量 |
2.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设计类型 |
2.2 调查工具 |
2.3 资料收集 |
2.4 统计分析 |
2.5 质量控制 |
2.6 伦理原则 |
3.研究结果 |
3.1 调查完成情况及失访原因 |
3.2 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 |
3.3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症状评估结果 |
3.4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症状群 |
3.5 影响ACS者症状群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 |
4.讨论 |
4.1 研究对象人口学和疾病相关资料分析 |
4.2 ACS患者的症状特点 |
4.3 ACS患者的症状群探讨 |
4.4 ACS患者症状群的影响因素分析 |
5.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创新之处 |
2.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临床疾病症状群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1.1 吸烟 |
1.1.1 吸烟现状 |
1.1.2 吸烟与心血管病风险 |
1.2 饮酒 |
1.2.1 饮酒流行情况 |
1.2.2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
1.3 不健康膳食 |
1.3.1 膳食现状 |
1.3.2 不健康膳食对心血管的危害 |
1.3.2.1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
1.3.2.2 高盐(钠)摄入 |
1.3.2.3 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
1.4 身体活动不足 |
1.4.1 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现状 |
1.4.2 身体活动不足的危害 |
1.4.2.1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1.4.2.2 身体活动不足是影响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
1.5 超重、肥胖 |
1.5.1 超重、肥胖现况 |
1.5.2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风险 |
1.5.2.1 高血压 |
1.5.2.2 冠心病 |
1.5.2.3 脑卒中 |
1.5.2.4 其他疾病 |
1.6 社会心理因素 |
1.6.1 抑郁、焦虑现况 |
1.6.2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 |
1.6.2.1 应激 |
1.6.2.2 抑郁 |
1.6.2.3 焦虑 |
1.6.2.4 A型行为 |
1.6.3 心血管药物引发的抑郁症状 |
1.7 血脂异常 |
1.7.1 血脂异常的分类与合适水平 |
1.7.2 血脂异常现况 |
1.7.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风险 |
1.8 糖尿病 |
1.8.1 糖尿病定义分型 |
1.8.2 糖尿病现况 |
1.8.3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风险 |
1.9 高血压 |
1.9.1 高血压现况 |
1.9.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
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1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
2.1.1 血压 |
2.1.2 静息心率 |
2.1.3 人体测量学指标 |
2.2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
2.2.1 病史信息 |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
2.3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
2.3.1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
2.3.2 临床合并症 |
2.4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4.1 ASCVD风险评估流程 |
2.4.2 ASCVD风险评估建议 |
3 危险因素干预 |
3.1 行为干预 |
3.1.1 行为干预的益处 |
3.1.2 行为干预的原则 |
3.1.3 行为干预的流程 |
3.1.4 行为干预的措施 |
3.1.4.1 阶段目标 |
3.1.4.2 优先原则 |
3.1.5 随访管理 |
3.1.6 行为干预注意事项 |
3.2 吸烟干预 |
3.2.1 戒烟的益处 |
3.2.2 戒烟的原则 |
3.2.3 戒烟流程 |
3.2.4 戒烟的措施 |
3.2.4.1 判断戒烟意愿 |
3.2.4.2 医学咨询 |
3.2.4.3 5A技能 |
3.2.4.4 5R干预技术 |
3.2.4.5 戒烟药物 |
3.2.5 随访和复吸处理 |
3.3 饮酒干预 |
3.3.1 戒酒的益处 |
3.3.2 戒酒的原则 |
3.3.3 戒酒干预的流程 |
3.3.4 戒酒干预的措施 |
3.3.4.1 酒精使用情况评估 |
3.3.4.2 干预内容 |
3.3.5 持续监测 |
3.4 膳食干预 |
3.4.1膳食干预的获益 |
3.4.2膳食干预的原则 |
3.4.3膳食营养干预流程 |
3.4.4膳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
3.4.4.1 膳食评估 |
3.4.4.2 干预方案 |
(1)一般人群 |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 |
3.4.5随访管理 |
3.5 身体活动的干预 |
3.5.1 身体活动干预的益处 |
3.5.2 身体活动干预原则 |
3.5.3 身体活动干预的流程 |
3.5.4 身体活动干预的措施 |
3.5.4.1 运动处方的要素 |
3.5.4.2 心血管病稳定期运动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 |
3.5.4.3 身体活动建议 |
3.5.5 身体活动的维持 |
3.6 体重管理 |
3.6.1 体重管理的益处 |
3.6.2 体重管理的原则 |
3.6.3 体重管理的流程 |
3.6.4 体重管理的措施 |
3.6.4.1 咨询沟通 |
3.6.4.2 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
3.6.5 控制体重的相关药物 |
3.6.6 减重后体重的长期维持 |
3.7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 |
3.7.1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益处 |
3.7.2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原则 |
3.7.3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流程(图13)。 |
3.7.4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
3.7.4.1 评估 |
3.7.4.2 筛查 |
3.7.4.3 干预 |
3.8 血脂控制 |
3.8.1 血脂控制的益处 |
3.8.2 我国血脂控制的现状 |
3.8.3 血脂控制的原则 |
3.8.3.1 定期、主动进行血脂检测 |
3.8.3.2 风险评估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人群 |
3.8.3.3 血脂控制的治疗靶点 |
3.8.3.4 血脂控制的目标值 |
3.8.4 血脂控制的流程 |
3.8.5 血脂控制的措施 |
3.8.5.1 常用调脂药物的重要临床信息 |
3.8.5.2 安全性监测和达标管理 |
3.8.5.3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情况 |
3.8.6 同时控制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综合风险 |
3.9 糖尿病管理 |
3.9.1 糖尿病管理的益处 |
3.9.2 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
3.9.3 糖尿病管理的流程 |
3.9.4 糖尿病管理的措施 |
3.9.4.1 筛查对象 |
3.9.4.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3.9.4.3 降糖目标 |
3.9.4.4 生活方式干预 |
3.9.4.5 降压治疗 |
3.9.4.6 调脂治疗 |
3.9.4.7 阿司匹林的使用 |
3.9.4.8 体重管理 |
3.9.4.9 血糖管理 |
3.10 高血压管理 |
3.10.1 高血压管理的益处 |
3.10.2 高血压管理原则 |
3.10.3 初诊高血压管理流程 |
3.10.4 高血压管理措施 |
3.10.4.1 治疗目标 |
3.10.4.2 实现降压达标的方式 |
3.10.4.3 风险评估 |
3.10.4.4 改善生活方式 |
3.10.4.5 药物治疗 |
3.10.5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的管理建议 |
3.10.5.1 高血压合并房颤 |
3.10.5.2 老年高血压 |
3.10.5.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
3.10.5.4 高血压伴冠心病 |
3.10.5.5 高血压合并心衰 |
3.10.5.6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
3.10.5.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
3.10.5.8 代谢综合征 |
4 疾病干预 |
4.1 冠心病 |
4.1.1 概述 |
4.1.2 诊断与分类 |
4.1.2.1 诊断 |
4.1.2.2 分类 |
4.1.3 治疗 |
4.1.3.1 ACS的诊疗流程(图19) |
4.1.3.2 CCS的治疗 |
4.1.3.2.1 生活方式改善 |
4.1.3.2.2 药物治疗 |
4.1.3.2.3 血运重建 |
4.1.3.3 共病的治疗 |
4.1.3.3.1 心源性疾病 |
4.1.3.3.2 心外疾病 |
4.1.4 心脏康复 |
4.1.4.1 药物处方 |
4.1.4.2 患者教育 |
4.1.5 随访管理 |
4.1.6 预防 |
4.2 脑卒中 |
4.2.1 概述 |
4.2.2 诊断与分类 |
4.2.2.1 脑卒中的院前早期识别 |
4.2.2.2 诊断 |
4.2.2.3 分类 |
4.2.3 脑卒中常规治疗 |
4.2.3.1 急性期脑卒中治疗 |
4.2.3.2 脑卒中后的治疗 |
4.2.4 脑卒中稳定期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
4.2.4.1 高血压 |
4.2.4.2 糖尿病 |
4.2.4.3 血脂异常 |
4.2.4.4 房颤 |
4.2.4.5 心脏疾病 |
4.2.5 预防 |
4.3 慢性心衰 |
4.3.1 概述 |
4.3.2 诊断与分类 |
4.3.2.1 筛查与识别 |
4.3.2.2 诊断 |
4.3.2.3 分类 |
4.3.3 治疗 |
4.3.3.1 慢性HFrEF的治疗 |
4.3.3.2 慢性HFpEF和HFmrEF的治疗 |
4.3.3.3 心衰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及共病治疗 |
4.3.3.4 转诊治疗 |
4.3.4 随访管理 |
4.3.5 预防 |
4.4 房颤 |
4.4.1 概述 |
4.4.2 诊断与分类 |
4.4.2.1 诊断 |
4.4.2.2 分类 |
4.4.3 治疗 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 |
4.4.3.1 节律控制 |
4.4.3.2 心室率控制 |
4.4.4 房颤的一级预防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4.1 房颤的上游治疗 |
4.4.4.2 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5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 |
4.4.6 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转诊 |
4.5 外周动脉疾病 |
4.5.1概述 |
4.5.2 诊断与分类 |
4.5.2.1 危险因素 |
4.5.2.2 病因 |
4.5.2.3 筛查对象 |
4.5.2.4 诊断 |
4.5.2.5 临床分期和分型 |
4.5.3 治疗 |
4.5.4 其他部位PAD的诊断和治疗 |
4.5.5 预防 |
4.6 动脉粥样硬化 |
4.6.1 概述 |
4.6.2 临床表现与诊断 |
4.6.2.1 危险因素 |
4.6.2.2 临床表现 |
4.6.2.3 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
4.6.3 治疗 |
4.6.4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
4.6.4.1 改善生活方式 |
4.6.4.2 控制危险因素 |
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4.7.1 概述 |
4.7.2 诊断与分类 |
4.7.2.1 SAHS相关术语定义 |
4.7.2.2 危险因素 |
4.7.2.3 病史 |
4.7.2.4嗜睡程度评估 |
4.7.2.5 辅助检查 |
4.7.2.6 简易诊断 |
4.7.2.7 分类、分度 |
4.7.3 治疗 |
4.7.3.1 治疗目标 |
4.7.3.2 治疗方案 |
4.7.3.3 转诊指征及目的 |
4.7.4 预防 |
4.7.4.1 一级预防 |
4.7.4.2 二级预防 |
4.7.4.3 三级预防 |
4.7.4.4 口腔矫治器及外科手术 |
4.7.5 随访评估、健康教育 |
5 其他关注问题 |
5.1 抗栓治疗 |
5.1.1 抗栓药物种类及其作用靶点 |
5.1.2 冠心病的抗凝治疗 |
5.1.2.1 STEMI |
5.1.2.2 NSTE-ACS |
5.1.2.3 稳定性冠心病 |
5.1.3 预防血栓栓塞疾病的抗凝治疗 |
5.1.3.1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
5.1.3.2 房颤抗凝治疗 |
5.1.3.3 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 |
5.1.3.4 抗凝中断及桥接 |
5.1.4 出血预防和处理 |
5.1.4.1 对症药物的使用方法 |
5.1.4.2 出血处理 |
5.2 抗血小板治疗 |
5.2.1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 |
5.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
5.2.3 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原则 |
5.2.4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
5.3 治疗依从性 |
5.3.1 治疗依从性现状 |
5.3.2 治疗依从性评估 |
5.3.3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
5.4 远程管理指导 |
5.4.1 远程管理的必要性 |
5.4.2 远程管理的优势 |
5.4.2.1 远程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
5.4.2.2 远程管理实现健康管理均等化 |
5.4.2.3 远程管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
5.4.2.4 远程管理促进健康管理及时性 |
5.4.3 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
5.4.3.1 远程管理基本设备 |
5.4.3.2 远程管理内容 |
6 投入产出分析 |
附录 常用筛查量表 |
(4)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症状群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AMI病人的症状群 |
1.1 典型胸部症状群 |
1.2 多种症状群 |
1.3 非典型症状群 |
2 AMI症状群的测评工具 |
2.1 针对性测评工具 |
2.1.1 麦克斯维尼心肌梗死急性和前驱症状调查问卷(McSweeney Acute and Prodromal MyocardialInfarction Symptom Survey,MAPMISS) |
2.1.2 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 |
2.1.3 疾病感知问卷(Illness Perception Questior-maire Revised,IPQ-R) |
2.1.4 心脏症状调查表(Cardiac Symptom Survey,CSS) |
2.2 普适性测评工具 |
2.2.1 埃德蒙顿症状评估量表(Edmonton Symptom Assessment Scale,ESAS) |
2.2.2 症状记忆评估量表-简表(Memorial Symptom Assessment Scale Short Form,MSAS-SF) |
3 AMI症状群的确定方法 |
3.1 预设法 |
3.2 统计法 |
3.2.1 聚类分析法 |
3.2.2 因子分析法 |
3.2.3 主成分分析法 |
4 AMI症状群的影响因素 |
4.1 前因变量 |
4.2 结局变量 |
5 总结与展望 |
(5)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知信行模式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医决策延迟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略缩语/符号说明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就医延迟时间研究现状 |
1.2.2 就医延迟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3 理论依据 |
1.3.1 计划行为理论 |
1.3.2 知信行模式 |
1.4 操作性定义 |
1.5 研究目的、研究假设及研究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假设 |
1.5.3 研究意义 |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剔除标准 |
2.2 样本量估计 |
2.3 抽样方法 |
2.4 研究工具 |
2.4.1 一般资料收集表 |
2.4.2 急性冠脉综合征反应指数量表中文版(Chinese-AcuteCoronary Syndrome Response Index,C-ACSRI) |
2.4.3 就医决策障碍感知量表中文版(Chinese-Perceived Barriers to Health Care-seeking Decision,PBHSD-C) |
2.4.4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 |
2.5 资料收集 |
2.6 资料整理与数据分析 |
2.7 质量控制 |
2.7.1 研究设计阶段 |
2.7.2 正式实施阶段 |
2.7.3 数据整理与分析阶段 |
第3章 结果 |
3.1 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 |
3.2 研究对象疾病相关资料 |
3.3 AMI患者就医决策延迟现状 |
3.4 AMI患者知识、态度、信念、社会支持、障碍感知水平 |
3.4.1 AMI患者知识、态度、信念水平 |
3.4.2 AMI患者社会支持水平 |
3.4.3 AMI患者障碍感知水平 |
3.5 AMI患者就医决策延迟的单因素分析 |
3.6 就医决策延迟时间、知识、态度、信念、社会支持、障碍感知的相关性分析 |
3.7 AMI患者就医决策延迟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
3.8 AMI患者就医决策延迟的路径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AMI患者就医决策延迟现状分析 |
4.2 AMI患者一般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对就医决策延迟的影响 |
4.2.1 年龄 |
4.2.2 性别 |
4.2.3 文化程度 |
4.2.4 医保类型与家庭人均月收入 |
4.2.5 冠心病史 |
4.2.6 心梗史 |
4.2.7 典型症状以及症状归因 |
4.2.8 疾病类型 |
4.3 AMI患者就医决策延迟时间、认知、社会支持、障碍感知之间的关系 |
4.3.1 AMI患者知识、态度、信念与就医决策延迟时间的关系 |
4.3.2 AMI患者社会支持与就医决策延迟时间的关系 |
4.3.3 AMI患者障碍感知与就医决策延迟时间的关系 |
4.3.4 AMI患者的态度和信念在知识、社会支持、障碍感知预测就医决策延迟时间路径中存在中介作用 |
4.4 启示 |
第5章 结论 |
5.1 小结 |
5.2 创新性 |
5.3 局限性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综述) |
(6)冠心病患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知识态度信念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 |
1.2.1 知识 |
1.2.2 态度 |
1.2.3 信念 |
1.2.4 社会支持 |
1.2.5 自我效能感 |
1.3 理论基础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和排除标准 |
2.1.2 样本量计算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工具 |
2.2.2 调查方法 |
2.2.3 数据分析 |
2.2.4 质量控制 |
2.3 伦理原则 |
2.4 技术路线 |
3 结果 |
3.1 冠心病患者的一般资料 |
3.1.1 社会人口学资料 |
3.1.2 疾病相关资料 |
3.2 冠心病患者的ACS知识态度信念水平现状 |
3.2.1 冠心病患者的ACS知识水平 |
3.2.2 冠心病患者的ACS知识态度信念总分及各维度得分 |
3.3 冠心病患者社会支持得分状况 |
3.4 冠心病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状况 |
3.5 冠心病患者的ACS知识态度信念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3.5.1 社会人口学资料对冠心病患者的ACS知识态度信念的影响 |
3.5.2 疾病相关资料对冠心病患者的ACS知识态度信念的影响 |
3.6 冠心病患者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与知识态度信念的相关性 |
3.7 冠心病患者的ACS知识态度信念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
3.7.1 冠心病患者的ACS知识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
3.7.2 冠心病患者的ACS态度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
3.7.3 冠心病患者的ACS信念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
3.8 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和知识态度信念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3.8.1 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和知识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3.8.2 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和态度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3.8.3 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和信念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4 讨论 |
4.1 冠心病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 |
4.1.1 社会人口学资料 |
4.1.2 疾病相关资料 |
4.2 冠心病患者的ACS知识态度信念现状分析 |
4.3 冠心病患者社会支持现状分析 |
4.4 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感现状分析 |
4.5 冠心病患者的ACS知识态度信念的影响因素 |
4.5.1 年龄 |
4.5.2 文化程度 |
4.5.3 入院次数 |
4.5.4 居住地 |
4.5.5 心脏病家族史 |
4.5.6 其他影响因素 |
4.5.7 冠心病患者的ACS知识态度信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
4.5.8 冠心病患者的ACS知识态度信念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 |
4.6 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与知识态度信念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4.7 对策与建议 |
5 创新性和局限性 |
5.1 创新性 |
5.2 不足与展望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冠心病患者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疾病认知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 冠心病患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知识态度信念水平及影响因素问卷调查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7)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
1 冠心病概述 |
1.1 冠心病的定义 |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
1.3.1.1隐匿型冠心病 |
1.3.1.2稳定型心绞痛 |
1.3.1.3缺血性心肌病 |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
2.1.1 β受体阻滞剂 |
2.1.2 硝酸酯类药物 |
2.1.3 钙通道阻滞剂 |
2.1.4 其他治疗药物 |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
2.2.1 阿司匹林 |
2.2.2 氯吡格雷 |
2.2.3 替格瑞洛 |
2.2.4抗凝药物 |
2.2.5 β受体阻滞剂 |
2.2.6 他汀类药物 |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3.2.1 诊断 |
3.2.2 鉴别诊断 |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
3.3.1 低危患者 |
3.3.2 中危患者 |
3.3.3 高危患者 |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
3.4.2. 2 溶栓治疗 |
3.4.2. 3 抗栓治疗 |
3.5 调脂治疗 |
3.6 其他治疗 (表3-5) |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
3.7.1 一般治疗 |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
4.1 概述 |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
4.3.1 临床评估 |
4.3.2 负荷试验 |
4.3.3 左心室功能 |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
4.3.6 冠状动脉造影 |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
4.4.2 循证药物治疗 |
4.4.3 血运重建 |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
5.2.2 炎性因子 |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
5.5.1 β受体阻滞剂 |
5.5.2 硝酸酯类药物 |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5.5.4他汀类药物 |
5.5.5 尼可地尔 |
5.5.6 钙通道阻滞剂 |
5.5.7 其他药物 |
5.5.8 中成药 |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
6.3.1 动态心电图 |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
6.4.1 预防 |
6.4.2 治疗 |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
7.1.1 概述 |
7.1.2 降压治疗原则 |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
7.1.4 血压目标管理 |
7.1.5 药物推荐 |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
7.2.1 概述 |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
7.2.2. 1 发病机制 |
7.2.2. 2 诊断及评估 |
7.2.2. 3 药物治疗 |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
7.2.3. 1 发病机制 |
7.2.3. 2 诊断及评估 |
7.2.3. 3 药物治疗 |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
7.4.1 概述 |
7.4.2 一般药物治疗 |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
7.4.2. 3 二尖瓣反流 |
7.4.2. 4 二尖瓣狭窄 |
7.4.2. 5 三尖瓣反流 |
7.4.2. 6 三尖瓣狭窄 |
7.4.3 抗凝治疗 |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
7.5.1 概述 |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7.5.3 具体治疗方案 |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
7.5.3. 4 其他 |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
7.6.1 概述 |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2. 1 抗凝治疗 |
7.6.2. 2 溶栓治疗 |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7.7.1 概述 |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
7.8.1 概述 |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
7.9.1 概述 |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
7.1 0. 1 概述 |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
7.1 0.2.1 定义 |
7.1 0.2.2 分期 |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
7.1 0.3.1. 2 抗凝治疗 |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
7.1 0.3.2 他汀类药物 |
7.1 0.3.3 抗缺血治疗 |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
7.1 1. 1 概述 |
7.1 1. 4 诊断 |
7.1 1. 5 治疗 |
7.1 1.5.1 一般治疗 |
7.1 1.5.2 抗缺血治疗 |
7.1 1.5.3 调脂治疗 |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
7.1 2. 1 概述 |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
7.1 2.2.2 诊断 |
7.1 2.2.3 治疗 |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
7.1 2.3.2 诊断 |
7.1 2.3.3 治疗 |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
7.1 3. 1 概述 |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
7.1 4. 1 概述 |
7.1 4. 2 药物选择 |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2.2 他汀类药物 |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
7.1 4.2.6 抗凝药物 |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
7.1 4. 3 注意事项 |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3.2 他汀类药物 |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
7.1 5. 1 概述 |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
8.1.1 概述 |
8.1.2 临床诊断 |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
8.1.3. 1 阿司匹林 |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
8.1.3. 5 其他药物 |
8.1.4 预后及随访 |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
8.2.1 概述 |
8.2.2 筛查 |
8.2.3 诊断 |
8.2.4 调脂药物治疗 |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
8.2.4. 5 联合治疗 |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
8.3.1 冠状动脉痉挛 |
8.3.1. 1 概述 |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2 冠状动脉肌桥 |
8.3.2. 1 概述 |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
8.3.3. 1 概述 |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
9.1.1 心血瘀阻 |
9.1.2 痰浊内阻 |
9.1.3 气滞血瘀 |
9.1.4 气虚血瘀 |
9.1.5 寒凝血瘀 |
9.1.6 瘀热互结 |
9.1.7 气阴两虚 |
9.1.8 心肾阳虚 |
9.1.9 心肾阴虚 |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
9.2.1 抗血小板作用 |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
(8)小儿不完全川崎病的症状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研究背景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不完全川崎病的诊断:关注非典型表现 |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不完全川崎病合并心肌梗死一例病例报道及相关文献回顾 |
临床资料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1 |
References |
综述2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9)急性心肌梗死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和呕吐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病例简介 |
2讨论 |
同行评议: |
(10)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40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 |
2 分析 |
3 讨论 |
四、警惕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症状管理概念修正模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症状群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李东枝.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面对心肌梗死牢记“1120”跑在心肌梗死前[J]. 杨庆,蒋峻. 健康向导, 2021(02)
- [3]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J].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8)
- [4]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症状群研究进展[J]. 王娜娜,王霞. 护理研究, 2020(12)
- [5]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知信行模式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医决策延迟影响因素研究[D]. 林静静. 南昌大学, 2020(08)
- [6]冠心病患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知识态度信念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D]. 孟鑫. 河南大学, 2020(02)
- [7]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
- [8]小儿不完全川崎病的症状学研究[D]. 陈燕. 苏州大学, 2018(01)
- [9]急性心肌梗死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和呕吐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 季政,袁敏,许伟源,许富康,孟立平,周昌钻,刘龙斌,彭放,郭航远. 中国全科医学, 2015(33)
- [10]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40例临床分析[J]. 张显梅,陈亚绒,王创国. 基层医学论坛, 20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