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沿海QTZ3孔孢粉组合特征及古气候分析

温州沿海QTZ3孔孢粉组合特征及古气候分析

论文摘要

通过对温州QTZ3孔的73个孢粉样品进行分析,共发现197个属种,划分为6个孢粉组合带。结果表明,温州沿海平原植被演替经历了以针叶树为主的针叶阔叶混交林-沼泽草甸(Qp2)→以栎属为主的针阔混交林-草原(Qp2)→落叶阔叶林-湖沼湿地或草原(Qp3)→以栎属为主、落叶树种种类丰富的针阔混交林-典型草原(Qp3)→草原-湿地-局部以栎属为主的常绿落叶阔叶林(Qp3)→常绿落叶阔叶林-沼泽草甸(Qh)→以常绿树种为主的混合型阔叶林-典型草原(Qh)。同时,当地古气候变化过程如下:温暖湿润Qp2)→温和偏干(Qp3)→温凉略湿(Qp3)→温和偏湿(Qp3)→温暖湿润(Qh)。总体反映了温州湾中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迁情况。

论文目录

  •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3.1 孢粉带I (120-111 m)
  •   3.2 孢粉带II (80-75 m)
  •   3.3 孢粉带III (73-61 m)
  •   3.4 孢粉带IV (61-49 m)
  •   3.5 孢粉带V (49-35 m)
  •   3.6 孢粉带VI (35-3.5 m)
  • 4 孢粉来源及代表性分析
  • 5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吴同,杨振京

    关键词: 温州,孢粉组合,植被演替,古气候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18期

    年度: 2019

    分类: 经济与管理科学,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

    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分类号: P532

    DOI: 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8.094

    页码: 196-198

    总页数: 3

    文件大小: 2790K

    下载量: 73

    相关论文文献

    • [1].邢台紫山西断裂控制性钻孔第四纪孢粉组合及其古气候环境演变[J]. 华北地震科学 2017(01)
    • [2].川西高原松潘红土坡中新统马拉墩组孢粉组合及其古环境意义[J]. 古生物学报 2019(03)
    • [3].合肥盆地安参1井前侏罗纪基底地层的孢粉组合特征与时代归属[J]. 地质学报 2018(03)
    • [4].福州山地土壤中植物孢粉组合的特异性研究[J]. 刑事技术 2016(01)
    • [5].廊固凹陷冶炼厂孔孢粉组合及其地层意义[J]. 华北地震科学 2013(02)
    • [6].中国南方丘陵区不同母岩型红土表土孢粉组合特征研究——以赣南地区为例[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06)
    • [7].典型石漠化区不同植被表土孢粉组合的生态指示意义[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8].岩溶山区和石漠化区表土孢粉组合的差异性——以重庆市南川区为例[J]. 生态学报 2011(18)
    • [9].渤海陆缘入海河流冲积物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对海域孢粉来源的启示[J]. 海洋地质前沿 2019(12)
    • [10].北京千家店盆地土城子组孢粉组合、时代及气候[J]. 地质通报 2020(10)
    • [11].河北康保县迁安组的沉积环境、孢粉组合及时代[J].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09(01)
    • [12].内蒙古扎兰屯地区龙江组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意义[J]. 地质通报 2018(09)
    • [13].福建泉州湾西部晚全新世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J].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7(02)
    • [14].岩溶石漠化区表土孢粉组合对比研究——以重庆南川区南平镇为例[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 [15].下辽河平原全新世孢粉组合与古气候演化研究[J]. 河南科学 2010(07)
    • [16].藏南江孜地区古近纪甲查拉组孢粉组合及古环境分析[J].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5(03)
    • [17].岩溶石漠化区不同植被类型表土孢粉组合特征——以重庆市南川区南平镇石漠化区为例[J]. 中国岩溶 2010(03)
    • [18].峨眉山世界遗产地表土孢粉组合及其生态和古环境启示[J]. 生态学报 2020(01)
    • [19].云南新生代孢粉组合与气候环境演变[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9(02)
    • [20].青海省北祁连上三叠统南营儿组下部孢粉组合[J]. 地层学杂志 2015(01)
    • [21].青海省中西部洪水川群孢粉组合及其时代[J]. 古生物学报 2011(02)
    • [22].青海省北祁连中三叠统孢粉组合及其沉积相意义[J]. 古生物学报 2008(01)
    • [23].西藏仲巴白垩纪—古近纪孢粉组合及其意义[J]. 地质学报 2008(05)
    • [24].重庆金佛山表土孢粉组合与植被关系的初步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10)
    • [25].内蒙古宁城道虎沟中、上侏罗统海房沟组孢粉组合[J].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8(02)
    • [26].新疆博尔塔拉河表土孢粉组合与植被关系研究[J]. 地理科学 2014(12)
    • [27].重庆南平喀斯特石漠化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表土孢粉组合特征[J]. 土壤学报 2011(06)
    • [28].柴达木盆地大柴旦地区大红沟古近纪孢粉组合序列与地层对比[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0(05)
    • [29].准噶尔盆地石莫1井中生代孢粉组合及其地层意义[J]. 新疆石油地质 2018(02)
    • [30].西藏岗巴察且拉剖面白垩系孢粉组合[J]. 古生物学报 2016(03)

    标签:;  ;  ;  ;  

    温州沿海QTZ3孔孢粉组合特征及古气候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