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研究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研究

(囯网六安供电公司安徽六安市237000)

摘要:基于信息系统的台区线损排查提升了台区的线损合理率,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并为下一步台区线损智能化管理平台的研发累积了经验。本篇文章对用电信息的采集系统和他的功能与特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台区线损管理

1线损管理采取的措施

1.1规范电量数据采集管理,提高用电采集率

进一步加快用电采集系统建设速度,将台区总表置于用电采集系统中,规范总表管理,实时采集各路遥测、遥信、电度、数字量等数据;严格抄表例日管理,规范抄表行为;加大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维护。

1.2充分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时性,辅助线损管理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最大功能,就是可以实时采取到集中器(虚拟总表)和采集器(分表)的电量,并通过和SG186营销系统中的线损管理模块的数据共享,可以及时准确的计算出实时线损,保证了线损计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在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便捷线损管理统计计算的同时,有效利用系统的规范流程,来规范约束工作,通过严格的流程控制与传递,保证工作质量与效率。以此,彻底解放了人工繁杂的台区线损统计分析工作,在减轻日常统计工作量的同时,给台区线损的正确统计、科学分析、针对性的采取整治措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1.3保证台区售电量精确统计,提高线损准确率

户台对应是台区线损管理的一个难点,要确保台区低压客户与配变信息对应是否现场吻合,就要做到台区客户普查达到百分之百。保证每一块表,每一条线路均做到来路清楚、挂接准确。

2台区线损排查分析

影响台区线损的几个重要因素:台区低压互联、台区总表倍率和接线、台区用户的采集成功率。当一个台区的三大重要因素都排查过但台区的线损率仍然没有恢复合理情况时,考虑台区下用户窃电和用户的计量装置故障的可能性。

针对影响台区线损不合理的主要因素,利用电力公司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对线损不合理台区进行批量分析处理。

2.1台区低压互联排查

台区分为杆变台区和配变台区。杆变台区大部分由于台区割接导致台区的供电范围发生了变更,从而使得原台区下用户的台区归属发生了变动。配变台区中存在大量的双电源供电区域,使得用户的台区归属排查变得更加复杂。由于杆变台区和配变台区低压互联情况不同,采用的排查方式也就不同。

2.2总表接线和倍率排查

通过对EDCM系统中负线损台区的同期周线损进行跟踪分析以及对现场排查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台区产生负线损的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总表侧的接线问题和CT的倍率不准引起的。在EDCM系统中负线损台区可批量获取,在派发总表消缺清单前,可以在配电负荷监测系统中查看总表相关数据。

在配电负荷监测系统中,每15min采集一次总表的相关量,一天一共有96个点的值。查找台区总表的倍率、三相电压、三相电流、功率因素的数据大致判断该总表是否发生失压、失流、跨接等情况。依据配电负荷监测系统中的数据比对再批量发清单用于现场总表消缺。总表消缺包括:跨接、电流反相、电流缺相、电压缺相、电流虚接、电压虚接、系统变比错误、电表故障以及现场检查正常无需消缺。其中,跨接是指总表接线中A、B、C三相电流电压接线组错联,比如:A相电流接线错搭B相电压接线。在总表接线消缺方面总结了一套有效且基本通用的检验方法:消缺后,第一,检查三相电压是否已恢复正常;第二,察看三相电流是否均为正;第三,三相cosφ是否均大于0.8;第四,电表是否未显示逆相序;第五,验证三相变比是否等于系统中流变变比。对现场总表排查的结果进行汇总统计,为各类总表侧问题积累经验,用以提升配电负荷监测系统数据分析总表的准确性。

2.3采集失败用户排查

台区中采集失败的用户导致台区的售电量减少,使得台区的线损率偏高。下面分析批量采集失败消缺台区清单的形成。

(1)专变用户采集消缺:专变用户消缺清单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获得采集失败用户和从CMS系统获得采集失败专变用户台区获得。这是由专变终端用户的用电量大和专变终端消缺运维的特殊性决定的。

(2)集抄用户采集消缺:利用EDCM系统和线损精细化平台,把同期周线损率不合理且月营销出账电量/月冻结售电量的比值大于1.1的台区批量整理,当比值大于1.1就大概认为该台区采集不成功的因素对台区线损影响较大,再通过需要采集消缺的台区比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得到采集消缺用户清单。

根据以上两条原则分别形成批量专变用户采集消缺清单和集抄用户采集消缺清单。

3线损管理下一步措施

3.1科学分析日线损数据,确保高损台区的准确定位

(1)积极采取措施,解决由于采集系统运行原因形成的高损台区由于线损管理模块的运算数据来源于电能信息采集系统,因而采集系统的运行状态将直接影响线损计算的准确度。对调取的高损台区,先是在采集系统中查看其运行状态,查看集中器是否运行正常及抄表成功率是否过低,如因这两者原因在日线损管理模块中形成高损台区,则到现场对集中器及未抄见表计进行及时处理,使其恢复正常,消除因采集系统运行原因造成的台区线损异常。

(2)对台区售电量进行合理还原,计算其真实损失

对于台区负荷调整、台区下有无表临时用电、存在协定电量的或由于业扩及变更等手续运行造成累计售电量统计出现偏差而形成的高损台区,要合理地将此部分电量进行还原,计算出台区真实的损失值,从而来判别该台区是否为实际高损台区。

(3)实行定期通报,加强线损统计分析

通过建立完善的线损定期统计分析制度,规范统计分析内容,及时组织开展线损指标分析工作,找差距,定措施,修正和完善管理环节,充分利用SG186线损管理模块,定期通报高损台区数量,加强线损统计分析,对高损台区逐台进行剖析,并制订详实的降损措施及计划。

3.2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高损台区的针对性治理

进一步加大查处窃电的工作力度,将高损台区下的用户明细按不同用电性质进行分类,对不同用电性质用户的日用电量合理估算,重点针对日用电量可疑的用户进行检查,缩小检查范围,尤其是要仔细查处越表接暗线等平时很难检查的窃电行为,并通过用电采集系统对可疑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召测,检查用户有无断零线、私自开盖能违法窃电情况。同时,加强线损理论分析,并采取多种技术措施进行降损。通过电能信息采集系统获取台区负荷数据,计算变压器月度平均负荷率,对变压器运行不经济的进行及时调整;根据变压器三相电流计算平衡率,一方面对三相不平衡负荷进行相应转移调整,另一方面在办理低压新装增容业务时做到合理规划;对于台区供电半径超长的,采取并台调整的办法,尽量使变压器位于负荷中心,解决末端负荷电压低、线损大的问题。

3.3以“技术手段、管理手段”为支撑,提升八大指标

通过深化“用电采集系统”这一平台,以“技术手段、管理手段”为支撑,围绕“建设、运行、应用”三项任务,提升“智能电表安装成功率、用电采集系统接入成功率、采集终端应用率、智能电表投运率、采集成功率、远程费控功能实现率、台区线损监测率、营销采集系统实用化率”八大指标。

4结语

该文从线损管理相关的信息系统角度出发,结合影响台区线损的几个要素进行分析,得出现场排查消缺台区。通过实际的排查案例充分说明了信息系统在台区线损管理和实践方面的便捷性和必要性。但是现在使用的台区线损相关的信息系统不能对每个台区进行长期的线损跟踪和智能化运维,所以未来应该研发出线损智能化管理平台,针对线损率不合理的台区自动地找出原因并派发给相关工作人员消缺,对所有的台区实行智能化监控和运维。

参考文献:

[1]Q/GDW373-2009[S].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范.

[2]CMMI04-TMP04.营销业务应用实施操作手册之线损管理分册.

[3]邓志敏,程进,刘劲松.低压线损管理的困难及减损措施[J].安徽电业,2012(2).

标签:;  ;  ;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