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盆地白垩系鹿母湾组沉积记录及古环境响应

白沙盆地白垩系鹿母湾组沉积记录及古环境响应

论文摘要

白垩纪属于温室气候的典型代表,通过对其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对未来气候的预测和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目前国际白垩纪年代表是建立在对海相地层研究的基础之上,而中国以陆相地层发育为特色,海南岛白沙盆地白垩系发育完整且地层出露好,但研究程度低,可通过对其白垩系的沉积相带和古气候研究来完善整个白垩系地层体系。本次研究选取道汉村剖面(全长250m)进行野外实测,利用岩性、岩相及岩相组合识别的基础上,对沉积特征进行解释和分析,可将白沙盆地道汉村剖面鹿母湾组划分10种岩性相类别。根据其特征和组合情况,白沙盆地白垩系鹿母湾组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和湖泊相,且二者交替发育,这可能与物源供应及沉积环境和气候变化有关。利用道汉村剖面上2个碎屑锆石样品测试,定年数据为106.5±0.68Ma,剖面年龄属于阿尔比阶沉积期,并可得知物源主要来自印支-海西期的造山带。使用手持XRF测试仪进行主微量元素测试,利用K、Fe、Mn、Ti等元素及其比值变化指示古气候,将道汉村剖面划分五个阶段,识别出温暖潮湿-炎热干旱和还原-氧化三个旋回变化。在碎屑锆石测年和地球化学元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将研究区与同期的松辽盆地和冀北地区进行对比,发现白沙盆地缺少东北地区特有的煤层,主要是因为气候的差异,而白沙盆地白垩系鹿母湾组发育大套以红色为主的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沉积明显受控于干旱气候。本文对白沙盆地鹿母湾组的沉积特征分析及古气候的响应研究,为完善白垩系陆相地层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地质演化史
  • 3 测试方法与数据
  •   3.1 野外实测剖面记录
  •   3.2 碎屑锆石样品
  •   3.3 主微量元素数据
  • 4 数据结果与分析
  •   4.1 沉积记录分析
  •   4.2 碎屑锆石分析
  •   4.3 地球化学元素分析
  • 5 对比与讨论
  •   5.1 古气候(古环境)变迁及沉积体系演化
  •   5.2 国内陆相白垩纪对比
  •   5.3 存在问题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杨璐

    导师: 刘豪

    关键词: 白沙盆地,白垩系鹿母湾组,岩相及沉积相,主微量元素,古环境与古气候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地质学

    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琼东南盆地晚中新世以来源汇系统定量研究:陆架,陆坡地貌差异变化与沉积响应》(项目编号 41676050)

    分类号: P534.53;P597

    DOI: 10.27493/d.cnki.gzdzy.2019.000393

    总页数: 84

    文件大小: 7607K

    下载量: 19

    相关论文文献

    • [1].海南定安富文石英脉型金矿矿石组构特征与找矿方向[J]. 矿物学报 2015(S1)
    • [2].海南乐东洪帽剖面鹿母湾组孢粉组合及其地层意义[J].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8(01)
    • [3].海南乐东鹿母湾组沟鞭藻和疑源类及其沉积环境[J].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0(03)
    • [4].海南岛白垩纪古地磁结果及其构造地质意义[J]. 地质学报 2010(02)
    • [5].雷鸣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及盆地演化[J]. 世界有色金属 2018(14)

    标签:;  ;  ;  ;  ;  

    白沙盆地白垩系鹿母湾组沉积记录及古环境响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