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打捞水面漂浮物的装置,包括一个以上防冲排单元、滑槽组件、垃圾盛放箱、调节轴、尼龙绳;在土石坝的侧面上安装一个以上的滑槽组件,所述滑槽组件包括滑槽导轨和滑槽,所述滑槽导轨安装在土石坝的侧面上,每个滑槽组件的滑槽上安装一个以上的防冲排单元,所述防冲排单元包括滚筒、钢管,滑槽的顶端的防冲排单元下方安装垃圾盛放箱,土石坝的顶部设置防浪墙,所述调节轴固定在土石坝的顶部且位于防浪墙的后方,尼龙绳的一端与调节轴连接,尼龙绳的另一端与滑槽的顶部一端连接,本装置不仅自动将上游坝坡的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进垃圾盛放箱中,而且解决了在风浪较大的水库中,波浪容易对大坝上游坝坡产生冲击破坏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自动打捞水面漂浮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以上的防冲排单元、一个以上的滑槽组件、垃圾盛放箱(4)、调节轴(7)、尼龙绳(8);在土石坝(5)的侧面上安装一个以上的滑槽组件,所述滑槽组件包括滑槽导轨(3)和滑槽(9),所述滑槽导轨(3)安装在土石坝(5)的侧面上,所述滑槽(9)位于滑槽导轨(3)上方并在滑槽导轨(3)上运动,每个滑槽组件的滑槽(9)上安装一个以上的防冲排单元,所述防冲排单元包括滚筒(1)、钢管(2),所述钢管(2)上安装一个以上的滚筒(1),滚筒(1)的外表面上设有向外伸展的刷丝,滑槽(9)的顶端的防冲排单元下方安装垃圾盛放箱(4),垃圾盛放箱(4)为无盖的长方体结构,土石坝(5)的顶部设置防浪墙(6),所述调节轴(7)固定在土石坝(5)的顶部且位于防浪墙(6)的后方,尼龙绳(8)的一端与调节轴(7)连接,尼龙绳(8)的另一端与滑槽(9)的顶部一端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自动打捞水面漂浮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以上的防冲排单元、一个以上的滑槽组件、垃圾盛放箱(4)、调节轴(7)、尼龙绳(8);
在土石坝(5)的侧面上安装一个以上的滑槽组件,所述滑槽组件包括滑槽导轨(3)和滑槽(9),所述滑槽导轨(3)安装在土石坝(5)的侧面上,所述滑槽(9)位于滑槽导轨(3)上方并在滑槽导轨(3)上运动,每个滑槽组件的滑槽(9)上安装一个以上的防冲排单元,所述防冲排单元包括滚筒(1)、钢管(2),所述钢管(2)上安装一个以上的滚筒(1),滚筒(1)的外表面上设有向外伸展的刷丝,滑槽(9)的顶端的防冲排单元下方安装垃圾盛放箱(4),垃圾盛放箱(4)为无盖的长方体结构,土石坝(5)的顶部设置防浪墙(6),所述调节轴(7)固定在土石坝(5)的顶部且位于防浪墙(6)的后方,尼龙绳(8)的一端与调节轴(7)连接,尼龙绳(8)的另一端与滑槽(9)的顶部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打捞水面漂浮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1)的材料为EVA树脂和聚氨酯复合材料,所述钢管(2)为不锈钢钢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打捞水面漂浮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盛放箱(4)以可抽拉的方式安装在滑槽(9)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自动打捞水面漂浮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盛放箱(4)的底部开有一个以上的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打捞水面漂浮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1)为空心圆柱体结构,滚筒(1)的直径为0.3~0.5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打捞水面漂浮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以上的滚筒(1)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钢管(2)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打捞水面漂浮物的装置,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河流上游连续的降雨,使流域迎来最大洪峰。各支流内大量漂浮垃圾、树木、渣草涌入。这些漂浮垃圾的存在,不仅影响水库水质、往来的船舶正常航行,也对发电机组运行形成威胁。传统的打捞方案大多为工作人员穿好救生衣,绑好安全绳,检查无误后方可使用船只靠近拦污排,将垃圾用人工清理到船上,运走处理。这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力,同时也存在着生命的危险。所以为了保护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工作人员的安全,必须对漂浮垃圾采取自动打捞的措施,节约时间的同时也能提高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打捞水面漂浮物的装置,本实用新型装置不仅自动将上游坝坡的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进垃圾盛放箱中,省去了人工清理的不便及危险,而且解决了在风浪较大的水库中,波浪容易对大坝上游坝坡产生冲击破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打捞水面漂浮物的装置,包括一个以上的防冲排单元、滑槽组件、垃圾盛放箱、调节轴、尼龙绳;
在土石坝的侧面上安装一个以上的滑槽组件,所述滑槽组件包括滑槽导轨和滑槽,所述滑槽导轨安装在土石坝的侧面上,所述滑槽位于滑槽导轨上方并在滑槽导轨上运动,每个滑槽组件的滑槽上安装一个以上的防冲排单元,所述防冲排单元包括滚筒、钢管,所述钢管上安装一个以上的滚筒,滚筒的外表面上设有向外伸展的刷丝,滑槽的顶端的防冲排单元下方安装垃圾盛放箱,垃圾盛放箱为无盖的长方体结构,土石坝的顶部设置防浪墙,所述调节轴固定在土石坝的顶部且位于防浪墙的后方,尼龙绳的一端与调节轴连接,尼龙绳的另一端与滑槽的顶部一端连接。
所述滚筒的材料为EVA树脂和聚氨酯复合材料,所述钢管为不锈钢钢管。
所述垃圾盛放箱以可抽拉的方式安装在滑槽内。
所述垃圾盛放箱的底部开有一个以上的孔,将水排出,只留下垃圾。
所述滚筒为空心圆柱体结构,滚筒的直径为0.3~0.5m。
所述一个以上的滚筒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钢管上,当滚筒被风浪冲坏时,可更换。
所述滚筒的外表面上设有向外伸展的刷丝,即滚筒作为骨架,滚筒的外表面上布满排列整齐,向外伸展的刷丝,刷丝材料有钢丝、铜丝等,刷丝既消能又能自动打捞水面漂浮的垃圾。
当水库中产生的浪花朝大坝冲击时,检测水位的高低,调节滑槽组件,在风浪的作用下,水面上的滚筒不断地翻转,将上游坝坡的水面漂浮垃圾顺着波浪打捞进垃圾盛放箱中。
滑槽组件的滑槽依据库水浪花对大坝的冲击时,检测水位的高低,调节滑槽位置,滑动距离可根据正常蓄水位和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高差来确定,确保防浪排部分淹没水中,部分处于水面上,防止造成搁浅。滑槽组件的的数量和防冲排单元的数量根据河道宽度设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在上游坝坡漂浮垃圾较多的地区适用性强。
(2)本实用新型不仅解决了在风浪较大的水库中,波浪容易对大坝上游坝坡产生冲击破坏的问题,同时更是自动将其上游坝坡的垃圾及其漂浮物打捞进集垃容器中,省去了人工清理的不便及危险,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高水位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高水位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滚筒的侧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滚筒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垃圾盛放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槽导轨的平面图;
图中各标号:1-滚筒、2-钢管、3-滑槽导轨、4-垃圾盛放箱、5-土石坝、6-防浪墙、7-调节轴、8-尼龙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在高水位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在低水位下的结构示意图;本自动打捞水面漂浮物的装置包括滚筒1、钢管2、3个滑槽组件、3个垃圾盛放箱4、3个调节轴7、3个尼龙绳8;
在土石坝5的侧面上安装3个滑槽组件,所述滑槽组件包括滑槽导轨3和滑槽9,滑槽导轨3如图8所示,所述3个滑槽组件的滑槽导轨3按等间距的方式安装在土石坝5的侧面上,所述滑槽9位于滑槽导轨3上方并在滑槽导轨3上运动,每个滑槽组件的滑槽9上安装5个防冲排单元,5个防冲排单元按等距离的方式安装在滑槽9上,所述每个防冲排单元包括3个滚筒1、1根不锈钢钢管2,3个滚筒1按等间距的方式安装在钢管2上,所述钢管2上安装3个滚筒1,采用卡扣将滚筒1贯穿固定在钢管2上,卡扣可以高质量可靠性的将滚筒紧固在钢管两端,在风浪的作用下,滚筒损坏,可将其拆卸替换,滚筒1的外表面上布满了排列整齐、向外伸展的刷丝,刷丝的材料为钢丝,如图4~6所示,3个滑槽组件的滑槽9顶端的防冲排单元下方分别安装垃圾盛放箱4,垃圾盛放箱4为无盖的长方体结构,土石坝5的顶部设置防浪墙6,所述3根调节轴7固定在土石坝5的顶部且位于防浪墙6的后方,3根尼龙绳8的一端分别与调节轴7连接,3根尼龙绳8的另一端分别与3个滑槽组件的滑槽9的顶部一端连接。
所述垃圾盛放箱4以滑轨的方式安装在滑槽9内,并位于前端的滚筒1下方,垃圾盛放箱4的一端设有拉绳,将垃圾盛放箱4从滑槽9中拉出,进行垃圾清理,垃圾盛放箱4的底部开有36个孔,孔将箱内的水进行过滤,如图7所示。
所述滚筒1为空心圆柱体结构,滚筒1的直径为0.3~0.5m。
滚筒1均为EVA树脂和聚氨酯复合材料,这种高强度材料本身就富有弹性且防撞耐磨,可以避免滚筒在高速水流冲击下被撞坏,具有耐生物老化、机械强度大、耐候性好、耐油性好等一系列优点,且价格适中,有效地对岸坡进行保护和打捞漂浮垃圾。
本实施例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当水库中产生的浪花朝大坝冲击时,检测水位的高低,通过调节轴7和尼龙绳8调节滑槽9的位置,波浪经过由EVA和聚氨酯复合材料制成的滚筒1和不锈钢管2所组成的防冲排单元时,消耗了大部分能量;置于水面上的部分,在风浪的作用下,滚筒1不断地翻转,自动的将上游坝坡的水面漂浮垃圾顺着波浪打捞进垃圾盛放箱4中,水由垃圾盛放箱4底部的孔过滤出,然后拉动拉绳将垃圾盛放箱4拉出滑槽9,再对垃圾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不仅解决了在风浪较大的水库中,波浪容易对大坝上游坝坡产生冲击破坏的问题,同时更是自动将其上游坝坡的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进集垃容器中,省去了人工清理的不便及危险,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0916.6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53(云南)
授权编号:CN209907351U
授权时间:20200107
主分类号:E02B15/10
专利分类号:E02B15/10
范畴分类:36B;36E;
申请人:昆明理工大学
第一申请人:昆明理工大学
申请人地址:650093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学府路253号
发明人:刘晓嫚;闫毅志;苏志敏;邵维志;沈智敏
第一发明人:刘晓嫚
当前权利人:昆明理工大学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