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为了探究煅烧石油焦颗粒间接触特性对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构建了换热器非稳态传热模型,研究了颗粒间接触(接触面积系数)变化对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接触面积系数的增加,颗粒间接触越好,导热能力越强,颗粒层平均温度降低速率、蓄热量减少速率明显加快,固相平均传热贡献度、壁面综合传热系数和放热率增加,有效换热时间下降,当接触面积系数由0. 03增加到0. 07时,固相平均传热贡献度由83. 4%上升到90. 5%,壁面综合传热系数由12. 7 W/(m2·K)增加到27. 1 W/(m2·K),放热率从83. 79%增加到98. 2%,有效换热时间从8. 02 h减小到5. 07 h。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唐帅,郑斌,徐纪国,孙鹏,刘永启,张凯
关键词: 接触特性,传热特性,煅烧石油焦,换热器,余热回收
来源: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9年19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Ⅱ辑,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无机化工,有机化工
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B0603504-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06130),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7LEE019,ZR2014EL030)资助
分类号: TQ051.5
页码: 143-150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427K
下载量: 88
相关论文文献
- [1].能源局:严格限制燃石油焦发电项目建设[J]. 石油和化工节能 2017(01)
- [2].国内外政策对中国石油焦市场的影响分析[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20(04)
- [3].加班装车解用户之急[J]. 中国石油石化 2020(15)
- [4].高硫石油焦基炭分子筛的制备及吸附铜离子的工艺研究[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20(08)
- [5].石油焦在铝用炭素行业的应用及标准化情况[J]. 中国金属通报 2020(06)
- [6].硫高温逸出对石油焦石墨化影响的试验研究[J]. 轻金属 2018(09)
- [7].石油焦原料对合成碳化硅粒径及形貌的影响[J]. 中国陶瓷 2018(01)
- [8].中国石油焦市场分析与展望[J]. 齐鲁石油化工 2017(04)
- [9].优质石油焦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研究进展[J]. 山东化工 2018(15)
- [10].石油焦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18(05)
- [11].罐式炉内石油焦煅烧过程的二维传热传质数学模型[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6(11)
- [12].高硫石油焦的脱硫研究[J]. 化工环保 2016(06)
- [13].中国预焙阳极用原料石油焦现状、性能及其应用研究[J]. 轻金属 2016(12)
- [14].解决高硫石油焦出路的措施分析[J]. 化工进展 2017(07)
- [15].石油焦煅烧炉用后硅砖分析及其损毁机制初探[J]. 耐火材料 2016(02)
- [16].国内石油焦市场供需现状及预测[J].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 2016(03)
- [17].国内石油焦质量分析及对预焙阳极的影响[J]. 齐鲁石油化工 2015(02)
- [18].延迟石油焦质量控制方法及应用[J]. 炭素技术 2015(04)
- [19].石油焦渐成严重污染源却被忽视[J]. 石油石化节能与减排 2015(05)
- [20].中碳能源煅烧石油焦一期投产[J]. 炭素技术 2013(06)
- [21].高硫石油焦制浆气化的理论实践研究[J]. 大氮肥 2020(02)
- [22].石油焦气化的研究进展[J]. 山东化工 2019(12)
- [23].粒度对石油焦硫含量分布及煅烧脱硫的影响研究[J].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2018(10)
- [24].回转窑锻烧石油焦工艺技术更进研究[J]. 化工管理 2017(09)
- [25].劣质石油焦气化制氢技术的发展及展望[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7(20)
- [26].弹丸焦与其它石油焦微观形貌之分析对比[J].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4(06)
- [27].石油焦前景触礁[J]. 中国石油石化 2014(10)
- [28].我国石油焦市场供需格局分析[J].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 2014(07)
- [29].煅后石油焦热物理性能研究[J]. 炭素技术 2013(03)
- [30].2012年(第五届)中国石油焦市场形势研讨会[J]. 炭素技术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