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电感电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流,电感,变换器,逆变器,电压,滤波器,储能。
电感电流论文文献综述
刘平,何敏杰,黄守道[1](2019)在《准Z源逆变器耦合电感电流纹波抑制及电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准Z源逆变器拥有一个独特的阻抗网络将电源和变换电路相耦合,并具有特殊的升降压功能.电感是其阻抗网络中的核心元件,在设备中占有较大比重,使用耦合电感能显着减小其尺寸和重量.本文提出了一种耦合电感的新型设计方案以减小准Z源逆变器的输入电流纹波,重点分析了耦合电感的损耗以及温升问题,给出了磁芯与绕组损耗以及热的解析表达式.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搭建了多物理域联合仿真模型以及搭建了一台6 kW的准Z源逆变器样机进行仿真与试验验证.(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8期)
李虹,郭钟雅,刘晨,赵洋洋,苏文哲[2](2019)在《附加电感电流线性反馈控制的级联DC-DC变换器稳定性提升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源变换器和负载变换器的相互作用会导致级联DC-DC变换器的不稳定问题,因此,提升级联系统的稳定性很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将特征值灵敏度应用到级联DC-DC变换器的时域模型中,无需计算源变换器输出阻抗和负载变换器输入阻抗,从时域角度提出了附加电感电流线性反馈控制的级联DC-DC变换器稳定性提高控制方法。同时,基于时域模型直观分析了新引入的控制变量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源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万萌[3](2019)在《基于电感电流比例反馈—电网电压预测前馈的单相并网逆变器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能源问题的日渐严峻,利用新能源进行发电的分布式发电技术受到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单相并网逆变器被广泛应用于单元容量小的分布式发电系统,承担着将直流源变换为稳定的工频交流源的功能。为实现单相并网逆变器的电流环控制,目前已发展出多种不同的控制策略,如PI控制,滞环控制,电流预测控制等。本文基于电流预测控制中无差拍控制的思想,针对单相并网逆变器提出了一种电感电流比例反馈-电网电压预测前馈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可直接在静止坐标系下进行设计,无需锁相环,算法实现简单,所需计算量小。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在静止坐标系下推导了单相并网逆变器的状态平均数学模型,简述了传统无差拍预测控制的原理与设计过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无差拍预测控制策略,即电感电流比例反馈-电网电压预测前馈控制,其与传统的无差拍控制的不同在于,采用后向欧拉近似对控制对象进行离散化,依此推导的控制规律更为简单,同时增强系统鲁棒性。2)对电感电流比例反馈-电网电压预测前馈控制的闭环控制性能进行了讨论;考虑电感电流采样滤波环节影响,对闭环数学模型进行了修正;分析了采样滤波环节对闭环系统性能的影响,并通过仿真进行了验证;3)采用Hopfield神经网络实现电网电压的预测,Hopfield网络为单层反馈型神经网络,结构简单,计算量小,尤为适用于实时控制。由其获得控制所需的未来时刻电网电压前馈值和参考电流值;进一步利用Hopfield神经网络的预测功能实现了电网电压采样滤波延时的补偿;给出了Hopfield神经网络的设计过程并对预测结果的误差进行量化分析,最后通过仿真进行了验证;4)基于TMS320F28377芯片设计了单相并网逆变器的电感电流比例反馈-电网电压预测前馈控制系统,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控制算法的控制性能,并验证了控制中的关键因素如比例系数、滤波延时及有无Hopfield神经网络预测对控制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苗轶如,刘和平,张威,刘平[4](2019)在《电流源型逆变器电机驱动系统的储能电感电流与转子磁链最优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电流源型电机驱动系统中,直流侧电压源与储能电感共同构成电流源为交流负载提供能量,然而在调制过程中,因储能电感电流无法独立控制而导致电流出现断续或持续增加的问题,且电机减速时无法实现能量回馈。该文在电流源型逆变器的直流侧增加电压–电流变换电路实现对储能电感电流的控制及能量的回馈,并设计一种适合于储能电感电流的滞环控制策略。与此同时,为了提高直流侧电流利用率,降低线路损耗,通过推导出转子磁链定向后储能电感电流与转子磁链的稳态数学关系,得到不同转速与电磁转矩情况下转子磁链与储能电感电流最优给定值的确定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电机转速、转子磁链闭环控制策略。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转子磁链与储能电感电流给定值计算方法的正确性,且基于储能电感电流调节的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在不同工况下均具有良好的稳态、动态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袁乐,蔡子琨,乔天辰,杨喜军,卢广震[5](2018)在《多级交错单相APFC电感电流和FRD电流合成原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系统效率,改善器件选型难度,并能实现磁性元件在板安装和降低成本,较大功率的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APFC)需要采用多级交错有桥结构。为了降低升压电感尺寸,开关频率都在40kHz以上。单相APFC的电感电流合成与FRD电流合成分别决定着网侧电流质量和输出电压质量。本文重点揭示和理论分析电感电流合成中合成电流出现零值和极值的发生条件,并分析FRD电流合成对输出电容纹波电压和ESR损耗的影响,并通过求解电流有效值大小后给出功率开关下串分流电阻的选型依据,以上说法得到理论分析和仿真分析验证,为深入理解和全面掌握多级交错单相APFC工作原理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变频器世界》期刊2018年12期)
熊齐,李尊朝,焦琛,周律忱[6](2018)在《采用峰值电感电流控制的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可穿戴设备需要小型化和适应各种应用场景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单电感多输入多输出的升压-降压型DC-DC转换器,以采集多种能量为可穿戴设备供电。由于转换器既需要高的效率,又需要稳定的负载电压,提出了结合峰值电感电流控制策略和基于阈值变频策略的峰值电感电流脉冲频率调制技术。峰值电感电流脉冲频率调制技术根据各输入输出端口状态来改变能量传输频率,从而实现各能量源最大功率点追踪和负载端电压的调制;同时,通过控制每次能量传递时流过电感的峰值电流大小,提高转换效率并降低输出电压纹波。此外,采用两种低功耗控制策略以降低控制电路功耗:使用低供电电压为控制电路供电;令部分控制电路断续工作。采用华润上华CMOS 0.18μm工艺完成了转换器电路及版图设计,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后仿真结果表明,在0.2~3V输入电压范围和0.001~3mW负载范围内,转换器效率能够保持在73.8%以上,控制电路功耗小于300nW。(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苗轶如,刘和平,华泽玺,刘静,程章格[7](2019)在《基于直流侧储能电感电流最优给定的叁相电流源型逆变器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叁相电流源型逆变器在空间矢量调制过程中,直流侧储能电感电流在一个载波周期内通常被视为恒定,忽略了储能电感的充放电过程,导致储能电感电流出现断续或持续增加的问题。首先对传统叁相电流源型逆变器直流侧拓扑做出改进,深入分析调制过程中电流源型逆变器的叁种工作模式,提出任意工作条件下储能电感电流最优给定值的计算方法,并针对改进拓扑设计调制策略以维持储能电感电流的稳定。然后,建立两相旋转坐标系下叁相电流源型逆变器的交流侧数学模型,据此设计电压内环与电流外环闭环控制系统。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直流储能电感的最优给定电流能够满足交流侧的电流需求且电流可以维持在限定值附近,同时逆变器负载电流能够精确跟随给定,系统具有良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证明了所提调制及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张国荣,李奉顺,蒋继勇[8](2018)在《基于电感电流和重复预测的APF数字电流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电流控制策略对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补偿精度有很大影响。针对传统电流控制器设计复杂、效果不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感电流和重复预测的数字电流控制策略。以输出滤波电感电流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外推法的重复预测器实现对下一拍输出指令电流的准确预测,采用分割求和算法,将一个开关周期划分为3个时间间隔,通过求和得到3个时间间隔内滤波电感电流的总变化量来直接获取电压矢量作用时间。该电流控制策略具有计算简单、稳态性能好、动态响应快等优点。仿真结果验证了其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自动化设备》期刊2018年06期)
杨剑锋,江辉,周天奇[9](2019)在《基于电感电流的容错APF统一SVPWM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容错叁相四开关SVPWM控制方法要根据A相、B相、C相的故障位置选择不同坐标变换的控制算法,该计算过程涉及大量的坐标运算,不利于容错控制的切换。基于电感电流提出一种容错叁相四开关APF统一SVPWM控制方法,与传统SVPWM控制方法通过坐标变化计算参考电压矢量不同,该方法以电感电流变化量为控制目标,无需复杂的坐标变换计算,计算表达式形式统一,利于系统容错算法的切换,同时能有效减少容错叁相四开关有源滤波器控制电路计算量,提高谐波补偿精度,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苗轶如,刘和平,王华斌,王蒙蒙[10](2018)在《单相电流源型逆变器储能电感电流优化调制及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单相电流源型逆变器在PWM过程中,直流侧储能电感电流在一个开关周期内通常被视为恒定,忽略了储能电感的充放电过程,导致储能电感电流出现断续或持续增加的问题。首先,对传统单相电流源型逆变器(CSI)直流侧拓扑进行改进,深入分析调制过程中储能电感的工作模式,推导出任意工作条件下储能电感电流最小限定值,并针对改进拓扑设计调制策略以维持储能电感电流的稳定。其次,通过引入交流侧电压、电流的正交虚拟分量,建立单相CSI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设计逆变器输出电压的闭环控制策略。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直流储能电感电流的最小限定值能够满足交流侧的电流需求且储能电感电流维持在限定值附近,同时逆变器输出电压能够精确跟随给定,证明了本文所提的优化调制及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电感电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源变换器和负载变换器的相互作用会导致级联DC-DC变换器的不稳定问题,因此,提升级联系统的稳定性很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将特征值灵敏度应用到级联DC-DC变换器的时域模型中,无需计算源变换器输出阻抗和负载变换器输入阻抗,从时域角度提出了附加电感电流线性反馈控制的级联DC-DC变换器稳定性提高控制方法。同时,基于时域模型直观分析了新引入的控制变量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感电流论文参考文献
[1].刘平,何敏杰,黄守道.准Z源逆变器耦合电感电流纹波抑制及电热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李虹,郭钟雅,刘晨,赵洋洋,苏文哲.附加电感电流线性反馈控制的级联DC-DC变换器稳定性提升方法[J].电源学报.2019
[3].万萌.基于电感电流比例反馈—电网电压预测前馈的单相并网逆变器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9
[4].苗轶如,刘和平,张威,刘平.电流源型逆变器电机驱动系统的储能电感电流与转子磁链最优控制策略[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5].袁乐,蔡子琨,乔天辰,杨喜军,卢广震.多级交错单相APFC电感电流和FRD电流合成原理[J].变频器世界.2018
[6].熊齐,李尊朝,焦琛,周律忱.采用峰值电感电流控制的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8
[7].苗轶如,刘和平,华泽玺,刘静,程章格.基于直流侧储能电感电流最优给定的叁相电流源型逆变器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19
[8].张国荣,李奉顺,蒋继勇.基于电感电流和重复预测的APF数字电流控制策略[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8
[9].杨剑锋,江辉,周天奇.基于电感电流的容错APF统一SVPWM控制方法[J].系统仿真学报.2019
[10].苗轶如,刘和平,王华斌,王蒙蒙.单相电流源型逆变器储能电感电流优化调制及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