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锚固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锚固,效应,裂隙,软弱,夹层,模型,力学。
锚固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陈尚远,张强勇[1](2019)在《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道软弱夹层锚固效应试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道复杂岩体软弱夹层的锚固力学效应,利用水泥砂浆试件作为类岩石相似材料,以石膏作为夹层材料,考虑锚杆倾角、直径、长度等因素进行不同夹层倾角情况下的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含软弱夹层的复杂岩体的锚固力学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倾角夹层的试件在单轴抗压强度试验中有着不同的破坏形式和锚固强化效果,最优锚固角为与夹层面法线倾角0°~30°,最优锚固长度为6mm和直径为2.8mm,当达到最佳支护范围时试料将出现极为规则的龟裂现象可作为锚固最优的判定方式。(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赵建军,严浩元,杨昌鑫,步凡,李涛[2](2018)在《冻融作用下裂隙岩体锚固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相似材料制作含预制裂隙岩体无锚和加锚试样,以锚杆与裂隙呈45°、90°打入锚杆制作3组试样,进行60次冻融循环,对冻融过程中裂隙进行应变监测并对冻融循环60次后的试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探讨冻融循环作用下不同角度的锚杆支护对裂隙岩体的裂隙扩展规律、锚固效应及破坏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裂隙岩体在经历30次冻融循环之前,两种支护方式对裂隙的控制效果相当,随着冻融循环的进行,锚杆支护角度会对作用于锚杆的摩阻力产生一定影响,锚杆与裂隙夹角越大,作用于裂隙的摩阻力越大;天然状况下一个冻融循环周期内裂隙的应变大致经历了冷缩→冻胀→冻胀稳定→融缩→回弹→稳定6个阶段,两种支护工况均未出现明显的融缩阶段和回弹阶段,且90°支护工况效果比45°支护工况效果更加明显;对裂隙岩体采用水泥浆进行压力灌浆,由于水泥浆的保护作用可以对整个锚固系统起到一定的修复作用;锚杆增强了裂隙岩体抵制裂隙扩展的能力,降低了裂隙岩体劈裂破坏的突然性,且破坏模式由张拉破坏转换为张剪复合破坏。(本文来源于《工程地质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赵增辉,高晓杰,谭云亮,马庆[3](2018)在《复合软岩穿层锚固效应的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合软岩的锚固机理及锚固失效特征不同于单一岩体锚固。针对西部矿区复合软岩顶板锚固问题,考虑岩层间的横向剪切滑移,建立了含软弱界面复合软岩锚固的力学模型;提出采用锚固效应因子量化穿层锚杆的锚固效应;从加锚复合岩体的变形破坏过程出发,研究了系统锚杆的加固效果与机理,建立加固效果演化方程;采用有限元方法,进一步建立了复合软岩锚固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岩体在横向载荷作用下,节理面附近锚杆和岩体的变形特征、应力分布规律以及破坏行为。理论研究结果表明,穿层锚杆的加固效应与锚杆的刚度参数、几何参数,围岩的刚度参数和几何参数据有关。锚固效应因子是一个随着围岩工作状态改变而变化的量。从数值计算结果看,锚杆在横向荷载作用下的弯折变形主要集中在节理面附近的两塑性铰之间,变形曲线可用Doseresp模型进行表征;在2个塑性铰处,锚杆存在最大拉压应力,在节理面处,出现最大剪应力,复合岩体在节理面附近由于锚杆的反作用最先出现塑性破坏区。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复合软岩锚固失效奠定了理论和计算基础。(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期刊2018年10期)
贾晓云,朱永全,贾超[4](2018)在《预应力锚索锚固效应动态模型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既有列车振动荷载对锚索预应力损失、地表沉降及桩体水平位移的影响,以京石高铁石家庄六线隧道明挖深大基坑桩、锚围护结构为工程背景,根据相似关系,试验确定了土体-桩锚系统模型试验材料;针对列车振动荷载特点,开展了基坑开挖完成后连续振动162 d(相似关系)的模型试验,分析了振动频率分别为8.282,13.801,20.704 Hz时锚索预应力的损失规律、地表沉降、桩体水平位移以及锚索预应力随锚固深度变化的特点。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振动频率(列车行车速度)的增加,锚索预应力损失率、最终地表沉降值和桩体水平位移均大幅增加; 8.282 Hz频率(行车速度120 km·h~(-1))下振动28 d,锚索预应力平均损失率为2%;13.801 Hz频率(行车速度200 km·h~(-1))下振动53 d,锚索预应力平均损失率为8%;20.704 Hz频率(行车速度300 km·h~(-1))下振动53 d,锚索预应力平均损失率高达23%;锚固段锚索应力沿锚索锚固深度呈喇叭状开口递减趋势,接近锚固段底部时,其应力几乎为0。通过动态模型试验,掌握了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锚索预应力随时间的损失规律,对临近铁路深大基坑锚索设计与施工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公路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周建,经来旺,叶金胜,陈思羽[5](2018)在《考虑空间和锚固效应的硐室围岩弹塑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圆形硐室围岩在开挖-支护过程中的力学机制,根据围岩力学特征将围岩划分为弹性区、软化区及残余区,考虑围岩软化、扩容和空间、锚固效应,引入软化模量、扩容系数和剪胀角,推出了围岩弹塑性区应力、位移和范围的解析表达式。通过算例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塑性区范围、应力和硐室周边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软化模量较大的围岩,锚固效应可有效地减小塑性区半径和位移;而考虑空间效应时,当开挖面到计算面的距离x值越小,围岩应力、位移越大,当x值大于10 m时,空间效应基本失效;锚固残余区扩容系数h3对硐室周边位移的影响大于锚固软化区扩容系数h2;根据不同长度锚杆支护下的硐室周边位移为支护结构围岩预留变形量设计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煤炭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温彦良,路增祥[6](2018)在《基于FLAC~(3D)的不同锚索组合角度锚固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多锚索对围岩的组合锚固效应,通过FLAC~(3D)程序建立了数值计算模型,考虑了不同初锚力、不同锚索组合角度的影响,对组合支护下的围岩应力分布以及锚索轴力分布进行了分析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组合角度小于20°时,组合支护效果最好,而后随锚索组合角度的增大,围岩有效应力区范围和有效支护应力均呈迅速降低趋势,锚索自由段轴力明显降低。(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8年08期)
程康康[7](2016)在《含软弱夹层岩石的锚固效应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矿山岩体锚固控制机理,利用FLAC3D对含软弱夹层岩石试件进行了单轴压缩数值模拟,对比加锚前后应力变化规律分析了锚固效应,并对锚杆的应力及变形做出相应分析。研究表明:1含软弱夹层岩石锚固区域出现明显的应力带,锚杆有效束缚了岩石横向变形;2锚杆轴力呈现中间大、两端小的上凸分布,剪应力则整体呈现"S"形分布;3试件破坏后,软弱夹层发生挤压变形,基体发生滑移错动,锚杆发生明显的弯曲变形。(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煤炭经济》期刊2016年24期)
徐前卫,程盼盼,朱合华,丁文其,李元海[8](2017)在《深埋隧道软弱围岩渐进性破坏及其锚固效应试验与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软弱岩体中隧道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塌方破坏问题,通过室内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对有、无锚杆支护情况下围岩的渐进性破坏过程、岩体地表变形以及岩体内部的应力变化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所得结论如下所述:①隧道开挖使得上覆岩层荷载向隧洞左、右两侧转移,拱腰以下岩体往往率先剪切破坏,锁脚锚杆可有效制止岩体初始剪切破坏;②围岩破坏自洞周逐渐向岩体深部发展,沿与水平面夹角为45°+φ/2的方向产生两个滑动面,并在洞顶形成一自然平衡拱,锚杆支护可有效减小岩体塌落范围;③锚杆的存在大大改善了围岩的应力状态,不仅提高了拱腰岩体剪切起裂荷载值,而且还使得拱顶岩体在破坏前可承担更大的上覆荷载;④塌落区内的岩体切向应力呈"跌落式"下降,此特征可用于判断岩体塌落范围及为隧道塌方预警服务。(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种照辉,李学华,鲁竞争,张骥,梁顺[9](2017)在《基于数字图像与数值计算的节理岩体锚固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锚杆对裂隙岩体的加固作用,通过自主研发的数字图像相关(DIC)试验技术和离散元(DEM)数值计算方法,对预置裂隙岩体试样锚固前后进行测试。从细观层次量化分析了加载过程中两类岩体(未锚固和锚固岩体)裂隙的起裂、扩展等特征,对比了数字图像测量的位移场,应变场和裂隙张开度(COD)以及数值计算得到的裂隙发育数量,区域分布和扩展方向。结果表明:基于DIC测量软件,可精确进行岩体非接触的无损测量,并且能够监测出岩体锚固这种内部隐蔽的过程;加固岩体的锚杆与裂隙交叉位置出现应变集中成核现象,定量地说明了岩体加固对裂隙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得出岩体加固可以改变裂隙扩展类型和主裂隙发育方向。(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7期)
郑春梅,王明斌,雍敏,蔚立元,张磊[10](2016)在《基于DDARF的节理岩体破坏和锚固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DDARF方法模拟双裂隙试件在单轴和双轴压缩条件下的裂纹扩展过程,研究裂隙间距、裂隙角度、裂隙错距和侧向应力对岩块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试块的峰值强度随着裂隙间距和裂隙错距增加均呈现"W"型变化,随着角度增加呈现"V"型变化,并且随侧向压力的增加,峰值强度和起裂应力均比单轴压缩时提高。对单节理锚固试件进行单轴压缩模拟试验,得到了4种不同锚固角度试块的裂隙扩展规律,研究发现,锚固角度并不是越大越好,存在一个最优锚固角度。对某水电站坝址高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加锚后坡脚虽然萌生新裂隙,但是加锚后裂隙扩展的规模和范围受到限制,裂隙并没有扩展到坡体内,无法与深部裂缝贯通,也就不能形成滑动面,从而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并减小边坡的变形。数值模拟结果与相似材料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表明DDARF方法能有效地模拟岩体裂隙扩展过程以及锚杆锚固作用。(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锚固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用相似材料制作含预制裂隙岩体无锚和加锚试样,以锚杆与裂隙呈45°、90°打入锚杆制作3组试样,进行60次冻融循环,对冻融过程中裂隙进行应变监测并对冻融循环60次后的试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探讨冻融循环作用下不同角度的锚杆支护对裂隙岩体的裂隙扩展规律、锚固效应及破坏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裂隙岩体在经历30次冻融循环之前,两种支护方式对裂隙的控制效果相当,随着冻融循环的进行,锚杆支护角度会对作用于锚杆的摩阻力产生一定影响,锚杆与裂隙夹角越大,作用于裂隙的摩阻力越大;天然状况下一个冻融循环周期内裂隙的应变大致经历了冷缩→冻胀→冻胀稳定→融缩→回弹→稳定6个阶段,两种支护工况均未出现明显的融缩阶段和回弹阶段,且90°支护工况效果比45°支护工况效果更加明显;对裂隙岩体采用水泥浆进行压力灌浆,由于水泥浆的保护作用可以对整个锚固系统起到一定的修复作用;锚杆增强了裂隙岩体抵制裂隙扩展的能力,降低了裂隙岩体劈裂破坏的突然性,且破坏模式由张拉破坏转换为张剪复合破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锚固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陈尚远,张强勇.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道软弱夹层锚固效应试验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9
[2].赵建军,严浩元,杨昌鑫,步凡,李涛.冻融作用下裂隙岩体锚固效应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8
[3].赵增辉,高晓杰,谭云亮,马庆.复合软岩穿层锚固效应的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英文)[J].JournalofCentralSouthUniversity.2018
[4].贾晓云,朱永全,贾超.预应力锚索锚固效应动态模型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18
[5].周建,经来旺,叶金胜,陈思羽.考虑空间和锚固效应的硐室围岩弹塑性分析[J].煤炭学报.2018
[6].温彦良,路增祥.基于FLAC~(3D)的不同锚索组合角度锚固效应研究[J].煤炭技术.2018
[7].程康康.含软弱夹层岩石的锚固效应数值模拟[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
[8].徐前卫,程盼盼,朱合华,丁文其,李元海.深埋隧道软弱围岩渐进性破坏及其锚固效应试验与模拟[J].岩土工程学报.2017
[9].种照辉,李学华,鲁竞争,张骥,梁顺.基于数字图像与数值计算的节理岩体锚固效应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7
[10].郑春梅,王明斌,雍敏,蔚立元,张磊.基于DDARF的节理岩体破坏和锚固效应[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