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

舒凡荣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430000)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所收治的60例重症患者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组均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愈9例,占30.00%;好转13例,占43.33%;无效6例,占30.00%;死亡2例,占6.67%,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患者治愈21例,占70.00%;好转8例,占26.67%;无效1例,占3.33%,无死亡病例,总有效率为96.67%。后者显著优于前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针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病情严重的特点,给予科学的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改善患者病情,促进其身体恢复。

【关键词】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常规护理;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1-0242-02

呼吸系统疾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特点可概括为并发症多、发作不定、病程较长三点,重症患者更是伴有呼吸困难,甚至是呼吸衰竭等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1]。基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病情严重,在临床治疗之外,需要给予更具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笔者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所收治的60例重症患者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所收治的60例重症患者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组均30例。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起止年龄为18岁与67岁,平均(38.09±2.16)岁。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起止年龄为19岁与68岁,平均(38.25±1.9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加行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病情监测

观察记录患者呼吸节律/深度/频率、生命体征、呼/吸气时间比例、痰量、心率变化等,明确患者出现重症哮喘的先兆症状以及诱发因素。鉴于呼吸内科哮喘重症患者于凌晨时间易发作,且病情易出现反复,护理人员应提高后半夜床旁巡视的频率,防患于未然。

1.2.2氧疗护理

若患者出现严重缺氧症状以及发绀,护理人员及时给予氧疗护理,采用面罩或者鼻导管吸氧均可。面罩吸氧控制在5—7L/min,鼻导管吸氧控制在3—5L/min。护理人员每隔约25min即进行一次巡视检查,确保氧疗安全。若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有所缓解可适当降低氧流量,严格对氧气湿化瓶进行消毒处理[2]。

使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万托林气雾剂)之前,先将其进行上下晃动,指导患者嘴含喷口,紧闭双唇,吸气开始之时,对气雾瓶喷雾进行1—2次按压,随后指导患者屏气10s左右,再进行呼吸。若交换替用两种不同的气雾剂,其使用时间间隔应>10min。使用完毕之后,采用棉球蘸染酒精或碘酒对喷口进行消毒处理,最后指导患者使用纯净水漱口2—3次。

1.2.3饮食护理

鉴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身体内循环系统长期处于低/缺氧的状态,因此其消化功能会大幅度下降,出现低氯、低钾、低蛋白等营养不良的问题,需要加强饮食护理的干预力度。若患者可进食,给予容易消化,且富含蛋白质、钾、氯、钠等微量元素的食物,遵循“多餐少量”的饮食护理原则。若患者难以进食,可采取静脉补充的方式为患者补充身体所必需的营养。

1.2.4机械通气护理

护理人员及时对患者呼吸道内残留的分泌物进行清除,清除动作遵循“轻、快、稳、准”四字原则,以防止对患者的呼吸道粘膜造成损伤。按时帮助患者翻身,轻拍轻抚患者的背部,确保气道通畅,辅助痰液引流。基于净化气道、预防感染的目的,需要确保患者所吸入的气体是经过湿化处理,并与人体正常温度(37.5℃)相当,密切留意患者的呼吸规律与呼吸机是否保持高度的一致,合理设置呼吸机的各项报警参数。

若患者出现烦躁心理,会与呼吸机产生相互抵抗的作用,护理人员当及时询问并加以心理指导护理。严格控制气囊压力,2.50kPa视为合理,充/放气时间间隔为2.5h/次,单次充/放气时间要求控制在15—25min之间。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易发高碳酸血症,诱因主要为CO2大量潴留,进行机械通气护理之时,确保SaO2>95.00%,PaO2>8.5kPa。若CO2尚不能尽除,视为患者的呼吸肌代偿功能已达极限状态,需要遵照医嘱及时给予药物治疗[3]。

1.3疗效判定[4]本次研究共分4个护理效果等级,治愈:患者所有症状均消失,身体状况恢复如初;好转: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身体状况基本上可适应日常的工作生活要求;无效:患者症状无任何变化;死亡: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总有效率为治愈率与好转率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x2检验,组间差距以卡方检验,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结果

经统计分析,对照组患者治愈9例,占30.00%;好转13例,占43.33%;无效6例,占30.00%;死亡2例,占6.67%,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患者治愈21例,占70.00%;好转8例,占26.67%;无效1例,占3.33%,无死亡病例,总有效率为96.67%。详见表一。

3.讨论

鉴于呼吸系统重症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在护理的过程当中若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诱发严重的并发症,加重呼吸道感染病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此外,呼吸系统重症患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受自身生理与心理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烦躁、焦虑、不安等负面的心理情绪,于整个治疗进展不利,所以在提高临床治疗水平的同时,也需要加大护理干预的力度,确保护理质量。

在本次研究当中,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共治愈9例,占30.00%;好转13例,占43.33%;无效6例,占30.00%;死亡2例,占6.67%,总有效率为73.33%,而加行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则共治愈21例,占70.00%;好转8例,占26.67%;无效1例,占3.33%,无死亡病例,总有效率为96.67%,与王丽萍[5]、叶任秋[6]等人的报道基本一致。由此可见,针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病情严重的特点,给予科学的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改善患者病情,促进其身体恢复,可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精霞.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7:336-337.

[2]杨燕玉,谢雪华.探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应急护理干预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3,33:268-269.

[3]董颖.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02:112-113.

[4]陆美玲.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探究[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02:656-657.

[5]王丽萍.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J].中外医疗,2013,23:150+152.

[6]叶任秋.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2011,19:122-123.

标签:;  ;  ;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