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感手套,包括手套本体和罗口,所述手套本体包裹手背、手心和五根手指,所述罗口套在手腕外,所述手套本体与所述罗口编织连接,所述手套本体包括冰凉内层、导热外层和耐磨涂层,所述冰凉内层位于所述导热外层内,所述冰凉内层和所述导热外层均与所述罗口编织连接,所述冰凉内层和所述导热外层间隔设置,所述导热外层表面涂覆有耐磨涂层,所述耐磨涂层包括手心部和包指边,所述手心部的区域涂覆手心处和手心的五根手指处,所述包指边的区域涂覆手背的五根手指边缘。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排汗和清凉效果的优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冷感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本体和罗口,所述手套本体包裹手背、手心和五根手指,所述罗口套在手腕外,所述手套本体与所述罗口编织连接,所述手套本体包括冰凉内层、导热外层和耐磨涂层,所述冰凉内层位于所述导热外层内,所述冰凉内层和所述导热外层均与所述罗口编织连接,所述冰凉内层和所述导热外层间隔设置,所述导热外层表面涂覆有耐磨涂层,所述耐磨涂层包括手心部和包指边,所述手心部的区域涂覆手心处和手心的五根手指处,所述包指边的区域涂覆手背的五根手指边缘;所述冰凉内层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通孔,所述导热外层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通孔,所述耐磨涂层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交错设置,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交错设置;所述冰凉内层由冰凉纱或冰凉纤维编织而成,所述导热外层由涤纶钢丝包覆纱编织而成,所述罗口由氨纶丝编织而成。
设计方案
1.一种冷感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本体和罗口,所述手套本体包裹手背、手心和五根手指,所述罗口套在手腕外,所述手套本体与所述罗口编织连接,所述手套本体包括冰凉内层、导热外层和耐磨涂层,所述冰凉内层位于所述导热外层内,所述冰凉内层和所述导热外层均与所述罗口编织连接,所述冰凉内层和所述导热外层间隔设置,所述导热外层表面涂覆有耐磨涂层,所述耐磨涂层包括手心部和包指边,所述手心部的区域涂覆手心处和手心的五根手指处,所述包指边的区域涂覆手背的五根手指边缘;
所述冰凉内层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通孔,所述导热外层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通孔,所述耐磨涂层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交错设置,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交错设置;
所述冰凉内层由冰凉纱或冰凉纤维编织而成,所述导热外层由涤纶钢丝包覆纱编织而成,所述罗口由氨纶丝编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冰凉纤维为聚乙烯长丝、聚丙烯长丝和聚醚醚酮纤维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涂层上还设有若干倾斜的防滑纹,所述防滑纹位于所述手心部上,所述防滑纹涂覆在所述耐磨涂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的孔径为0.1-0.5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纹的厚度为0.3-1mm。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感手套。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劳保手套大多戴起来闷热,尤其在夏天高温的时候,导致出汗严重,影响工作,冰凉丝是一种在抽纱过程中将天然矿元素添加进去的一种丝,属于天然无害的,冰凉丝较其它纤维温度低约1-2°,能快速吸湿排汗,效果显著,冰凉丝是在抽丝过程中加入云母晶体抽丝而成的,由于云母本身为片状结构,其导热效果优于PET和 NYLON本身,而脱层后云母本身形成的水合效应,易形成一层水化膜,此双重效应“导热+吸水“正是夏季需求,故此可以考虑将冰凉丝应用在手套上,但是现有的冰凉纤维制备的手套清凉效果仍需加强。
因此,急需一种提高排汗和清凉效果的冷感手套。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冰凉纤维制备的手套清凉效果仍需加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感手套,具有提高排汗和清凉效果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冷感手套,包括手套本体和罗口,所述手套本体包裹手背、手心和五根手指,所述罗口套在手腕外,所述手套本体与所述罗口编织连接,所述手套本体包括冰凉内层、导热外层和耐磨涂层,所述冰凉内层位于所述导热外层内,所述冰凉内层和所述导热外层均与所述罗口编织连接,所述冰凉内层和所述导热外层间隔设置,所述导热外层表面涂覆有耐磨涂层,所述耐磨涂层包括手心部和包指边,所述手心部的区域涂覆手心处和手心的五根手指处,所述包指边的区域涂覆手背的五根手指边缘;所述冰凉内层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通孔,所述导热外层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通孔,所述耐磨涂层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交错设置,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交错设置;所述冰凉内层由冰凉纱或冰凉纤维编织而成,所述导热外层由涤纶钢丝包覆纱编织而成,所述罗口由氨纶丝编织而成。
手套内层为所述冰凉内层,所述冰凉内层的材质为冰凉纱或冰凉纤维,穿戴手套后具有冰凉感觉,所述导热外层的材质为涤纶钢丝包覆纱,钢丝导热性好,涤纶钢丝包覆纱的导热性能好,可将热量很快传送出去,进一步提高冰凉感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交错设置,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交错设置,不会使手部的皮肤裸露,不会在工作时造成对手部伤害,也不影响手套的耐用性,手部产生的汗除了通过手套本体进行排出,还可通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排出,提高排汗效果,进一步提高清凉效果,耐磨涂层的设置提高耐磨性能,延长手套使用寿命,更利于工人进行工作,罗口采用氨纶丝编织,弹性好,更方便穿戴。
优选的,所述冰凉纤维为聚乙烯长丝、聚丙烯长丝和聚醚醚酮纤维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耐磨涂层上还设有若干倾斜的防滑纹,所述防滑纹位于所述手心部上,所述防滑纹涂覆在所述耐磨涂层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的孔径为0.1-0.5mm。
优选的,所述防滑纹的厚度为0.3-1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手套内层为所述冰凉内层,所述冰凉内层的材质为冰凉纱或冰凉纤维,穿戴手套后具有冰凉感觉,所述导热外层的材质为涤纶钢丝包覆纱,钢丝导热性好,涤纶钢丝包覆纱的导热性能好,可将热量很快传送出去,进一步提高冰凉感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交错设置,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交错设置,不会使手部的皮肤裸露,不会在工作时造成对手部伤害,也不影响手套的耐用性,手部产生的汗除了通过手套本体进行排出,还可通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排出,提高排汗效果,进一步提高清凉效果,耐磨涂层的设置提高耐磨性能,延长手套使用寿命,更利于工人进行工作,罗口采用氨纶丝编织,弹性好,更方便穿戴。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手心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A-A断面图;
图中标记为:1、手套本体;2、罗口;3、冰凉内层;31、第一通孔;4、导热外层; 41、第二通孔;5、耐磨涂层;51、手心部;52、包指边;53、第三通孔;6、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冷感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和罗口2,所述手套本体1包裹手背、手心和五根手指,所述罗口2套在手腕外,所述手套本体1与所述罗口2编织连接,所述手套本体1包括冰凉内层3、导热外层4和耐磨涂层5,所述冰凉内层3位于所述导热外层4内,所述冰凉内层3和所述导热外层4均与所述罗口2编织连接,所述冰凉内层3和所述导热外层4间隔设置,所述导热外层4表面涂覆有耐磨涂层5,所述耐磨涂层5包括手心部51和包指边52,所述手心部51的区域涂覆手心处和手心的五根手指处,所述包指边52的区域涂覆手背的五根手指边缘;所述冰凉内层3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通孔31,所述导热外层4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通孔41,所述耐磨涂层5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三通孔53,所述第一通孔31和所述第二通孔41交错设置,所述第二通孔41和所述第三通孔53交错设置,不会使手部的皮肤裸露,不会在工作时造成对手部伤害,也不影响手套的耐用性,所述第一通孔31、所述第二通孔41和所述第三通孔53的孔径为0.1-0.5mm,手部产生的汗除了通过手套本体进行排出,还可通过第一通孔31、第二通孔41和第三通孔53排出,提高排汗效果,进一步提高清凉效果,所述耐磨涂层5上还设有若干倾斜的防滑纹6,所述防滑纹6位于所述手心部51上,所述防滑纹6涂覆在所述耐磨涂层5上,所述防滑纹6的厚度为0.3-1mm,防滑纹6在工人工作时可防止手套打滑;所述冰凉内层3由冰凉纱或冰凉纤维编织而成,穿戴手套后具有冰凉感觉,冰凉纤维可选择聚乙烯长丝、聚丙烯长丝和聚醚醚酮纤维中的一种,所述导热外层4由涤纶钢丝包覆纱编织而成,涤纶钢丝包覆纱是以钢丝为内芯,涤纶在内芯外进行包覆,钢丝导热性好,涤纶钢丝包覆纱的导热性能好,可将热量很快传送出去,进一步提高冰凉感觉,所述罗口2由氨纶丝编织而成,罗口2采用氨纶丝编织,弹性好,更方便穿戴,所述耐磨涂层5的材质为聚氨酯,耐磨涂层5的设置提高耐磨性能,延长手套使用寿命,更利于工人进行工作。
本实用新型工作方式:穿戴时,罗口2的弹性好,方便穿戴,穿戴后,手套内层为冰凉内层3,冰凉内层3的材质为冰凉纱或冰凉纤维,穿戴手套后具有冰凉感觉,导热外层的材质为涤纶钢丝包覆纱,钢丝导热性好,手产生的热量可通过涤纶钢丝包覆纱传送出去,进一步提高冰凉感觉,手部产生的汗除了通过手套本体1进行排出,还可通过第一通孔31、第二通孔41和第三通孔53排出,提高排汗效果,进一步提高清凉效果,耐磨涂层4的设置提高耐磨性能,延长手套使用寿命,更利于工人进行工作,防滑纹6 在工人工作时可防止手套打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8192.X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677435U
授权时间:20191126
主分类号:A41D19/00
专利分类号:A41D19/00;A41D31/04;A41D27/28
范畴分类:申请人:世目特种防护用品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世目特种防护用品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南沈灶工业集中区世目大道1号
发明人:戴国达;文炜
第一发明人:戴国达
当前权利人:世目特种防护用品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代理人:史慧敏
代理机构:32286
代理机构编号: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