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花兰论文_廖盼华,翟敏,李冬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独花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鳞茎,植物,炎陵县,珍稀,城口县,稀有,兰花。

独花兰论文文献综述

廖盼华,翟敏,李冬玲[1](2019)在《稀有植物——独花兰的栽培与保育》一文中研究指出独花兰(Changnienia amoena)为兰科(Orchidaceae)独花兰属(Changnienia)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仅一叶一花,假鳞茎近椭圆形或宽卵球形,长1.5-2.5厘米,宽1-2厘米,肉质,近淡黄白色,有2节,被膜质鞘。叶1枚,宽卵状椭圆形至宽椭圆形,背面紫红色。花大,白色而带肉红色或淡紫色晕,唇瓣有紫红色斑点。独花兰的带根全株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的功效,主治咳嗽、痰中带血、热疖疔疮,同时具备较高的观赏价值。独花兰为中国特有的单型属种,素有"植物熊(本文来源于《花卉》期刊2019年19期)

琚煜熙,刘国顺,哈登龙,刘丹,岳伟[2](2019)在《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独花兰物候·繁殖及分布的群落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调查发现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有14处独花兰野外分布,对各个分布区的群落、立地条件等进行调查,筛选出独花兰在保护区的最适生长环境;对独花兰物候及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可知,独花兰营养生长期约8个月,开花率63.2%,结实率5.6%;并对独花兰濒危原因进行初步分析,为独花兰的保护提供一定的帮助。(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陈静[3](2017)在《我区首次发现珍稀植物独花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南宁讯(记者/陈静)4月27日,自治区林业厅传来喜讯,十分珍稀的独花兰现身猫儿山,这在广西是首次发现其身影。4月21日,猫儿山国家级保护区管护人员在辖区内巡护时,发现一株奇特的开花植物,仅有一叶一花,叶子绿中带红,小花淡粉红色,稍肉质。后经(本文来源于《广西日报》期刊2017-04-28)

桂先群[4](2015)在《珍稀濒危植物独花兰人工授粉、致危因素分析及保育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珍稀濒危植物独花兰濒临灭绝致危因素的揭示,探索人工授粉解决致危的方法,提出了对独花兰今后拓展繁育领域的新思路、新方法和保护对策,以期达到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资源,实现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安徽林业科技》期刊2015年02期)

真柏[5](2014)在《独花兰》一文中研究指出2011年4月,陕西省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科研人员在对辖区内的物种进行监测时,偶然在海拔1100米的山林中发现了一株奇异的植物。这棵低矮的花草植株相当简洁,仅有一片绿中泛红的叶子和一朵淡紫色的花朵。如果光看花朵的形状,分明就是一朵兰花;但奇怪的是,兰花的叶片通常为丛生的线形或剑形,这株的叶片却呈带柄的椭圆形,像一把孤独的扇子,默默地守护着那朵美丽的小花。好奇的科研人员赶紧(本文来源于《百科知识》期刊2014年16期)

刘赛思,张树宝[6](2013)在《独花兰组织培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了独花兰是我国濒危植物,独花兰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不但可以保护其野生资源,同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可能,以独花兰花梗腋芽为外植体,通过试验筛选出了组织培养的配方,研究表明: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3.0mg/L+10%椰乳,增殖培养基为MS+6-BA3.0mg/L+NAA0.5mg/L+10%椰乳,生根培养基1/2MS+NAA1.0mg/L+BA0.2mg/L+10%椰乳,6-BA3.0mg/L+NAA0.5mg/MS+6-BA3.0mg/L+10%椰乳。(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3年11期)

陈霜,马跃,王晓彬[7](2013)在《城口县发现稀有濒危花卉独花兰》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在重庆市城口县发现了稀有濒危野生花卉——独花兰(Changnienia amoena S.S Chien)的分布。对该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初步探讨了该种的生境、地理分布、分布区状况及研究意义。(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期刊2013年10期)

刘国顺,杨丽,董卉卉,哈登龙,琚煜熙[8](2013)在《独花兰组织培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独兰花的组织培养方法。[方法]以独兰花假鳞茎为外植体,以1/2MS+0.5 mg/L 6-BA+0.05 mg/L NAA为芽诱导培养基,以1/2MS+1.5 mg/L 6-BA+0.05 mg/L NAA为生根培养基,研究外植体的芽诱导和生根情况。[结果]外植体消毒的最佳方式为75%酒精30 s+0.2%HgCl 6~7 min;试验外植体的污染率、诱导率、死亡率、成活率、生根率分别为14.3%、57.1%、28.6%、50.0%、33.9%。[结论]该研究为独花兰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指导。(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22期)

宋要强,王卫东,任毅[9](2012)在《珍稀植物独花兰在陕西省重新发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独花兰1970年在陕西省首次发现,之后40多年再未发现,2011年和2012年分别在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重新被发现。(本文来源于《陕西林业科技》期刊2012年06期)

胡林[10](2011)在《炎陵发现濒危半枫荷与独花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湖南省炎陵县林业局近日在大院农(林)场境内的铁瓦仙山上发现两种世界濒临灭绝植物半枫荷与独花兰。其中半枫荷树为目前株洲市发现最大的一株,胸径56厘米、高度约12米,树龄在200年以上,枝叶较多,长势较好。独花兰则散生在树旁,枝叶细小,花色紫红,点缀(本文来源于《中国绿色时报》期刊2011-05-17)

独花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调查发现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有14处独花兰野外分布,对各个分布区的群落、立地条件等进行调查,筛选出独花兰在保护区的最适生长环境;对独花兰物候及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可知,独花兰营养生长期约8个月,开花率63.2%,结实率5.6%;并对独花兰濒危原因进行初步分析,为独花兰的保护提供一定的帮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独花兰论文参考文献

[1].廖盼华,翟敏,李冬玲.稀有植物——独花兰的栽培与保育[J].花卉.2019

[2].琚煜熙,刘国顺,哈登龙,刘丹,岳伟.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独花兰物候·繁殖及分布的群落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19

[3].陈静.我区首次发现珍稀植物独花兰[N].广西日报.2017

[4].桂先群.珍稀濒危植物独花兰人工授粉、致危因素分析及保育对策[J].安徽林业科技.2015

[5].真柏.独花兰[J].百科知识.2014

[6].刘赛思,张树宝.独花兰组织培养研究[J].绿色科技.2013

[7].陈霜,马跃,王晓彬.城口县发现稀有濒危花卉独花兰[J].南方农业.2013

[8].刘国顺,杨丽,董卉卉,哈登龙,琚煜熙.独花兰组织培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

[9].宋要强,王卫东,任毅.珍稀植物独花兰在陕西省重新发现[J].陕西林业科技.2012

[10].胡林.炎陵发现濒危半枫荷与独花兰[N].中国绿色时报.2011

论文知识图

独花兰的生态地理分布独花兰的生态地理分布独花兰特征形态独花兰-图4-302 独花兰独花兰生境收稿日期:2009-12-2...独花兰和传粉者

标签:;  ;  ;  ;  ;  ;  ;  

独花兰论文_廖盼华,翟敏,李冬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