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位纠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相位纠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相位纠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相位,正交,载波,自适应,振幅,神经网络,自动控制。

相位纠偏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刘武,杨奇[1](2011)在《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传输系统中的无导频相位纠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适用于16-QAM的新型相位纠偏方法,克服了基于M次方算法的传统相位纠错方法不适用于高阶正交振幅调制的缺点.该方法结合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方式,无需导频即可完成相位盲估计,且计算量较少.本文基于112Gb/s 1 040km的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传输系统进行了算法验证,并与传统的4次方纠偏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证明该算法适用于正交频分复用和16-QAM调制平台,相位纠偏结果显着优于基于导频的4次方算法.(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11年12期)

刘武,杨奇[2](2011)在《相干光OFDM传输系统中的无导频相位纠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M-th Power方法是一种常用的载波相位估计算法,但只适用于星座点的相位都是π/4的整数倍的情况,因此不能直接用于高阶QAM调制。其他算法基于M-th Power算法,通过区分选取高阶QAM调制的部分星座点进行相位校正,但选取数据点的数量限制了纠错精度,同时选取和计算过程中运算量较大。本文提出一种能适用于16-QAM的相位纠错算法,能克服上述限制,并以较少的计算量实现相位纠错。算法原理如下:16-QAM的星座点(如图1)在4次方后呈现有规律的分布,其中class 1、2、3星座点在4次方后分别分布于3个不同的区域(如图2),各分区界限明确,且分区内有明确的对称轴(π、4×atan(1/3)、-4×atan(1/3))。基于这一统计特性,可先选取区域1的数据点,依据M-th Power算法进行初步相位校正,然后确定各数据点4次方后所处于的分区,由于叁个分区的数据点分别按叁个角度对称分布,假设4次方后数据点相位为θi,相对3个角度集体偏转了角度β,则根据最大似然拟合应该有:ΣⅠ(θ-(π+β))+ΣⅡ(θ-(β+4atan(1/3)))+ΣⅢ(θ-(β-4atan(1/3)))=0,可计算出较精确的β,对原始数据再次矫正β/4即完成相位矫正。本文基于112Gb/s 1040km的相干光OFDM传输平台进行了算法验证,与传统的4-th Power纠偏方法进行了比较,该算法单次计算后的误码率明显优于4-th Power多轮迭代后的结果。同时比较了在OFDM数据块中按子载波和时序两种不同方法取数据进行相位纠偏的结果,证明单载波上不同时间(symbol)的相位波动大于不同载波间同时刻数据的相位波动。(本文来源于《全国第15次光纤通信暨第16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1-06-26)

姚建均,丛大成,姜洪洲,吴振顺,韩俊伟[3](2007)在《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相位纠偏器在电液伺服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电液伺服系统正弦响应中存在相位滞后的现象,基于Adaline神经网络,使用LMS自适应滤波算法设计了自适应相位纠偏器(APC)。当响应信号对输入信号有相位滞后时,利用LMS算法对神经网络的权值进行调整,经加权后的输入信号作用于控制系统,从而消除相位滞后。该方法并不需要对控制对象进行辨识,能保证控制系统的实时性。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自适应相位纠偏器能有效消除相位滞后,快速跟踪输入信号。(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07年04期)

相位纠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M-th Power方法是一种常用的载波相位估计算法,但只适用于星座点的相位都是π/4的整数倍的情况,因此不能直接用于高阶QAM调制。其他算法基于M-th Power算法,通过区分选取高阶QAM调制的部分星座点进行相位校正,但选取数据点的数量限制了纠错精度,同时选取和计算过程中运算量较大。本文提出一种能适用于16-QAM的相位纠错算法,能克服上述限制,并以较少的计算量实现相位纠错。算法原理如下:16-QAM的星座点(如图1)在4次方后呈现有规律的分布,其中class 1、2、3星座点在4次方后分别分布于3个不同的区域(如图2),各分区界限明确,且分区内有明确的对称轴(π、4×atan(1/3)、-4×atan(1/3))。基于这一统计特性,可先选取区域1的数据点,依据M-th Power算法进行初步相位校正,然后确定各数据点4次方后所处于的分区,由于叁个分区的数据点分别按叁个角度对称分布,假设4次方后数据点相位为θi,相对3个角度集体偏转了角度β,则根据最大似然拟合应该有:ΣⅠ(θ-(π+β))+ΣⅡ(θ-(β+4atan(1/3)))+ΣⅢ(θ-(β-4atan(1/3)))=0,可计算出较精确的β,对原始数据再次矫正β/4即完成相位矫正。本文基于112Gb/s 1040km的相干光OFDM传输平台进行了算法验证,与传统的4-th Power纠偏方法进行了比较,该算法单次计算后的误码率明显优于4-th Power多轮迭代后的结果。同时比较了在OFDM数据块中按子载波和时序两种不同方法取数据进行相位纠偏的结果,证明单载波上不同时间(symbol)的相位波动大于不同载波间同时刻数据的相位波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相位纠偏论文参考文献

[1].刘武,杨奇.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传输系统中的无导频相位纠偏方法[J].光子学报.2011

[2].刘武,杨奇.相干光OFDM传输系统中的无导频相位纠偏方法[C].全国第15次光纤通信暨第16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

[3].姚建均,丛大成,姜洪洲,吴振顺,韩俊伟.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相位纠偏器在电液伺服系统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

标签:;  ;  ;  ;  ;  ;  ;  

相位纠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