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语用频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频率,语料库,效应,用功,字频,词频,词类。
语用频率论文文献综述
李洋,赵毅慧[1](2019)在《语用学视角下口译预制语块的频率效应——一项基于PACCEL语料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口译的双语转换中存在大量的预制语块,但目前相关实证研究不足,特别是较少考察固化为语用标记语的预制语块。本研究利用学生口译语料库提取高频率且可作为语用标记语的4词预制语块,再分析内部成分词的频率特征,最后与源语对比,发现预制语块的频率效应体现在高频成分词的增译,具有视点选择、语用明示和语用充实的叁种功能,形成无标记的口译策略,既能提高口译交际效果,亦能降低口译认知压力。(本文来源于《外语与外语教学》期刊2019年04期)
龚嘉镇[2](2017)在《论汉语字词的语用频率及其分布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字的语用频率及其分布,体现了所记之词的使用价值与构词能力。字频、词频的深入研究使人们认识到:汉语字词的社会应用很不平衡而集中两端,高频字词的覆盖率极高但数量有限,低频字词的数量庞大但使用率极低,字词应用时有变化但基本字词相当稳定。究其所以然,汉语基本语素的集中和稳定,决定了常用语素字的集中和稳定;汉字的表意性与多义化,则使常用语素字更为稳定、更为集中。汉语汉字具有词多字(语素字)少以字构词而生词熟字的规律,这一规律具有重要的认知意义与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字研究》期刊2017年02期)
姜永超[3](2016)在《从语用频率管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以新HSK四级真题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词、词的义项与语义场构成在新HSK四级的分布情况,认为词的语用频率显示了词的常用度与重要性。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应该参考词的语用频率与词汇义场作为词汇教学的途径,提出具体教学建议。(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期刊2016年01期)
王美玲[4](2015)在《从语用论“社会指示功能”看日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一文中研究指出日语中有很多种第一人称代词表达方式,但是日本人在说话时,却基本上不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本文为了验证这一说法,统计了五本中文原文小说日文译本中出现的第一人称代词,结果确实如此。而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本文采取较新言语理论——"语用论",通过"社会指示功能"中的"敬语"及"授受关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5年03期)
殷鹭[5](2014)在《英语附加疑问句的语用功能及其使用频率的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附加疑问句在交谈中扮演着语用功能的重要角色,它既用于表达说话人的不确定性,又具有表达礼貌的作用。作为礼貌策略的一种实现形式,它具有寻求/确认信息、促进谈话、弱化语势等功能。女性在全是女性的会议中较多使用表达情态功能的英语附加疑问句;会议主持人比其他参会者使用更多的英语附加疑问句;参会者职务的高低与英语附加疑问句使用频率和表达无直接联系。(本文来源于《宜宾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11期)
潘峰,杨凯[6](2013)在《企业名称认知心理的语用频率效应——以中国2010年500强企业名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中国2010年500强企业名称为研究语料,500强企业名称中汉字在一定语境中都有寓意和较高的语用频率。它表现出明显的语用效应,认知心理以求大、盼吉、保和、祈新、趋利为习用次序,每种心理义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习用程度的差别,汉字表义强弱程度与语用频率成正相关,与语用义的丰约程度关联不大。这也体现了认知心理义由显到潜的语用状态和习用规律,显示出企业名称"习常求同"的语用策略。(本文来源于《语言文字应用》期刊2013年01期)
杨策[7](2009)在《语用频率对成语演变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成语是一种人们长期以来沿习使用的形式精练、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它是汉语言中具有独特魅力的部分,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成语言简意赅,历史悠久,来源丰富。但是由于其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有其固定的特殊的含义,在结构上具有凝固性,不能随意变动,这就给人们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带来了成语使用中的混乱和不规范现象。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现代汉语中语用频率较高的成语上。因此,就要在分析成语演变状况的基础上,把握语用频率对其演变的影响,并力求通过分析和研究弄清楚:哪些情况属于语言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正常演变,可以大力推广;哪些情况属于误用、滥用,是盲目的无条件的从俗,必须严格规范;又有哪些演变虽然带有从俗的嫌疑,但却能够找到一定的理论、现实依据,可以适当放宽,静观其变。(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09-04-28)
汪晓丹[8](2008)在《汉语中“里”、“外”语用频率的研究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语料库语言学是一种以语料库为基础的语言研究方法。本文是对国内已有的基于语料库的汉语中"里"、"外"语用频率研究与分析的概述,并在此概述的基础上指出,语言中的很多问题必须靠调查分析去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在调查中,如果有大型而又具有权威性的语料库可供利用,结论将会更加准确。(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学术研究)》期刊2008年36期)
施伟伟[9](2008)在《频率副词“连连”与“一连”的语用功能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来看,频率副词"连连"与"一连"具有一定的习得偏误。在语用功能上,"连连"与"一连"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在句类选择上,"连连"的唯一性和"一连"的多样性对立;在语体色彩上,"一连"比"连连"具有更浓厚的口语色彩。这可能与它们出现年代的早晚和衍生的来源有较大的关系。(本文来源于《湖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达信[10](2004)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评邹韶华先生的《语用频率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邹韶华先生的《语用频率效应研究》一书,不能不说是进入21世纪以后,语义·语法学领域的一部很有特色、很有分量的专着。本书是建立在模糊语言学基础上的对语义的不对称性、非均衡性的有益研究。全书从“语用频率(量的变化)”的角度出发去研究它经过一(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期刊2004-11-01)
语用频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汉字的语用频率及其分布,体现了所记之词的使用价值与构词能力。字频、词频的深入研究使人们认识到:汉语字词的社会应用很不平衡而集中两端,高频字词的覆盖率极高但数量有限,低频字词的数量庞大但使用率极低,字词应用时有变化但基本字词相当稳定。究其所以然,汉语基本语素的集中和稳定,决定了常用语素字的集中和稳定;汉字的表意性与多义化,则使常用语素字更为稳定、更为集中。汉语汉字具有词多字(语素字)少以字构词而生词熟字的规律,这一规律具有重要的认知意义与广泛的应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语用频率论文参考文献
[1].李洋,赵毅慧.语用学视角下口译预制语块的频率效应——一项基于PACCEL语料库的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9
[2].龚嘉镇.论汉语字词的语用频率及其分布规律[J].中国文字研究.2017
[3].姜永超.从语用频率管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以新HSK四级真题为例[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6
[4].王美玲.从语用论“社会指示功能”看日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J].青年文学家.2015
[5].殷鹭.英语附加疑问句的语用功能及其使用频率的影响因素[J].宜宾学院学报.2014
[6].潘峰,杨凯.企业名称认知心理的语用频率效应——以中国2010年500强企业名称为例[J].语言文字应用.2013
[7].杨策.语用频率对成语演变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09
[8].汪晓丹.汉语中“里”、“外”语用频率的研究概述[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
[9].施伟伟.频率副词“连连”与“一连”的语用功能比较[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
[10].达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评邹韶华先生的《语用频率效应研究》[C].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