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黄精凝集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黄精凝集素,PCL,二聚体,复合物
黄精凝集素论文文献综述
丁璟珒,张英,王大成[1](2008)在《黄精凝集素PCL及底物复合物的晶体结构——PCL功能活性调控的结构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黄精凝集素(PCL)是我国科学家从传统中药囊丝黄精的根状茎中分离纯化的一种凝集素,体外实验发现PCL能显着抑制HIV感染宿主细胞,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证实PCL属于单子叶甘露糖结合凝集素An et al.。本文报道了PCL 2.0 A分辨率晶体结构和PCL甘露糖复合物2.2 A分辨率晶体结构的测定,并对PCL进行了深入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PCL在溶液状态下以二聚体形式存在,晶体结构中以二聚体为基本单位,两个二聚体再通过非晶体学二重对称相关联,形成一个晶体学不对称单位。PCL单亚基采用的是B叁棱镜(β-prism)折迭模式,由叁组反平行的β片构成三个亚结构域,再通过近似的叁重对称关系构成类似叁棱镜的(本文来源于《中国晶体学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学术论文摘要集》期刊2008-07-27)
孙素荣,张智,李素丽,胡俊,张富春[2](2008)在《新疆黄精凝集素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和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百合科黄精属植物凝集素基因的保守序列为引物,从新疆黄精的叶中克隆出黄精凝集素的全长cDNA。序列分析表明,克隆获得的新疆黄精凝集素(Polygonatum roseum agglutinin,PRA)基因完整的ORF片段大小为550 bp,编码1条长159个氨基酸肽链,没有内含子,其中N端的28个氨基酸是信号肽。对新疆黄精凝集素cDNA序列同源性的分析比较发现,黄精属植物凝集素基因之间有很高的同源性(92%)。氨基酸序列比对和SWISS-MODEL同源模建分析表明,PRA由12个β-折迭片组成的β-桶结构,具有与单子叶植物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似的空间结构。重组质粒pGEX-4T-1-PRA和pMAL-p2x-PRA,分别转化E.coli BL21进行原核表达,新疆黄精凝集素能够以可溶性融合蛋白形式表达,分子量约为14kD。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PRA,免疫小鼠后获得了抗血清。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为单一的条带,证明该抗血清具有针对PRA抗原的专一性。新疆黄精凝集素基因的克隆、原核和真核的表达以及抗血清的制备,为进一步研究凝集素蛋白的性质和功能,并为植物抗病虫基因工程研究提供有用的实验材料。(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刘超,徐小超,吕鸿周,李建,孔杨[3](2006)在《荧光淬灭作用研究黄精凝集素Ⅱ微环境与构象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淬灭剂CsCl、KI、丙烯酰胺对黄精凝集素Ⅱ(Polygonatum cyrtonemaHua.LectinⅡ,PCLⅡ)内源荧光淬灭研究表明它们对凝集素分子的淬灭属动态淬灭机制.综合3种淬灭剂对黄精凝集素Ⅱ的淬灭效果,黄精凝集素Ⅱ中Tyr和Trp对中性淬灭剂丙烯酰胺的可接近程度分别达到88.5%和74.07%,而对阴离子淬灭剂KI为55.5%和66.7%,对阳离子淬灭剂CsCl均只有25%.表明黄精凝集素Ⅱ发射荧光的氨基酸残基大部分是位于分子表面疏水袋中,少部分埋藏于分子内部疏水环境中,且所有发荧光氨基酸所处微环境带正电荷的比例比带负电荷的比例大近一倍.(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3期)
徐宇,赖媛媛,戴蕾,孔扬,鲍锦库[4](2006)在《黄精凝集素抗病毒活性与结构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精凝集素(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lectin)是从我国传统中草药百合科植物黄精中纯化的一种多功能的甘露糖/唾液酸结合凝集素,除血细胞凝集活性、促淋巴细胞有丝分裂活性外,黄精凝集素的抗人类单纯疱疹病毒活性以及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显示其特殊的生物学活性; 研究还发现黄精凝集素能有效防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Ⅰ/Ⅱ)对正常细胞的感染。其抑制HIV对正常细胞感染活性高出其它单子叶甘(本文来源于《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6-05-01)
刘超,徐小超,李建,吕鸿周,鲍锦库[5](2006)在《化学修饰和荧光淬灭研究黄精凝集素Ⅱ生物学活性与构象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黄精凝集素Ⅱ(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Lectin PCL Ⅱ)是从中药黄精中分离的甘露糖和唾液酸结合蛋白,具有促T淋巴细胞有丝分裂活性和抗病毒活性。用化学修饰、内源荧光光谱、荧光淬灭等化学和物理学方法,以研究不同氨基酸残基修饰以及黄精凝集素Ⅱ分子微环境变化与其兔红细胞凝集活性和促淋巴细胞有丝分裂活件的关系。(本文来源于《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6-05-01)
安洁,段真,胡晓佳,荣艳珍,高顺[6](2004)在《黄精凝集素Ⅱ的分子克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精凝集素Ⅱ是从中药黄精地下茎中分离纯化的一种甘露糖/唾液酸结合凝集素。其N-末端30个氨基酸顺序为VNSLSSPNSL FTGHSLEVGP SYRLIMPGDC。按照测定的N-端氨基酸序列,参照所有已知的相关凝集素的偏爱密码子,设计了两种5′-端简并引物,分别相对于N-(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复合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论文集》期刊2004-07-01)
常丽青,胡晓佳,荣艳珍,段真,安洁[7](2004)在《黄精凝集素Ⅱ在体外组织培养植株中的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精是我国传统的中草药,属单子叶百合科植物。其地下茎中的多糖具有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的活性;从地下茎中分离纯化的甘露糖结合蛋白-黄精凝集素Ⅱ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单子叶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可凝集兔红细胞,并具有促T-淋巴细胞有丝分裂及抗人(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复合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论文集》期刊2004-07-01)
鲍锦库[8](2004)在《囊丝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和活性成分分析、黄精凝集素Ⅱ基团特异性化学修饰与生物学活性及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百合科植物囊丝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是我国传统中草药,其根状茎中含有一种凝集素,命名为黄精凝集素Ⅱ(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Lectin Ⅱ,简称PCLⅡ),具有特异性结合甘露糖和唾液酸以及凝集兔红细胞、促T细胞有丝分裂等活性。利用野生囊丝黄精的幼嫩根状茎作外植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分化出不定芽,进而产生试管苗,试管苗经移栽试验,成活率为75%,其外观性状与野生植株无明显差异。 离体再生和野生黄精根状茎总蛋白中黄精凝集素Ⅱ(甘露糖和唾液酸结合凝集素)的兔红细胞凝集活性以及SDS-PAGE分析两种根状茎总蛋白的含量及组成,结果表明:离体再生的黄精凝集素的凝集血细胞活性与野生型相近,且黄精凝集素Ⅱ为总蛋白中的主要成分。离体再生黄精根状茎中黄精凝集素Ⅱ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表明:其与野生型凝集素比较在核苷酸序列上有2处突变,蛋白质水平上有两处氨基酸变异,分别是55位P突变为Q和119位Q突变P。 采用基团特异性化学修饰剂对黄精凝集素Ⅱ(PCLⅡ)的特定氨基酸残基进行修饰,结合其凝集兔红细胞活性和促淋巴细胞有丝分裂活性的变化,并通过荧光光谱学手段研究黄精凝集素Ⅱ分子构象的变化,以研究不同氨基酸残基修饰以及黄精凝集素Ⅱ分子微环境变化与其兔红细胞凝集活性和促淋巴细胞有丝分裂活性的关系。研究发现精氨酸(Arg)、甲硫氨酸(Met)、丝氨酸/苏氨酸(Ser/Thr)并不是黄精凝集素Ⅱ生物学活性的必需基团。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赖氨酸(Lys)的£.NHZ修饰导致凝集素的凝血活性和促淋巴细胞有丝分裂活性下降,表明Lys的.NHZ参与活性中心结构域,光谱研究显示PCLll结构仅发生细微变化。组氨酸(His)的咪哇基修饰导致黄精凝集素n仅保留50%的血凝活性,其它活性基本保持不变,光谱监测分析表明PCLll主要集中在侧链基团微环境的变化,主链构象变化极其微小。说明孤s为血凝活性中心重要的决定性残基,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采用不同的方法对酪氨酸(Tyr)进行了修饰:用勺r酚经基专一性试剂对硝基苯磺酞氟(NBSF)修饰PCLn,导致PCLn促淋巴细胞有丝分裂活性大幅下降,表明巧r的酚经基对于此活性是必需的。用N-乙酞咪哇(N户J)修饰酚轻基亦得出相同的结果,但促淋巴细胞分裂活性下降更甚,此应归因于Tyr广泛乙酞化的情况下,Lys的.NHZ的乙酞化对此活性有所影响导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NBsF修饰对PCLll结构影响不大,但NAI的修饰可引起PCLll结构有较大程度的松散。由此可以得出结论,Tyr的酚经基作为必需基团参与了促淋巴细胞有丝分裂活性中的构成。PCLll分子中的血凝活性中心和促淋巴细胞有丝分裂活性中心是相互独立的。用专一性试剂对天冬氨酬谷氨酸进行修饰,导致PCLll血凝活性几乎完全丧失,说明酸性氨基酸的梭基对PCLll的凝集血细胞活性是非常重要的,可能直接参与活性中心的组成或位于附近。同时促淋巴细胞分裂活性亦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进一步证实PCLn分子中存在多个相互独立的活性中心结构域,分别行使不同的生物学活性。 用叁种淬灭剂CsCI、KI、丙烯酞胺对PCLll进行的淬灭研究表明它们对蛋白质分子的淬灭都是动态淬灭机制。综合叁种淬灭剂对黄精凝集素H的淬灭效果,黄精凝集素H中Tyr和TrP对中性淬灭剂(丙烯酞胺)的可接近程度分别达到88.5%和74.07%,而对阴离子淬灭剂(M)为55.5%和66.6%,对阳离子淬灭剂(Cscl)只有25%。说明黄精凝集素H中部分发射荧光的氨基酸残基在疏水内核中,且所有发荧光氨基酸带负电荷的比例比带正电荷的比例大近一倍。黄精凝集素H中TrP残基大部分是位于黄精凝集素H分子表面,小部分埋藏于分子内部疏水性环境中。 采用细胞病变效应法(CPE法)和细胞代谢法(MTT法),研究黄精凝集素n对人类单纯疤疹病毒(HSV-n)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黄精凝集素n对HSV-n夕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感染的半数抑制浓度(ICS。)为1 .45ug/ml。说明黄精凝集素n在低浓度下即可有效抵抗HSV-n对正常细胞的感染,并且黄精凝集素n的细胞毒性很低,说明黄精凝集素n是一种低毒高效的体外抗HSV-11的生物活性糖结合蛋白。 利用反相被动凝血抑制实验(RP扭)进行黄精凝集素H抗乙型肝炎病毒 (HBV)活性的初筛,发现黄精凝集素H在7.sug/ml时仍具有很强的R卫王a活性,表明黄精凝集素H可以和HBsAg抗原有效结合,具有抗HBV活性。进一步用HepG2.2.1.5细胞作为乙型肝炎病毒模型,研究了黄精凝集素H的抗HBv活性。结果发现:黄精凝集素H对HepG2.2.1.5的细胞毒性很小,在2.smg/ml时对细胞基本无毒。同时黄精凝集素H可以有效抑制HepG2.2.1.5细胞两种抗原HBeAg和HbsAg的分泌,在o.313m留ml和0.156mg/ml时,对HepGZ:2 1.5细胞分泌HbsAg和HBeAg的抑制率达50%以上。 研究黄精凝集素n抗艾滋病毒Fa琴1和HI从2对CEM(T细胞淋巴瘤细胞系)和TH.4(小鼠神经细胞系)的感染中的作用发现。当受试细胞系为HT-4时,黄精凝集素n对王a从1和Fa琴2的半数抑制浓度均为EC50==o.08u岁nil;当受试细胞系为CEM,黄精凝集素n对班V(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4-06-26)
吕辉,高顺,荣艳珍,赵曦,安洁[9](2003)在《温度和酸碱度对黄精凝集素Ⅱ生物学活性与构象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圆二色谱和荧光光谱 ,研究了黄精凝集素Ⅱ (PCLⅡ )在不同温度及不同pH值时 ,其活性和分子构象变化的关系 ,结果表明 :PCLⅡ具有较强的温度和酸碱度的耐受性 ,但在80℃ ,pH 2 ,pH 4和 pH 12时 ,其分子构象发生较大变化 ,活性也明显减弱(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3年02期)
吴传芳,常丽青,赵曦,荣艳珍,高顺[10](2003)在《变性剂和巯基修饰对黄精凝集素II构象和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圆二色谱、荧光光谱,研究了黄精凝集素II(PolygonatumcyrtonemaHua.LectinII,PCLII)在4mol/L和6mol/L盐酸胍中,以及巯基修饰后,其活性和分子构象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PCLII是一种稳定的蛋白质,巯基修饰剂虽不影响其活性,但可使其分子构象发生变化,去除修饰剂后其结构部分能够恢复.在4mol/L盐酸胍中,PCLII活性及构象可发生很大变化,去除盐酸胍后其活性恢复;在6mol/L盐酸胍中,呈现典型的无规卷曲构象,活性完全丧失,去除盐酸胍后活性仍不能恢复,表明活性中心已遭到不可逆的破坏.(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3年01期)
黄精凝集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用百合科黄精属植物凝集素基因的保守序列为引物,从新疆黄精的叶中克隆出黄精凝集素的全长cDNA。序列分析表明,克隆获得的新疆黄精凝集素(Polygonatum roseum agglutinin,PRA)基因完整的ORF片段大小为550 bp,编码1条长159个氨基酸肽链,没有内含子,其中N端的28个氨基酸是信号肽。对新疆黄精凝集素cDNA序列同源性的分析比较发现,黄精属植物凝集素基因之间有很高的同源性(92%)。氨基酸序列比对和SWISS-MODEL同源模建分析表明,PRA由12个β-折迭片组成的β-桶结构,具有与单子叶植物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似的空间结构。重组质粒pGEX-4T-1-PRA和pMAL-p2x-PRA,分别转化E.coli BL21进行原核表达,新疆黄精凝集素能够以可溶性融合蛋白形式表达,分子量约为14kD。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PRA,免疫小鼠后获得了抗血清。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为单一的条带,证明该抗血清具有针对PRA抗原的专一性。新疆黄精凝集素基因的克隆、原核和真核的表达以及抗血清的制备,为进一步研究凝集素蛋白的性质和功能,并为植物抗病虫基因工程研究提供有用的实验材料。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精凝集素论文参考文献
[1].丁璟珒,张英,王大成.黄精凝集素PCL及底物复合物的晶体结构——PCL功能活性调控的结构机理[C].中国晶体学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学术论文摘要集.2008
[2].孙素荣,张智,李素丽,胡俊,张富春.新疆黄精凝集素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和表达[J].生物工程学报.2008
[3].刘超,徐小超,吕鸿周,李建,孔杨.荧光淬灭作用研究黄精凝集素Ⅱ微环境与构象的关系[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4].徐宇,赖媛媛,戴蕾,孔扬,鲍锦库.黄精凝集素抗病毒活性与结构的关系研究[C].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6
[5].刘超,徐小超,李建,吕鸿周,鲍锦库.化学修饰和荧光淬灭研究黄精凝集素Ⅱ生物学活性与构象的关系[C].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6
[6].安洁,段真,胡晓佳,荣艳珍,高顺.黄精凝集素Ⅱ的分子克隆研究[C].第八届全国复合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论文集.2004
[7].常丽青,胡晓佳,荣艳珍,段真,安洁.黄精凝集素Ⅱ在体外组织培养植株中的表达研究[C].第八届全国复合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论文集.2004
[8].鲍锦库.囊丝黄精(PolygonatumcyrtonemaHua.)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和活性成分分析、黄精凝集素Ⅱ基团特异性化学修饰与生物学活性及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D].四川大学.2004
[9].吕辉,高顺,荣艳珍,赵曦,安洁.温度和酸碱度对黄精凝集素Ⅱ生物学活性与构象的影响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10].吴传芳,常丽青,赵曦,荣艳珍,高顺.变性剂和巯基修饰对黄精凝集素II构象和活性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