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拥朱新锋蒋君秀曾志勤安玉梅张焕长(广东省连州市人民医院外科一区广东连州513400)
【摘要】目的:评价二种不同的手术操作方法,在小儿双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3月以来的传统手术组A组42例,耻骨结节上微小切口组B组44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二组,进行临床比较。结果二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手术出血量,术后疤痕、平均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耻骨结节上单一微小切口经外环途径治疗小儿双侧腹股疝的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疤痕小亦隐蔽,住院时间短,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关键词】耻骨结节双侧疝小儿手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7-01至2012-03共收治双侧腹股斜疝患者儿86例,其中男性84例,女性2例,年龄为6月-7岁。其中A组42例行传统手术,双侧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B组44例采用耻骨结节上单一微小切口经外环途径手术方式行疝囊高位结扎术。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注A、B两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
1.2手术方法:
两组手术方法均使用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常规消毒铺巾,传统手术组采用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2CM至耻骨结节连线约3-4CM的斜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找到精索,于精索前内侧找到疝囊,切开疝囊,于腹膜外脂肪处疝囊高位用丝线结扎疝囊,如内环较大可用丝线加固缩小,可容纳一小指指尖通过。术中止血后,睾丸复位后,逐层关闭手术切口。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耻骨结节上单一微小切口组,于耻骨结节上1cm,沿皮纹方向做一约1-2cm长的横切口,切开皮肤后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后用手指拉钩或小甲状腺拉钩,拉于拟切除一侧外环上方逐层分离显露提睾肌,并上提提睾肌至切口外,钝性分离提睾肌,可显露出精索及输精管,于精索前内方找到疝囊,如能明确疝囊且疝囊较小可钝性分离致腹膜处脂肪处后再打开疝囊,用4号丝线行疝囊高位结扎,切除多余疝囊组织。如疝囊较大则可切开疝囊并从上方横断再分离至腹膜外脂肪处结扎疝囊,远端疝囊旷置,睾丸复位,如外环口过大,食指易超过进入内环者,须用4号丝线缝合紧缩外环,但要保留可容纳小指指尖通过以免压迫精索,切口皮下缝合一针,亦可不缝合,用创口帖或无菌敷贴对合皮肤即可,用拉钩拉至另一侧疝囊外环处同法处理对侧囊疝。
1.3统计学方法:组间数据计数单位采用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B两组术后各项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分别列表进行对比。
表1A、B两组手术各项指标比较(x±s)
表2A、B两组手术并发症比较
结果显示
表1为AB两组在临床疗效上的比较,B组在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切口疤痕长度,方面明显优于A组,经检验(P<0.05)均有显缩意义,B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亦明显较A组术后住院时间缩短。
表2显示两组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术后阴囊肿胀率B组明显少于A组,B组切口因无须缝线术后的疼痛时间亦明显优于A组,术后复发率也少于A组。
3讨论
小儿腹股疝为小儿外科最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双侧腹股沟疝多采用双侧切口,我院采用耻骨结节上单一微小切口经外环途径治疗双侧疝,手术效果良好,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疤痕小。
因小儿体形较小,皮肤松弛弹性好,使用单一切口治疗双侧疝手术方法,只是需要将切口用小甲状腺拉钩拉致对侧外环位置,分离时要垂直分离。
本术式较传统的经腹股沟管方法明显简化,手术操作简单,时间明显缩短,因为小儿腹股沟管短小,在外环外可轻易显露内环及腹膜外脂肪,可不切开腹股沟管而在外环处完成疝囊高位结扎,多年的临床实际效果亦证明了此方法可靠。
1)、本术式用一个微小切口仅1-2cm行双侧小儿斜疝手术,术口隐蔽,成人后切口疤痕基本无法发现。
2)、本术式在腹股沟管外下方操作,不用切开腹股沟管,对组织损伤小,操作简单,熟练者,操作时间仅三十分钟左右。
3)、术后阴囊血肿及水肿的术后并发症亦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
耻骨结节上单一微小切口经外环途径治疗小儿双侧腹股疝的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疤痕小亦隐蔽,住院时间短,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在基层推广。
参考方献
[1]袁继炎.经外环途径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临床外科杂志,1995,3(6):309-310。
[2]祝俊钜.66例双侧小儿斜疝的治疗分析.浙江临床医学2006,8(1):66。
[3]谢兵.小横切口经外环途径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Aug,28(4):290-291.
[4]陈思梦.小儿腹股沟疝手术治疗术式选择的体会.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9,3:160.
[5]刘玉等.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效果比较.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