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荣陈兰何小玲(湖北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北荆州434000)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0152-01
【摘要】目的实行护理绩效改革,提高护理人员的待遇。方法建立护理工作量绩效系统评估,对护理人员的绩效分配以“工作量、工作质量、技术风险”为核算要素,替代以单纯经济收入的原则,实现科学分配绩效。结果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树立竞争意识,真正实现了护理自身的管理,对编外聘用护士实行绩效同酬制管理,从而稳定了编外聘用护士队伍,体现护理人员的工作价值。
【关键词】护理绩效改革方案介绍
自2010年5月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全面启动,,我院作为湖北省省级“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重点联系医院,在绩效改革方面自2009年11月已经开始启动《工作量绩效考评方案》:按分层岗位实行绩效分配,实现了绩效分配向高风险、高技术含量、临床一线岗位、值夜班护士倾斜。对特殊护理岗位及重大抢救、护理新技术开展给予政策扶持,同时通过提高夜班金额、增加夜班补助等方法,提高护理人员的绩效工资。对编外聘用护士实行绩效同酬制管理,稳定了编外聘用护士队伍,从方案的设计论证到试运行,实施九个月来取得了一定成效,现介绍如下:
1方法
1.1工作量测算方案
1.1.1测算整个护理单元的工作量
护理单元的工作量=病区护理费乘以病区护理风险系数+病区护理治疗费+病区护理吊瓶费+病区护理化验费+病区出院人数乘以20-(病区护理出库成本-病区护理供应室成本-病区护理折旧费-病区护理水电费-病区护理病人欠费)乘以50%-病区护理基本工资。
1.1.2测算护理小组的工作量
科室实行小组包干制,组长与组员固定,在接受新病人时,输入管床医生信息的同时,也输入护理责任小组,每月通过微机化管理,自动对与各个小组的工作量进行统计分类,并测算出各个小组占整个护理单元工作量的百分比。
1.1.3测算每个小组内护士的工作量(见表1)
小组内的护士根据责任护士、责任小组长、各级职称、工作年限、不同学历来制定相应的系数,各个系数相乘再与上班的天数、每月每人的质量考核分值相乘最后所得分值就为各个护士的奖金总系数。测算公式:护士绩效=班次*职称系数*学历系数*岗位系数*工龄系数*科龄系数*质控系数加夜班津贴+特殊奖励。
1.2分配方法
1.2.1院里统一制定病区主任、护士长的系数,确立医护差距;医护分开;护士长不再参与护理队伍的绩效分配,护士长取平均绩效金额,另外享受医院的管理岗位津贴。
1.2.2科室总绩效金额--科室夜班费--特殊奖励=科室实际分配金额,
用小组护理单元工作量的百分比乘以科室实际分配金额=每小组的奖金总额。每个小组奖金总额除以每组护士的奖金系数总和=每个小组平均系数的金额。每个护士的奖金总系数乘以每个小组平均系数的金额=每位护士每月的奖金金额。核算出的每人每月的分值均公布于众,增加透明度。
1.2.3护理质量考核细则各科室根据本科情况制定考核标准,护理工作质量以每月科室质量考评记录为依据,以白分制计分,≥90分为合格,<90分每下降1分扣1%。个人绩效全额参与考核。
2讨论
2.1医院绩效改革前的分配状
没有工作量化指标没有病种差异特点,没有体现公平公正。评价结果欠客观,评价激励失作用,护理质量呈下降,护理队伍不稳定。
2.2医院绩效改革现状
2.2.1改革原则:坚持以“工作量、工作质量、技术风险”为核算要素,替代以单纯经济收入的原则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医生护士为轴心”的原则,坚持“院内向临床一线倾斜、科内向夜班一线倾斜”的原则。
2.2.2建立护理工作量绩效系统评估:定量考核,按照护理单位的投入与产出,评估护理单位的临床工作量。定性考核,通过护理单位的风险性、疾病类别、严重度、病人形态确定。评估依据,直接护理(护理可量化的工作量评估)和间接护理(护理不易量化的工作评估)
3效果
增强了节约意识,降低了医疗成本。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树立竞争意识。真正实现了护理自身的管理,稳定了一线护理队伍,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有所提高,在新的绩效改革方案实施过程中我们会继续评价总结,做更进一步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