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心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心理承受力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早期心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心理承受力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刘俊辉(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自贡6430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于鼻咽癌患者的心理承受力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方法对52例已诊断为鼻咽癌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均按常规进行护理,其中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由专人从生活、心理、社会等方面与患者进行一对一沟通交流,全面评估患者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对鼻咽癌的心理承受力及治疗依从性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鼻咽癌的积极心态(26)例,对照组(18)例,治疗依从性观察组(24)例,对照组(16)例,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提高鼻咽癌患者的心理承受力和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早期心理干预鼻咽癌患者心理承受力治疗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4-0111-02

鼻咽癌是耳鼻喉科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病程短,恶性程度高,早期症状不明显。出现头痛、鼻塞症状病人及家属往往误以为一般感冒,多数是以鼻咽部新生物及颈部无痛性肿块来就诊。在明确诊断时心理上完全没有准备,往往不能接受,产生否认抵触情绪。患者的情绪异常对治疗效果影响较大,不良的情绪往往导致病人生活及身体质量的下降,从而严重影响治疗效果[1]。因此,采取必要的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心理和治疗都有积极作用。对此,我对2011年4月至2012年6月入住我科首次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6月在我科首次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52例。其中男36例,女16例,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35岁,平均年龄56.23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18例,初高中21例,小学10例,文盲3例。

1.2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在病人入院时行口头宣教,根据患者文化程度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宣教方式,由主管医生、护士按常规对病人进行治疗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的患者采取早期心理干预。干预的内容: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给予及时处理及解释,积极的与患者沟通;向患者介绍有关鼻咽癌的治疗及预后的知识,介绍情绪状态、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心身健康影响的知识,让患者对鼻咽癌有客观的认识,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的认知态度;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鼓励表达心中的疑惑及不良情绪;对患者进行鼓励和安慰,增强患者的信心和战胜疾病的勇气;放疗期间口腔和局部皮肤的护理,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等,积极配合医生护士进行治疗和护理。从生活、心理、社会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评估,根据不同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运用访谈法收集两组患者对鼻咽癌的心态以及对鼻咽癌知识掌握和治疗依从性的情况。

1.3统计方法将资料输入微机,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行x2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鼻咽癌的心态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对鼻咽癌的心态比较

组别总例数积极心态消极心态心理承受率%

对照组2518772.00

观察组2726196.30

注:卡方检验,X2=5.886,p=0.0412

表1显示对患鼻咽癌的事实接受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x2=5.886,p<0.05,差异有显著性。

2.2两组患者对鼻咽癌知识掌握情况及治疗依从性的比较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对鼻咽癌知识掌握情况及治疗依从性的比较

组别总例数n相关知识n%治疗方法n%自我护理方法n%治疗依从性n%

对照组258(32.00)15(60.00)18(72.00)16(64.00)

观察组2721(77.70)27(100.00)26(96.30)24(88.89)

X210.815810.92024.16794.5298

P0.00100.0010.04120.0333

表2显示两组患者对鼻咽癌知识掌握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差异显著,观察组对鼻咽癌的治疗很有信心,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患者一旦确诊癌症,精神和心理上都无法承受。因此,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一般人来说确诊癌症等于判了死刑,因此患者往往表现为否认、焦虑、恐惧、猜疑,产生消极心理。希望诊断结果不是癌症或者诊断错误,回避现实不接受正规治疗,对周围的人、事也特别敏感、多疑,严重影响该病的治疗。通过我们正确的引导及心理干预,可帮助或者尽早正确认识和面对鼻咽癌,提高对鼻咽癌的心理承受力和治疗依从性。

3.1心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接受疾病的心理承受力

在临床工作中,大多数癌症患者都有抵触情绪,悲观、消极心理。我们早工作中应该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取得他们懂得信任,让其把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针对其心理特征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展,同时告诉患者只要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可以控制和治疗的,使其在心理上对鼻咽癌有充分的认识,尽量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同时对患者的家属也应给予安慰,减轻家庭成员的心理压力,避免家庭成员的负面情绪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要诚恳的告诉患者只要密切配合就会有治愈或好转的希望,只要密切观察患者情绪的变化,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利用各种积极因素,用真实的病例感化病人,充分调动患者的自我治疗功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激发患者体内自我调节控制系统,提高自我免疫力,通常能达到缓解病情,延长寿命的目的[2]。同时耐心倾听病人诉说各种担忧,使其不良情绪得以释放。通过具体分析和解释,提高患者对鼻咽癌的认识与应对能力。从另一个角度去认识诊治癌症,调动患者康复潜力,从而达到增强患者免疫力的作用,将有利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表1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患者接受患癌症的事实明显高于对照组。

3.2心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对鼻咽癌的正确认识,增强了治疗信心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等人提出了情绪产生的三要素即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中认知因素起决定作用[3]。对自身疾病和治疗的不了解,患者不可避免的产生焦虑、恐惧的情绪,影响疾病的恢复。常规的健康教育无针对性,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因此,我们在工作中根据病人文化层次、职业的不同,通过多种手段,采用不同的方法,让患者对疾病的治疗、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及疾病的发展、转归等内容有一定的认知,消除了患者因对癌症的不了解产生的焦虑、恐惧心理,同时让同种病例的病人现身说法,使患者对该疾病的治疗充满信心,使其能充分配合治疗护理。表2结果显示,通过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对鼻咽癌的治疗护理剂相关知识的认识明显高于对照组,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和坚持治疗的信心。

3.3心理干预可改善医患关系,提高病人对疾病治疗的依从性

医护人员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医患关系,亲切的语言是良好的安慰剂,得体的行为举止会使患者产生信任感;相反,则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临床工作中是按常规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使得主管医生、护士与患者的接触、交流受到局限,并且缺少对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和反馈。因此,我们在工作中,由主管医生,专业护士按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采取一对一与患者进行沟通,对他们继续健康教育及心理指导,及时评价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效果,取得患者的信任。根据不同的文化程度,采用口头讲解、图片、书刊等方式给病人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回答病人提出的疑问,满足病人生活上的要求,增加了与病人的接触,增强了病人的信任度,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增强了病人对该疾病治疗的依从性。同时使医生和护士之间交流机会增多,能够及时交换患者出现的问题,并能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了医患纠纷,融洽了医患之间的关系。

总之,心理干预在医学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已经凸显出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我们有针对性的对鼻咽癌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及护理,使他们能正确的认识疾病,接受疾病,并且继续坚持治疗。

参考文献

[1]江敏霞,黄华兰,王逸如,等.癌症放疗与普通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相关分析[J].现代护理,2005,11(4):247~249.

[2]陈国荣.癌症患者的心理特征及社会干预[J].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2):1815~1816.

[3]胡佩诚.医学心理学[M].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02:51~65.

[4]张莹.妇科癌症患者健康教育与护理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5):545~547.

标签:;  ;  ;  

早期心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心理承受力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